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粵港澳大灣區為什麼能躋身世界級灣區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推進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有利於深化內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對港澳參與國家發展戰略,提升競爭力,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有利於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內涵,進一步密切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為港澳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內地發展提供更多機會,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有利於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為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提供支撐;有利於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高水平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新平台;有利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區域雙向開放,構築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接融匯的重要支撐區。
——資料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網路
⑵ 粵港澳大灣區有哪些地方扶持非遺產業
地方扶持的還真有
⑶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前景如何
經過近四十年的精誠合作,大珠三角地區實現了長足發展,為今日的粵港澳大灣區奠定了堅實基礎。自二十世紀末「灣區經濟」概念提出以來,灣區已經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技術和體製革新的增長極。無論是從人口集聚還是城市分布來看,灣區及其直接腹地都是承載現代文明的核心區域,粵港澳大灣區為這一論斷做出了新的注腳。
通常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涵蓋十一個城市,包括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九個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深圳、東莞、惠州、廣州、佛山、肇慶、江門、中山和珠海。大灣區總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6800萬人,人口密度為988.73人/平方公里。大灣區經濟總量近2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四大灣區,僅次於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
為了實現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對內,中國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制度體系和治理現代化建設;對外,中國需要承擔更多的大國責任,應對保守主義興起和全球化收縮的趨勢,平衡國際秩序,促進世界持續和平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互聯互通。粵港澳大灣區就是在中國內部經濟轉軌以及外在國際壓力驟增的背景下,獲提升為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國家策略之一。
適逢「一帶一路」倡議從理論走向實踐,這就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絕佳的歷史機遇。粵港澳大灣區有能力,更有必要主動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尋求對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新平衡,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⑷ 粵港澳大灣區將來會如何發展
港澳代表委員譚志源代表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區位、政策和『一國兩制』優勢。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經濟活力強,開放程度高,若能統籌協調,實現區內城市分工明確、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魏明德委員說,「一帶一路」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灣區提供了疊加優勢。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擁有僑鄉、英語、葡語三大文化紐帶,是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重要橋梁。
⑸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重點將向哪方面推進
有業內人士提出,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更多是在宏觀層面、框架性層面的醞釀和明確專;而2018年隨著規劃屬文件的出台實施,將有一批落地項目推進。
江門方面,圍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西翼樞紐門戶城市的目標,加快謀劃承東啟西、輻射粵西乃至祖國大西南的通道建設,形成互聯互通、全方位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大交通格局。今年江門交通公路系統安排重點建設項目36項,計劃投資102.4億元。其中高快路網項目完成73.45億元,等級公路網項目完成26.37億元,港口航道完成2.58億元。
⑹ 請問粵港澳大灣區包括哪些城市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肇慶、惠州、東莞、中山、江門。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要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
還要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範。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
(6)粵港澳大灣區要發展哪些產業擴展閱讀:
粵港澳大灣區特種郵票: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集郵展覽將於2019年9月26日至10月7日在廣州舉行。屆時,中國郵政將發行由韓秉華設計的《粵港澳大灣區》特種郵票1套3枚。
票面內容分別圍繞國際科創中心、要素便捷流動和優質生活圈展開,它們都統一服務於國家發展的大主題。
⑺ 粵港澳大灣區會建立產業園嗎這些產業園區發展定位又會如何
謝邀。粵港澳大灣區最近真的很熱門,我之前就隨便參與了一個話題,幾乎每天都有收到邀請作答相關話題。你這個問題,我還有點發言權,我就是在長三角這塊做產業園區發展定位和規劃的。你提的這個問題,我覺得需要結合多個方面來考慮的,產業園區發展定位這個是關繫到這個片區未來發展的重大決策,絕不是三言兩語或者只是一些表明現象草率做決定的,這明顯是需要一個具有豐富經驗的團隊甚至是專業的公司來全面考察和研究之後,才能確定。我在長三角這塊做園區的時候,合作過一家新加坡的園區規劃公司,盛裕集團,真心的厲害!最近看新聞,又看到他們了,他們好像是在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珠海—江門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區銀湖灣啟動區提供專業的包括產業園區發展定位在內的園區規劃建設,超級厲害的,現在哪裡都有他們的身影,不過也是真的厲害,才能在中國發展到這么多業務,合作過一次,不得不感嘆新加坡人在城市規劃以及產業園區規劃方面的超領先經驗。大灣區以後會不會超過長三角我不敢隨便說,但是產業園發展有盛裕這類公司加持的話,我相信會發展得非常有前景的!!
⑻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情況來看,各個地產板塊會受到哪些影響(粵港澳大灣區)
仲量聯行研究認為,長遠來看,幾乎所有地產板塊均將受益於大灣區的持續穩步發內展。穩健容的經濟增長帶動辦公樓需求的增加,方面,大灣區內外路網密度的大幅提升有助於物流地產的租金上漲;只要開發商和投資者們能捨得花錢,就能發掘大量進駐大灣區零售地產市場的潛在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