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文化產業中,流行音樂的實質是什麼具有什麼特點
流行音樂就是商業產物,面向普通大眾,通俗易懂,簡單,感染人。大部分人都不懂音樂聽個熱鬧,簡單聽著有勁就行,誰管有沒有藝術感。
刀郎就是例子,能感動普通大眾,但是他的音樂就是流行歌曲有特色的地域特點,沒啥大的藝術感。
流行歌曲就是 幾個樂段鋪墊,在就是副歌輪唱。 關於愛情事業友情這三方面。
❷ 大娛時代(福建)音樂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招聘信息,大娛時代(福建)音樂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釘釘企典數據來源於企業徵信機構,包含企業風險數據,公司官網,專公司簡介,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詳詢屬公司官網,更多公司電話地址企業郵箱可在釘釘企典進行查詢
• 公司簡介:
大娛時代(福建)音樂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09-21,注冊資本1000.00萬人民幣元,法定代表人是陸乃海,公司地址是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陳埭鎮花廳口村鵬青路花廳口C5棟2樓,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與稅號是91350582MA323XJ01U,行業是其他文化藝術經紀代理,登記機關是福建省晉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經營業務范圍是錄音製作;文化娛樂經紀人;文學創作與表演(不含石雕);演出經紀代理服務;影視經紀代理服務;音像經紀代理服務;動漫(動畫)經紀代理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大娛時代(福建)音樂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工商注冊號是350582100616763
• 分支機構:
• 對外投資:
• 股東:
• 高管人員:
❸ 音樂管理專業是什麼
音樂管理專業是以音樂學專業知識為基礎,是以音樂管理學為依託,音樂藝術鑒賞學、經濟學、市場營銷學、心理學、統計學、會計學等諸門學科相關內容,將音樂策劃、音樂傳播、音樂產業營銷等新型運用門類作為主要教學研究內容;以案例調研、專業實習和媒體技術運用作為特色教學手段,是一個跨學科的、現代人才市場急需的新型專業。
中國現有十一所獨立設置的高等音樂院校:上海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哈爾濱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
圖為天津音樂學院:
在不同學校的音樂管理專業,擁有其具體課程設置,但課程大致上主要分為兩大類,音樂專業知識學習和商業管理知識學習。部分學校還將提供操作實踐的課程項目,幫助學生更早熟悉工作流程。
音樂學院的院系:
指揮系、音樂系、民族音樂系、鋼琴系、聲樂歌劇系、管弦系、音樂教育系、音樂戲劇系、藝術管理系、音樂工程系、現代器樂與打擊樂系、公共基礎部、研究部等等。
音樂學院的學生接觸的課程:
最基本的課程,每個學校都有:樂理、視唱練耳。中西音樂史、復調、曲式、和聲、配器、電腦音樂、歌曲寫作等等。
❹ 溫州瑞森音樂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瑞森音樂文化產業有限公司(listen)2013年11月24號在溫州成立。瑞森音樂主要經營范圍:音樂培訓,樂器銷售,教材編輯,兒童音樂自媒體,音樂版權代理,樂器維修及錄音服務。
法定代表人:林佳咚
成立時間:2015-06-12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30400016649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溫州市甌海區潘橋街道潘橋村潘橋東路180號
❺ 音樂在文化產業中的繼承與創新的表現
分析我國音樂產業發展現狀
我國的音樂文化產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飛速發展,在音樂產業的內容、形式、內涵上都進行了較大程度地發展和創新,也創作出了一些優秀的音樂產品,為音樂文化市場的繁榮起了助推作用。但是,在我國的音樂產業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值得我們關注。雖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音樂市場的競爭不斷加大了,但是因為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環境缺乏自由和創新的元素,競爭力明顯不足。音樂產品受到傳統的意識形態的影響,沒有注重創新和自由的創作元素,使得音樂文化產品濫俗現象明顯。當然,也有很多的音樂新作品出現,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新作品都得到了有效的推廣。這主要是因為有些音樂企業在注重音樂產品的生產的同時,卻忽視了音樂市場的需求,大量的投入卻換來了形式單一、內容重復、很少貼近大眾的文化精品。