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農村產業發展鄉村振興

農村產業發展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0-12-03 20:57:15

1. 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發展總要求

鄉村振興發展總要求是: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深入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才能科學制定戰略規劃,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2. 大力發展蔬菜生產對鄉村振興的意義

的確,對於農村,就得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開拓對路的產業,包括衍生產業。
而大力發展蔬菜產業,就是一條很好的途徑,既可以盤活有效且有效的資源,又可以帶動村民致富,還可以解決蔬菜供應的問題,可謂一舉多得。當然,種植蔬菜必須要找准方向,分析市場,科學種植,精準發力。
如果盲目種植,不僅不會帶來效益,而且會賠本。最近幾年好的種植大戶都賠了本,就是這個問題。所以要大力發展還必須科學發展。

3.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中美麗鄉村如何規劃建設

首先,要明確縣、鎮域鄉村振興規劃編制的主要內容,結合鄉村振興的20字方針,總體指導思想綜合確定縣、鎮域的鄉村振興規劃的主要內容和編制重點。規劃涉及到綜合發展內容,包括對農業產業、空間規劃、基礎設施、村莊居民點的建築風貌等等,選公司建議也重點向這方面傾斜。
其次,如何正確理解縣、鎮域鄉村振興規劃。鄉村振興規劃不是新農村建設的概念延伸,不應只注重村莊整治、環境建設;不是重新定義和論證村鎮體系;更不是將城市的落後產能轉接到鄉村區域;也不簡單是美麗鄉村的集群組合。鄉村振興規劃編制不宜只是重新表述政策指導,也不是套用項目主管提出重點建設項目,更多應基於發展實際研究確定。
再次,縣鎮域鄉村振興規劃的編制深度有較大不同,越往下編制應切合當下發展的計劃和重點項目內容越明確,發展目標和實現路徑越明確;編制周期也有所不同。規劃編制內容重點是農業產業發展,既要更多考慮鄉村發展實際,切實指導規劃實施,切實指導農業產業發展,切實形成規劃管理的依據。
最後,如何選擇好的規劃設計公司。選擇編制單位最好選擇那些具有農業科技支持,農業規劃研究經驗,在三農領域有規劃經驗的,鄉村振興規劃核心是產業發展,如何做好產業發展,農業產業是關鍵,一般不推薦單項只做城市規劃、建築設計、咨詢管理、旅遊景觀公司。

4. 實施農村振興戰略給農村帶來哪些機遇

實施農村振興戰略的機遇:

1、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版基礎。

2、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權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

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

4、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健全現代社會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5、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

(4)農村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擴展閱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步走」時間表

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

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

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5. 鄉村振興戰略具有哪些重要意義

鄉村振興戰略具有以下四點重要意義:

1、鄉村振興體現了歷史與現實的統一

不可否認,現今我國鄉村面臨著凋敝和衰落的客觀事實,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旨在以此來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增強鄉村吸引力,構建新時代鄉村可持續發展機制。歷史上,鄉村的富庶是我國盛世歷史的標志,在城鎮賺錢後回鄉置業曾經也是事業成功的標志。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經歷了工業化進程,鄉村為工業和城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重提鄉村振興是對鄉村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也是用歷史的眼光看待鄉村的地位與作用,鄉村振興與復興也體現了我國農村在實現中國夢偉大征程中歷史與現實的統一。

2、鄉村振興是建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我國基本國情決定,即使在城鎮化成熟後,農村人口還在4億左右,因此沒有鄉村振興和現代化,就不會有國家的現代化。

當前我國鄉村一方面存在著基礎設施供給不足、生活條件落後等現象,另一方面隨著城市和經濟發展,農民逐步上樓進社區,但是城市應有的相關服務又不能完全進入,鄉村發展又失去了原有的鄉土氣息和文化。

當然我國也有一些鄉村,比如陝西咸陽袁家村、山東臨沂竹泉村等利用傳統鄉村資源,走出了一條振興之路,也說明了鄉村振興的內在潛力。

3、鄉村振興是新時代鄉村發展新動力

新世紀以來,中央加大了對農村的扶持力度,從2003年開始連續15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聚焦於農業、農村、農民(即「三農」)問題,十七大和十八大也分別提出了城鄉統籌和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思路,對推動農村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從發展動力來看,政策重點側重於城市,使用的政策手段是城市和工業對農村的反哺和扶持,把農村放在了城市的從屬地位。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是把鄉村放在了與城市平等的地位上,立足於鄉村的產業、生態、文化等資源,注重發揮鄉村的主動性,來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續的內生增長機制。這是一種思路的根本轉變,確立了全新的城鄉關系。

4、鄉村振興明確了鄉村發展的新任務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發展總體要求,這五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

提高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和發展能力,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之策、長遠之計。實現一二三產業聯動,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助力農村高質量脫貧,助推農民致富增收。

(5)農村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擴展閱讀:

黨的十九大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戰略提到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上來,並對具體的振興鄉村行動明確了目標任務,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中國過去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中國社會是一個鄉土社會,中國文化的本質是鄉土文化,故而,振興鄉村顯得尤為重要。

