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京津冀地區產業結構趨同對三地經濟分量的影響分析論文該如何寫
東北老工業基地產業結構競爭力探析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在全國范圍內形成的多種形式的經濟區(圈)正快速地發展,主要有長三角經濟圈、泛珠三角經濟圈、京津冀都市圈、成渝經濟區及東北經濟區等。對每一個區域來說,產業結構是否合理及優化,絕不能僅從某個地區考慮而建立門類齊全的經濟結構,應從全國整體出發,按照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發揮優勢,注重特色,分工合作,協調發展的原則去形成適合各地特點的優勢產業。所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強調各地區要根據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明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從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
東北老工業基地位於東北亞的腹地,現已形成了以汽車、鋼鐵、石化、重型機械、醫葯、電子等為代表的中國工業行業最齊全的工業體系,並擁有發達的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運輸相結合的運輸網路和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科技人才優勢及豐富的自然資源。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達國家製造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國際背景和中國加入WTO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國內歷史機遇下,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主要產業功能被定位於裝備製造業及現代農業,而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製造業近年發展很快,這些區域必將在資金、人才、技術、市場等方面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形成比較激烈的競爭。本文將通過仔細分析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產業結構競爭力,明確其在全國製造業中的定位及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具體措施,為東北老工業基地在未來競爭中實現振興提供借鑒。
一、 區域產業結構競爭力評價指標
合理的區域產業結構能使資源配置達到有效、高效,從而使創造價值的能力達到最大化,所以區域產業結構是區域經濟能否健康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其競爭力也是區域產業競爭力的構成之一。按照科學性、可行性、可比性、系統性原則,在調研和徵求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筆者建立如下區域產業結構競爭力評價體系,具體指標如表1所示。
1.產業結構水平
區域產業結構是指一個經濟區域的各類產業的構成和諸產業間量的比例和質的聯系等關系的總和。在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上,會表現出不同的產業結構水平和特徵。產業結構水平是反映區域產業結構總體狀況的指標,筆者主要是按三次產業分類法來分析區域產業結構的,所以反映產業結構水平的具體指標包括三次產業的產值、三次產業產值在全國的比重和比較優勢系數(註:比較優勢系數R=(某地區某產業增加值/全國某產業增加值)/(某地區GDP/全國GDP),R>1,表明具有比較優勢,R<1,則不具有比較優勢。)
2.產業結構高級化
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會發生相應的轉換和演變,大致遵循從以第一產業為主的區域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向以第二產業為主的階段、再向以第三產業為主的階段演變的逐漸高級化的規律。而且當區域經濟進入新經濟時代,高新技術產業也獲得快速發展。和第一、第二產業相比,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都是能創造更多價值的動力產業,所以通過三次產業比值、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及東北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佔全國的比重等指標可以表明區域產業結構的高級化程度。
3.產業結構效益
份額—偏離分量是評價產業結構效益的指標,以一定時期國民生產總值的年增長率為基準,分別測算區域按全國平均增長率可能形成的假定份額,進而將這一假定份額同區域實際增長額進行比較,來分析區域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相對於全國平均水平的偏離狀況。偏離主要是結構素質因素和區位素質因素形成的,當結構偏離分量為正(負),說明區域產業結構素質較好(較差);當區位偏離分量為正(負),說明區域產業區位素質較好(較差),產業本身競爭力較強(較弱)。
4.產業結構分工優勢
