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全國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文化產業與管理試題課程代碼:04122答案。廣告勿擾
全國2011年10月自學考試文化產業與管理試題
課程代碼:0412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提出文化產業概念的學派是( )
A.芝加哥學派 B.法蘭克福學派
C.文化研究學派 D.政治經濟學派
2.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是一種( )
A.語言文化 B.器物文化
C.精神文化 D.行為文化
3.文化生產是群體性的,文化消費也是群體性的,具有這一特徵的社會發展時期是( )
A.石器時期 B.鐵器時期
C.工業時期 D.後工業時期
4.服務性行業屬於( )
A.第一產業 B.第二產業
C.第三產業 D.第四產業
5.提出創意產業概念的國家是( )
A.英國 B.美國
C.德國 D.法國
6.中國人發明活字印刷是在( )
A.公元十一世紀 B.公元十四世紀
C.公元十五世紀 D.公元十五世紀中葉
7.真正影響和決定經濟增長方式變動的革命性因素是( )
A.技術 B.人
C.資源 D.資金
8.《未來之路》的作者是( )
A.丹尼爾·貝爾 B.威爾伯·施拉姆
C.比爾·蓋茨 D.皮埃力·布爾迪厄
9.我國開始建立第三產業統計制度的具體年代是( )
A.1983年 B.1985年
C.1995年 D.2004年
10.工業社會時期文化產業標志的典型形態是機器復制和( )
A.手工作坊 B.傳統工藝
C.數字信息技術 D.無線通訊
11.依據生產要素的技術組合來分類,文化產業可以分為技術文化產業與( )
A.基礎性文化產業 B.空間文化產業
C.創意文化產業 D.公益型文化產業
12.世界上授權產業最發達的國家是( )
A.法國 B.德國
C.英國 D.美國
13.文化產業根據實體結構來分類,可以分為公益型文化產業和( )
A.基礎性文化產業 B.市場型文化產業
C.特色型文化產業 D.創意型文化產業
14.電影的衍生產品或者叫後電影產品所形成的產業,在文化產業價值鏈表現形式中屬於
( )
A.後向關聯 B.前向關聯
C.單項與多項循環關聯 D.授權產業
15.最理想的市場類型是( )
A.完全競爭性市場 B.不完全競爭性市場
C.壟斷競爭性市場 D.寡頭壟斷性市場
16.在現代市場形態下,政府不但具有組織和管理文化產業的職能,同時也是重要的( )
A.消費者 B.采購者
C.實體企業 D.中介機構
17.在現代企業產權制度中,使資本集中成為可能的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必要條件是( )
A.法人財產制度 B.有限責任制度
C.法人治理結構 D.私有財產制度
18.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能在市場上交換的條件首先是它能( )
A.產權化 B.有競爭力
C.有獨特性 D.商品化
19.「信息經濟」的概念出自於( )
A.《第三次浪潮》 B.《美國的知識生產和流通》
C.《創意經濟》 D.《大趨勢——改變我們生活的十個新趨向》
20.指出新創意才是推動一國經濟成長原動力的經濟學家是( )
A.馬斯洛 B.羅默
C.熊彼得 D.赫魯普
21.在文化監管方面,國際通行的監督文化活動的主要方式是( )
A.輿論監督 B.行政監督
C.司法監督 D.經濟制裁
22.品牌資產在現有產品基礎上進行企業間的轉移,這種品牌提升戰略是( )
A.品牌延伸戰略 B.品牌聯盟
C.品牌授權 D.品牌特許經營
23.投資管理中最為重要的,也是一切投資管理活動的起點,這項工作是( )
A.企業投資決策的組織 B.投資評價
C.投資管理控制 D.投資模式確定
24.通常具有較大市場需求,所蘊含的精神內容具有可復制性和規模效應的文化產品是
( )
A.公益性文化產品 B.經營性文化產品
C.混合性文化產品 D.單一性文化產品
25.通過轉移公司所有權或控制權的方式實現企業資本擴張和業務發展的經營手段是
( )
A.項目孵化 B.直接投資
C.並購 D.合資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6.市場主體的動力機制主要包括( )
A.自主選擇 B.市場導向
C.消費需求 D.利潤目標
E.社會效益
27.精神文化包含的層次有( )
A.心理意識層次 B.思想觀念層次
C.精神信仰層次 D.語言文化層次
E.潛意識層次
28.文化經濟運動的歷史形態大致可分為( )
A.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 B.表現形態和符號形態
C.固定形態和非固定形態 D.自由形態和計劃形態
