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市《關於本市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
全文如下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本市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
(2000年12月1日 滬府發〔2000〕54號)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快上海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根據國務院印發的《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00〕18號,以下簡稱《若干政策》),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按照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規定,經認定的軟體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除享受《若干政策》、國家及本市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政策外,同時執行本政策規定。
第三條 本市軟體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的認定機構和認定程序,由市信息辦會同市計委、市經委、市科委、市外經貿委、市教委、市財政局、市質量技監局等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
第二章 軟體產業
第四條 由市政府安排5億元軟體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軟體產業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軟體項目、軟體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並為相關國家項目提供匹配資金。
在上述資金中,專門設立風險種子資金,與國內外各類創業基金、投資公司、上市公司等建立風險投資機構共同投資軟體產業。
第五條 市經委、市科委、市信息辦等有關部門和區縣政府每年從其掌握的各類科技發展資金中安排不低於25%的資金,用於支持操作系統、大型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平台、開發平台、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統、大型應用軟體系統等基礎軟體和共性軟體項目的研究、開發。
第六條 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建立的各類科技風險投資機構要加大對軟體產業的投資力度;鼓勵其他科技風險投資機構對軟體產業進行投資。
由市重組辦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符合條件的軟體企業在境內外上市的工作。
第七條 凡在滬注冊並繳納所得稅的企業用2000年1月1日以後企業稅後利潤投資於經認定的本市軟體企業,形成或增加企業資本金,且投資合同期超過5年的,與該投資額對應的已征企業所得稅本市地方收入部分,由同級財政給予支持。
第八條 浦東軟體園、上海軟體園、國家信息安全(東部)基地和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內的軟體企業,當年企業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0%的地方收入部分,由同級政府在專項資金中支持相關園區、基地,用於園區的建設和發展。
第九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簡化審批手續,對軟體企業的設立實行登記制。
第十條 由政府投資的項目,軟體系統價格在50萬元以上(含50萬元)的,採取招投標方式進行。
政府機構和預算撥款的事業單位購買涉及國家安全的軟體產品,採用政府采購的方式進行。
軟體安全產品經國家信息安全認定機構認定後,方可在本市銷售。
第十一條 有關部門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盜版行為,並配合司法機關維護知識產權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
各級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必須使用正版軟體。
各級財政在每年預算中安排專項資金,專款專用,用於政府機構和預算撥款的事業單位購買正版軟體。當年不購買正版軟體的,予以調減相應預算。
第十二條 本市建立軟體產品出口的互聯網專用通道。通過專用通道出口的軟體產品,經海關確認後,可按有形貿易方式進行收付匯核銷和享受有關優惠政策。
第十三條 企業進口軟體(含軟體技術)再開發後出口的,經海關核准,對該進口軟體(含軟體技術)採取適當保稅措施或按加工貿易辦法辦理。
第十四條 經認定的軟體企業,按有關規定享有軟體進出口經營權。
市外經貿委、市經委等部門和上海實業(集團)公司所屬各海外公司要支持軟體企業到境外開設分支機構,並在設立和辦理手續等方面對這些企業給予指導和協助。
第十五條 對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體設計人員的獎勵,經市信息辦報市政府批准,免徵個人所得稅。
企業以實物形式給予軟體人員的獎勵部分,准予計入企業工資總額。
第十六條 軟體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經評估驗資後,可作為無形資產追加本企業的注冊資本金。
第十七條 軟體企業人員出國,可實行一次審批、一年內多次有效的辦法;需要經常派員往返香港的軟體企業,可申請辦理多次往返香港的手續;無行政主管部門的軟體企業人員出國(境),經市信息辦確認,可以通過因公渠道辦理出國(境)手續。
第十八條 高等院校要加強計算機、軟體等專業建設,允許在校學生轉向軟體專業,允許在校學生到企業從事軟體開發,對成績突出者,可給予學分。
高等院校在與軟體專業相關的課程教學中,實行「雙語」教學。
第十九條 鼓勵境內外高等院校、教育機構、著名軟體企業合作辦學或建立軟體職業培訓機構,培養軟體人員。
軟體人員的培訓,納入本市智力引進計劃。在智力引進項目中,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軟體人員參加培訓。
第三章 集成電路製造業
第二十條 新建的晶元、掩膜、封裝、測試等集成電路製造及相關項目,經認定,屬於技術先進、市場前景好的,由地方財稅比照鼓勵外商對能源、交通投資的稅收優惠政策給予扶持。
第二十一條 將新建的集成電路晶元生產線項目,列為市政府重大工程項目,對其建設期內固定資產投資貸款的人民幣部分,提供1個百分點的貸款貼息。
第二十二條 對新建的集成電路晶元生產項目,自認定之日起3年內,免收購置生產經營用房的交易手續費和產權登記費;免收該項目所需的自來水增容費、煤氣增容費和供配電貼費。
第二十三條 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機場等單位建立全天候預約制度,為集成電路企業進出口貨物設立特快專門報關窗口,提供10小時內取、發貨便利。
第二十四條 由市重組辦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企業在境內外上市的工作。鼓勵集成電路企業參與上市公司資產重組。
支持上市的集成電路企業通過兼並、收購、增發等方式,擴大規模。
第二十五條 本政策規定中第七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對軟體產業的有關政策,亦適用於集成電路企業。
