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發展

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03 21:42:05

❶ 現在什麼行業最有前途

東方網9月日消息:據經濟學家分析預言,未來中國市場最有發展前途的行業有以下幾個:

家用電器銷售業隨著國民收入的穩步上升,照相機、電腦、DVD等產品的消費將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從事家電產品的銷售,估計會有10%-35%的投資回報。

家用汽車行業據預測,國內汽車市場將在今後10年內調整發展。與汽車行業相關的如汽車配件、維修、汽車等配套行業也有利可圖。

室內裝飾業近年來,中國城市居民熱衷於裝飾住房,因此室內裝飾市場越來越熱。據有關統計,現階段城市居民為住房裝修所付出的資金平均為每戶兩萬元左右。

房地產業個人購房是大勢所趨,與此相關的房地產經紀、咨詢、售樓業務也大有可為。

郵電通訊業目前國內電話裝機率僅達4%,尚未達到10%的世界平均水平。可以預見,這是未來我國最大的業務之一。

快餐業城市的上班族對快餐業而言是一個巨大市場,與此相關的,還有速成食品、食物半成品加工等行業。

老人用品行業預計到「九五」計劃末,我國老齡人口將達1.3億,中國也將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因此,老年人保健食品、葯品、服裝、眼鏡、助聽器等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旅遊休閑文化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雙休日的推行,國定假期的集中休息日增多了,人們有更多的機會和能力去旅遊和進行文體休閑活動。運動產品、體育場所、旅行社等行業將得到極大的繁榮。

什麼行業最有前途?
——全球500強排名的啟示

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在1996年以88.871億美元的利潤高居全球500強企業利潤排行榜的首位,但它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其中之一便是如何用手中124億美元的剩餘現金去進行最合理的投資,從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利潤。

目前,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到處揮撒這124億美元,所涉及的行業五花八門,所銷售商品名目繁多,從漢堡包到T恤衫,從牙刷到咖啡,與它在主業上的表現判若兩家。為什麼在這124億美元的處理上會這樣分散資源,或許正如殼牌石油公司的副總裁施普拉格所說,他們正危險地陷於一團迷霧之中。

倫敦養老金投資研究顧問公司的主管安·辛普森的主張是將大部分資金投在能源業上,從核能到風能到潮汐能都可以。這是一項既安全又有豐厚回報的投資。因為能源業的發展受到各國政府的扶持,所以沒有什麼風險。能源業近來發展迅猛,從1995年起開始進入500強(兩家分別列204位和478位),到1996年,它們的位次分別上升到184位和320位,另有一家俄國天然氣公司(RAO GAZPROM)入圍(列146位),獲利也不菲。

若進入股市雖不奢望有微軟那樣的好運,但投資高科技股還是賺多賠少,而且目前全球經濟復甦,股市亦同步上揚,價值含量高,成長性好的股票自然還有上升空間。

直接投資計算機行業風險大,銀行不敢或不願貸款給新開張的高科技企業,這些企業起步之初往往導異常艱難。但一旦獲得成功常常會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能不能推出另一個比爾·蓋茨,建立另一個微軟帝國?這在日本、歐洲或其它地方不是不可能。現在向微軟帝國發起沖擊的已不乏其人。

計算機行業穩扎穩打,步步推進,每年大約增加一家上榜公司,行業排名每上升一位。不僅從事這一行業的天才們富得讓人心服口服,就是那些「不勞而獲」的股民們也富得令人佩服其有眼光、有魄力。

另外,值得集中資金慎重投資的還有保險業、金融業、娛樂業、保健業、貿易、旅業(旅館和旅遊),它們在全球經濟中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上升速度驚人。

按行業排名,1996年金融業以1229.70億美元的營業收入雄踞榜首,證券業雖然僅僅四家公司上榜,營業收入達到了750億美元,保險業、娛樂業、保健業、旅遊業也有類似的情況。

這幾大行業1996年的營業額之和已達到《財富》500家總營業額的近50%。

然而,傢俱、紡織、航運、珠寶、玩具等行業正在走下坡路。

航運業的衰落很有典型性。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從出口產品結構看,各國幾乎無一例外地經歷了或正在經歷從農產品為主到傳統工業品為主再到高科技產品為主的發展過程,交易對象中像糧食和鋼鐵這樣的大宗貨物所佔比重越來越小,對航運業的需求也越來越小,這就必然導致航運業的衰退。

傢俱、紡織、玩具等行業的企業排名退後,原因在於產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小,在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興產業面前唯有退居到次要地位。

汽車工業行業利潤豐厚但不乏虧損。日本馬自達公司終於在1996年極不情願地接受了福特汽車公司的收購。據福特汽車公司總裁稱,馬自達公司的問題在於管理落後。曾幾何時,日本企業包括馬自達的管理模式令美國同行佩服得五體投地,短短十幾年時間,竟有這番變化。