E.機器復制形態和數字信息形態
29.在現階段我國文化產業結構體系中,文化產業核心層包括( )
A.新聞服務 B.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
C.廣播、電視、電影服務 D.文化藝術服務
E.網路文化服務
30.授權產業的種類很多,主要包括( )
A.產品生產授權 B.產品銷售授權
C.藝術品授權 D.產品服務授權
E.品牌授權
31.企業集團的組建有多種形式,主要有( )
A.資本結合 B.企業並購
C.政府主導 D.資金結合
E.行業聯合
32.文化市場規則的主要內容包括( )
A.市場准入規則 B.市場競爭規則
C.政府調節規則 D.市場交易規則
E.市場監督規則
33.文化行政組織所具有的特點是( )
A.政治性 B.社會性
C.公共性 D.服務性
E.協調性
34.文化產業政策的執行過程主要包括( )
A.政策宣傳 B.政策分解
C.政策實施准備和組織准備 D.政策實驗
E.全面實施與協調
35.文化產品的核心要素是精神內容,對精神內容消費的本質是( )
A.心理的體驗 B.心理的滿足
C.追求文化產品的實用性 D.追求品牌所象徵的社會身份
E.追求品牌所象徵的文化意義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恩格爾系數
37.文化市場形態
38.非物質文化遺產
39.實證分析
40.品牌延伸戰略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1.簡述文化資源轉化為資本的必備條件。
42.簡述品牌聯盟的好處與不足。
43.簡述如何實現文化產業項目行政管理的目標。
44.簡述團隊績效管理體系的構成。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5.試述現代社會文化需求增長的表現及其原因。
46.試述政府對文化產業投資管理的內容。
只有試題,沒有答案。
2. 求2007年山東藝術學院文化事業管理專業高考試題答案
一、填空1、中國傳統畫的三大畫科分別是( 人物 )、( 山水 )和( 花鳥 )。2、按體裁演唱場合和功能,中國民族的種類可分為山歌、( 號子 )和( 小調 )。3、我國著名導演謝晉「文革」後的主要代表作有(芙蓉鎮 )、( 天雲山傳奇 )。4、屈原創造的新詩歌體裁被後人稱為(楚辭 )。5、漢代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 )標志著我國敘事詩的成熟。6、郭沫若在抗戰時期創作的歷史劇主要有(棠棣之花 )和( 屈原 )。7、宋元南戲在流行中與各地民間藝術相結合,至明代形成有代表性的四大聲腔,即( 崑山腔 )、(弋陽腔 )海鹽腔和餘姚腔。8、1950年,上海音樂學院的兩個深長何占豪和陳剛共同創作了小提琴協奏曲( 梁山伯與祝英台 ),這部作品於1994年入選( )。9、我國現代畫家中,「南北二石」指的是( 福保守 )和( 齊白石 )。11、在美術方面,「文藝復興三傑」是(米開朗基羅 )、( 達芬奇 )和拉斐爾。12、「米勒三部曲」指的是(《 播種者 》)、( 《 拾穗者 》)和《晚鍾》。13、世界上第一次公開放映電影是在1895年,第一部影片的作者是( 羅米埃爾 )兄弟。14、美國電影界人稱「懸念大師」的導演是( 希區柯克 )。15、日本第一部獲得世界電影節大獎的影片是(《羅生門》 ),由日本最負盛名的(黑澤明 )導演。17、挪威戲劇家( 易卜生 )被稱為「現代戲劇之父」,他的名劇(《玩偶之家》 )是頗具影響的社會題劇。18、電影《紅高梁》是根據山東青年作家(莫言 )的同名小說改編。19、詞發展到宋代,分作豪放、婉約兩派。其中,豪放派在北宋的代表人物是( 蘇軾 )南宋時期則是以( 辛棄疾 )為代表。20、惠德曼是美國最偉大的民主詩人,以其代表作(草葉集 )聞名於世。21、(朱耷 )別號八大山人,是明代皇室的後裔,又是清初的著名畫家。22、寫出你所知道的中國當代朦詩派三位著名詩人的名字( 舒婷 )、( 顧城 )、( 江河 )。23、我國傳統謎語大都含義雋永,頗多文化意味。寫出下列兩個傳統名謎的謎底:①「三山倒懸,兩月相連;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長流之川;一家共有六口,兩口不團圓。」謎底是一個漢字( 用 )。②「爹娘,你為什麼把我生在山上;木匠,你為什麼掏了我的肚腸;和尚,你為什麼不住地敲在我的頭上?」謎底是個用具( 木魚 )。
3. 中原文化藝術學院單招考試試卷
中原文化藝術學院單招考試試題學校沒有透露出來,你可以到網上找一些免費的單招模擬題來參考一下的哦。 考試不要太緊張,相信你的夢想會實現的。
4. 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2011級B班思想考試試題答案
好白痴啊。
5. 04137【民俗文化】,考綱和歷年試卷在哪裡能找到四川自考,交大的【文化產業】專業。