第四章 集成電路設計業
第二十六條 由市科委制定專項資助計劃,安排經費建立IP庫(集成電路設計構件庫),並構建集成電路設計技術平台,為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提供EDA(電子設計自動化)設計服務和性能、質量的評測認證。
鼓勵電子整機產品生產企業與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聯合開發新產品。
第二十七條 境外企業向國內企業轉讓集成電路設計技術等使用權或所有權,其中技術先進的,經同級財稅部門核准,免徵預提所得稅。
第二十八條 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設計的集成電路,確實需要到境外生產晶元、掩膜或進行封裝、測試等工序的,其加工合同(包括規格、數量)經市信息辦認定後,產品進口時按優惠暫定稅率徵收關稅。加工過程中應繳納的增值稅中的地方收入部分,由同級財政予以支持。如加工過程中需要回國內完成某些中間步驟後,再到境外繼續加工的,採取適當保稅措施。
第二十九條 本政策規定第二章對軟體產業的有關政策,亦適用於集成電路設計業。
❷ 如何加快發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創新
作為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元器件,集成電路對電子信息產業經濟以及國家信息安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前者以手機晶元為例,晶元在手機製造中占據了極大的成本,如iPhone
6s的物料成本約為234美元,其中晶元成本為127.2美元,超過了物料成本的一半。後者以「竊聽」事件為例,多數「黑客」入侵消費電子產品都是從晶元入手。
我國亟待擺脫國外晶元以來,發力自主生產,以推動電子信息經濟與國家安全發展。
因此,近年國家出台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設立了本土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三大目標,同時還成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即大基金),為本土集成電路產業崛起提供資金支持。
受政策與資金利好,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已經初見成效,產業鏈公司與產業基地已然成型。
產業鏈上,集成電路產業有上中下游三大環節。其中,上游是晶元設計環節,我國有海思、展訊等公司;中游是製造環節,中芯國際、振華科技是代表;下游是封裝測試環節,我國有長電科技、華天科技等。
產業聚集區方面,我國已經有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三大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區域,這三大區域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銷售收入佔全國整個產業規模的90%以上。
環渤海區域側重晶元研發,以北京市為核心;長三角地區注重晶元製造與封測,以上海市為核心;珠三角地區側重晶元設計環節,以深圳市為核心。
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令人欣喜,但要正視的是,與國外集成電路產業相比,我國集成電路還存在產業規模小、核心技術不強的劣勢。因此,產業進一步發展需要擴大規模,提高技術。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經歷了2014年9.9%的高速發展後,2015年全球集成電路市場下滑,當年市場銷售額為3352億美元,同比下降了0.2%,智能手機增速變緩以及PC市場萎靡是主要原因。盡管中國也受到這兩大因素干擾,但中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在2015年仍舊保持較快增長。
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集成電路市場銷售額約為91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1%;2014年銷售額突破萬億元,達10393.1億元,同比增長13.4%;2015年集成電路銷售額為11024億元,同比增長6.1%。盡管增速較2014年下滑較多,但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實現了逆勢增長,以及高速發展。
工業控制、汽車電子以及通信設備三領域是2015年集成電路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受《中國製造2025》政策利好,我國工業製造領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工業控制領域的集成電路市場得以快速增長。2015年這一領域集成電路市場增長33.9%,是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
近幾年,汽車電子成為全球集成電路市場熱點領域,中國也不例外。得益於中國繁榮車市,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中國汽車電子領域的集成電路市場增長32.5%,是才除工業控制以外增長第二快的市場。
雖然國內手機市場增速不斷變換,但手機市場消費水平在不斷提升,同時指紋識別等新技術也在不斷得以應用,這也推動了手機晶元市場小發展 。
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令人欣喜,但要正視的是,與國外集成電路產業相比,我國集成電路還存在產業規模小、核心技術不強的劣勢。因此,產業進一步發展需要擴大規模,提高技術。兼並重組尤其是收購國外優秀晶元公司,是產業擴大規模、提高技術的發展捷徑,目前正備受重視。
❸ 集成電路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你是從事這一行的嗎
集成電路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簡稱「晶元」,是指通過採用一定的工藝,將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二極體、電阻、電容、電感等元件通過布線互聯,製作在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電子器件。
集成電路行業屬於半導體的子行業。半導體是工業設備、通信網路、消費電子等的關鍵部件,是目前全球主導性的基礎產業之一。
集成電路晶元關系著信息安全、經濟安全、乃至國防安全,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這方面的核心技術不能受制於人,所以從國家戰略層面予以重點支持發展。我國國內集成電路晶元的需求十分旺盛,僅2015年中國晶元市場佔全球市場36%,但自給率僅12.7%,2015年進口晶元達2300億美元,居國內進口商品首位。
中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
國家政策提供「天時」,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向國內轉移營造了產業發展的「地利」,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集成電路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667億美元,佔全球19.7%;到2018年有望達到985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達到1320億美元,佔全球33%。
