㈠ 為什麼德國和日本的相機最好他們的相機產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佳能的中國事業始於上個世紀70年代末。從最初的技術合作到獨資建廠再到成立銷售公司,經歷了多種經營模式的探索。經過20多年的不斷努力,佳能在中國的事業已涉及照相機、復印機、列印機、傳真機、掃描儀、投影儀等多項領域,近幾年正積極向耗材及醫療器械等新領域開拓。1997年3月,佳能(中國)有限公司成立並為現地法人,全面負責佳能在中國事業發展的各項工作。迄今為止,佳能在中國市場已基本建成包括3大區域總部在內的16家分公司、2家常設辦事處及1家培訓中心組成的銷售服務網路。隨著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在新的中國長期發展戰略的指導下,已經發揮出越來越關鍵的領軍作用。
尼康株式會社(社長:苅穀道郎)為了在中國正式擴大數碼照相機等映像業務,於2005年4月在上海成立了由尼康全額出資的銷售、服務子公司——尼康映像儀器銷售(中國)有限公司,2006年4月分別於北京,成都,廣州設立了分公司。
中國的經濟近年來呈現顯著發展的勢頭,各國企業把中國作為今後發展最快的巨大市場而加緊了進軍中國市場的速度。尼康也通過 Nikon Imaging China 等生產基地進行各種產品的生產,開展了在中國的業務。在銷售方面,此前通過香港的當地法人—— Nikon Hong Kong Ltd . 進行中國的市場營運和銷售活動。此外,還在中國各地設立指定的修理店,在進行技術指導的同時,進行售後服務。
為了今後在急劇擴大的市場上真正地謀求事業的發展,尼康認為需要建立更加強大和穩定的銷售與服務體制,因此這次決定由尼康全額出資成立進口和批發銷售公司。
新成立的公司將通過直接進口和銷售膠卷照相機、數碼照相機等映像設備產品,在提高銷售額的同時,強化與市場緊密相連的市場營運,並通過更加有效的廣告投入,達到品牌滲透的目的。此外,在售後服務方面,通過把眾多指定的修理店進行據點化和直營化,使之在技術方面得到強化。
尼康將在不斷發展的中國市場上完善從市場營運到銷售和服務的整套體制,通過提供滿足顧客需求的商品和高質量的服務,進一步強化尼康在市場上的地位。
㈡ 高分請求幫忙,《數碼相機的產業鏈調查與分析》報告~~ 如題,請幫幫忙~~滿意後,會追加分數~謝謝~
2中國數碼相機市場分析正文目錄
一、市場概述及主要觀點
1、市場概述
在度過了2008年底的沉寂期後,2009年第一季度的數碼相機市場逐漸顯現出繁榮,其最大的表現就是春季新品的集中發布與上市,為今年的數碼相機市場打出了響亮的一炮。當然,延續至今的金融危機以及年初顯現的日元升值,也為數碼相機市場增添了變數,讓消費者有些拿不準主意。這段時間究竟有哪些市場亮點值得關注呢?
2、主要觀點
●整體市場,佳能的關注比例進一步攀升,逼近40%,遠遠甩下索尼和尼康。
●消費相機市場,富士超越尼康,成為第三大關注品牌。
●單反相機市場,索尼死死保衛三甲地位,守住10%的紅線。
●佳能、索尼、尼康、富士吸納全國各地80%以上人氣,其中一半歸佳能。
●長焦機市場人氣回暖,卡片及廣角機維持穩定。
●受多方影響,消費及單反相機價格指數、平均價格雙雙上揚。
●3月份1500-3000元消費相機關注水平大幅上升。
二、市場結構研究
(一) 品牌結構
1、整體
在2009年最初的三個月中,佳能在整體數碼相機市場的關注比例接近四成,達到39.1%與第二名索尼的優勢達到21.1%,第三名尼康的關注比例為15.2%,索尼與尼康的關注比例之和與佳能仍然有5.9%的差距,佳能優勢巨大。
第四到第十名為富士、松下、三星、奧林巴斯、愛國者、柯達、理光,富士已穩坐第二集團領頭羊的位置,接下來松下、三星、奧林巴斯相差不多,每月時常交換排名,而排在後面的愛國者則超越了柯達、理光,一季度排名第八,令人欣喜。
十大品牌累計關注比例97.2%,其他諸多品牌僅分享2.8%的關注比例。
2、消費相機
在消費數碼相機市場,佳能和索尼依舊占據前兩名,關注比例分別為38.3%和19.4%,而最大的看點在於富士超越了尼康,成為關注榜的季軍,尼康落至第四,兩者的關注比例分別為10.4%和8.0%,相差2.4%。說起這其中的緣由,富士的長焦相機倒是為其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多個月的長焦排行榜中,富士一直穩居老大位置。
五至十名的排名與整體數碼相機市場如出一轍,十大消費數碼相機品牌累計占據了網友97.3%的關注比例。
3、單反相機
單反市場尼康的表現就不容置疑了,其與佳能分別占據了38.3%與42.2%的關注比例,無愧於單反雙雄的稱號。第三名索尼的關注比例為13.5%。近幾個月索尼在單反領域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曾經連月下滑,直到3月才出現了轉機,但如今,其仍以超越10%關注度的實力緊排尼康之後。