第一部分 課程性質與目標
一、課程性質與特點
本課程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旅遊管理專業所開設的專業課之一,它是一門以民間風俗習慣為研究對象的人文科學。該課程通過對民俗的基本原理,物質生產民俗、物質生活民俗、社會組織民俗、歲時節日民俗、人生禮儀民俗、民俗信仰、游藝民俗等各類民俗事象的分類介紹,為廣大學生提供了較為系統的民俗文化基礎知識。同時它具有著鮮明的民族性和豐富的知識性的特點,最後通過民俗和旅遊的有機結合,將國內外各民族的民俗呈現給學生。
二、課程設置的目的與要求
旅遊管理專業是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專業,它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旅遊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而且也需要學生學習和了解有關傳統文化方面的知識。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有著絢麗多彩的民俗文化,同時民俗文化作為一種重要的旅遊資源存在,也要求旅遊管理專業的學生學習和掌握。考試大自考站,你的自考專家!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全面了解豐富多彩的民俗事象,增強對歷史文化和中外各民俗的認識,系統地掌握民俗學的某些基本概念,民俗的基本特徵和社會功能,以及民俗與旅遊之間的密切關系,力爭從民俗的深層文化內涵出發,揭示民俗文化與旅遊文化之間的本質聯系,為深入探索旅遊文化活動的特徵及其發展規律奠定基礎。
本課程是以各類具體民俗事象為順序展開論述的。在各類民俗事象中都適當結合了國內外各民族的民俗活動,請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要盡可能避免泛論民俗文化本身的偏重於民俗學的議題,而是應自覺地將民俗與旅遊結合起來,特別是要與當代中國的旅遊活動時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指導知道民俗旅遊產品的開發、民俗旅遊資源的保護等旅遊實踐提供科學的分析依據。
三、與本專業其他課程的關系
《中外民俗》作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旅遊管理專業的專業課程,它與旅遊管理專業的某些課程有著密切的關系,其中《旅遊地理學》是本課程的基礎,並與《中國海外旅遊客源國》、《旅遊資源規劃與開發》相互銜接配合。
第二部分 課程內容考核目標
第一章 民俗概論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了解民俗的概念和分類,明確民俗特徵與功能,學習民俗的基本知識,掌握民俗的一般理論。
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民俗及其種類(重點)
識記:民俗、民俗的種類。
理解:民俗、風俗、習俗、禮儀的相互關系。
(二)民俗的基本特徵(重點)
理解:民俗的基本特徵
(三)民俗的社會功能(重點)
理解:民俗的社會功能
(四)民俗的形成(次重點)
理解:民俗形成的原因
理解:中國民俗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章 物質生產民俗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物質生產是人類生存文化的主體。人類依賴物質生產得以生存,物質生產依靠人類的勞動得以實現。物質生產民俗是各國各地區大眾民俗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其中尤以農業民俗和交通民俗居於中心地位,是人類社會最普遍存在的一種民俗文化現象。本章在學習了農業民俗與交通民俗流變、類型、特徵和制約因素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我國漢族、主要少數民族以及世界各主要國家的農業、交通民俗,以便在旅遊開發策劃、服務管理中靈活運用。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物質生產民俗概論(重點)
識記:物質生產民俗、物質生產民俗的特徵
(二)農業民俗(次重點)
識記:農業民俗、農業民俗的類型、農業民俗的特徵、影響農業民俗的因素。
中國漢族農業民俗。
各大洲農業民俗的特徵。
理解:農業民俗的產生與發展。
(三)交通民俗(次重點)
識記:交通民俗、交通民俗的特點、交通民俗的主要類型。
中國漢族交通民俗。
歐洲、非洲國家交通民俗。
理解:交通民俗產生的原因。