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量巨大,近年來國產品牌替代明顯
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高達2270.7億美元,連續四年超過2000億美元,是中國進口金額最高的商品,超過原油、鐵礦石和糧食進口額。而同期中國集成電路出口額為613.8 億美元,貿易逆差1657 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仍將維持高位。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起步晚,發展快
目前我國集成電路的設計和製造還處在起步發展階段,是中國的「短腿」產業。近幾年,在國家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的環境下,國內移動智能終端、平板電腦、消費類電子及汽車電子產品等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整體保持平穩增長,2014年我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已經突破萬億元,2015 年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已達 3500億元,同比增長16.2%,集成電路三大細分領域設計、晶元製造、封裝測試均保持增長勢頭。
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是推動信息技術產業轉型升級的根本,是提升國家信息安全水平的基本保障,2014 年6月,我國國務院發布了旨在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明確將集成電路產業上升至國家戰略。此後9
月我國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對行業進行財政支持,以緩解集成電路企業融資瓶頸。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正逐步實現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我國集成電路國產替代進口趨勢將越趨明顯,集成電路的國產化將為我國集成電路企業以及為之配套的裝備企業帶來巨大市場機遇。
❹ 軟體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屬於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嗎
屬於。根據「上海市軟體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第二條和第四條規定,上海市軟體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專項資金)是為了落實和貫徹國家產業發展政策,支持以軟體和集成電路產業為核心的信息產業發展而設立的政府財政專項資金,屬於政府財政資金,應按照財政預算資金的有關規定管理和使用。
❺ 想要創業做集成電路相關的產業,想知道有沒有扶持政策,前景怎麼樣。
剛巧我也是做這個的,可以告訴你這幾年,國家、北京市、海淀區及中關村出台了很多集成電版路權產業政策,明確以財政扶持和股權投資基金方式並重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並為進一步優化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環境,提高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培育一批有實力和影響力的行業領先企業,在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等各方面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
具體的你可以看看下面這些政策文件,希望對你有幫助。
《國務院關於印發進一步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關於進一步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
關於印發《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和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認定管理試行辦法》的通知
關於印發《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
《關於進一步鼓勵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
《北京市進一步促進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
關於印發《海淀區促進重點產業發展支持辦法》的通知
《關於促進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關於支持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金融措施》的通知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發展資金管理辦法》
❻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利好,如何搶佔新機成為最好時代的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全球化發展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集成電路發明60周年。40年的改革開放帶來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帶來了中國的現代化。60年前的集成電路發明,給人類帶來了一次巨大的革命性的進步。
集成電路是高度全球化的產業,開放合作是必然之路,中國和世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互相支持、密不可分。羅文介紹,2017年中國大陸集成電路銷售收入突破5400億元,其中外資企業的貢獻達到30%的規模,已經建成的10條12英寸的生產線中,外資和外資參股的達到8條。
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將突破6000億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已達3609.8億元,同比增長19.7%。到了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達到4335.5億元,同比增長20.1%。截止到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突破5400億元。預計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將超6000億元,達到6489.1億元,同比增長19.5%。並預測在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將突破9000億元,達到了9050.2億元。萬億產業規模指日可待。
2015-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和世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互相支持、密不可分
