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牛羊肉概念股個股有哪些
1、牧原股份(002714):牧原股份有限公司是集飼料加工、養豬生產、屠加工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農牧企業,集約化養豬規模居亞洲第一。
公司始建於1992年,歷經26年的發展,現擁有84個全資子公司和1個參股公司。公司是國家級原種豬場、國家生豬活體儲備基地、國家級星火計劃項目承擔單位、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單位等。
2、天邦股份(002124):寧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綠色環保型飼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為基礎,集成飼料原料開發、動物預防保健、標准化動物養殖技術和動物食品加工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企業建有經國家人事部批准設立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五部委聯合認定的「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2006年企業獲「中國飼料行業最具競爭力企業」殊榮。
3、雙匯發展(000895):雙匯是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總部在河南省漯河市。
雙匯在全國18個省建有30多個現代化的肉類加工基地和配套產業,形成了養殖、飼料、屠宰、肉製品加工、新材料包裝、冷鏈物流、連鎖商業等完善的產業鏈,年產銷肉類產品300多萬噸,擁有近百萬個銷售終端,全國除新疆、西藏外,雙匯的產品都可以做到朝發夕至。
4、正邦科技(002157):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是江西首家民營企業IPO公司,其股票「正邦科技」2007年8月17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上市。
公司是以飼料生產及銷售、良種豬繁育、養豬為主業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有100多家分/子公司分布在全國各地,銷售網路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
5、唐人神(002567):唐人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香港大生行飼料有限公司等股東強強聯合,共同投資的現代股份制企業,是農業產業化首批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集團已跨入中國製造業500強、名列中國飼料前十強、中國肉類前十一強,是中國飼料行業最具競爭力企業。
❷ 在山東銷售新疆羊肉有希望嗎
最主要看你的風味怎麼樣了
味道好的話,不怕做不起來的
我感覺做小吃任何時候都還是可以的
加油哇
❸ 湖北羊肉市場行情怎樣
我覺得湖北羊肉生意是個很好的發展方向,我是湖北人,眾所周知的湖北是一個專食品的大城市,屬每年的作料的消費就占城市GDP的很大一部分,證明湖北人是注重飲食文化的,所有我覺得做羊肉生意市場還是很大的,牧羊場可能是你沒看到吧,應該還是有很多的。
❹ 綿羊肉比山羊肉更鮮嫩,為何南方人卻喜歡養山羊
