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淺談如何推廣柔道在社會中的發展 選題理由,求大神
可以靠自己實際行動來幫助發展,熱情的介紹你們的柔道。這樣就可以了
㈡ 柔道戰略的經典案例
eBay應用抓住對手戰略中,受益無窮,大大降低了互聯網巨頭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對其的攻擊危險。在C2C拍賣剛興起時,美國在線不僅是「眼球」和流量的網站領先者,它還比一般的門戶網站有著更深更好的客戶關系,它知道運用社區(eBay正在努力建設),它很善於創造目標區域的瀏覽量。所有的這些對eBay而言是極大的威脅。「如果美國在線做了拍賣業務,我們就很難出頭。」麥格·惠特曼說,她於1998年起任eBay的總裁兼CEO。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一開始,eBay就與美國在線保持了密切的關系。1997年秋到1999年春,eBay的高級經理們與美國在線進行了三項成功的交易,每次都將這個潛在對手抓得更緊。eBay在每輪談判中始終堅持一個目標:增加eBay的銷售,將美國在線逐出市場。
在第一輪談判中,美國在線能為eBay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也有使其重創的能力。「如果美國在線出爾反爾,我們會有很大麻煩。」負責這次談判的市場副總監史蒂夫·韋斯利承認,因此,除了利用美國在線擴展eBay外,韋斯利希望能不再依賴美國在線的幫助,或者說阻止來自它的競爭。
然而,eBay當時只有75萬美元的經費。「對美國在線而言,75萬美元僅僅是一次廣告費,」韋斯利後來回憶道,「而從我們的角度來說,75萬美元是個很大的數目——相當於我們預算的一半。當時人們都質疑我是否瘋了。」作為回報,eBay在美國在線網上做了12個月的鏈接,美國在線授權eBay90天內在兩個小地區作為它的個人拍賣業務的獨家提供商。盡管如此,eBay還是贏得了首次交易。
為了乘勝追擊,1998年3月,eBay又與美國在線進行了一次談判。這次,eBay希望能夠得到美國在線控制范圍內更大區域的更多獨家權力。交易歷經6個月終於達成,eBay在接下來的三年內向美國在線支付1200萬美元,美國在線將eBay加入其網站關鍵詞列表中,允許美國在線注冊用戶鍵入「eBay」就能直接連到eBay的網站;另外,eBay還得到為期一年的更多方面業務的獨家代理權。即使那時,eBay的獨家代理權仍不穩固,因為這一回合中,eBay提出的無競爭條款,遭到美國在線的拒絕,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個危險的預兆,說明美國在線自身可能在考慮進入拍賣領域。盡管有此挫折,惠特曼仍然樂觀。「即使他們也進入這個領域,至少需要6-8個月,而我們已經領先了6-8個月。」
通過前兩項交易,eBay暫時抓住了這個最大的競爭對手,而使它鞏固下來的是第三次交易。1999年3月,eBay和美國在線再次簽約:今後4年,eBay向美國在線支付7500萬美元,以eBay@AOL的聯合品牌名義,作為美國在線全球用戶的獨家拍賣服務提供商和出售廣告。另外,美國在線同意2年內不進入拍賣市場。通過這一次的交易,美國在線得到了98%的保證金,而eBay卻最大程度地確保了美國在線只能處於網上拍賣業務的邊線。
盡管eBay通過抓住美國在線避免了它的攻擊,但它沒法做到在所有的競爭中不受到對手攻擊。
非常巧合的是,在這eBay進行首次公開上市的當天,雅虎,當時世界最領先的門戶網站,宣布進入個人對個人的拍賣業務。更糟糕的是,雅虎不僅挑戰eBay的整個業務模式,並且提供了全免費的服務,而eBay是向拍賣方收費並從整個交易中收取傭金的。
惠特曼的第一步應對移動是創建一個SWAT團隊,每周一、三、五下午5點到7點碰頭。這個團隊的目標是要分解雅虎的業務,細細分析其方方面面,仔細追蹤雅虎是否獲得了市場份額。他們讓十個人每星期在雅虎網上買賣東西,做出分析報告,指出他們認為的雅虎哪些比eBay好,哪些不如eBay,以及eBay該如何避開它們。