影響交通民俗的主要因素。
物質生產民俗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是學生認識飲食民俗、服飾民俗和居住建築民俗形成的主要因素,比較全面地了解中外各國在這些民俗事象上的特點、流變及其文化內涵,增強學生的鑒賞能力。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飲食民俗(重點)
識記:飲食民俗、飲食民俗的特徵、飲食結構、飲食的慣制。
日本的特色飲食。
理解:飲食民俗的形成。
中國漢族八大菜系特點。
中國酒的起源。
中國茶葉的分類。
中國香港的飲食民俗。
韓國飲食的主要特點。
(二)服飾民俗(重點)
識記:服飾、服飾的構成、民間服飾的種類、民間服飾的主要類別。
服飾民俗的文化內涵。
理解:服飾民俗的產生與發展。
服飾變化的特殊軌跡。
中國漢族服飾的演變過程。
應用:中國少數民族服飾對漢族服飾的影響。
亞洲特色服飾。
歐洲各國服飾的差別。
美國人的服飾習慣。
(三)居住建築民俗(重點)
識記:居住民俗、中國居住民俗的主要類型。
理解:居住民俗的文化內涵。
居住民俗的影響因素。
中國民俗建築的民俗特點。
應用:中國人文精神與居住建築的關系。
社會組織民俗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們對社或組織民俗的概念、分類有一個基本了解,特別應讓學生對某些特殊形式的鄉間民約、民俗有一個一般性的認識。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社會組織民俗的分類(一般)
識記:社會組織民俗。
社會組織民俗的分類。
(二)宗教組織民俗(次重點)
識記:宗教、家庭。
理解:家庭民俗的形成與發展。
家庭民俗的主要類型。
(三)社團和社區組織民俗(次重點)
識記:廟會、廟會的實質。
廟會的基本特徵、廟會的基本功能。
理解:廟會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廟會與人文文化
中國廟會群的基本分布。
歲時節日民俗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認識歲時節日及其民俗的一般概況,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節日及其民俗的相關知識,正確理解歲時節日文化,對積極引導歲時節日民俗活動的健康發展,有著十分現實而重要的意義。
二、考核的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歲時節日的由來發展(重點)
識記:歲時節日民俗
理解:節俗活動產生的原動力。
影響節俗活動的主要因素。
節日的形成與發展。
(二)歲時節日的分類及其民俗特徵(重點)
理解:關於歲時節日的各種分類方法。
歲時節日的民俗特徵。
節日民俗與旅遊的關系
(三)中外歲時節日民俗概論(一般)
識記:中國漢族傳統節日。
世界三大宗教主要節日。
人生禮儀民俗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人生禮儀是社會民俗事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章學習,認識人的一生中的幾個重要階段——誕生、成年、婚姻以及死亡,它們是每個人必須經過的過程,了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在這四個階段中所舉行的儀式,為學習和運用其中一些禮儀民俗為服務奠定基礎。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人生禮儀民俗概述(次重點)
識記:人生禮儀、人生禮儀的類別。
理解:人生禮儀的性質。
(二)中外人生禮儀民俗概論(一般)
識記:日本人的禮儀。
民俗信仰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民俗信仰是一種古老的信仰,是人類在特定的歷史階段中,為了滿足生存與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心理安全的需要而創造和傳承的一種文化現象,在歷史上曾產生過某些有益的作用,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了解有關民間新的產生、演變、行為習慣與相應儀式,對於深入認識社會民眾的世界觀,認識其在人們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均有很大的好處,特別是將其有益的部分運用到旅遊開發中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民俗信仰概述。(一般)
識記:民俗信仰。
民俗信仰的崇拜對象。
民俗信仰的表現方式。