因為綿羊必須要在一片草原上面進行放牧,而南方大多數的省份沒有足夠大的草原,而這種情況之下則比較適合養山羊,山羊行動更為靈活,也適合在多山的地方活動,對於吃也沒有綿羊那麼的挑剔,所以說南方比較適合飼養山羊。
並且現在隨著交通運輸的越來越發達,南方也沒必要引進綿羊進行養殖,因為綿羊如果引進南方進行養殖的話,吃的草不一樣以及氣候不一樣,最後的羊肉的口味也是不一樣的,所以說現在大部分綿羊肉也是從北方內蒙古一帶運過來的,而南方的山羊則是南方農村個人養殖的比較多,不一定非要成產業鏈,不像綿羊那樣必須要一群一養。
❺ 成都山羊的價格怎樣
「2斤羊雜1斤羊肉!」「老闆,擺5個人的湯鍋!」雖然現在還在秋季,可記者昨日在小關廟、九眼橋等處看到,各羊肉餐館已經是賓客盈門了。「看這個架勢,今年的羊肉行情比去年還緊俏!」一邊切著羊肉,九眼橋某餐館老闆笑著告訴記者。
每逢寒冬臨近,羊肉湯鍋便成為成都市民不可或缺的禦寒美味。但是近幾年來,成都市的羊肉市場卻逐漸發生了變化:從原來的路邊小攤到上規模的羊肉餐館,從各地一哄而上到資源整合,目前的成都羊肉已不再是「只在冬至亮一下相」的時令食品,隨著各區(市)縣在「羊經濟」中走出的產業鏈,我市的羊肉產業已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壯大,真正走上了品牌之路。
產業拉動 成都發「羊財」
走進雙流黃甲鎮,吃羊肉,是這里永不落幕的「主題」。每逢冬至前後,彷彿整個黃甲都彌漫著羊肉湯誘人的香氣,鎮上的羊肉餐館,家家都是人山人海。「冬至前後的黃甲可以說是被擠個水泄不通。我的桌子最多一天要翻十多次台。」一位黃甲羊肉餐館老闆說起吃羊肉的「盛況」,顯得十分興奮。
黃甲 開展「異地代養」
羊肉生意一年好似一年,黃甲鎮2006年,銷售麻羊就達到6萬余只。本地存欄的羊源已經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為解決羊源缺口而實施的規模化養殖,與周邊地區開展「異地代養」,也將成都羊產業的基礎逐步夯實。
因羊而興的黃甲鎮在擴大麻羊養殖規模,壯大麻羊產業方面,率先邁出了步伐。據黃甲鎮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黃甲麻羊養殖走過了一段由最初單純的政策扶持,到異地「麻羊代養」的探索,到形成政策扶持結合公司+農戶的「麻羊代養」新模式的發展道路。
1999年起,黃甲鎮黨委、政府相繼制定麻羊養殖扶持政策,從資金和技術上為麻羊養殖戶提供幫助。資金扶持由最初每年投入扶持獎勵資金8萬元到2006年全年扶持獎勵資金達到25萬余元,不斷刺激農戶養殖麻羊積極性。同時在技術上給予扶持,依託鎮科技辦、畜牧站和麻羊產業協會,從種草、圈舍管理、養殖技術、防疫等方面給予養殖戶全力支持,為養殖戶保駕護航。但是,單純的政策扶持,在飼養區域不斷減少的今天,沒能阻止麻羊養殖規模的萎縮,商品羊出欄量與需求量差距越拉越大。於是,異地「麻羊代養」嘗試應運而生。
據了解,「麻羊代養」即由餐飲公司提供幼羊或資金,簽訂代養協議,回收時扣除原供麻羊重量或現金,增長部分公司以市場價進行收購,但最低保護價為10元/公斤,實現「三贏」(公司得利、農戶增收、政府受益)。黃甲鎮一里坡村是該鎮「麻羊代養」基地,「我簽訂代養麻羊400隻協議的當天,代養委託方新皇城餐飲有限公司就預付了2萬元給我新修羊圈,發展規模養殖。」該村村民廖順全,從15頭羊起家,發展到現在的500多頭,養殖場面積接近1000平方米。
金堂 代養掙了「外快」