受到傳統的音樂教育教學制度和教育培訓機制的影響,我國的音樂文化產業人才的數量、結構、素質都還不能滿足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需求。在音樂人才中,要想挖掘到既懂音樂,又懂技術,還懂經濟的復合型人才,簡直是難上加難,這就給音樂的原動力扯上了後腿,音樂文化產業很難實現快速發展。音樂文化產業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版權保護問題是文化產業孜孜不倦的問題。近年來,有些唱片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創作出了文化精品,卻被盜版商侵權盜走或者搶走,使得唱片公司最終經濟虧損。此外,因為網路經濟的不斷發展,音樂文化產品被免費使用、下載等,都給傳統的音樂市場帶來了較大的沖擊,使得音樂投資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歸結發生此現象的原因,主要在於音樂文化產業的相關法律法規沒有得到完善,法律制度可操作性差,監督力度不強等。
分析促進我國的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策略
在發展我國的音樂文化產業的過程中,我們要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創立音樂文化品牌,不斷增強音樂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首先,在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中,要從品牌經營出發,逐漸打造屬於自身的音樂文化品牌,加大創新力度,支持音樂創新,盡量避免文化產業的復制粘貼濫俗現象發生。其次,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基礎上,要注重傳統音樂文化這個基礎,經濟與科技這個平台,打造基於傳統音樂文化創新的,滿足市場需求的,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音樂文化產品,更要從音樂文化產品的策劃、創作、生產、宣傳、營銷的各個環節中大膽創新,不斷提高文化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在當期市場經濟條件下,音樂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已經是一種必然趨勢,因此在培養音樂專門人才的時候,我們要注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不斷調整好人才教育結構,培養高端人才、營銷人才和音樂人才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首先,高校要積極開設一些音樂經濟、音樂管理、音樂營銷等音樂與其他學科融合的專業,並加強高校的師資、教學設備、專業技術等的培養,促進音樂專門性人才素質的提高。其次,音樂企業要加強對職工的培訓力度,組織員工參加學習和實踐,不斷提高職工的專業技術能力。最後,社會要通過各種形式培育濃厚的音樂文化氛圍,激發音樂創意人才創造音樂文化產品的積極性,如音樂產業論壇等。為了促進音樂文化產業的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要加強音樂法律法規的建設,保護音樂文化產業的知識版權,拓展音樂產業的發展空間,營造一個健康積極的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環境。首先,要完善音樂知識產權的保護政策,保護音樂文化企業及原創者的合法權益。其次,要落實音樂保護產權的保護政策,加大打擊盜版的力度,依法打擊損害音樂市場秩序的非法網站,為合法音樂企業拓展更寬闊的發展空間。
❻ 關於音樂學院的文化產業管理
推薦看一些基本樂理書、音樂相關文化等書籍,與傳媒肯定有區別啊,傳媒的專業性沒這個強!
❼ 什麼是音樂文化產業鏈什麼是音樂傳播鏈兩者有什麼關系
打個比方,音樂是輛汽車,一輛車的零件由不同的國家生產而組成。內而這些生產這些不同零容件的國家的企業也就是因這輛汽車而形成的產業鏈。也可以簡單的理解就是所有生產有關音樂方面實物的產業都可稱為音樂文化產業鏈。而音樂傳播鏈最簡單的理解就是音樂傳播的渠道。例如媒體,唱片公司之類的都屬於音樂傳播鏈!
❽ 音樂劇為什麼能夠成為一個賺錢的行業,一個龐大的文化產業
正面的積極因素的話主要就是因為在外國已經有比較完善的系統,從宣傳到售票一專系列的,所以站在屬巨人肩膀的話遠眺就比較方便。而且城市文化的發展對於音樂劇,戲劇這類劇院文化是有促進作用的,經濟發展是對文化發展有積極的作用的。
負面因素的話就是現代中國人和外國人相比觀劇的觀念還是有很大差別,外國人看劇基本上就和看電影一樣的,屬於周末全家老小一起出去休閑一下那樣的形式,而中國基本上屬於偶爾的提升氣質,基本上是把「音樂劇」和「音樂會」劃為一個檔。這樣一來的話消費檔期上就有很大差距。除此之外中國現在音樂劇上很多都是翻譯作品,文化隔閡會造成共鳴上的缺失——除非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善美一類——從而造成觀眾面推不開狀況。除此之外,高額的觀劇消費也在把經濟能力不是很好的觀眾推出劇場。
綜上所述,想讓音樂劇成為一個自主自強自富的文化產業而非需要扶持的文化事業,應該先把觀眾放在第一位,讓這一代觀眾走進劇院,培養下一代觀眾。如果在一開始就掉進錢眼兒里,反而不利於市場。
全手打,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