理解: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徵。
民俗信仰的現實意義。
游藝民俗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認識游藝民俗的特色和旅遊價值,了解國內外游藝民俗事象,尤其是特色的游藝民俗事象,理解各種游藝民俗的文化內涵,掌握游藝民俗的基本知識,為游藝民俗的旅遊開發與管理打下基礎。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游藝民俗概述。(重點)
識記:游藝民俗、游藝民俗的類型。
理解:游藝民俗的特點、游藝民俗的旅遊價值。
中國漢族游藝民俗(重點)
識記:民間口承文學、民間傳說、民間歌舞、民間小戲、民間曲藝、民間競技、
民間雜藝
中國少數民族游藝民俗(重點)
識記:蒙古族、朝鮮族、藏族、傣族、彝族、壯族、維吾爾族、滿足的游藝民俗形式。
(四)外國游藝民俗(重點)
識記:英國、日本、美國、巴西、埃及、印度、各國游藝民俗特色。
民俗與旅遊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認識民俗文化對旅遊的積極、消極作用,加深對旅遊與民俗辯證關系的理解,初步建立民俗旅遊的框架,強化對民俗資源保護的意識。此外,初步掌握一些民族地理區劃方面的基礎知識。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民俗與旅遊的關系(重點)
理解:民俗文化對旅遊的作用
旅遊與民俗的關系
(二)民俗旅遊(重點)
識記:民俗旅遊、民俗旅遊的類型。
理解:民俗旅遊的構成。
民俗旅遊的性質。
民俗旅遊資源的保護。
中國民俗地理區劃概述(次重點)
理解:民俗地理區劃的基本原則。
應用:中國民俗地理分區。
中國各民俗地理區的主要特點。
第三部分 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
一、考核目標的能力層次表述
本大綱在考核目標中,按照「識記」、「領會」、「應用」三個能力層次規定其應達到的能力層次要求。各能力層次要求為遞進關系,後者必須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其含義是:
識記:能知道有關的名詞、概念、知識的含義,並能正確認識和表述,是低層次的要求。
理解:在了解的基礎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關概念、原理、方法的區別與聯系,是較高層次的要求。
應用:在理解的基礎上,能運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一般分為「簡單應用」和「綜合應用」,其中「簡單應用」指在理解的基礎上能用學過的一兩個知識點分析和解決簡單的問題;「綜合應用」指在簡單應用的基礎上能用學過的多個知識點綜合分析和解決比較復雜的問題,是最高層次的要求。
教材
指定教材:《民俗學概論》 鍾敬文主編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年12月版
參考教材:《中外民俗》 吳忠軍主編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1年10月版
《中國民俗旅遊》 巴兆祥主編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年9月版
《中國民俗地理》 高曾偉主編 蘇州大學出版社 1999年7月第二版
自學方法指導
1、在開始閱讀指定教材之前,先翻閱大綱中有關這一章的考核知識點及對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和考核目標,以便在閱讀材料時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2、本指定教材中,有關重 民俗事象的介紹部分不屬於本課程的重點,請同學們在學習中結合大綱要求予以剔除,關於中國各少數民族,特別是外國民俗事象的部分請同學們自學時多參閱指定書目。
3、在自學過程中,要注意體會並逐步掌握本指定教材的理論體系和書中的一些理論觀點,為理解分析問題是所運用,特別是將這些觀點應用到做好民俗與旅遊的結合,並合理地利用民俗事象開發創造新的旅遊產品等這些實際的應用問題上。還要注意培養理論聯系實際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解題時應注意培養邏輯性,針對問題圍繞相關知識點進行層次分明的論述,明確各層次間的邏輯關系。
對社會助學的要求
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提出的總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