在成都市場上,能和雙流麻羊抗衡的還有金堂的黑山羊。黑山羊肉質肥嫩細膩,沒有膻味,在2001年獲得了省上的命名,且成為了我省的著名畜牧業品種,但與黃甲不同的是,黑山羊在我市是「牆內開花牆外香」,每年從海南、西藏等地飛來的訂單都如同雪片一般將羊源從本地搶走。目前,今年的40餘萬頭黑山羊幾乎已被一搶而空。在這樣的情況下,金堂縣大力發展羊養殖,這與黃甲需要大量羊源卻又缺乏養殖基地的情況恰好互補。從去年開始,黃甲鎮的餐館、中間商等紛紛瞄準了金堂——把本地麻羊寄養到懂技術的金堂農戶家中,和他們的羊一塊養。「這既為綠地不足的黃甲麻羊找到了『家』,也為本來就養羊的金堂農戶輕輕鬆鬆多掙了『外快』,這是一種雙贏的全新模式。」黃甲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周邊 向「羊產業」靠攏
「羊經濟」向羊產業發展過程中釋放的產業聚合效應,拉動相關產業和周邊地區向羊產業靠攏。有「中國兔王」之稱的大邑縣旭平兔業有限公司,斥巨資在該縣晉原鎮鳳凰村建立麻羊業科技示範基地,吹響了進軍麻羊產業的號角。大邑縣也是成都麻羊基地,現年出欄麻羊15萬只。過去,由於沒有龍頭企業和科技示範基地的輻射帶動,多數農戶均是分散飼養,加之技術落後、資金短缺、銷售困難等系列原因,一直未能形成規模,既沒有麻羊種場,又沒有集散地,麻羊產業始終無法做大做強。「兔王」任旭平在看好麻羊產業市場前景的基礎上,通過抓住該縣正在規劃建設萬畝草場恢復工程這一機遇,決定投資建設集草食畜生產、加工、銷售、研究於一體的麻羊基地,以進一步延伸兔、羊等草食畜產業鏈,帶動丘陵山區農戶增收致富。
開發品牌 挖「羊市」潛力
一邊是政府大力發展羊產業,一邊許多養殖戶心裡還七上八下:在千百年以豬、牛、小家禽為主要肉類消費習慣的成都市,羊肉市場到底有多大?有人曾經算過一筆賬:成都人如果人均每年僅花10塊錢去吃羊肉,每年就可創造近億元的市場規模。省畜牧局的一份調查分析也表明,隨著各地的交流日趨頻繁,四川人近年來對羊肉的需求增長十分迅速,目前做羊肉的餐飲企業和養羊基地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5年內,四川的羊肉消費市場超過10億元的規模不成問題,而中心城市成都則是最大的消費市場。看到了這一點,成都市各大肉羊養殖地紛紛想盡辦法進行深度開發,引導市民改變消費習慣,成都「羊市」的潛力正在逐漸發揮出來。
金堂 100道特色「羊菜品」
「誰說羊肉只能在冬至吃?其實在我國許多地方,人們一年四季都食用羊肉。」金堂縣畜牧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據悉,為了引導消費,該縣正在著手籌備以黑山羊為特色的「名羊美食坊」,並根據羊肉的營養特點、本地的季節特徵等精心研製出100多道菜品,預計本月28日便可開門營業,今後在這里,消費者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檔次各不相同的黑山羊美食。「我們要讓消費者知道,羊肉的營養價值是很高的,只要食用得當,天天吃反而對身體有好處!」餐館的大廚告訴記者。
黃甲 100萬擴建「新煌宸」
以黃甲麻羊著稱的雙流縣也正在專家的指導下積極探索,著力弱化其「冬季食品」特徵,自去年投資100萬元緊急擴建「新煌宸」羊肉湯鍋店後,今年各大羊肉餐飲店也紛紛在擴大規模、檔次提高上下工夫。此外,縣上還積極地引導各大餐館、農家樂等推出特色麻羊菜品。
亭台樓榭,小橋流水,草原風情的蒙古包散落在綠樹掩映中,記者眼前的「公園」,如果不是事先介紹,怎麼也不會和羊肉餐飲聯系在一起。「老街上的四五間館子總是爆滿,隨著這幾年黃甲麻羊的聲名遠播,繼續在老街做餐飲,是跟不上發展的。所以才有了這個佔地近200畝的園林式餐飲場所。」新煌宸餐飲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斌指著不遠處正在裝修的一棟賓館告訴記者,現在他們不再滿足於四星級農家樂,而向著鄉村酒店發展。黃斌認為,像他們這樣在黃甲土生土長靠羊發家的企業,某種程度上就是整個黃甲經濟不斷發展的一個縮影。「我家雖不是黃甲羊肉老字型大小,但是作為新生代,我們發展最快。黃甲因羊而興,我們因羊而興。」
