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目標
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健康發展、協調推進的基本格局,對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作用顯著增強,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8%左右。
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15%左右,吸納、帶動就業能力顯著提高。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在局部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企業和一批創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業;建成一批產業鏈完善、創新能力強、特色鮮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
再經過十年左右的努力,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Ⅱ 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徵
1、先導性,代表了技術和產業發展新方向。
2、倍增性,它可以成熟,以後非常快速地發展。
3、輻射性,技術的跨界融合,能對相關產業進行一系列拉動。
4、可持續性,企業的研發和投入不間斷。
Ⅲ 今後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請問戰略性新興產業都包含哪些產業啊
新能源產業、可再生能源技術、節能減排技術、清潔煤技術及核能技術、新能源汽車; 感測網、物聯網、信息網路產業; 微電子和光電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納米技術和材料; 由生命科學推動的農業和醫葯產業發,如新葯物研發和先進醫療設備製造; 空間、海洋和地球深部探索技術等。
Ⅳ 戰略性新興產業 怎麼解釋
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下簡稱「戰新產業」)是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舉措。2014年,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產值3217.3億元,同比增長20.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3019.2億元,同比增長20.2%,高於規上工業產值增幅10.6個百分點,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18.0%,拉動規上工業增長3.3個百分點;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98.1億元,同比增長19.7%。
2014年七大戰新產業運行特徵:
高端裝備製造業運行彰顯「速度高、總量大、向上拉動力強」三大特徵。該產業我市共有規上企業198戶,完成產值1151.1億元,占規上工業戰新產業總產值比重38.1%,同比增長22.6%,拉動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速提升8.4 個百分點。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彰顯「頂樑柱」特徵。在數量上,規模僅次於高端裝備製造業,全年完成產值944.2億元,占規上戰新產業比重為31.3%,同比增長16.0%。在質量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戶均產值9.5億元/戶,位居七大產業之首,高於全市平均戶均產值近1倍。
新材料產業涉及領域廣泛。新材料產業主要包括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和先進復合材料,並且其范圍隨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產業升級不斷發生變化。2014年我市規上工業中新材料產業企業180戶,企業戶數僅次於高端裝備製造業,完成產值557.7億元,占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為22.3%,同比增長18.5%。
生物產業充滿潛力。我市是國家海洋生物產業基地,基本建立了以海洋創新葯物、海洋生物醫用材料、海洋生物農用製品為主的產業體系。2014年全市51家生物產業企業實現產值170.2億元,同比增長19.0%。
新能源產業高速增長。新能源產業主要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產業和智能電網產業等。2014年我市26戶新能源產業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78.8億元,同比增長達40.1%。
節能環保產業穩健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主要包括高效節能產業、先進環保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等。2014年我市45戶節能環保企業,共完成產值92.8億元,同比增長22.6%。
新能源汽車產業處於起步階段,產出規模小,尚未形成產業發展的市場競爭力。作為全國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範城市,我市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Ⅳ 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哪些
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
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業和新材料。
拓展資料:
會議指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一項重要戰略任務,在當前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對於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面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了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和主要任務。
(一)節能環保產業要突破能源高效與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與安全處置、資源回收與循環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的新裝備和新產品,推行清潔生產和低碳技術,加快形成支柱產業。
(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要加快建設下一代信息網路,突破超高速光纖與無線通信、先進半導體和新型顯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增強國際競爭力。
(三)生物產業要面向人民健康、農業發展、資源環境保護等重大需求,強化生物資源利用等共性關鍵技術和工藝裝備開發,加快構建現代生物產業體系。
(四)高端裝備製造產業要大力發展現代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產業,提升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發展水平,加快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做大做強智能製造裝備,促進製造業智能化、精密化、綠色化發展。
(五)新能源產業要發展技術成熟的核電、風電、太陽能光伏和熱利用、生物質發電、沼氣等,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技術產業化。
(六)新材料產業要大力發展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和復合材料,開展共性基礎材料研究和產業化,建立認定和統計體系,引導材料工業結構調整。(
七)新能源汽車產業要加快高性能動力電池、電機等關鍵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術研發及推廣應用,形成產業化體系。
資料參考:人民網 國務院提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
Ⅵ 何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包括哪些產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1992年中國改革開放後正式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到2002年重組。