對於中國走出「中等發達國家陷阱」,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意義 人民網

6. 實現鄉村振興具體要怎麼做

一是要加強資源保護。生態資源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要切實加強生態資源保護力度。嚴厲打擊濫砍濫伐行為,守住我們的青山綠水。和諧社會需要人與人的和諧,更需要人與自然的和諧。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就需要全社會積極行動起來,加強保護生態,需要人人參與、人人支持,堅持不懈地打好環境保護攻堅戰和持久戰。意識是行動的先導,加強資源保護,首先要把思想意識問題放在首位,要多形式組織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使群眾知曉加強生態資源保護的內容、目的和重大意義,理解和支持黨委、政府加強生態資源保護的相關政策。
二是要加大環境治理。農村居民環境衛生狀況不佳,是當前普遍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要下大力氣對農村生活區環境衛生進行綜合治理,改善群眾的生活條件。農村環境治理與美麗鄉村建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要將農村環境治理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抓好農村環境治理工作的同時,以建設「生態宜居家園」的標准建設美麗鄉村,各村可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引導農戶開展庭院美化工作,村組幹部、黨員要以身作則,充分發揮帶頭示範作用,對普通群眾進行有效地宣傳發動並制定相應的獎勵政策進行引導,在充分尊重農戶主體意願的前提下,立足農戶實際,分類引導,分別規劃,最大限度的發揮出村民的主體作用,激發村民的創建積極性。
三是要加快綠化美化。對宜樹宜林的荒山坡地、沿河沿路要栽植樹木,增加綠化面積,美化生活環境。農村具有廣闊的天地,綠化美化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資源優勢。搞好農村綠化美化,建設美麗鄉村,不能「口號植樹、書面綠化、數字造林」,更不能「綠化美化靠國家,搞好搞壞無所謂」。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廣大農民要樹立「綠化連著你我他,發展生存要靠它,發家致富奔小康,綠化美化要跟上」的思想意識和全局觀念,培育、引進和推廣適宜本地生長的優良樹種和花草。

7. 鄉村振興戰略透出了哪「三農」新希望

1、只有進一步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才能使農村的活力被真正激發起來。

2、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並長久不變、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

3、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為未來的鄉村治理指明了新方向,提出「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會進一步推動農村工作的發展。

(7)農村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擴展閱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十九大代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鄉村振興戰略是今後解決「三農」問題、全面激活農村發展新活力的重大行動。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閆坤代表說,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背景下,如何滿足農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顯得更為迫切。只有進一步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才能使農村的活力被真正激發起來。

重慶市農委主任路偉代表說,貫徹落實和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全面准確把握「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產業興旺是根本,生態宜居是基礎,鄉風文明是關鍵,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目標。五個方面共同統一於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進程中。

參考資料:網路—鄉村振興戰略透出「三農」新希望

8. 鄉村振興中如何做好產業發展,助農增收,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有七條「之路」

1、必須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2、必須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3、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

4、必須堅持人不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

5、必須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

6、必須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

7、必須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戓,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

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任務

到2020年 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 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

到2050年 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鄉村振興實施主要策略

1、打造區域鄉村振興孵化器。鄉村振興孵化器是政底、企業、農民的共識平台,是產業、產品、資源、主體的組織平台,是供需虧勱的交易平台,也是鄉村文化創意平台,更是綜合服務和孵化平台,是凝聚鄉村振興合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

2、建立農事服務中心。以政底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打造一站式、全託管生產服務中心,真正解決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的問題。

3、建立加工物流產業園。組織加工、分類仏儲、智慧物流、定製交易,成為連接供需的高效樞紐。

4、實施品牌鄉村工程。統一區域品牌形象,強化品牌組織,形成品牌體系,保護知識產權,避克惡性競爭,逐步將農特產品、文化產品、旅遊產品也納入其中。

5、構建社群新零售網路。創新社群組織化方式,形成以社區為中心的新消費場景,打造生產端到消費端直接虧勱的渠道,打通農產品從鄉村到城鎮的向上通道,以及消費人群從城鎮到鄉村的向下通道。

6、大力發展田園綜合體。按照土地現狀丌變、生態風貌丌變、農民主體地位丌變的「三個丌變」方式,遵循因地制宜、共生共享、資源內生、產融聯結合這「四項原則」,導入生態農業、旅遊體驗、健康養生、文化教育、當地特色這「亐類產業」,挖掘當地資源,延伸公共服務,在美麗鄉村建設基礎上,實現農民就地城鎮化,保證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

7、
創建有靈魂的特色小鎮。以伓秀傳統文化為內核,以社夫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達到人不內心、人不人、人不自然和諧共生,形成人文生態、生產生態、生活生態、環境生態兼具,自治、法治、德治結合,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繁榮鄉村。

8、搭建智慧鄉村和綠色金融平台。以鄉村大數據為基礎,充分利用虧聯網、物聯、區塊鏈等手段,緊緊圍繞鄉村產業和鄉村生活,實現智慧鄉村鏈接智慧城市。以普惠和公益理念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大力弘揚綠色金融、生態金融、共生金融理念,實現金融服務對鄉村產業、鄉村生活全覆蓋。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研究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9. 鄉村振興,如何做強產業

一定要結合鄉村特色推廣具有競爭力的品牌,無論是做什麼產業,一定要本著發展的理念,發揮自身的產業特色,恪守誠信,把產業做實,做遠。

閱讀全文

與農村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