其他品牌中,奧林巴斯、賓得、三星、適馬雖然關注比例不高,但也是每月排行榜的常客,擁有特定的消費群體。而高端廠商徠卡在三月進入了網友的視線,靠其具有3寸CCD、3750萬像素的神機S2,其在一季度中也贏得了0.1%的關注比例。
(二) 區域結構
1、七大區域關注度分布
在全國七大區域的主要相機品牌關注分布中,佳能在各區域中都擁有40%上下的關注比例,而在華北地區尤甚,達到42.1%。索尼擁有20%上下的關注比例,華東地區是其龍頭,達到20.3%,而華北地區是其軟肋。尼康與索尼相比略遜,華北與西南情況較好,關注度為16.8%左右,而華中地區有待加強。
此外,富士已成為數碼相機市場最具發展潛力的品牌,在各地區穩居第四,並在尼康短腳的華中地區形成其發展優勢,其雄心不小。四大品牌累計關注比例超過市場的80%,形成主導力量,而其中佳能就占據了一半。剩下的六個品牌的人氣被壓縮在20%以內,且各地區相比差距不大,短時間內缺乏市場導向的實力。
2、主流品牌七大區域關注度排行
在主流品牌七大區域關注度排行中,華北地區是最具變數的。與其他地區相比,不但尼康排在了索尼之前,奧林巴斯也排在了三星之前。另外,在華南地區柯達的名次排在了愛國者之前,名列第八。其餘五個地區華東、西南、華中、東北、西北的主流數碼相機品牌名次完全相同。
(三) 產品結構
1、卡片機
今年前三個月,卡片機的關注比例逐漸上升,但還是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每月約有1/3的網友經常關注卡片機的信息。
2、長焦機
長焦機的變化要更明顯些,由於卡片機上市的時間規律不太明顯,其每月的關注比例較為接近,而長焦機不但機型少,而且發布時間也相對集中,因此其關注比例的的波動要更明顯些。在度過了去年底的低谷時期後,隨著今年春季長焦新品的陸續發布,長焦市場的人氣也正逐漸回暖。一季度其關注比例從20.1%逐步上升到了23.5%。
3、廣角機
而廣角機是去年底具備廣角功能的機型暴發而形成的特定產品類別,在經歷了一個快速上升的關注時期後,當前其關注比例穩定維持在35%左右,略高於卡片機,如果今年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成本的降低,更多的新品能夠具備廣角功能,這一比例還將繼續突破。
三、市場價格研究
(一) 價格指數研究
受日元升值以及新產品陸續上市的影響,今年1-3月消費與單反相機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漲價。從價格指數上看,消費相機最終漲幅略高於單反相機,其一季度價格共上漲6.73%。而單反相機雖然在2月就有了6.62%的漲幅,高於當月消費相機,但在三月其價格指數卻有所回落,最終一季度價格上漲為6.24%
(二) 平均價格研究
與價格指數道理相同,一季度消費與單反相機的均價均是呈上漲態勢。其中消費相機的均價從一月的1641元上漲到三月的1751元,兩個月分別上漲63元和47元。而單反相機在1月份達到接近萬元整數大關的10148元後,二月與三月再度抬高,其中二月上漲672元,三月比二月回落39元,最終均價10781元。
(三) 細分價格研究
在看過了消費與單反相機的價格指數及均價走勢後,再來看一下一季度其各價位相機的關注比例變化。
1、消費相機
在消費相機市場,各價位相機前兩個月的關注比例並沒有太大變化,而進入三月,隨著大量相機新品的上市,1500-2000元價位的關注比例暴漲,達到35.8%,取代1000-1500元價位而成為最受關注的區間,與之類似的還有2000-3000元區間,因為相機新品的價位多集中於這兩個區間。另外,1000元以下價位的關注度也與日俱增。
受此影響,1000-1500元價位關注度迅速減少至19.2%,另外兩個區間3000-4000元、4000元以上變化不大。
2、單反相機
單反相機變化情況雖沒有那麼明顯,但仍可以看出6000-10000元價位的相機關注比例正在上升,已從20.8%升至22.9%,而其他價位,包括最受關注的3000-6000元價位,關注比例都較為穩定,浮動均在2%以內。
四、市場發展趨勢預測
(一) 品牌結構趨勢預測
可以看出,無論在哪一市場,佳能都在大力為其品牌鋪路,因此預計在下一季度里,佳能在整體市場的關注比例會繼續略微上升。受此影響,索尼與尼康兩個主要對手的關注比例還將受到排擠,而其他品牌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
具體到消費相機市場,富士與尼康的第三、四名之爭將會是看點。由於富士相對尼康來說更重視消費相機市場的發展,因此預計下月富士仍將占據第三名的位置,日後尼康的消費相機產品線、尤其是長焦線豐富起來,有望重新奪回第三名的頭銜。
在單反相機市場,佳能與尼康的人氣相對穩定,本領域當前的看點在於索尼的三甲名譽保衛戰,雖然其他品牌尚無法接近索尼的人氣,但人氣曾經數度下滑的表現非常值得索尼警惕,預計接下來的一個月索尼的人氣將在13%左右徘徊。
(二) 產品發展趨勢預測