eBay面臨的第一個抉擇是是否要在收費上對雅虎做出反應。「通常免費是很好的主張。」惠特曼說。這一點沒有比網路更能證明的了。以雅虎為首的成千上萬的公司使顧客養成了免費獲得很多東西的習慣——新聞、運動、電郵等等。然而,SWAT團隊研究了雅虎後,發現免費拍賣並非像他們原先所擔心的,必須要進行調整。
事實上,惠特曼相信拍賣收費是eBay繼續成功的因素之一,並相信「收費有助於市場的健康發展,因為人們不會花25美分來拍賣破棉絮。」況且,eBay這樣便宜的收費能保證用戶可以重寫商品說明,更換圖片,撤回不願出售的物件,保證了拍賣商品的高質量。因此,惠特曼堅持eBay的收費策略。另一方面,eBay也做出了一些調整。競爭暴露了eBay的一些缺點,例如雅虎的用圖更彈性化,分類更有效,注冊更簡單,為新手提供拍賣知識等。eBay很快就學習了雅虎的長處。
在非常重要的市場推廣領域,eBay對雅虎做出了積極的回應,進行大眾營銷。避開雅虎網上曝光度的優勢。EBay發現,在交易中集中為賣方和買方提供一個相遇的平台很重要。eBay加強了這方面的努力,做了約150次路演。並終於克服了雅虎的挑戰,每周一、三、五的會議重新變為每周一次。
㈢ 關於柔道的知識
柔道(Jūdō,じゅうどう)是一種以摔法和地面技為主的格鬥術。日本素有「柔道之國」的稱號。柔道是日本武術中特有的一科,是由柔術演變發展而來的。在日語中是「柔之道」的意思。就是「溫柔的方式」。柔道部分起源於一種古代日本武士空手搏鬥的技術:柔術。柔道通過把對手摔倒在地而贏得比賽,它是奧運會比賽中唯一的允許使用窒息或扭脫關節等手段來制服對手的項目。柔道是一種對抗性很強的競技運動,它強調選手對技巧掌握的嫻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對比。
1964年柔道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而1992年柔道再次被納入奧運會項目,目前奧運會共計設立了14塊金牌,是僅次於摔跤的奧運會格鬥項目。
柔道具有悠久的歷史,明末清初浙江人陳元贇於公元1638年去日本幫助創建柔術,日本人學到了其中的踢、打、摔、拿等技術,結合本國武術和本國國情以及外國武術形成了新的流派——柔術。1882年,被譽為「柔道之父」的日本東京帝
「柔道之父」嘉納治五郎
「柔道之父」嘉納治五郎
國大學學生嘉納治五郎綜合當時流行的各派柔術的精華,創立了以投技、固技、當身技為主的現代柔道,同時創建了訓練柔道運動員的講道館。從日本戰國時期到德川時代(公元十五世紀到十六世紀),一直把柔道稱為柔術或體術。所用的柔道這個一名詞,是由「日本傳講道館柔道」簡化而來的。
柔道的歷史非常古老要了解它的起源是件復雜的事。在柔道各流派的著作中。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一種傳說是:在垂仁天皇時期(公元前29年繼位,野見宿彌和當麻蹴速二人進行了一次有名的格鬥。他們的格鬥是用拳腳和角力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的。此後,一些人吸取了其中角力的技術, 發展成為的相撲運動;另一些人總結了格鬥中搏擊方面的經驗,發展成為柔術,進而演變成為柔道這種體育運動形式。據記載,最早的流派是天文元年(1532 年)六月創始的竹內流派;接著在豐臣末期(約1590年)興起了荒木流派;德川家光時代(1623年)以後,又出現了夢想流派、制剛流派、吉同流派、直心流派、良移心當流派、天神真楊流派、起倒流派、涉川流派等。
詳細
創始柔道初期,嘉納治五郎就先後創辦了《國士》、《運動界》、《柔道》等刊物,解說柔道的技術,宣傳柔道的目標,請名人撰寫專論,在講道館柔道後援會的成員中,政界、軍界、實業界人士比比皆是。他們認同柔道是培養時代有為青年的有效途徑。
講道館始終以在校學生作為重點培養對象,這是非常明智的。1883年,嘉納治五郎在東京的學習院設柔道場,親自指導;1887年在東京帝國大學、海軍學校設柔道場。轉瞬間東京各學校中形成練習柔道的風氣。嘉納治五郎主政的弘文學院、東京高等師范學校,柔道運動開展得更加出色。嘉納治五郎還派入室弟子到其他大中學校傳授柔道。這些畢業生走向社會後,幾乎都成為軍警界、實業界、金融業的中堅力量。他們有社會地位,有經濟實力,對柔道有感情,作為後援,成為柔道發展的有力支撐。
