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健康產業規范委員會是什麼性質的機構
是國家有關單位為促進行業規范建設由全國健康產業領域組成的事業發展機構,屬於非營利性組織。
組織機構:該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該會實行常務理事會領導下的民主理財管理體制,經費收支執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
『貳』 大健康產業具體包括有什麼
大健康產業大體上包括人體健康的相關產業,如保健產品,醫療用品,醫療器械,健康管理,健康咨\\詢等,而理實國際服\\務大健康產業群具有四大優勢:國際與本土結合,強大的研究能力,深厚的資源積累及綜合的服務能力。具體的其實我也不算很清楚,到時候你可以去2015中國國際中醫葯大健康博覽會官\\網瞅瞅,上面有更詳細的信息。
『叄』 中國健康產業聯盟平台是什麼組織
為此「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辦公室」和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等數十家機構決定共同發起成立中國大健康產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聯盟」由大健康產業鏈生產、科研、流通、服務等環節的相關企業;從事健康管理工作及與大健康產業發展相關的國家機關、事業機構、社會團體(含國際組織)、教育培訓、科研開發、宣傳媒體、社會公益等相關單位;理解和支持國民健康促進工作的領導、專家、企業家、社會活動家等自願組成。 「聯盟」是聯系政府相關部門、開展行業自律、推動技術創新進步、促進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為企業服務的「自己人」組織。
這是來源於該聯盟官網的簡介。
還請問題主是想要做什麼事。現在社會組織、產業聯盟很多,質量也參差不齊。如果你想了解健康產業方面的問題,可以搜索儒余股份,在健康產業領域有比較獨到的見解。
『肆』 興田健康產業國際機構
騙子傳銷公司
『伍』 大健康產業是什麼意思
大健康產業是倡導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是「治病」,更是「治未病」;消除亞健康、提高身體素質、減少痛苦,做好健康保障、健康管理、健康維護;幫助民眾從透支健康、對抗疾病的方式轉向呵護健康、預防疾病的新型的健康管理模式。
我國依託大健康四大產業(健康管理、醫療醫葯、康復智能、養老養生)層級,形成了囊括醫療產品、服務、健康管理、環境、康體養生、智慧養老、商業配套、產業配套等全產業鏈的健康產業譜系。
我們相信,你已經准備好了迎接更大的挑戰,也意識到了社會的核心學科專長一個標准了。
志願在醫療健康領域成為領域開拓者的你,需要擁有更寬闊的視野,看到更大的圖景,需要管理更高級的企業發展關系以及做出更具遠瞻性的決策。
DHM項目——全稱「醫療健康管理博士(Doctorate of Health Management)」是基於法國蒙彼利埃大學醫學院悠久扎實的學術基礎及其管理學院的雄厚實力,同時結合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現狀,為中國醫療健康領域有豐富實戰管理經驗的專業人才量身打造的博士項目。
醫療健康管理博士項目的課程設置將包含三大模塊,通過這三大模塊的學習,DHM學員將全方位學習醫療健康管理體系,構建思維框架和知識理論,並有機會在學習的過程中結識同行精英,為引領未來醫療健康行業做好准備,實現健康產業成就。
『陸』 有哪種國家很權威性機構發起的健康產業品牌嗎
有啊,而且不是一般的權威性。作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回(五院)發起成立的國有控股公答司,東方紅航天生物可以說得上是含著金鑰匙長大。在研究院等權威性機構的帶領下,東方紅航天生物更是不斷踏實努力做出成績,迅速打開了市場,公司現取得蓬勃發展。
『柒』 大健康產業結構與增長模式的轉變過程中,體育與休閑如何變身為引擎之一參與其
大健康產業結構與增長模式的轉變過程中,體育與休閑如何變身為引擎之一參與其?你問敏pets我了
『捌』 大健康產業
大健康是根據時代發展、社會需求與疾病譜的改變,提出的一種全局的理念。它圍繞著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生老病死,關注各類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和誤區,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是在對生命全過程全面呵護的理念指導下提出來的。