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能力層次,並深刻理解對各知識點的考核目。
3、輔導時,應以考試大綱為依據,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以免與大綱脫節。
4、輔導時,應對學習方法進行指導。提倡「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鑽研教材,主動爭取幫助,依靠自己學通」的方法。
5、輔導時,要注意突出重點,對考生提出的問題,不要有問即答,要積極啟發引導。
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對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考生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7、要使考生了解試題的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回存在不同難度的試題。
8、助學學時:本課程共5學分,建議總課時90學時,學時分配如下: 章次 內容 學時
1 民俗概論 8
2 物質生產民俗 10
3 物質生活民俗 14
4 社會組織民俗 5
5 歲時節日民俗 10
6 人生禮儀民俗 8
7 民俗信仰 5
8 游藝民俗 14
9 民俗與旅遊 14
機動 2
合計 90
五、關於命題考試的若干規定
1、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內容和考核目標都是考試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
2、試卷中對不同能力層次的試題比例大致是:識記為20%,理解為50%,應用為30%。
3、試題難易程度應合理:易、較易、較難、難,比例為2:3:3:2。
4、每份試卷中,各類考核點所佔比例均為:重點佔60%,次重點佔30%,一般佔10%。
5、試題類型一般為:單項選擇、多項選擇、填空、簡答、論述、分析說明等。
6、試題採用閉卷考試,考試時間150分鍾,採用百分制評分,60分為合格。考試大收集整理
六、題型舉例
編輯推薦:
考試大自考站,你的自考專家!
09年7月自考時事政治復習手冊
09年4月全國各地自考成績查詢匯總
09年下半年各省市自考報名時間
2009年4月自考試題上線
09年4月自考沖刺專題
09年全國地自考專業調整信息匯總
自考歷次考試成績及畢業證書查詢
6. 西南民族大學大一文化產業管理概論考試試卷題型是什麼樣子的
西南大民族大學大一文化產業管理概論考試試題題型是填空題,選擇題和論述題。
7. 文化產業管理這個專業一般如何進行招生考試
這個專業現在招生大約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文理科招生。再就是藝術類招專生。
藝術屬類招生的在山東的學校總共有三所:山東藝術學院 山東財經大學 臨沂大學。
藝術類招生的學校,不是藝術生,是沒有可能參加專業考試資格的,因為在參加專業考試的時候要有教育部門的藝術准考證。
一般的形式 就是和其他藝術生一樣要參加專業考試,基本的考試形式就是做一套筆試試題。如果你過關了,學校就會下發你的專業過關證。只有拿到過關證的學生才能有填報這個學校這個專業的志願的資格。
8. 11年中南大學傳播學考研只要考兩本書嗎難易程度怎麼樣那個文化產業概論到底怎麼考能否給個真題呢
1.傳播學確實是近幾年非常火爆的一個專業和行業;
2.中南大學是以理工類為主的綜合性院校,傳播學基本上是談不上排名的;如果你是想考取湖南的院校,建議你考湖大的傳播學,畢竟湖大已經有這個專業的博士點,在湖南,新聞傳播類可能還是湖大比較拔尖一點。
3.你還在問中南大學傳播學發展如何,說明你對中南大學不了解,對傳播學也不了解。你還沒有選定學校,建議你多搜集相關資料,綜合對比以後進行選擇,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等,都是比較不錯的。
選定學校和專業絕對不變更了,再討論參考書和真題的問題,不然問再多,都可能是徒勞。 做事要分清先後次序的。
這里有新聞傳播類的專業排名,可以參考下http://user.qzone.qq.com/1424323905?ptlang=2052&ADUIN=575794769&ADSESSION=1269160383&ADTAG=CLIENT.QQ.2653_FriendTip_QzoneFolder.0
9. 急求!!!上海交通大學文化產業管理考研相關信息!!專業課題型!真題回憶版!一些建議希望師兄姐們幫幫!
我是交大的,圖書館可以復印!找個人幫你復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