作為獎勵與顯示修練者進步不同階段的方法,嘉納創建了段位制。段位分15個等級,由低到高順序為:5、4、3、2、1級;初段、2、3---10段。5、4級為白色腰帶,3級到1級為褚色,初段以上為黑色。1930年,腰帶的顏色從6段到9段改為紅白斑點之帶,10段則為紅帶。
柔道成型在20世紀初,成為世界性體育競技項目是20世紀50年代。嘉納治五郎1939年逝世,講道館的後繼者主動進行改革,使柔道成為世界范圍內被廣泛接受的運動競賽項目。如體重分級的採用;判定勝負方式的改革等等。日本國內的柔道比賽,開始是不分體重級別的,但為適應國際比賽,在世錦賽與奧運會的柔道比賽中均採用體重分級。
1949年,歐洲成立了柔道聯合會。1951年7月,由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12個國家發起成立了國際柔道聯合會。1956年,第一屆世界柔道錦標賽在日本東京舉行。 1964年,男子柔道在東京奧運會上首次被列入正式項目。1968年奧運會上,柔道項目被取消。1972年,男子柔道再次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1973年柔道項目正式列入我國競賽項目。全世界有194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柔道項目,並加入了國際柔道聯合會。
女子柔道也始於日本。早在1893年,嘉納治五郎就在日本講道館開始招收女生,傳授柔道。20世紀70年代,女子柔道在全世界范圍內開展起來。1978年,國際柔道聯合會正式決定舉辦女子柔道比賽,並對女子比賽級別做了具體規定。這一決定很大程度上推進了女子柔道運動的迅猛發展。1980年11月29日,第一屆世界女子柔道錦標賽在美國紐約舉行。1988年,女子柔道首次被列入奧運會表演項目。1992年,女子柔道被列入奧運會正式項目。
柔道
柔道
柔道(Jūdō,じゅうどう)在日語中是「柔之道」的意思。就是「溫柔的方式」。柔道部分起源於一種古代日本武士空手搏鬥的技術:柔術。柔道通過把對手摔倒在地而贏得比賽,它是奧運會比賽中唯一的允許使用窒息或扭脫關節等手段來制服對手的項目。柔道是一種對抗性很強的競技運動,它強調選手對技巧掌握的嫻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對比。
柔道運動是嘉納治五郎在19世紀80年代創立的,並且在1964年東京奧運會上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當時日本作為奧運會主辦國可以增設一項比賽項目,於是日本選擇了柔道。東京奧運會只設4個級別的比賽,日本選手奪得了其中的三枚金牌。
但是在無差別級比賽中,身高1米98的荷蘭選手安東·格辛克,在日本武道館15000名觀眾面前,擊敗了連續三屆的日本冠軍神永昭夫(Kaminaga Akio),並且在復活賽中再度將其擊敗,從而打破了日本柔道高手能夠戰勝任何對手的論調。
柔道比賽要求選手對對手的四肢、脖子作出「鎖臂」、「扼頸」等動作,將對手扔倒或壓制在地,直到對手認輸或清楚地將對手扔倒在地,方可取得勝利。
現代柔道
明治十年(1877年)三東京帝國大學(的東京大學)學生嘉納治五郎,當時十八歲,他從健體的願望出發,立志學習柔術。最初在天神真楊流派的福田八之助門下就學,後在同流派的礬正智處學習,隨後又在飯久保恆年的起倒流派學習。經過數年努力,業藝達到很高水平。他對天神真楊流派、起倒流派,以及其它各流派進行深入的研究,不視門戶之見,博採眾家之長,經過整理改革,使柔術技藝理論和技術趨向完善,並制訂了一套較為系統的訓練方法,取消了具有危險性的動作,確立了以投技、固技、當身技三部分為主的新的柔術體系,從而使傳統柔術的面貌一新而改革創造成為現代柔道運動。從此,對柔道成為具有教育性的體育項目開始了科學探討;並使柔道在培養高尚的意志品質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日本人民出於對柔道的推崇和對自己民族文化的熱愛,非常敬仰嘉納治五郎先生,把他稱為"柔道之父"。 嘉納不僅是現代柔道運動的創造者、倡議者,也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家,一位對國際體育界有重要影響的偉人。