集成電路產業要求企業在全球進行配置資源、參與全球市場競爭。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也努力融入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生態體系之中。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離不開世界支持。2000年以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加速發展,形成了長三角、珠三角、京津環渤海以及中西部地區多極並舉的發展格局。
與此同時,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的貢獻,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生產基地,在整機系統需求的帶動下,中國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集成電路市場,2001年以來年均復合增長率16.4%,2017年市場規模達到1.4萬億元。持續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已成為推動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在華收入成為跨國公司的成長貢獻的重要利益。
四大建議進一步推進全球化發展
1、堅持開放發展,共享機遇。中國將加大開放力度,深化國際合作層次,持續提升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國際化發展水平。持續增長的中國市場將會給全球企業以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多的投資機遇。
2、堅持優化環境,共同發展。中國將落實好現有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政策,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推動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營造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
3、堅持市場導向,共建生態。中國將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引導產業優化布局。
4、堅持融合,創新共享。未來中國將圍繞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等重大產業應用需求,與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界一道做大市場蛋糕,實現合作共贏。
❼ 如何促進集成電路產業更好發展
為推進《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推進綱要》落地,我國將針對集成電路先進工藝和智能感測器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出台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加速多個重點關鍵產品和技術的攻關,以此促進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並縮小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隨著我國信息化發展進程加速,以及「互聯網+」、「智能製造」戰略的穩步推進,各界對集成電路產品和技術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一方面,我國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高度重視,從2014年開始,先後出台《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等一系列產業政策,同時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還將集成電路產業列入重點發展產業名單;另一方面,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和世界先進水平尚有差距,除了每年需要花巨額資金進口各類集成電路產品和技術外,集成電路產業的短板還極大制約了信息基礎、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的發展。來源:經濟參考報
❽ 集成電路產業的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近幾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取得了飛速發展。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已經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關注的焦點,即使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陷入有史以來程度最嚴重的低迷階段時,中國集成電路市場仍保持了兩位數的年增長率,憑借巨大的市場需求、較低的生產成本、豐富的人力資源,以及經濟的穩定發展和寬松的政策環境等眾多優勢條件,以京津唐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代表的產業基地迅速發展壯大,製造業、設計業和封裝業等集成電路產業各環節逐步完善。2006年中國集成電路市場銷售額為4862.5億元,同比增長27.8%。其中IC設計業年銷售額為186.2億元,比2005年增長49.8%。2007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達到1251.3億元,同比增長24.3%,集成電路市場銷售額為5623.7億元,同比增長18.6%。而計算機類、消費類、網路通信類三大領域佔中國集成電路市場的88.1%。
目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已經形成了IC設計、製造、封裝測試三業及支撐配套業共同發展的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格局,隨著IC設計和晶元製造行業的迅猛發展,國內集成電路價值鏈格局繼續改變,其總體趨勢是設計業和晶元製造業所佔比例迅速上升。
國家集成電路封測產業鏈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王新潮也在新年賀詞中表示,展望2014年,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值得期待。隨著國家各項產業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環境趨向良好,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設等需求不斷擴大。未來幾年,將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黃金發展期。
根據《集成電路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中國晶元設計業的銷售收入將達到1100億元左右,2013-2015年晶元設計業銷售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