超市 「打包羊肉」令人垂涎
除了在各羊肉產地縣域范圍內引導消費外,精明的商家們沒有放過任何一個在羊身上發財的機會。從去年起,市民們驚訝地發現,引領消費時尚潮流的大型超市中央架起了大鍋,熱騰騰的羊肉湯和加工好的「打包羊肉」令人垂涎,市民們不出家門也能吃到香噴噴的羊肉湯鍋了。
據促銷人員介紹,在超市的消費引導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也習慣了在家裡的餐桌上添上一碗羊肉湯,而自從引進了這種經營模式後,超市的羊肉生意直線上升,最多的一天能賣500公斤左右。
商家 羊肉火爆賺一把
羊肉餐飲店的老闆們也發現了商機:有很多外地食客每次吃完,都總想帶上一些羊肉食品走。於是,除了將羊產業做成一種常態餐飲產業外,雙流、金堂、大邑等地都在大力開發羊肉的工業化延伸產品,羊肉鬆、羊肉乾、腌羊腿、羊肉香腸等等一系列羊肉製品應運而生,羊肉的價格也不斷走高,目前雙流麻羊、金堂黑山羊等每公斤的出欄價都已達到了16—20元。
塑造品牌 「羊節」挑大樑
數十萬食客雲集、近10萬輛車扎堆……近幾年來,在黃甲麻羊節的帶領下,每逢冬至前後成都人趕著趟吃羊肉的「羊」經濟被做到了極致。各地依託當地會節的成功舉辦,不僅擴大了自身的知名度,還聚集了人氣,帶來了商機,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發展。
黃甲 「羊節」興百業
作為成都「羊」節會的代表,黃甲麻羊節無疑是最成功的一個。從1998年開始的麻羊節集聚了商機、人氣和財氣,一業興百業,黃甲麻羊旺銷同時,還帶動黃甲鎮養殖業、釀酒業、百貨業等其他相關行業發展,麻羊產業鏈作用不斷彰顯,全鎮僅麻羊產業就實現農民人均增收300元。羊業餐飲也由最初單一的「羊肉湯鍋」發展到現在的烤全羊、回鍋羊肉、虎皮羊腸、龍井羊腎等上百種菜品。隨著麻羊特色餐飲文化的挖掘,雙流縣發展壯大了很多餐館、酒樓,如阮老大羊肉館、九九羊肉館、皇城大酒樓、新皇城農家樂等,其中「新皇城」還在成都市首批星級農家樂評比中取得了四星級農家樂的稱號。
黃甲鎮的小城鎮建設,在麻羊產業的發展推動下在幾年時間里就由一個獨街丘陵小鎮擴大到原面積的好幾倍,城鎮面貌煥然一新,並躋身「省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正是「抓好一隻麻羊,發展了一個產業,帶活了一方經濟,興起了一個城鎮」。今年,該鎮還將在傳統的麻羊節中加入新元素,充分發揮節日經濟強有力的帶動作用和輻射作用,不斷融合當地的歷史文化,使「千年麻羊鄉,現代工業鎮」的黃甲鎮更加聲名遠播。
周邊 「羊節」喜洋洋
黃甲的成功,對成都的其他區域也起著示範帶動作用。金堂的黑山羊節、邛崍的羊美食文化節、大邑、崇州、都江堰等地的冬季羊肉節等紛紛出爐,同樣結合當地特色,成為了當地節會經濟中的一抹亮色。邛羊火鍋、叉海椒羊肉、碗碗羊肉、燙皮羊肉、煙熏羊肉……在去年的邛羊節中,邛崍市將平樂古鎮作為主會場,卧龍、道佐、夾關、天台山鎮沿線鄉鎮為分會場,形成了42公里串珠式「綠色羊肉」美食長廊,川西民俗表演,「水上飄」燙皮羊肉、好吃好看的玉米饃饃、香飄整條街的煙熏羊肉和羊肉香腸、天台山的趕羊大比拼都讓人耳目一新;作為成都的產羊大縣之一,大邑縣也不甘示弱,從2001年開始,每年都要在主產區悅來鎮舉辦麻羊美食文化節,今年的麻羊節初步定在12月上旬,除了傳統的「庖丁解羊」、麻羊選美等活動外,還將舉行羊肉系列廚藝爭霸賽,屆時,市民們可以在節日期間盡情享受大廚們傾情奉獻的蒸炒煮炸等各式羊肉大餐。
做大品牌 鋪開「羊經濟」
辦「羊節」無疑是一個擴大知名度,塑造品牌的良好開端。可除了吃個熱鬧,雙流、金堂等地都在思考:怎樣才能真正創出品牌?讓成都乃至周邊市民們在不辦節會的時候也能記得成都羊肉?
