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9電影行業發展趨勢怎樣
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609.76億元,較去年559.11億元同比增長9.06%;剔除票務服務費後共實現分賬票房565.39億元,同口徑同比增長7.94%。觀影人次17.16億,同比增長5.93%;放映場次11066.8萬場,同比增長17.24%;場均人次15.5人,同比下降1.7人次;平均票價32.95元,同比提高0.62元,平均票價在經歷了長期下滑後,在2018年首次出現提升。
縱觀近十年的電影票房,我們可以發現電影的票房是在逐年升高的。同時觀影人次也呈現遞增漲模式
② 你覺得電影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是什麼
當然是創新了因為電影產業也要,有的創新還有就是抓朱光大消費者的視角,看看他們喜歡看什麼然後,你就拍什麼樣的電影或者是激發大家一些情感的電影。
③ 運用市場經濟知識,說明如何推動中國電影產業發展
①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互為補充的。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劃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切實把市場和政府的優勢都充分發揮出來。
②要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完善市場機制,保障公平競爭,維護市場秩序,增強電影產業對電影市場需求變化的反應和調整能力。
③發揮政府作用要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用政策引導市場預期,用規劃明確電影投資方向,用法治規范市場行為,減少政府幹預,推行權力清單制度。
發揮財政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加大財政對電影產業支持力度。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引導電影產業承擔社會責任,始終將社會效益擺在首位,將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統一起來。
④ 中國電視劇和電影產業發展經歷的主要變化是什麼
是更加流水線化,製作周期更短。
⑤ 你覺得中國影視業發展現狀如何
我覺得中國影視業發展的十分好,但是在最里邊可能有一些內幕,但是我覺得在以後中國的影視行業會越來越好。我希望我們國家也可以拍出那些很好看的電影,也可以拍出那些像美國一樣的大片。我希望中國的影視行業蓬勃發展。
⑥ 影視行業在未來是否有發展前景
中國電影產業的重要時刻與階段性特點分析
2018年11月20日,2018第十六屆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在北京召開,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侯光明在「中經之夜,歲月流金」晚宴現場,結合時代背景,回溯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影的發展,盤點了中國電影產業的重要時刻與階段性特點。
一部電影雖然有不同的評說,但電影依然是一個時代的一面鏡子。他用改革春風期、艱難探索期、多元生長期和綜合升級期,分別概括了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電影發展的4個階段,並用各階段代表性電影插曲名進行總結。
2018年1-10月電影票房收入突破525億
中國電影產業在國民經濟新的發展形勢下實現了穩健增長。以電影票房收入衡量,我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電影票房市場近年來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觀影人次從2007年的0.71億,增長2016年的13.72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4.47%。國內電影票房從2012年的170.7億元增長到2017年559.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6.78%。2018年1-10月全國電影票房累計達525.3億元。按照今年電影票房趨勢來看,2018年全國電影票房超越2017年的559.1億元基本是毫無壓力。
2018年1-10月中國電影票房收入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電影行業發展歷程分析
1、1978年到1992年的改革春風期間,隨著政策的松綁,思想的解放,中國電影逐漸「破冰」,「解禁」電影的重映掀起觀影熱潮。1979年,中國觀影人次在293億,人均觀影28次。之後,在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導演的推動下,家庭倫理片、反思電影等影片都在國內甚至世界舞台大受歡迎,嶄露頭角。
2、而在1993年至2001年的艱難探索期,侯光明解釋道,電視普及和進口大片為中國電影帶來沖擊,電影經濟出現巨大滑坡,促進電影經濟恢復的「9550」工程也應運而生。在「9550」工程的推動下,一批精良、深刻、廣為流傳的電影作品也隨之而生。電影作品同時反映了不斷開放過程中人民群眾思想的進一步開放,國人精神在對外融合過程中的適與不適。
