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新產業發展

新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04 20:01:16

A. 中國當前應重點發展什麼產業,其發展方向

發展人工智慧產業。

近年來,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迅速,專語音識別和計算機屬視覺成為國內人工智慧市場最成熟的兩個領域。自2015年開始,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逐年上升,據中國信通院數據,2015年到2018年復合平均增長率為54.6%,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約36%)。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市場規模已達到415.5億元。前瞻推算,2019年我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達到554億元左右。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B. 5G未來會帶來什麼新產業

5G未來會帶來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等新興行業,這些行業將迎來蓬勃發展。有行業專家表示,與前幾代網路通信不同的是,5G網路通信將會面臨著更加低的延時和可靠性,讓雲計算,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實現數據的實時對接,打通數據採集和處理的環節,讓用戶數據在更加安全的背景之下,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而對於傳統行業,5G網路將幫助傳統產業的生產上進行數字化改造,在營銷上進行數據化的升級,讓產品可以更加直接面對用戶,讓用戶提的體驗的提升。

隨著5G網路的不斷普及開始,低延時的特性,讓攜帶型的設備越來越方便,無論是手環,耳機還是手錶,都能進行智能化,並且在AR領域,將迸發出更大的力量。更多攜帶型設備的應用將會出現,帶來一個新的互聯網生態。

C. 什麼叫新農業產業

本報訊 現代農業「雙百萬畝」工程是今年全市50項重點工程(工作)和列入重點督查的27項工程之一。昨天,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現代農業「雙百萬畝」工程現場推進會,市委副書記鄒宏國和副市長張耀鋼率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查看了溧陽、金壇、武進等地的「雙百萬畝」工程現場,要求各級各部門把推進「雙百萬畝」工程,與加快常州農業轉型升級相結合,使工程取得更好的綜合效益,確保年度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今年,全市「雙百萬畝」工程年度目標任務是:新增高效種植業面積10萬畝,其中設施種植業面積3.5萬畝,新增高效漁業面積3萬畝;建成標准良田20萬畝。目前,工程建設開局良好,進展順利,1-4月,全市新增高效種植業面積6.52萬畝、高效漁業面積1.85萬畝,其中設施農業面積2.65萬畝;全市現已建成和在建的標准良田面積近10萬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鄒宏國指出,我市已全面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進入加速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推動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時期,要把推進「雙百萬畝」工程,與加快常州農業轉型升級相結合,使之取得更好的綜合效益,進而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鄒宏國要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加快我市農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農業,要著力從四個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要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力求在增強產業競爭力上取得新突破。各地要大力推進標准化、產業化特色產業基地和特色農產品加工功能區建設,積極培育具有明顯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大力推廣「一鎮一品」、「一村一品」模式。
二是要培育追求規模效益的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力求在壯大農業組織上取得新突破。要培育職業農民,改造主體結構;發展合作組織,促進農民聯合;壯大龍頭企業,

D. 2017年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如何

近年來國家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農村水電路氣房等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農村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

近年來隨著國家多措並舉,深挖農業內部增收潛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農民收入快速增長,農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E. 未來十年中國最有發展前景的產業

一、雲計算

企業向雲端遷移是大勢所趨。國內雲計算市場蛋糕正變得越來越誘人。

雖然阿里、騰訊、華為等IT巨頭等紛紛進入,但中國企業級市場的復雜性使得IaaS層面依然存在機會;

而在SaaS層面,還應重點分析具體的產品和服務是否符合國內客戶的實際市場需求。

二、大數據

「大數據+」已經滲透到幾乎所有行業,該領域的投資策略為:

1、對於資源型大數據公司:數據資源足夠龐大完整,數據價值足夠有想像空間,數據挖掘整合能力足夠強;

2、對於技術型大數據公司:技術門檻夠高,並足以讓公司快速形成規模效應、網路效應,從而快速佔領足夠市場份額;

3、對於應用型大數據公司:應用市場足夠大,公司成長性好且可實現性強。

三、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的發展前景引人想像,具備廣泛的應用空間,如游戲、影視、教育、體育、星際探索、醫療等等。

該領域的投資策略為:

1、短期內,能夠布局虛擬現實產業鏈的廠商,從硬體設備、內容生產到平台分發,均具備投資價值;

2、從長遠來看,虛擬現實的內容將是行業靈魂存在,投資成熟內容產業廠商將充滿機會。

四、人工智慧

根據預測,2024年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11億美元。初步的技術積累和數據積累已經在過去有了比較顯著的規模效應,因而人工智慧重塑各行各業的大潮即將來襲,並引發新一輪IT設備投資。

在人工智慧領域內,主要關注的方向包括:

1、計算機視覺識別(以人臉識別為典型);

2、計算機自適應(以各類機器人為例);

3、各項細分底層技術領域(比如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和知識圖譜)。

五、3D技術

經過過去幾年3D列印的投資熱,3D列印技術步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但應用市場仍有待突破。

接下來新一輪的3D技術的關注點,包括:

1、3D列印專用材料及其工藝技術;

2、3D建模和個性化定製設計軟體;