隨著進入第二季度,各細分市場會在春季新品暴發後逐漸繁榮起來。消費相機市場中,卡片機與廣角機的關注比例上升幅度有限,而長焦機會繼續保持一個穩步上升的態勢,直到暑期更多的長焦力作問世後,其關注比例會達到頂點。
單反相機市場的更新換代頻率將會加快,雖然二季度不一定有更多的新品集中發布,但從更長的時間范圍來看,今年會有更多的新老單反交替發生。
(三) 價格變化趨勢預測
受前述原因影響,預計消費與單反相機均價在第二季度初期仍會走高,到第二季度後期,會逐漸居於一個穩定水平,並有可能產生下降。隨著新品集中發布期告一段落,預計消費相機中1500-3000元區間的關注比例會呈緩慢下降的態勢,而在單反相機市場,價格區間變化仍然會比較微小。
(四) 渠道發展趨勢預測
通過前一段時間的賣場走訪得知,佳能與索尼在賣場中居於統治地位,其攤位可謂三步一崗,兩步一哨,而尼康的渠道能力其次,其他品牌更是鳳毛麟角。雖然在這三大品牌的櫃台中同樣可以買到其他品牌的相機,但對消費者造成的視覺沖擊以及銷售的大力籠絡必然使其他品牌難於翻身。預計一段時期內各品牌的渠道發展能力會維持在當先狀態。
㈢ 日本什麼最發達
汽車,鋼鐵,化工(主要是石油化工),電子產業。
日本經濟高度發達,國民擁有很高的生活水平,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GDP方面,2008年,按照國際匯率計算的話,日本國內生產總值4.844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2位,佔世界GDP的比例為8.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4326美元,是世界第19位。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國內生產總值位居世界第3位(次於美國和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世界第16位。此外,日本還是世界第二大的債權國。
政府以資本扶持工業與企業、強大的勞動力、高科技的發展以及較低的軍事預算比例(佔GDP的1%),幫助日本經濟高速發展,並成為當今僅次於美國的科技強國及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日本的經濟特點是生產商、供應商和經銷商的緊密結合、強大的企業聯盟、緊密的團隊合作、年功序列制、終身僱用制等 。最近,日本的企業為了謀求更多的利潤已經開始部分放棄這些制度。
日本的服務業,特別是銀行業、金融業、航運業、保險業以及商業服務業佔GDP占最大比重,而且處於世界領導地位,首都東京不僅是全國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更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自二次大戰後,日本的製造業得到迅速發展,尤其電子產業和汽車製造業。日本三菱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通用的超級企業財閥,2007年僅在三菱旗下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就達到了11家。日本的電子產業和高科技著名製造商包括索尼、松下、佳能、夏普、東芝、日立等公司。汽車業方面,日本公司的汽車生產量超越美國和德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其中豐田、馬自達、本田和日產等製造商,均有出產汽車行銷全球。日本擁有世界資產最龐大的銀行郵儲銀行,三菱UFJ金融集團、瑞穗金融集團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團在世界金融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日本經濟自1960年代到1980年代保持了20多年的高度成長,被譽為奇跡:1960年代池田勇人內閣提出「所得倍增計劃」,經濟出現平均10%的增長;1970年代初期雖然遇到石油危機,平均仍有5%的增長;1980年代則為平均4%的增長。而從1990年代開始,日本經濟趨於不景氣,主要是由於1980年代末的過度投資所造成的資產膨脹,以及證券及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化」,最終在逾放比過高與日圓不斷升值下,泡沫經濟瓦解。政府改革經濟的努力也沒有立竿見影的成效。2002年2月以來日本的景氣一直擴大,創下了戰後最長的景氣復甦期紀錄,不少企業創造了歷史最好業績。2007年之後,隨著世界經濟進入衰退周期,日本經濟處境艱難。到2008年9月,經濟危機到來,日本的經濟也陷入了連續2個季度的負增長。這一數據意味著,日本經濟正式進入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