大健康產業區分可以通過人類生命周期按照「生、老、病、死」四個階段進行相關產業區分,以便於更容易區分大健康產業分布,還可以按照大健康業態進行區分,分別為「健康管理、醫療醫葯、康復智能、養老養生」四個維度來進行區分。
『玖』 健康服務機構的興起史
也許下面這篇文章對你的問題有所幫助,希望對你有用
健康產業引發「財富第五波」
3年前,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皮爾澤的《財富第五波》中文版首次在中國大陸面世,將健康產業稱為繼IT產業之後的全球「財富第五波」,大膽預測美國未來幾年健康產業年產值將達1萬億美元。
健康產業也無疑正在成為中國的「財富第五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7年1~10月,全國僅醫葯製造業的總產值就達到5,073.80億元,同期增長25.87%。
投資者也毫不掩飾對健康產業的關注與偏愛。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07年前3個季度中,僅針對生物/醫葯類的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額已經達到5.11億美元。中國健康產業已經由產業投資轉入資本運作階段,資本市場無疑正在改變著這個產業的生存方式和競爭態勢。
從健康消費需求和服務提供模式角度出發,健康產業可分為醫療性和非醫療性健康服務兩大類,並形成四大基本產業群體,即:以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產業;以葯品、醫療器械以及其他醫療耗材產銷為主體的醫葯產業;以保健食品、健康產品產銷為主體的傳統保健品產業;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調理康復和保障促進等為主體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醫療產業、醫葯產業對於消費者而言多是被動消費,偏重於治療;健康管理服務產業則是主動消費,偏重於預防;保健品產業介於二者之間。
健康產業投資之醫療篇
一直以來,醫療行業由於投資周期長、產品同質化嚴重、風險較大、醫療體制約束等原因,成為投資者又愛又恨的領域。不過2007年以來,陸續在海外上市的沈陽三生、同濟堂、先聲葯業、葯明康德、海王星辰等企業都有良好表現,境外融資的升溫又一次為投資機構注入了興奮劑。2007年的醫療改革所帶來的新機遇,也顯然成為重大利好消息。
醫療改革帶來商機
根據國家「十一五」規劃,2007年,「新農村合作醫療」試點覆蓋面將擴大到全國縣(市、區)總數的60%,2008年在全國基本推行,2010年基本覆蓋農村居民。如果農村人口分別用5年、10年、15年達到城市人均衛生醫療費用2004年的水平,農村人均衛生醫療費用年均增長33%、15%和10%。這為國內醫療器械以及服務行業帶來了巨大商機。
國外媒體報道,目前有近600億美元的資本在關注中國的醫療市場。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當前,國內民營醫療機構包括佳美口腔、瑞新醫院、愛德華醫院和曙光醫院分別獲得了來自境外基金近8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國際資本對中國醫療所關注的領域主要集中於眼科、口腔、皮膚科等專業科室的投資。此前,中國衛生主管部門也曾透露出醫院將不再給泌尿、眼科、口腔、醫學美容和中醫等6個專業科室增加投入,允許非公有醫療經營參與。
醫療器械成主角
在市場需求的持續推動下,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將是最近幾年的投資熱點。
到2010年,國家對農村醫療體系建設投資預計將達到2000億元,其中用於醫療器械的佔到30%。中國已經成為繼美國和日本之後的第三大醫療器械市場。
目前國內醫療器械經銷企業有45000多家,但平均醫療器械行業產值不足700萬元,而美國一個公司的產值大概是70億美元。業內人士普遍預計,隨著中國醫療器械相關法規的完善,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將迎來進一步的快速發展。其中,家用醫療產品的市場潛力,和進口產品替代所帶來的商機已經普遍引起投資者注意,成為資本介入醫療器械行業的理想切入點。從功能細分上來看,投資者認為在五個領域更容易發現投資機會,他們分別是醫院信息化相關的計算機技術、家庭和自我保健器械、微創醫械、器官移植和輔助醫械、醫療服務機構等。