3、圍繞3D列印技術出現的行業模式創新企業(即3D列印與教育、醫療和工業4.0等行業的結合)。

六、無人技術

無人技術目前主要應用在無人機、無人駕駛汽車等領域。美國蒂爾集團預測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會從2015年的64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億美元,發展態勢迅猛。無人駕駛汽車至今仍未揭面紗,但麥肯錫預測到2025年該領域將會有2000億美元到1.9萬億美元產值,屆時中國無人駕駛汽車產值空間至少也在萬億規模,潛力無限。

該領域可長期持續關注如下標的:

1、隨著政策逐漸放開,網路、谷歌、寶馬、奧迪等巨頭加緊布局無人駕駛汽車,可側重關注汽車電子相關硬體、車聯網相關軟體、整車等各個領域領導企業;

2、無人機領域,重點關注部件製造與總體設計細分領域,以及無人機解決方案提供商中非常有潛力的優質企業。

七、機器人

由於中國人工成本上升以及整體經濟結構轉型,機器人未來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場規模已經被各大機構認可。

1、未來的工業機器人將具備強大的自我學習能力和專業化能力,向更細分的領域和結構進行創新延伸;

2、協作機器人可以與人協同工作並且廣泛應用在生活中各種領域,屬於「跨界」的產物;

3、服務機器人則沒有上限,具有遠超工業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的市場規模潛力。

八、新能源

中國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場,發展新能源產業是改變我國的能源結構,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度,減少環境污染的必然選擇。

1、鋰電池在中國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下游動力和儲能電池需求巨大;

2、超級電容在快速充放電、高循環壽命、高功率密度方面相比較鋰電池有明顯優勢,能夠廣泛用於城市公交、軌道交通、風力發電、石油鑽探、港口機械等領域。

九、新材料

新材料是新經濟的基石,我國在軍工、高鐵、核電、航天航空等尖端製造領域的快速發展均離不開基礎材料領域的突破。

十、生物技術與生命科學

隨著基因組學、分子生物學等基礎學科的發展,生物制劑與生命科學技術正在治療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劑方面,越來越多的單抗葯物對腫瘤、糖尿病等疑難雜症產生突破性療效,「重磅炸彈」級新葯頻出。

F. 什麼是新產業 新業態 新商業模式

1、《新產業》是2006年7月1日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全國。

展望新願景

解讀新政策

①農業和農村政策

②農民負擔與土地政策

2、《商業新業態》是1970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程驊。

在城市社會變遷的歷史背景和時代背景下,考察從農業社會的集貿市場到工業社會的百貨商場再到後工業社會的「新業態」人們消費行為的歷史變遷、商業空間的變革和人的消費需求的滿足之間自覺形成的互動關系。

3、《新商業模式》是2008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錢志新。商業模式是企業市場價值的實現模式。隨著世界全球化、信息化、市場化不斷深入,傳統商業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創新商業模式勢在必行。

本書系統、全面分析了新商業模式建立的必要性及其特點;根據大量企業商業模式的案例分析和比較研究,總結出商業模式創新的基本原則:以價值創造為靈魂、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以企業聯盟為載體、以應變速度為關鍵、以信息網路為平台。

(6)新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由人民日報社和招商局集團聯合主辦的「新時代、新產業、新動能——2018中國新產業峰會」在深圳正式開幕。

人民日報社編委委員、海外版總編輯牛一兵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人民日報社和招商局集團聯手舉辦這個峰會,就是要為全國各行各業深入改革創新發展以及產學研合作搭建一個共建共商共享的平台,以此加快新興產業發展,增強經濟發展動能,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G. 什麼是環保型新產業

發展白色農業,開拓了農業生產的新生物資源。微生物資源的發掘及其產生的巨大生物量,豐富和擴展了人類的食物保障。

白色農業徹底變革了傳統農業的單一化生產模式。把已有萬年歷史的「土裡刨食」的惟一生產模式,演變為多元化的生產模式。白色農業的工業化工廠生產,使得人們可以脫離土地的傳統生產方式和觀念進行生產。

發展白色農業,由「二維結構」的傳統農業,成為「三維結構」新農業,這是一種產業結構健全、資源節約型的農業,符合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此外,白色農業是節土、節水型農業,能緩解傳統農業「與人爭地」、「與人爭水」的矛盾。

發展白色農業,可實現「人畜分糧」的目標。能極大地緩解糧食緊缺問題。同時,白色農業的微生物飼料產業,又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保障。這樣就能保證21世紀16億中國人能過上既吃飽、又吃好的富裕生活。

白色農業有利於生態環境保護。21世紀人類社會發展的首要中心問題是生態環境保護,這已成為國際共識。發展工業型白色農業,可以節省大量耕地,真正實現「兩退兩還」,退耕還林還草,退田還河還湖,有利於生態環境保護。

微生物對傳統農業有機廢棄物的處理,可變廢為寶,消除環境污染;同時,白色農業生產的微生物生態環境保護劑,還可直接清除空氣中的有毒氣體,水和土壤中的有害重金屬及有害化學物質,這又是國際上正在發展的一項環保型新產業。

閱讀全文

與新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