黃甲 打造「麻羊第一產業園」
在雙流黃甲鎮,記者看到,由四川省畜牧科學院專家組成的成都麻羊專家大院已投入使用,雙流科技專家大院成都麻羊分院正在建設中,專家們除了提供咨詢、技術等服務外,還將黃甲麻羊搬上了互聯網,與成都朗威農業投資公司一共投資20億元打造5000畝麻羊觀光牧場,組建黃甲麻羊養殖專業合作社,這一個個圍繞麻羊而起的行動,都顯示了黃甲打造麻羊品牌的決心。
為了進一步帶動麻羊產業的發展,黃甲鎮還引入了先進的經營理念,成立了麻羊養殖專業合作社,積極探索「合作社(公司)+標准+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實行統一品牌、統一品種、統一防疫、統一技術標准、統一銷售的方式運作,降低了農民的養殖風險,提高了農戶的養殖效益,實現「生產在家,服務在社」,生產上的問題由家庭經營來解決,產前、產中、產後的服務,則由合作社來提供,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麻羊產、供、銷市場機製得到進一步鞏固。目前,專業合作社已由剛成立時的49名社員發展壯大為200餘人,合作社社員年存欄成都麻羊2.6萬頭,佔全鎮養羊總數的70%,帶動麻羊養殖戶1100戶,年產值4000萬元,帶動全鎮農戶人均增收210元,同時,在合作社的統一包裝和營銷下,黃甲今年的商品麻羊價格達到16元/公斤以上,較上年同期上漲40%,高於全市其他集鎮同期價格15%,提高了養殖效益。「過去產業協會組織上相對鬆散,現在合作社是由社員出資組建的,養殖戶和經銷戶捆在了一起。」合作社秘書長陳平認為合作社的成立,規范了市場價格,對營銷加大了力度,實現了產業上多方的獲利。另外,為了給麻羊貼上品牌標簽,該地正在打造「麻羊第一產業園」。
金堂 開發特色黑山羊菜品
成都市另一個知名羊品種——金堂黑山羊近年來也在品牌發展上面大做文章。2005年底,該縣注入國有資產,組建了成都蜀新黑山羊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採取「公司+農戶」的形式,從品種選育、生產、加工、銷售等方面進行一條龍服務,大大提高了生產性能;同時,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公司還引導業主和農戶,在各大產羊鄉鎮建立規模養殖場,由公司提供種羊,農戶飼養,出欄時按市場保護價回收。目前,福興、棲賢、土橋等鄉鎮的規模養殖場都已建成,帶領農戶走上了擴大養殖規模,提高產品品質的良性循環。此外,金堂縣也正在開發特色黑山羊菜品,將引入到全縣所有餐館。
【記者觀察】
塑了品牌 還要打響
雙流麻羊節、金堂黑山羊節、簡陽羊肉美食節、都江堰冬季羊肉節、青白江清真美食節、大邑羊肉節……每到冬季,成都市各類以羊肉為主的節會數不勝數,特別是麻羊節就有好幾個。可市民們在有了眾多選擇的同時也多了煩惱:到底哪個地方的羊肉最好吃?
不僅是市民,面對如此多的各自為政的羊肉節會,專家們也表示出了擔憂:如何整合資源,讓成都周邊的羊肉湯能抱團發展,走出當地,走出成都,走向全國,甚至更遠!否則,除了當天銷售額有所增加外,真正給當地百姓留下了什麼?
如何才能在人們心裡留下「最好吃」的印象?