而即將被替代的行業也並非沒有任何空間可言,比如,電視行業,現在被公認為將退出經濟舞台,被VCD等高科技產品取代,但是,由於全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此地為夕陽產業,在彼地或許是朝陽產業。比如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電視機的需求量就很大,並且還會繼續增長。自行車的情況在印度與電視機的情形類似,與中國八十年代初的情景似無二致。隨著更多的國家經濟開始起飛,產業的地域轉移會呈現一個波浪形,只是這個波浪的節奏會越來越快。在這個波浪中總會有波峰和波谷,抓住進機,仍然可以把握無限商機。

另有一些行業則被更高級的行業形態所取代,如伴隨服裝業的衰落興起專賣店行業。范思哲時裝專賣店1996年為他帶來了10億美元的收入。這種趨勢的形成應歸功於近年來全球經濟的發展,推動著消費水平不斷攀升。由此看來,《財富》的排名雖不可能反映所有有用的信息,但它確實預示了產業發展的方向。
<

❷ 現在做什麼工作比較有前景

2019年比較有前景工作:大數據、人工智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商務、網路與新媒體專業。

1、大數據

大數據專業是從大數據應用的數據管理、系統開發、海量數據分析與挖掘等層面系統地幫助企業掌握大數據應用中的各種典型問題的解決辦法的專業。簡單點說就是搜集吃喝玩樂各項數據進行分析並精準推薦的過程。

越來越多的行業對大數據應用持樂觀的態度,在互聯網行業,比如網路、騰訊、淘寶、新浪等公司已經成為標配。

2、人工智慧

中國人工智慧發展非常迅猛。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2017年全球新興人工智慧項目中,中國占據51%,數量上已經超越美國。但全球人工智慧人才儲備,中國卻只有5%左右,人工智慧的人才缺口超過500萬。

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專業是個熱了幾十年的熱門專業了,涵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軟體工程、計算機信息工程等專業。

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組成原理、計算機操作系統、計算機網路基礎、演算法與數據結構等,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

4、電子商務

中國電子商務是生長於新時代,更是服務於新時代的,發展前景可以說十分廣闊。比爾蓋茨曾說過:「21世紀要麼電子商務,要麼無商可務!」馬雲也講過:「未來5年,如果你不做電子商務,你會後悔!」

5、網路與新媒體專業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是順應數字信息時代發展所需,順應移動互聯媒介融合的趨勢,而產生的新聞傳播類專業,成長於互聯網等新興媒介形態的成熟,對新聞傳播行業及整個社會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就業前景非常好,畢業生社會需求大,就業面廣。可在各類門戶網站、傳媒商業網站、黨政部門網站、企事業網站等從事信息採集、撰寫、編輯等工作。

就業前景最好,有兩層含義:

一是就業容易,就業率高。

二是職位好,掙得多。

❸ 哪個國家最有可能率先完成第四次工業革命

可以很自豪的告訴你,中國是全球最有可能率先完成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國家。縱觀歷史,你會發現,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分工越發精細。有人說過第一次工業革命至少需要數百萬工業人口,第二次工業革命至少需要數千萬的工業人口,第三次工業革命則需要數億的工業人口,第四次工業革命,想來沒有十億以上的工業人口,是玩不轉的。
這個觀點是很有道理的,看前蘇聯,兩億人口,兢兢業業勉強搞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結果發現兩億的人口只夠完成重工業的發展,結果就是蘇聯輕工業一塌糊塗,至今俄羅斯也沒有什麼完整地輕工業。再看朝鮮,兩千多萬的工業人口,沒有了全球大市場,也只能搗鼓下發動機,還因為沒有石油,只能燒柴火。
雖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時間的磨合,需要的人口會降低(俄羅斯現在1.46億),但開頭那段,沒有一個很大的工業人口量是完不成的。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當年要搞去工業化,就是因為人口不夠(美國目前3.3億人口),於是只能玩經濟全球化,自己作為老大掌控高端產業,讓其他國家發展低端產業。當然這也是未來趨勢,因為地球人口就這么多,未來想要走得更高,只能經濟全球化(但不是現在,五十年內區域國家經濟化也可以應付現在的工業發展)。
但美國問題也存在,下面小弟也並不滿足於低端產業,想要上位,各種搞事情。而目前歐盟各國離心離德。全球人口超過十億的國家,只有中國和印度,這也是為什麼西方國家會吹印度50年內會崛起。但印度是比不上中國的,印度的工業人口大多數都身處低端,國家根本沒有完整的重工業,導致一直受到西方國家工業壓制,根本發展不起來。
全世界只有中國人口超過十億(工業人口超過7億,可看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比例接近一半,實際上不少農村人口因為進城務工也算是工業人口),並且自身擁有完整地重工業和輕工業(雖然部分工業趕不上國際頂尖水平),南方還有一票小國,等時機成熟,可以將國內的低端製造業轉移過去。往東走就是日本和韓國,一旦完成東亞經濟一體化,毫不客氣的說可以有資本和整個西方經濟做對抗。一旦完成這個,變相的就相當於擁有二十億工業人口。當然即便不完成,也有十億以上的工業人口(美國農業人口少於百分之五,中國也會是這個趨勢),雖然自個也能勉強完成第四次工業革命,但是肯定會出現一些頭重腳輕的問題(參考前蘇聯的輕工業),到時候只能依靠經濟全球化。
當然不管怎麼說,中國的優勢都是所有國家裡最大的。