新葯研發:風險與機遇並存
相對於醫療器械,風險投資雖然對於新葯研發特別是合同研發外包(CRO)同樣抱有熱情,但是顯得更為謹慎。究其原因,一是新葯研發時間相對較長,投入大,風險較高。比如,一般研發新葯的資金投入至少需要3億美元,研發時間則為8-10年,會超出很多風險投資基金的存續期。二是相應產業結構的不健全,導致市場回報不確定。花費了較長時間開發出來的新葯,即便拿到了監管部門的批文可以上市,也不見得在銷售額上會有大的增長。
健康產業投資之非醫療篇
12月5日,愛康網宣布獲得了又一輪2500萬美元的融資。此之前的11月15日,國康網宣布獲得啟明創投首輪近千萬美元投資。
估測我國健康管理產業市場規模已超過100億元,年增長速度在20%-30%之間,3-5年內可達200億元左右,與此相關的健康保險市場3-5年內有望達到1000億元,健身娛樂產業3-5年內可達800億元。
衛生部部長陳竺在近期的一次會議上講到:「健康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蘊涵無限前景,中國政府應該積極引導健康產業的持續發展,使之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8%左右,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大支柱。」
健康管理將成疾病防控主流
健康管理是最近二三十年在美國等發達國家逐步興起的,在中國雖不足十年,其發展卻猶如雨後春筍般異常迅猛。
在中國可以預見的將來,個人健康管理、企業健康管理也將迅速成為維護健康、預防與控制疾病的主流。
服務與營銷創新是關鍵
我國健康服務產業還遠未進入全國化市場格局競爭階段,但區域市場內多所有制結構、多細分市場的競爭格局將明顯加劇。在這一競爭過程中,服務創新與營銷創新將是健康服務機構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具體而言,目前國內健康服務產業發展模式呈現多樣化趨勢,其多數發展模式是在延承國際健康服務先進理念的同時兼顧具體國情,其經驗教訓都具有借鑒價值。如何突破價格競爭瓶頸,積累充足且合格的專業人才,梳理優化業務流程,加強信息化建設,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健康服務發展模式與發展戰略,已經成為決定中國健康服務機構未來命運的主要因素。
跨行業合作及行業監管有待改善
雖然外資對中國健康管理行業的投資熱情很高,但是介於其對中國醫療服務市場造成潛在的巨大沖擊,目前國家審批還比較嚴格。10月26日,衛生部下發了《體檢機構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規定體檢機構必須在衛生行政部門登記並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後,方可開展有關執業活動。外資發展連鎖機構,雖然外資可以佔到公司股份的70%,但是在開連鎖機構時每開一家新店都要經衛生部審批。一般的情況下外資拿到這個批准需要半年到一年,且難度較大。
另一方面,健康體檢產業是中國特定製度環境下新興的醫療服務業態,沒有相對成熟的模式可供比較和參考,所以目前中國還沒有與之相匹配的政策及規范,現行政策按醫院審批和監管模式進行,為醫療服務連鎖機構發展帶來了一些困難。業內人士表示,健康體檢機構與一般醫療機構針對人群不同、服務范圍、標准不同,因此應該及時出台相關管理辦法,解決健康體檢與健康診療、健康保險的結合問題等,促進醫療與保險的跨行業合作。
『拾』 大健康行業包含哪些領域有沒有專注大健康策劃的服務機構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主要有版以下領域:
權第一、醫葯產業。大健康產業最為基礎的產業,它可以分為醫葯工業和醫葯商業兩大部分。醫葯工業主要可分為原料葯製造、化葯製造、中葯飲片加工(含中葯配方顆粒)、中成葯製造、生物產品製造和售葯製造、醫療器械製造、制葯機械製造、衛生材料及醫用品製造等9個子分類,醫葯商業大家就比較熟悉了,一般包括分銷、物流以及醫葯研發服務等。
第二、醫療服務產業。包括醫院、診所等傳統醫療服務方式。
第三、保健品產業。包括食品、保健食品、營養補充劑等細分行業。
第四、健康管理產業。主要是從「治未病」的理念中延伸出來的健康管理和服務產業。包括健康體檢、健康咨詢、調理康復、養生養老服務等。
第五、健康護理產業。在健康護理行業,大健康的概念將進一步延伸,將美容、娛樂、個人護理生產及銷售等都可以納入進去。
第六、與健康相關的其他產業。包括醫療旅遊、養老地產、健康保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