縱觀成都各地火爆異常的羊肉餐館,金堂黑山羊、黃甲麻羊、波爾山羊……各類品牌羊肉大行其道,在冬至那幾天,都能招攬來一大幫食客。但就其現在的經營模式來看,任何一家羊肉湯獨當一面幾乎是不可能的,至今甚至尚無一家真正意義上沖出當地,規模性地進入成都乃至其他城市;反之,在成都市的羊肉市場上,簡陽、內蒙古等地的知名羊肉品牌還佔了相當大的規模。在這一點上,簡陽市的做法很值得借鑒——當年以挑著擔子走鄉串鎮為主的羊肉湯,如今已申請了「簡陽羊肉湯」的商標,並注冊了「簡陽羊肉湯」網路實名和英文域名,被簡陽市政府放到了其官方網站上。
過去,經營羊肉湯是個季節性很強的行業,現在成都打破了這一季節限制。但如果打不響品牌,我們的羊品牌註定就只能「牆內開花」。當下我們除了把羊產業做成常態餐飲產業,還應大力做大羊肉延伸產業。另外,各大羊肉餐飲店在品牌深度開發上還大有文章可做。比如,黃羊佔地近兩百畝的「新煌宸」,集休閑、娛樂、羊肉餐飲於一身,便是一大有益嘗試。
❻ 近年來市場對羊肉的需求是增加還是減少
增加,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漸的喜歡上了羊肉。羊肉雖貴 可羊肉對身體健康有很多好處功用。就我自己來講冬天吃羊肉溫補 晚上睡覺就不冷。可也不能多吃 吃多了就會消化不良
❼ 連鎖餐飲的產業鏈發展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火鍋業的產業鏈條已具雛形。內蒙古、四川、山東、河北等地農內牧容業面向全國火鍋餐飲市場,組建了羊肉、辣椒、花椒、香油、芝麻醬、粉絲、固體酒精等火鍋常用原料、調料、燃料生產、加工、銷售基地,為連鎖火鍋企業提供統一采購配送,縮小經營成本創造更大經濟利益。而一些火鍋餐飲龍頭企業不僅具備了自己的原料生產線,還配備了專門的食品研發中心負責新菜品及肉品的推陳出新。在連鎖加盟體繫上,企業也研製了適合規模化發展的標准化的原料和湯料,保證特許加盟店的原汁原味。火鍋餐飲方便快捷的大眾化特色被消費者接受和喜愛,尤其北方地區寒冷乾燥的天氣讓火鍋市場潛力很大,而且火鍋種類的經營方式業不斷創新,有以"麻、辣、燙"著稱的川味火鍋是南派火鍋,以涮羊肉為主要代表的北派火鍋和新派火鍋 軟體名稱:連鎖餐廳
大小: 3.0MB
下載次數: 177 1、連鎖餐飲打造是美食、餐飲業及相關資訊的一個綜合性APP2、內容包含有各類連鎖餐廳的招商介紹、小吃名店的介紹以及各類餐飲業資訊3、我們致力於為美食愛好者、餐飲從業者以及廣大消費者提供一個多渠道了解各類美食、名店及資訊的手機平台。
❽ 我想吃羊肉,哪裡可以買到放心的肉
你可以上新絲路電子商務看看,我只是一個建議,據說新絲路的回羊都是純天然大草原散養答的,而且全部都是180天的羔羊,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羊肉產品全產業鏈都是可追溯的,每隻羊就像自己有一個身份證一樣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可以查詢到這只羊的從出生到屠宰的全過程。
❾ 羊肉粉的傳說