❹ 中國經濟如何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是通過識別經濟社會發展中突出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來界定高質量發展。比如,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風險過度積聚、環境污染嚴重、創新能力不足都不是高質量發展;反之,促進共同富裕、防範化解風險、創新驅動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就是高質量發展。

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是否有利於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否有利於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是否有利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標准,判斷是否是高質量發展。

有利於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的發展就是高質量發展。

(4)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發展擴展閱讀

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貫徹創新發展理念,推動基礎研究、實現技術創新及突破、培養造就高水平人才和創新團隊,為創新發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

在微觀層面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企業創新活力,在中觀層面推動金融、房地產與實體經濟,生產性活動與非生產性活動報酬結構的再平衡,在宏觀層面維持較高的企業縱向流動性,打開創新創業企業成長空間,為創新驅動提供不竭動力。

❺ 什麼行業最能掙錢

最能掙錢的行業有互聯網行業、娛樂行業、教育行業、智能行業、老年服務行業,下面是具體介紹。

1、互聯網行業

現在互聯網發展的勢頭非常猛,每時每刻可能都在發生著變化,更新的速度非常快速,互聯網和我們的時代同時在進步。很多做互聯網的人都賺到了錢,一些畢業生如果是學習互聯網的,在找工作上是可能定會吃香的。

2、娛樂行業

現在娛樂行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速,娛樂行業的人都創新的不同符合人們的節目,每個時代人們的想法和需求都會有變化。娛樂行業現在也出現了很多的直播平台,都很賺錢。

(5)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發展擴展閱讀:

選行業技巧

1、分析機會成本

比如不想做原有行業選擇改做互聯網金融那機會成本是什麼,不是為了面試而去准備的衣服、交通住宿等成本,而是不選金融行業,而去選擇繼續當前行業會獲得的收益。

從正在從事行業的收益加上時間維度,可以看到選擇金融行業的成本了,比如要比較十年內的收入,那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行業的薪資情況,做一個從第1年到第10年每一年的自己在兩個行業中的薪資可能的一定范圍。

2、分析邊際成本

當分析邊際效應的時候,要關注到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當從事現在已有的行業時,邊界成本是同新的行業要低很多的。

這個時就要將時間拉長來看整個邊際成本了,當選擇一個新的行業的時候邊際成本很高,但對應的邊際收益是高還是低,需要做一個表來比對這兩者。即已有行業的邊際成本和收益同新行業的邊際成本和收益,在一個長時間維度的比較。

❻ 新基建包括哪些方面

新基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指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路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二、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指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

三、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伴隨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新型基礎設施的內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將持續跟蹤研究。

(6)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發展擴展閱讀

新基建的意義:

新基建的意義不僅在於通過提供基礎設施推動相應的新經濟部門快速發展,更重要的是使經濟社會不同領域,使更多的國民獲得普遍化的新經濟紅利。

在此輪技術革命浪潮中,數據無疑是最為關鍵的生產要素,但數據要素具有特殊屬性,不能簡單套用之前任何一種生產要素的激勵和約束規則。

數據要素存在互補性和專用性,也存在規模經濟和外部經濟,有效的數據往往依賴於多主體的系統生成,其生產效率既依賴於基礎設施的匹配程度和建設水平,也依賴於企業的創新投入,其生產和使用效率往往涉及多個產權主體和多種異質性數據,既要避免數據壟斷,打破數據壁壘,又要激勵創新性的數據生產和數據使用。

❼ 如何發展文化產業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

1,尊最價值規律,制定正確的文化經營戰略;
2,以市場為向導,不斷適應文化消費新變化和審美新需求;
3,創新文化產品和服務,擴大文化消費;
4,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5,加強科學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創立文化自主品牌,增強文化企業的競爭力。
6,樹立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文化產業發展方式,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7,文化產業要誠信經營,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良好的信譽與形象。
8,文化產業必須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特別是要增強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這都是我總結的,僅供參考。