本文討論產業結構競爭力是基於產業功能定位的視角,所以當某一區域產業功能定位於某一或幾個產業時,其產業結構是否具有競爭力還要從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角度來評價其未來的發展空間。具體來說,結構的協調發展能力包括承擔分工職能的產業的規模、對本區域其他產業的帶動作用、與相鄰區域的產業合作互補的空間及對環境的影響狀況等方面,評價這幾方面的具體指標分別為優勢產業專業化系數、優勢(加工)產業增加值與原材料產業增加值之比、優勢產業結構相似系數、優勢產業環境影響指數。
二、 東北老工業基地產業結構競爭力評價指標分析
1.產業結構水平
2005年東北地區(包括遼、吉、黑)產業結構水平與長三角地區(包括滬、蘇、浙)的對應數據比較,除第一產業規模略大外,第二、三產業的規模都遠低於長三角地區,說明長三角地區無論在總體經濟實力還是第二、三產業的經濟實力上都遠遠高於東北地區,這將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形成巨大的競爭壓力。
2.產業結構高級化
東北地區產業結構比較穩定並不斷向合理化、高級化方向發展,三次產業的比重從2000年的12.9∶51.5∶35.6變為2005年的12.5∶49.5∶38。從表3東北地區2005年產業結構高級化相關指標數據中,可見東北地區第三產業的發展不及全國平均水平,更遠低於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的實力也遠低於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這說明東北地區在未來發展中如不採取有力措施加快產業結構轉換和升級,產業對區域經濟的帶動力將無法與長三角等地區相比。
據統計,東北地區2005年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分別為38.7億美元、28.5億美元,佔全國比重僅為1.9%和1.3%,特別是其機電產品對外貿易逆差巨大,逆差額達到19.5億美元,其出口額佔全國2.2%,而進口額佔全國3.2%。出現逆差的主要原因是東北地區的產業創新能力較弱,據統計,2004年東北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經費為108.1億元,長三角為334.0億元;東北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科技人員16.9萬人,長三角為44.8萬人。
3.產業結構效益
根據份額—偏離分析方法計算,按照全國「十五」期間經濟增長速度,東北地區國內生產總值應增加8161億元,但實際僅增加7387億元,偏離774億元,其中產業結構出現正偏離68億元,產業競爭力出現負偏離842億元。這說明東北地區產業結構總體上比全國平均水平要好,表現在勞動生產率較高的第二產業占較大比重,但各產業競爭力比較弱。
4.產業結構分工優勢
(1)專業化系數。專業化系數Z=(g1/g2)÷(Q1/Q2),g1、g2分別代表研究區域(本文為東北地區)及更高層次區域(本文為全國)同產業的凈產值,Q1、Q2分別代表研究區域及更高層次區域全部產業凈產值,Z≥1說明研究產業在研究區域專門化程度高。通過計算工業部門專業化系數可知東北地區形成專業化的行業有: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4.27),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2.88),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2.11),黑色金屬礦采選業(1.75),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製品業(1.37),水的生產和供應業(1.33),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1.30),燃氣生產和供應業(1.26),醫葯製造業(1.22),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1.18),農副食品加工業(1.15),煤炭采選和洗選業(1.12)。這12個專業化部門產值佔全部工業產值65.9%,其中裝備製造業產值佔28.8%。而與東北地區相比,長三角第二產業相對分散,除通信設備、電子設備等,其他幾大行業的比重都低於10%,前五個行業所佔的總比重也僅為40%。
(2)優勢(加工)產業增加值與原材料產業增加值比。此比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區域優勢產業的加工程度,加工程度越高將會對區域經濟產生越大的帶動作用。以遼寧為例,其裝備製造業增加值與原材料產業增加值的比值為52.9%,高於全國其他省市。區域優勢產業帶動作用的大小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大作用,由於製造業產業鏈較長,並易於形成產業集群,所以帶動作用較大。東北的優勢產業,如汽車製造業、石化及其他工業專用設備製造業、礦山設備製造業、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製造業等,大多具有產業鏈長、分工程度高的特點,如果能充分利用其潛在發展空間形成以大中型企業為核心,眾多小企業為其配套的垂直型產業集群,將充分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3)結構相似系數。產業結構相似系數
式中,i、j代表兩個區域,xn代表某產業所佔比重,S越大說明兩個地區的產業結構越趨同,
Ⅱ 近來,河北省委、省政府相繼出台了《關於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河北省文化產業振興規