據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中國南方自秦代已經開始食用米粉,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當時是採用北方人的辦法將南方的大米製作成條狀煮食,叫做胡飯。 羊肉天生麗質,有一種特殊的香氣,早時南方人還不太習慣,不以羊肉作佐料。北方人酷愛羊肉,而歷史上卻以麵食為主。都與羊肉米粉失之交臂。 最初的時候,遵義人和南方其它地區一樣,也是以豬肉作為米粉的主要佐料。遵義蹄花粉至今水平依然很高,就是用豬腳掌精製後作佐料。 遵義,又稱播州,是唐宋兩朝於西南地區抵禦高原部落國的邊境重鎮。由於唐朝興於太原,當時的播州也主要由太原軍事集團駐守。大歷五年(770年)年,山西太原人羅榮率師入播「平叛」,據有播土。羅榮封播州侯。大中十三年(859年),南詔大理國酋龍自稱皇帝,派兵入侵播州。羅榮五世孫羅太汪被驅出走,居瀘州。咸通元年(860年),安南都護府光復播州。咸通十四年(873年),南詔聯絡彝人部落再次攻陷播州。乾符三年(876年),山西太原楊、穆兩個軍事世家聯兵再次光復播州。據今遵義穆氏宗譜記載,楊氏軍團的首領楊端設計謀殺了穆氏軍團的首領穆星天,獨取了戰功。(2007年穆氏後裔還向遵義市歷史研究會出示了族譜及相關資料佐證。而遵義老城一帶確曾有穆家廟、穆家川、穆家林、穆江、穆家灣、穆家巷等眾多以穆家姓氏為名的地方。)楊氏與隨楊端一起入播的令狐、成、趙、猶、婁、梁、韋、謝八姓山西子弟繼羅榮之後開始定居播州,並開啟了歷29代725年的播州楊氏漢領土司時代,深刻地影響了中國西南的政治格局與習俗文化。 這些較早進入雲貴高原的山西移民,是放羊長大的,是吃羊長大的。在這片莽莽蒼蒼的陌生土地之上,他們發自內心地明白:羊肉是香的,而不是膻的。而且他們還掌握著加工羊肉的傳統技能。但是南方在歷史上主要出產和食用大米,於是今天遠近聞名的遵義羊肉粉就順理成章地誕生了。 為什麼今天的遵義羊肉粉中的羊肉仍然是典型的北方風味,南方人還是覺得味道比較重,而遵義人卻渾然不知?為什麼一些南方的新生代羊肉粉品牌採用完全除膻的工藝而獲取了相當的市場空間,而遵義羊肉粉卻依然故我、自得其樂?也就是這個原因。而且遵義人已經形成了這種口味,很難象別人那樣說改就改、說變就變。這個現象又恰恰證明了遵義羊肉粉的原創和正宗。 由此可見:遵義羊肉粉的歷史,或始於盛唐羅榮家族入播時,距今已有1230多年。最晚始於唐末楊端及八姓鄉人入播時,距今也有1100多年。 2、明朝末年,四川慘遭八大王張獻忠殘酷屠戮,「彌望千里,絕無人煙」,惟遵義府和背靠遵義的兩個小縣得以倖存。四川人口銳減,導致清代湖廣填四川。戰亂中大量四川難民逃到遵義一帶,戰後有一部分回到自己的老家,也將吃羊肉粉的習慣帶到四川各地。到清代中期,遵義羊肉粉已經聞名遐邇,享譽西南。清朝末年,遵義羊肉粉和四川羊肉粉之間還發生了一個故事。晚清遵義羊肉粉最有名的是楊記和廖記。一天,楊記羊肉粉店來了一個人,想要做徒工。而楊家正需要請一個人,但一看來人是個駝背,就有些嫌棄。於是說:你做我們這行不會有前途的,還是另謀高就吧。來人並不放棄,說洗碗、掃地的雜工也願意干。楊家見他很有誠意就讓他留了下來。俗話說:十個駝背九個聰明。這個駝背不是一般的聰明。加上機會難得,所以更加處處留心,細細揣摩。幾年後,告辭而去。駝背自己開了一家羊肉粉店。那就是名振川北的朱老拱羊肉粉店。朱老拱,真名朱明清,順慶府人(今四川南充人)。用南充人的話講:朱老拱「堪稱川東北乃至川渝地區米粉的開山鼻祖」。川北羊肉粉與遵義羊肉粉的關系,頗類似於楊氏太極拳與陳氏太極拳的關系。可以並稱中國地方文化交流過程中的兩段異曲同譜的佳話。 