明治十五年(1882年)二月間,嘉納治五郎先生移居在下谷稻荷町
柔道
柔道
永昌寺內,把專院作為道場(訓練場),教授學生,開始了以柔道為中心的訓練活動。這個永昌寺也就成了 "日本傳講道館柔道"的創業地。,第一年,來學習的學生只有九名,以後逐年增加,講道館的影響越來越大。由於柔道吸收綜合各家柔術固有之長。又有可供比賽的規范可尋,所以它不僅仍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自衛技能,而且是一項引人入勝的體育運動;不但可以增強人們體質,而且有益於精神錘煉,可以提高人的警覺、應變能力,加強自信心和意志力。
柔道這項運動,在日本有著十分廣泛的群眾基礎。日本每年圍繞著全國柔道比賽大會,要舉辦名目繁多的各種類型的比賽。例如,各地區的中學生(相當於我國的初中生)柔道比賽。高等學校(相當於我國的高中生)的全國比賽、全日大學生優勝賽,以及各種形式的對抗賽等。柔道在日本不僅僅是娛樂性質的體育運動,而且是學校體育的一個教學項目。這就使日本人民從少年時代起就有機會接受系統訓練,為提高柔道技藝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享有"柔道之國"美譽的日本,在歷屆奧運會和世界比賽中,幾乎每次都獲得半數以上的金牌和團體冠軍
柔道運動起源於日本武術的一種,即「柔術」。但實際上柔道是一種對抗性很強的競技運動,它強調選手對技巧掌握的嫻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對比。
柔道經過近代的發展之後於1964年東京奧運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東道主可以選擇增加一個奧運會比賽項目,日本選擇了柔道),日本作為柔道的發源地在早期的確擁有優勢。但是在無差別級比賽中,身高1米98的荷蘭選手格辛克擊敗了日本三屆全國冠軍,從而也改變了人們對柔道的幻想式看法。
柔道,原先是叫柔術的,經過改革最後才叫柔道,柔道技法有摔法、關節技。(柔道是日本的武技)
㈣ 柔道的前景如何呀
柔道招式全是無敵狀態 輸出稍微低點 耗藍稍微大點 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職業 尤其是無視霸體 讓人玩著相當爽 慢慢練下去你就會越來越喜歡這個職業
㈤ 簡述一下柔道的發展歷史
明治十年(1877年)三東京帝國大學(現在的東京大學)學生嘉納治五郎,當時十八歲,他從健體的願望出發,立志學習柔術。最初在天神真楊流派的福田八之助門下就學,後在同流派的礬正智處學習,隨後又在飯久保恆年的起倒流派學習。經過數年努力,業藝達到很高水平。他對天神真楊流派、起倒流派,以及其它各流派進行深入的研究,不視門戶之見,博採眾家之長,經過整理改革,使柔術技藝理論和技術趨向完善,並制訂了一套較為系統的訓練方法,取消了具有危險性的動作,確立了以投技、固技、當身技三部分為主的新的柔術體系,從而使傳統柔術的面貌一新而改革創造成為現代柔道運動。從此,對柔道成為具有教育性的體育項目開始了科學探討;並使柔道在培養高尚的意志品質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日本人民出於對柔道的推崇和對自己民族文化的熱愛,非常敬仰嘉納治五郎先生,把他稱為"柔道之父"。 嘉納不僅是現代柔道運動的創造者、倡議者,也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家,一位對國際體育界有重要影響的偉人。
明治十五年(1882年)二月間,嘉納治五郎先生移居在下谷稻荷町永昌寺內,把專院作為道場(訓練場),教授學生,開始了以柔道為中心的訓練活動。這個永昌寺也就成了 "日本傳講道館柔道"的創業地。,第一年,來學習的學生只有九名,以後逐年增加,講道館的影響越來越大。由於柔道吸收綜合各家柔術固有之長。又有可供比賽的規范可尋,所以它不僅仍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自衛技能,而且是一項引人入勝的體育運動;不但可以增強人們體質,而且有益於精神錘煉,可以提高人的警覺、應變能力,加強自信心和意志力。
