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名詞解釋: 紅色文化產業
你好!
紅色文化產業是集政治、經濟和文化於一體的產業,除具一般文化產業屬性外,更具有傳播先進理念、教育人、鼓舞人的功能。
⑵ 閱讀下列兩組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8分)材料一:喀什是中國的西大門,是中西亞文化交融的城市、全疆最著
(1)冰川積雪融水(2分) 夏季水量大,冬季斷流(徑流與氣溫呈正相關);河流越到下游流量越小(蒸發、下滲強烈)(4分) (2)以山地和盆地為主;地勢自西北、西南向東傾斜(或西高東低)(4分) 沖積扇(2分) (3)早期:內力作用斷裂下陷,後期:外力作用流水沉積(4分) (4)地處暖溫帶,熱量較充足;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山麓沖積地帶土壤肥沃;灌溉水源較充足(6分) (5)地處綠洲,農業基礎好;地理位置特殊,有利於發展邊境貿易(中國西大門);交通比較便利,南疆重要的交通樞紐;旅遊資源豐富;國家政策支持(1點2分,滿分4分)歷史文化(2分)
⑶ 紅色旅遊業是文化產業么
旅遊業是文化產業的一個子部分,而紅色旅遊業是旅遊業的一部分,你說紅色旅遊業是不是屬於文化產業?
⑷ 紅色旅遊的文化意義
1、發展紅色旅遊是保護文化遺產的契機,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 近一段時間來,中國內地很多地方都在對「紅色景點」進行修繕。湖南省花垣縣對國立八中進行全面維修和保護。國立八中也修繕了「國立八中舊址紀念碑」。花垣縣在保護修繕好花垣縣第一屆縣委遺跡的同時。保護和利用好革命歷史文化遺產,弘揚其所代表的先進文化,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體現。 2、紅色旅遊不僅是革命精神的實踐之旅,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紅色旅遊是革命傳統教育觀念和旅遊產業觀念與時俱進的結合,既是觀念的創新,也是產業的創新,是我國旅遊產業一個新的重要組成部分。旅遊業在國際經濟學界被稱為「朝陽產業」、「無煙產業」:據世界旅遊組織資料統計,旅遊業每直接收入1元,相關行業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旅遊業每增加1個直接從事人員,社會就能增加5個就業機會。我國的紅色旅遊資源從東南沿海到雪域高原,從商業經濟重鎮到窮鄉僻壤,綿延曲折,逶迤萬里。紅色旅遊帶動了老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老區的招商環境,擴大了就業機會,增加了當地財政收入。比如當年紅軍醫院舊址所在的井岡山小井村、瓊崖革命根據地所在的瓊海市椰子寨村,依靠紅色資源邁上了小康之路。 3、紅色旅遊具有不可比擬的教育宣傳功能,擔負著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使命。 革命傳統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斗爭實踐中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都是民族精神在特定歷史時期的升華。弘揚革命傳統是新時期對廣大人民群眾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利用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資源優勢,發展紅色旅遊,是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新形式。紅色旅遊寓教於游、寓游於教,是革命傳統教育方式的創新,是貼近歷史和生活的大課堂,是新形勢下人文精神的回歸。
⑸ 21世紀,江西文化產業發展勢頭迅猛,紅色、綠色、古色三大特色文化融匯共生,推動著江西文化的發展。向社
(1)①有利於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鑄牢中華民族的精專神支柱;②有利於促進文化屬產業的發展,增強文化軟實力;③有利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④有利於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沒;⑤有利於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①政府應履行好經濟職能,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②政府應履行好文化職能,推動先進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③政府應履行好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加強文化設施的建設與完善,為文化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④政府必須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保護好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遺產,推動中華民族文化發展與創新,發展人民人眾喜聞樂見的文化。 |
⑹ 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16分)材料一:喀什是我國最西端的一座城市,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
1.塔里木(1分)昆侖山(1分)冰川(冰雪)融水(1分)特徵:年徑流量小(1分);徑流量季節變化大(1分),夏季徑流量較大,冬季徑流量較小,出現斷流。(1分) 2.農業總體結構變化不大(1分),種植業內部結構變化較大,糧食作物比重明顯下降,經濟作物比重明顯上升(1分) 3.不合理(1分)種植業比重太大,林業和牧業比重太小(1分)該地區水資源缺乏,大規模發展種植業,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和次生鹽漬化等生態問題(1分) 4.喀什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地處暖溫帶,光熱條件較好,晝夜溫差大(1分);有冰雪融水作為灌溉水源(1分);地勢較平坦;土壤肥沃。 5.地理位置優越,與多國接壤,有利於開展邊境貿易;有鐵路運輸連通中亞地區;臨近的塔里木盆地,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3分)
與紅色文化產業相關的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