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石墨產業鏈

石墨產業鏈

發布時間:2020-12-04 14:25:38

『壹』 天能電池與超威電池哪個更好

在中國3000萬家民營企業中,超威和天能都是排行在前50的存在。去年超威營業收版入權1026億,天能營業收入1127億。雖然說兩家也不是全靠電池賺的這些錢,還有別的產業,但是這也間接證明兩家企業在中國電池市場上的地位。



天能電池緊抓微型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爆發期,果斷投入資源占據一席之地。據了解,目前天能為微型電動汽車提供的電池比例已經超過60%甚至更高。

所以這也是市場上經常可以看到兩輪的電動車電池多用超威電池,而四輪的微型電動車電池多採用天能電池的原因。所以說超威和天能各有各的好。

『貳』 石墨烯未來的發展趨勢有哪些

石墨烯從2004年首次被分離出來,2010年石墨烯發現者獲得諾貝爾獎後為大家所熟知,到今天只有短短十幾年的時間。毋庸置疑,石墨烯作為新材料產業的先導,在帶動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培育新興產業增長點的作用越來越顯著。

行業市場應用一:石墨烯在消費電子等領域應用正在提速

在電子領域,電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畢竟沒有電池就無法驅動電子產品,電池就相當於一個人的心臟。因此提升電池性能變得非常重要了,目前的主流鋰電池已經稱霸電池多年,但是鋰電池技術一直沒有太大提升,充電速度,電池容量,環境污染,安全性已經嚴重限制高科技應用。因此石墨烯電池受到企業科研者親睞,紛紛研究取代鋰電池。

行業發展趨勢一:市場應用將下沉到新能源汽車、光電、消費電子、海洋工程等高端應用領域

2018年石墨烯應用產品研發勢頭較好的方向有:手機觸摸屏、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以及增強塑料、防腐塗料、石墨烯溫控材料等復合材料等領域,在石墨烯產業化進程上,主要集中於家居、消費電子等低端領域,還遠遠沒有達到石墨烯產業發展目標的要求。2015年10月30日,工信部發布《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提出了我國石墨烯材料未來10年的發展目標,指出未來10年石石墨烯材料重點應用市場為:電動汽車鋰電池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海洋工程等用石墨烯基防腐蝕塗料、柔性電子用石墨烯薄膜、光/電領域用石墨烯基高性能熱界面材料。由此可見,石墨烯的市場應用將下沉到新能源汽車、光電、消費電子、海洋工程等高端應用領域。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石墨烯行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

『叄』 黃磷是石墨電極的上游還是下游產業鏈

上游產業指處在整個產業鏈的開始端,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製造和生產回的行業。
由於農業現代答化和農業生產向工業化過渡的發展方向,使農業生產與工業生產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因此「上游」「下游」一類概念往往不限於工業生產,而是泛指各類原材料或半成品生產(包括農業在內)。
實際上,上游與下游是現代化生產產業鏈中的相對概念,比起傳統的農業、重工業、輕工業的劃分,具有更細密更廣泛的應用價值。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使產業與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關聯度不斷提高,產業與相關產業之間的聯系更加密不可分。
除了某些終端消費品(如某些家電)生產之外,絕大多數產業從一個角度看是上游產業,從另一個角度看則是下游產業。
在討論循環經濟等問題的時候,有時還會出現「中游產業」的概念。
比如農業是糧食加工、紡織、傢具工業等企業的上游產業,同時又是化肥、農葯等生產企業的下游產業。
紡織印染是化纖業的下游產業,同時又是服裝加工的上游產業。
那麼,紡織印染則是介於化纖業和服裝加工業之間的中游產業。

『肆』 中國科技有哪些

1.、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獲圓滿成功

國防科技工業局宣布,2014年11月1日6時42分,再入返回飛行試驗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順利著陸,中國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獲得 圓滿成功。

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於2014年10月24日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科研人員將對飛行試驗獲得的數據進行深入研究,為優化完 善嫦娥五號任務設計提供技術支撐。

試驗器服務艙將繼續在太空飛行,並開展一系列拓展試驗。首次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圓滿成功,標志著中國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 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關鍵技術,為確保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實施和探月工程持續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2、量子通信安全傳輸創世界紀錄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及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和清華大學合作,通過發展高速獨立激光干涉技術,結合高效率、低雜訊超導納米線單光子 探測器,將可以抵禦黑客攻擊的遠程量子密鑰分發系統的安全距離擴展至200公里,並將成碼率提高了3個數量級,創下新的世界紀錄。

2014年11月7日出版的《物理評論快報》發表了這一重要成果,審稿人評論認為「實用量子密鑰分發的重要里程碑」和「物理和技術上的重大進展」,並被選為「編輯推薦」論文。同時,歐洲物理學會下屬網站《物理世界》也以《安全的量子通信傳輸到遠距離》為題,對其進行了報道。

3、 超級稻畝產首破千公斤

由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團隊牽頭的國家 「863」計劃課題「超高產水稻分子育種與品種創制」取得重大突破。

2014年9月24日和10月10日,分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任組長的專家組和農業部測產專家組組長、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等專家,在牛形村和紅星村現場測產,平均畝產分別達到1006.1公斤和1026.70公斤,首次實現了超級稻百畝片 過千公斤的目標,創造了一項里程碑式的世界紀錄。

這是農業部首次針對超級稻千公斤攻關品種組織的國家級測產驗收。2014年,「Y兩優900」在全國13 個省市自治區的30個示範片開展高產示範攻關,在較為不利的氣候下仍獲得豐收。

4、光通信技術取得新突破

「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光傳輸基礎研究」國家「973」項目在武漢通過驗收,在國內首次實現一根頭發絲般粗細的普通單模光纖中以超大容量超密集波分復用傳輸80公里。

傳輸總容量達到100.23Tb/s,相當於12.01億對人在一根光纖上同時通話。這一項目由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牽頭,華中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單位參與,實現了我國光傳輸實驗在容量上的突破。

網路傳輸容量是衡量國家網路承載能力和水平的關鍵性 指標。這一項目致力於打造超高速度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傳輸網路,為下一代光傳輸網路進行的技術儲備,推動我國在光通信領域保持國際領先地位。

5、首架國產大飛機下線

2015年11月2日,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客機C919首架機在上海正式下線。C919飛機自主創新有5個標志,包括飛機總體方案、氣動外形、飛機機體設計與製造、系統集成及工程項目管理等。

研製人員針對氣動布局、結構材料和機載系統,實現先進材料首次在國產民機上的大規模應用、數百萬零部件和機載系統研製流程高度並行。在研發的集成創新過程中,全產業鏈上有將近20萬人參與研發製造,其採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輻射拉動了中國經濟和科技發展、基礎學科進步及航空工業發展。

業內專家認為,C919總裝下線對於中國民機產業發展、基礎工業實力提升、發展製造強國具有深遠的意義。按計劃,該飛機將於2016年首飛。

閱讀全文

與石墨產業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