柔道這項運動,在日本有著十分廣泛的群眾基礎。現在日本每年圍繞著全國柔道比賽大會,要舉辦名目繁多的各種類型的比賽。例如,各地區的中學生(相當於我國的初中生)柔道比賽。高等學校(相當於我國的高中生)的全國比賽、全日大學生優勝賽,以及各種形式的對抗賽等。柔道在日本不僅僅是娛樂性質的體育運動,而且是學校體育的一個教學項目。這就使日本人民從少年時代起就有機會接受系統訓練,為提高柔道技藝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享有"柔道之國"美譽的日本,在歷屆奧運會和世界比賽中,幾乎每次都獲得半數以上的金牌和團體冠軍
柔道運動起源於日本武術的一種,即「柔術」。但實際上柔道是一種對抗性很強的競技運動,它強調選手對技巧掌握的嫻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對比。
柔道經過近代的發展之後於1964年東京奧運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東道主可以選擇增加一個奧運會比賽項目,日本選擇了柔道),日本作為柔道的發源地在早期的確擁有優勢。但是在無差別級比賽中,身高1米98的荷蘭選手吉新克擊敗了日本三屆全國冠軍,從而也改變了人們對柔道的幻想式看法。
㈥ 中國的柔道運動現狀是什麼樣的
中國的柔道運動起步較晚,但發展較為迅速。1983年舉行第5屆全運會時,柔道被列為正式比賽專項目。中國雖然是屬柔道強國之一,但發展並不平衡,一是嚴重的陰盛陽衰,女強男弱;二是女柔中也存在大級別優勢突出小級別相對較弱的問題,因此中國柔道走起路來還有點「一瘸一拐」。
但是中國柔道已開始穩步前進,一是在鞏固大級別優勢的基礎上,在小級別上不斷進步。在雅典奧運會上冼東妹在女子52公斤級奪冠和高峰在48公斤級上獲得銅牌,讓中國柔道信心大增;在本屆世錦賽上李營擊敗日本選手橫澤由貴奪得女子52公斤級的金牌,讓中國柔道更受鼓舞。
在男柔項目上,中國與世界頂尖水平還有不小差距,但是正如中國隊教練付國義所說,男柔雖然差距大,但是他們「正在拼」。中國男柔已立志在北京奧運會上實現獎牌零的突破,並正在醞釀和實施一系列舉措,包括聘請外教和將隊員送出去訓練和比賽等等。北京奧運會對於中國男柔是一次挑戰,但更是一次實現突破的機遇。
㈦ 柔道有著怎樣的發展歷程
柔道是兩個人徒手較量的一項競技運動。柔道剛柔相濟,以柔克剛,能最有效地發揮身心能力,有利於身體的敏捷性、靈活性、力量性的發展,可以鍛煉意志品質。
中國明代就有柔術的記載。1638年浙江人陳久貿去日本幫助創建柔術。1882年日本創立了現代柔道,興建了訓練柔道運動員的講道館。1893年講道館開始訓練女子柔道運動員。柔道是日本大、中、小學體育教材的內容之一,全國學校、企業、軍隊、警察、政府機關都推廣柔道。1949年成立了「全日本柔道聯盟」。1951年歐洲也成立了柔道聯盟,1952年初改名為「國際柔道聯合會」,本部設在東京。1956年在東京舉行了第1屆世界柔道錦標賽。1965年第4屆世界柔道錦標賽開始分4個級別進行比賽,並規定每兩年舉行一次世界柔道錦標賽。第18屆奧運會把柔道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新中國成立後,進行過柔道表演賽。1979年在北京舉辦了兩期柔道教練員訓練班,邀請日本柔道界人士授課。1980年中日兩國柔道隊員相互訪問比賽。同年9月在秦皇島市舉行了首屆全國柔道錦標賽。1986年,在荷蘭舉行的第4屆世界女子柔道錦標賽上,中國內蒙草原農家姑娘高風蓮戰勝世界名將瑪爾約萊因·范·厄南,奪得72公斤以上級桂冠,成為中國第1個女子柔道世界冠軍。
㈧ 柔道為什麼沒在國內普及,畢竟有傳說柔道起源於中國
體育是一種文化活動。當然 我們的體育學從古至今的發展歷程由簡單到完善 由稚回嫩走向答成熟 在探索的過程中 我們國家全面引進蘇聯的體育制度 從而認識到一些不足 所以要建設自己的體育理論體系才能得到豐富和發展
㈨ 東亞傳統格鬥項目中,為什麼柔道發展得那麼好