❽ 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關系是什麼

「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是一項重要的國家戰略,是實現對外開放全面協調發展的必要途徑。

「引進來」與「走出去」,在不同時期有不同內涵。追求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經濟結構在優化、增長動力在轉換,引什麼進來、讓什麼走出去,在廣度、深度上都已經發生質的變化。深刻把握這種變化,才能進一步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要在全球化條件下「強起來」,在國際分工中向高端邁進。這就需要進一步提高「引進來」的質量,吸納更多高素質人才、技術創新能力、先進管理經驗等,並且更加重視「走出去」,擴大海外投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發揮製造業等方面的優勢,把資本、技術、產業鏈延伸出去。

(8)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發展擴展閱讀: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地結合起來,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預示我國「走出去」「引進來」的雙向開放向縱深發展。「走出去」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做出的重大決策,是發展開放型經濟、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重大舉措,是實現我國經濟與社會長遠發展、促進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走出去戰略

❾ 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三個領域有哪些

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三個領域如下:

1、加快形成新動能,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更多新增長點。

2、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加強基礎設施網路建設,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3、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四是堅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實現供需動態平衡。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大任務。上個世紀80年代,黨中央提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黨的十八大強調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

黨的十九大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發展大勢,提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實現宏偉願景,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加快形成先進的生產力,構建雄厚的經濟基礎;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顯著提高發展質量,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

(9)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發展擴展閱讀: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要任務

1、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措施。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和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因素既有供給問題也有需求問題,既有結構問題也有總量問題,但供給側和結構性問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供給結構失衡,不能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供給質量不高,不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需求;金融、人才等資源配置存在「脫實向虛」現象,影響了發展基礎的鞏固。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一是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加強基礎設施網路建設,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二是加快形成新動能,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更多新增長點。

三是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四是堅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實現供需動態平衡。

2、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科技發展成就顯著,一些重大科技成果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但是,我國科技創新能力與經濟實力還不相稱,與經濟建設主戰場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還不適應。

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實現到2035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

一是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戰略科技力量,實現重大突破和顛覆性創新。

二是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三是倡導創新文化,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四是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農業已連續十幾年獲得豐收,糧食產量連續4年超過1.2萬億斤,農民收入增速連續7年快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農業的主要矛盾已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失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

必須始終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一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二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三是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寬農民就業創業和增收渠道。

四是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五是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4、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在要求。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發展很不平衡。必須堅持協調發展理念,優化區域發展格局,推進新型城鎮化,逐步縮小差距。

一是協調推動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二是協調推動「一帶一路」相關地區開放開發、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保護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三是支持老少邊窮地區加快發展,支持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加快邊疆發展,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四是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提高城市承載能力,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❿ 中國汽車從無到有的演變與發展,說明了什麼問題

中國汽車從無到有的變化過程展示了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和壯大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中國品牌近年來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從外觀設計到技術實力,從營銷策略到戰略布局。消費觀念的變化直接反映在銷量上,吉利和長城在今年一季度的銷量排行中入圍榜單前十名,這都給吉利和長城提供了廣泛的用戶基礎、強大的研發實力和充裕的資金支持。

現如今,80、90後逐漸成為汽車市場的消費主力,中國市場成為了新晉高端品牌的孵化器。中國品牌汽車不斷向上發展,多家企業正向高端化產品邁進,觀致、WEY、領克等形成了中國品牌高端化的新陣營,讓人愈發感覺到中國汽車品牌在新時代的明顯變化。

(10)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發展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並不具有生產汽車的能力,這對國內的經濟發展產生了極大的阻礙,1953年7月,饒斌把第一杴黑土拋向一汽建設的奠基石,接受了生產紅旗轎車的任務。

直到1956年7月14日,第一批中國人自己製造的解放牌載貨汽車駛下一汽總裝線,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汽車的歷史。2008年,中國汽車產業經過兩代汽車人的不懈努力,經過52年的發展,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

2018年,我國乘用車共銷售2325.71萬輛,連續十年蟬聯全球汽車銷量第一,我國的汽車行業比歐美國家晚了很多年,卻後來居上成為佼佼者。

2018年中國品牌銷售了997.99萬輛,占總銷量比重的42.91%。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的崛起,得益於SUV車型市場的布局。

從中汽協發布的數據來看,從2014年開始,在中國市場SUV車型的熱度日益升溫,SUV細分市場銷量高速增長,年增長率達40%,遠超行業平均的增速水平,中國品牌憑借對國內市場敏銳的洞察力,領先於合資品牌對該細分市場進行布局。

閱讀全文

與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