3、上個世紀,隨著北方城市也開始食用大米,羊肉米粉也開始在北方一些地區流行。敦煌羊肉粉或受川北羊肉粉的影響。貴州南部、廣西北部、和湖南西部的很多地方在上個世紀尤其是八十年代之後,也習慣採用羊肉粉作為早餐食品的選擇之一。並且產生了很多味道鮮美、聲譽良好的地方品牌。遵義人也開始在西南、華南、華東等地開設羊肉粉館。各個地方的人都結合當地習慣,創造性地發展了羊肉粉的風味。今天中國的羊肉米粉產業開始呈現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 4、事實上關於遵義羊肉粉的確切記載僅有清代中期曾經興盛的情況,或有明代已有面市的情況,再往上的情況都是本人的合理推證。為什麼會這樣呢?明末平播戰爭,不僅摧毀了播州楊氏土司政治集團,而且摧毀了這片土地的文化記憶。官邸、庄園、文獻、資料,通通焚毀,連楊氏歷代祖墓均被掘毀。甚至到了昌明的今日,在那些曾經被播州土司統治數百年之久的部分貴州南部州縣的官方資料中,寧願縮短數百年精耕農業開發史,也會刻意地抹去這段其實不算短的歷史記憶。1957年偶然發現的播州13代土司楊粲墓,規模宏大,雕刻精美,是宋代建築雕刻史中的瑰寶。而這座墓葬內的石刻和出土文物,以無可爭辯的實物證實了「播州盛世」的存在。今天播州楊粲墓與播州海龍囤遺址均被列入貴州省為數不多的國家級重點保護文化,重慶郊外的「播州界」摩崖石刻遺址也被列入重點保護文物,顯示在國家層面和山外視界里,對播州楊氏土司700多年在戍邊、移民、墾殖、開發等方面的功績是正面評價的。值得欣喜的是,遵義羊肉粉現已獲評「中華名小吃」稱號,還被遵義市列入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每年冬至日,中國人一般吃狗肉、吃餃子,也有吃糯米飯的。而我們遵義人是吃羊肉,更多的人是到街上吃兩碗羊肉粉。在那濃烈的香氣里,在那濃郁的氛圍中,再一次品位唐宋的恢弘,元明的莊重,中原的質朴,雲貴的辛辣。深情地緬懷歷史上所有曾經在這片高原上戰斗和耕耘過的中國各族民眾。 6、上個世紀50年代,全城只有七八家羊肉粉館,後來改為國營飯店和集體合作飯店,饅頭、包子、面條、米皮什麼都賣,羊肉粉反而成了稀罕物,加工「粉」的物件和手藝都快失傳了。60至80年代,最出名、最有實力的兩家粉館都在遵義縣城南白鎮,飯店成群地養羊,榨粉設備齊全,一條龍生產作業,生意十分紅火。改革開放後,個體經營戶如雨後春筍,南白的羊肉粉館還興起了月票和年票。 現在,一些懷舊的人常批評說,羊肉粉過去只賣早上幾個小時,成了通宵營業的快餐,不曉得什麼時候去才吃得到鮮湯和羊雜碎;用機器加工的粉,韌性強了、保存的時間也長了但不入味;肉放在冰箱里凍,切得比紙薄,到碗里就化成了細渣。 如今,羊肉粉這道遵義名吃,體現了時代的特色。從經濟上看,養羊、屠宰、做粉、賣粉全都獨立了,既分工又合作,形成了一條產業鏈,遍及貴州城鄉,正在走向全國。從文化上說,這種飲食滋養著人們的熱情,正在給這片火熱的大地帶來吉祥和興旺。
❿ 吉林養殖羊市場種羊以及育肥羊
看你那裡的地理條件和環境,養羊應該不錯的。現在羊的行情很好,肉價一直攀高,版只要你的權數量多就不怕沒有銷路,現在人們吃羊肉的也越來越多了,飯店、酒店、賓館、燒烤店還有農村人都看好羊肉的營養,將來你的羊可以聯系這些買主,還可以聯系屠宰戶、屠宰場或者肉羊加工廠。我養羊多年了,可以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