在傳統格鬥術中,但只有柔道,發展的非常好,位置很穩定,沒有被踢出奧運會版的風聲。
金權牌分布呈現高度的全球化,競爭非常多元化,日本作為發源國家也沒有明顯優勢,中國,中亞,西亞,歐洲,南美都具有不俗的競爭力。
可以說,相比進不了奧運的武術、散打和空手道,以及雖然進了奧運會但競爭缺乏多元化、優勢國家非常有限的空手道、古典摔跤來說,柔道作為一個傳統武術,卻發展的非常平穩,競爭呈現高度的多元化。
㈩ 柔道運動的發展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柔道創立初期,並未因柔術的改名,而受到社會上各階層的肯定重視,自創立至體系完成後,於公元1904年(明治27年、清光緒30年)的日俄戰爭,日軍廣瀨中佐、本田中佐、湯淺少佐(他們都是在明治十七八年間,為嘉納的高門弟子山下義韶、橫山作次郎的入室弟子),在我國旅順港口沉艦自殺,阻止帝俄龐大的東海艦隊,使俄軍無法出港應戰,因此日軍攫奪天險,致使帝俄一戰敗北,戰爭結束後,日人檢討戰士的勇敢犧牲精神,一致認為是柔道訓練的成果,於始嘉納古調獨彈的柔道,遂引起日本朝野上下的注意,於是日本政府開始大力提倡,發展柔道運動。
從此事件之後柔道在日本開始進入蓬勃發展的時期,公元1911年(明治44年),嘉納先生創立日本體育協會,並擔任會長之職。當時柔道在學校的發展,1911年(明治44年)尚屬選修科目,直至1930年(昭和5年)才正式成為必修科目,同時也成為培養警員及警官的必修科目。從柔道創立至完成統一體系後,再經二十年共有四十年,即公元1922年(明治55年),有關柔道理論方面,嘉納先生總算摸索到了,所謂:「精力善用」與「自他共榮」的思想境地,於是在次年1923年(也就是嘉納先生六十三歲)時,發表了這篇柔道學理的根據。
公元1926年,嘉納先生又以「過去柔道與未來柔道」為講題作發表,說明柔道運動的發展及的目的;由個體的發展至社會、國家、國際,強調柔道偉大的發展使命,以及將來之目的以達共榮世界。並且多次出國從事柔道運動的示範、表演、講授,貢獻其畢生精力致力於柔道運動的推展,使柔道運動發展至目前已有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組成國際柔道聯盟,由此可知在柔道的推展上,嘉納先生的功績實不容忽視。
公元1930年(昭和五年),經日本政府大力題倡,又使得柔道的發展更上層樓,正式成為學校必修之科目,並成為培養警員及警官的必修術科項目。
公元1952年,也就是嘉納先生死後的第十四年,柔道的發展已邁入世界組織,成立世界柔道聯盟。1958年日本柔道為慶祝講道館創立七十周年,在東京區春日町,建立一座七層樓的講道館,有四百四十二疊席的大道場,加上附屬道場,共有八百二十九疊席,據統計在此練習柔道者約為500人,比起創立初期時,實為天壤之別。到了公元1964年,柔道運動正式列入奧運競賽項目。柔道發展至目前,加入國際柔道聯盟的會員國有124個,全世界柔道運動人口已上千萬,不論名義上、實質上,柔道已發展成為世界性的柔道。
嘉納治五郎先生於1911年創立「日本體育協會」,擔任協會的首任會長,並為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委員。由於先生對振興日本體育不遺餘力,獲得日本「體育之父」的美譽。也因他旅行國外時,總不忘把握良機利用演講、實地示範介紹,促使柔道普及,隨行海外的許多門生,也設法讓外國人了解柔道的精神與精妙的技巧,造成柔道能在海外發展的原因。
戰後的柔道
自太平洋戰爭戰敗後,柔道也因武德會解散,學校停止練習,而成式微狀態。1948年再度恢復全國性的全日本柔道錦標賽、全國警官柔道大賽,並於1949年與講道館結成全日本柔道聯盟,每年共同舉辦全日本錦標賽、全日本東西對抗賽。
戰後海外柔道也因積極推動而能順利發展,1948年成立了1948歐洲柔道聯盟,1952年,日本也正式加入國際柔道聯盟組織。1964年,柔道終於成為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兩位荷蘭籍選手黑欣克與魯斯卡以強勁的實力贏得勝利,外國選手與日本選手同場較勁成為今日日本柔道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