①政府抄要切實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利用當地的文化資源,培育文化產業的龍頭,帶動當地文化產業的發展。(3分)②政府要切實履行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發展科學、教育等文化事業,以文化事業的發展促進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3分)③政府應切實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3分)④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加強管理和引導,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把社會效益放在重要位置,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3分)
Ⅲ 河北省針對第一、二、三產業採取的政策有哪些
北方石家莊北方學校「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是高考的真實寫照。盡管教育產業化大量擴招,但是真材實料的好學校畢竟也那麼少。幾百萬的考生,顯然拼擠那麼一根獨木橋。每年都會有大量考生落馬下橋。這個時候,對考生和家長來說都是沉重的打擊。但是,他們沒有時間舔舐傷口。石家莊北方學校。又面臨著新的選擇--復讀還是在無數招生通知中選擇一所民辦大學或者成教? 石家莊北方學校 復讀吧,怕重蹈覆轍,而且孩子的心理負擔也相當重。民辦大學或者成教,現在國家辦的正牌子本科出來找工作都難,花了那麼多錢讀個歪學校,出來卻找不到工作,白白荒廢了光陰。前不久,重慶有上萬名農村考生放棄高考。「大學出來之後只能當藍領。」不少考生抱怨說。那為什麼還要讀個本科呢?要命的是,藍領也不是那麼好當的。像汽車維修這種技術工種,企業都願意招聘經過專業培訓的學生。石家莊北方學校本科生不僅專業不對口,而且四年來只學了一些課本知識,動手能力差。石家莊北方學校 因此,新興的職業教育變成一些落榜生的選擇。職業教育正是針對藍領的培訓教育。由於我國目前產業結構以製造業為主,這決定了我國技術型的藍領崗位需求遠遠大於白領這種知識型服務工種的崗位需求。石家莊北方學校 並且隨經濟發展、消費結構的變化,一些產業的技術工種需求會越來越擴大。石家莊北方學校 以汽車維修為例,依據標准普爾發布的數據,預計中國汽車銷售平均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而中國已是全球第四大汽車製造基地。而國家現又採取「汽車下鄉」政策來刺激汽車消費。這意味著,汽車售後服務--汽車維修的需求日益擴大。石家莊北方學校 而汽車從用途上講分工用、農用、家用,從產地來講有美國、日本、德國、中國等區別。因此,要進入汽車維修這一行,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否則面對密密麻麻的線路,抓瞎了。汽車維修職業教育的確是前景光明。但是,得看準了。正因為職業教育在我國方興未艾,難免有人瞅著賺錢的機會招搖撞騙,魚目混珠。因此選擇好的學校非常關鍵。如何分辨學校好壞呢?石家莊北方學校以汽車維修職業教育為例來說。首先,看學校辦校時間。為什麼那些大品牌都喜歡標識自己歷史悠久?因為他們經歷了時間的殘酷淘汰。石家莊北方學校 市場競爭激烈,像北方汽修這樣能在這個市場上立足14年不倒的,那證明這個學校的確有過人之處,經得起考驗。否則,早就關門大吉。石家莊北方學校 第二,看學校辦校規模。像北方汽修這種資金雄厚、實力強的學校才可在全國布點,北方汽修在河北、四川、廣東、江西、山東、廣西、江蘇、河南、遼寧、陝西、安徽、湖南等省的一線城市共開設了13所學校。石家莊北方學校 第三,看學校教育質量。主要是專業設置是否全面、教師素質是否高等。這決定了學生入校後能否學到真材實料的東西,全面掌握汽車維修的技術。北方汽修開設了汽車美容、汽車電工、汽車電噴、汽車機修、高檔機修、汽車電子、汽車電腦、汽車業務管理等專業,專職教師團隊達3000餘人。石家莊北方學校 第四,看學校業內口碑。這一點主要是看從學校出來的學員們就業情況怎樣,他們對學校的看法如何。不管怎樣,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最有說服力。像北方汽修的畢業學員很多人找到的工作不錯,因技術全面業務過硬獲得嘉獎。他們對北方汽修都很感激。石家莊北方學校 現在社會發展了,高考未必是孩子的唯一出路。如果高考失利,相信孩子是最難受的。家長應主動撫慰好孩子,並針對孩子的特點、天性為孩子選擇一條出路。根據形勢的發展,像北方汽修這樣的職業教育學校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條好出路 Ⅳ 河北省產業結構優化 對策是什麼
轉播河北省產業結構調整的對策 Ⅳ 京津冀協同發展應該如何推進 據報道,日前中國領導人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要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和主要矛盾,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只有做到融入和服務,以產業和項目為支撐,才能真正受益。 目前京津冀三地共同發布的《關於加強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重點平台建設的意見》,初步明確「2+4+46」個平台,各地在承接產業轉移時必須發揮比較優勢,精準定位、錯位承接,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資源配置。 希望京津冀協同發展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Ⅵ 如何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