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材料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新能源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數字創意產業、相關服務業等9大領域。
(6)新興產業戰略性發展擴展閱讀:
戰略性新興產業將迎更大力度支持政策
戰略性新興產業將迎更大力度政策支持,包括加快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和先導科技布局,重點突破關鍵領域、卡脖子環節及瓶頸,發展和培育一批高水平產業集群。
建立領軍企業白名單和高成長型優質中小企業庫,加大金融財政支持力度等。這是《經濟參考報》記者27日從第二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獲悉的內容。
「在看到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取得進展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解決新興產業發展中存在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創新生態尚不完善、發展效率不高、區域發展不平衡等長期性突出問題。」發改委副秘書長任志武在會上表示。
任志武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加快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加大對重點技術突破的支持力度,加快先導科技布局,掌握核心關鍵技術。構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新型創新平台,加快技術創新與推廣。
工信部規劃司副巡視員周虎也表示,要集中精銳力量,重點突破關鍵領域、卡脖子環節瓶頸,為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下一步還將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一批高水平新興產業集群將得到重點發展。任志武表示,將進一步鼓勵和支持各地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區域,加快構建政策完善、創新要素集聚、產業鏈完備的創新發展生態。
發展和培育一批具有市場影響力和具有特色優勢、有力帶動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新興產業集群。此外,戰略性新興產業還將獲得更大力度的金融財政支持。
「要大力推動多種層次、多主體構建新興產業發展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加強政銀合作,及時修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指導目錄。
建立滾動更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白名單和高成長型優質中小企業庫。拓展新興產業融資、特別是中長期融資渠道。」任志武透露。
Ⅶ 政府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該如何作為
1.政府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基於政府對產業發展過程中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與支持產業以及同業競爭的影響分析,政府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的作用可以歸納為引導、激勵、服務和規范四個方面
2.政府要發揮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的作用。快速跟進,做到三點:1、起點要高,2、規模要大,3、實力要強;合作經營,聯合發展,共同致富
Ⅷ 國家重點發展的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從2010年年初起,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工信部四部委聯合制定下發了《關於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代擬稿,經過半年的意見徵求,主要領域從7個擴為9個,現在又改為7個,但前後7個領域的產業內容已發生變化。
據《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了解,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初步定於9月份下發,隨後將陸續出台各個領域的具體發展規劃,以及中央和地方的配套支持政策。
這一宏大規劃,被業內人士看作繼「4萬億」後中國政府啟動的最大規模的產業計劃。而這一計劃,已瞄準發展結構的根本轉變。
在七大領域中,每一個大的領域中又確定了具體的分項。
在「節能環保」中,將重點突破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循環利用;
「新興信息產業」將聚焦下一代通信網路、物聯網、三網融合、新型平板顯示、高性能集成電路和高端軟體;
「生物產業」將主要面向生物醫葯、生物農業、生物製造;
「新能源」中,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將領銜;
此前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主要發展方向確定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
「高端裝備製造業」領域,提出了重點發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裝備和高端智能裝備;
「新材料」中分列了特種功能和高性能復合材料兩項。
在「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之後,「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被認為是振興經濟的又一重大舉措,因為幾大部委的領銜介入,此後的政府大規模投資也被市場普遍期待,所以這也被認為是繼國家「4萬億」投資計劃之後又一個大型產業投資計劃。
與「4萬億」計劃有本質不同的是,此次投資計劃指向的是中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根本變革。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說,「之前的『4萬億投資規劃』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都是在擴大內需,加強基礎建設的角度,結合傳統產業的改造和提升,而現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則是轉向至新興產業項目。」
與此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的制定,從時間上來講,也與明年開始實施的「十二五規劃」相銜接。國家發改委也已確定,在「十二五」規劃編制中,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編製作為重點。
Ⅸ 什麼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模式
所謂的新興產業,就是狗屁專家亂造的名詞,既然是新興的,有個鳥模式可言
我就是做這方面的,哎,真是悲哀!!!
Ⅹ 什麼是戰略性新興產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指在國民經濟具有戰略地位,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重專大的和屬長遠影響的行業;其次是著眼未來,必須具有成為一個國家未來經濟發展支柱產業可能性。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一個涵蓋范圍很廣的概念,而中央極為重視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則主要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信息通信、新醫葯、生物育種、節能環保、電動汽車等七大領域。
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學依據是什麼?
在《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中,溫總理明確指出:「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市場需求前景,具備資源能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特徵。……」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學依據最重要的有三條:一是產品要有穩定並有發展前景的市場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經濟技術效益;三是要能帶動一批產業的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