從京津冀區域合作機制的角度看,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Ⅶ 河北省製造業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是什麼 河北省產業結構存在問題 1.從三次產業看,農業比較效益低,工業內部結構重,新興產業 起步晚、規模小,現代服務業發展不足;現代農業發展緩慢,農業 產業化程度不高,缺乏帶動力強的產業化龍頭企業,效益型農業和 都市型農業發展不足;工業中,鋼鐵、石化、建材 3 大資源型產業 增加值在工業增加值中的佔比一直在 50%左右,新興產業規模明顯 偏小;第三產業增加值占 gdp 比重 2010 年低於全國 8.7 個百分點, 傳統服務業仍佔主導地位,現代服務業尚未形成規模優勢。 2.從生產力布局看,沿海和環首都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發揮。沿海 地區經濟總量佔比低,臨港產業起步晚。環首都 4 市盡管在承接北 京產業轉移上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承接的項目大多屬於傳統產業, 而真正利用首都技術、人才等優勢催生的新興產業項目還不多。 3.從企業看,領軍企業少、規模小,且行業分布不均衡。在中國 企業 500 強中,我省只有 17 家,其中,我省主營業務收入超 1000 億元的企業僅 2 家,超 100 億元企業只有 36 家。從主營業收入超 百億元的 36 家企業行業分布看,有 22 家屬於鋼鐵、石化和煤炭等 能源、原材料行業,裝備製造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僅有 4 家。 4.從產品結構看,存在「三多三少」問題,普通產品多、高附加 值產品少,原材料產品多、終端消費少,配套產品多、集成產品少。 5.從增長方式看, 主要是」 兩拼一靠」 (拼資源、 拼環境、 靠投資) , 粗放發展。 6.從投資結構看,基礎設施和資源型工業佔比高,新興產業佔比 低。 「十五」「十一五」時期,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共佔全社會 、 固定資產投資的 40.3%、44.2%。工業投資中, 「十一五」時期原材 料工業投資佔比達 36.8%,六大高耗能產業投資佔比達 31.7%,而 裝備製造業投資佔比最高的年份也未超過 30%,高技術產業佔比一 直在 20%以下。 7.從基礎設施對產業發展的支撐看, 「三脫節、一片黑」的特徵明 顯。港口與產業脫節、港口與城市脫節、港口與腹地脫節。 Ⅷ 河北省工業概覽是怎樣的
改革開放以來,河北省鋼鐵、裝備製造、石油化工、食品、醫葯、建材、紡織服裝內等七大主導產容業長足發展,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全省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工業體系。 Ⅸ 河南經濟發達還是河北經濟發達 河北發達 河北屬於京津翼發展區,北京、天津、河北協同發展,河北用來分解北京的非城市功能,帶動河北經濟發展,新成立的雄安特區更為河北發展貢獻了大量GDP。 河南我國的戰略要地,是農業大省,其農業面積產量達全國之最,為全國供應著糧食,主要發展第一經濟,第二三產業發展比較緩慢,省GDP較河北較低。 (9)河北省應如何發展三次產業擴展閱讀 河南GDP增長: 2018年,河南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055.86億元,同比增長7.6%,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289.38億元,同比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22034.83億元,同比增長7.2%;第三產業增加值21731.65億元,同比增長9.2%。 2018年,全省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45.2%,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0.0%,高於第二產業4.4個百分點[4]。人均生產總值50152元,增長7.2%。 河北GDP增長: 2018年,河北省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9.2:46.6:44.2,調整為9.3:44.5:46.2,第三產業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全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47772元,比上年增長6.0%。 2018年,河北省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4%。其中,城市上漲2.5%,農村上漲2.4%。分類別看, 醫療保健上漲7.4%,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2.5%。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6.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4.0%;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上漲4.7%,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3.2%。 參考資料鏈接:網路——中國省競爭力排名 Ⅹ 河北唐山經濟和工業怎麼樣
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歷史的沿海重工業城市。唐山市地處環渤海灣中心地帶 ,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東與秦皇島市接壤,西與北京、天津毗鄰,是聯接華北、東北兩大地區的咽喉要地和極其重要的走廊。 與河北省應如何發展三次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