3、在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下,2002年到2011年,民營企業也進入拍電影的行列,拍電影的門檻逐漸減低,中國電影行業更多元也更創新,與國際交流也越發深入。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階段,「大片」、「小片」百花齊放,共同撬動了觀眾需求,中國電影也完成了全面市場化,但出現了泛娛樂化、資本化、票房之上的現象,為進一步發展蒙上陰影。
4、十八大以後,電影回歸質量被提出,文化產業被確定為支柱型產業,2012年至今,觀眾審美不斷提升,但影片品質與其的矛盾仍然存在。中國電影人也持續發力,愛國主義作品叫好又叫座,文藝片、紀錄片也取得佳績,努力用優質作品滿足日益升級的觀眾需求。
未來中國電影必將突破千億元規模
對於中國電影的未來,2017年已擁有559億元票房,比1995年翻了60倍以上,網路電影市場也日漸繁榮,未來中國電影必將突破千億元規模,從而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雖然我們的電影市場仍存在一些不規范、不系統的問題,但中國電影的整體發展勢頭良好,未來電影的發展將以打造文化自信為根本宗旨,為中國乃至世界觀眾提供更多優秀的電影作品。
⑦ 運用市場經濟知識,說明如何推動中國電影產業進一步繁榮發展
要推動中國電影產業進一步繁榮發展
①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是相輔相成、相互專促進、互為補充的。要通過全屬面深化改革,劃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切實把市場和政府的優勢都充分發揮出來。
②要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完善市場機制,保障公平競爭,維護市場秩序,增強電影產業對電影市場需求變化的反應和調整能力。
③發揮政府作用要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用政策引導市場預期,用規劃明確電影投資方向,用法治規范市場行為,減少政府幹預,推行權力清單制度。
發揮財政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加大財政對電影產業支持力度。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引導電影產業承擔社會責任,始終將社會效益擺在首位,將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統一起來。
⑧ 影視投資發展趨勢如何
進入2019年以來,互聯網愈加頻繁的被院線電影的相關消息刷屏,「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新紀元「、「老師好,小成本電影大回收」、「復聯4票房破38億」、「吳京,首個內地票房破百億腔掘歲演員」、「如果可以這樣愛,收視率破1」等消息接連占據微博熱搜......
從2018年開始,《我不是葯神》、《無名之輩》等好影片層出不窮,單日票房記錄、內地前十榜單等數據在不斷的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增長之快有目共睹,且已經逐步實現了佳片票房雙贏的局面。
再觀今年的電影市場,《流浪地球》等電影迅速靠著好口碑逆襲成王,說明「口碑佳片好票房」這一趨勢正在加強。
以上僅個人觀點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⑨ 未來影視業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科學家們對未來的影視充滿了憧憬。
電視形狀將不再是立方體,而是壁掛式的液晶式電視。
首先,它的清晰度極高,解像度是2000多條線,而我們現在觀看的電視機才625條線,加上電視台發射後廣播信號的損耗,我們實際看到的電視節目的清晰度僅為300~400條線。
科學家們最新研製的高清晰度電視的解像度是1125條線,試想2000條線的畫面該有多清晰呀!
其次,那畫面是三維的,也就是立體的。
再次,這種壁掛式電視機是多功能的,它既是一台家庭電腦,還是一台可視電話。藉助於一根細細的光學纖維,它可四通八達與世界各地進行聯系,真是神通廣大啊!
還有,這種電視具有「智能選擇」功能,只要作用鈕向它提出要求,機內的程序會自動進行內容處理,從諸多的頻道中選出你所需要的節目。
大家知道,傳統的錄像機和VCD機使用錄像帶和VCD盤,而手邊的錄像帶和VCD盤總是有限的。
經過科學家們的努力,一個可使用戶在任意時間欣賞任何電影、電視錄像節目的系統——「隨需隨放」系統即將問世。
科學家為我們描繪了這樣的「藍圖」:
第一,節目選擇:只需坐在家中的電視機前,通過遙控器使電視機顯示出節目分類索引,並從中自由選擇,譬如電影、游戲、電視節目等。
若選擇了電影,需進一步選擇何類電影和片名。選擇完畢,信號會自動通過電話線傳送到所謂信息庫。
第二,信息庫:信息庫中存放有數以千計的錄有各種節目的8毫米錄像帶,這些節目是以數字模式經過壓縮後錄制上去的,每盤錄像帶可錄制5部完整的電影。
這樣,接收到用戶信號後,設在信息庫內的機器手會准確無誤地將錄有所需節目的錄像帶取出,放入專門的放像機中進行「播放」。
第三,電話中轉站:載有所需節目的音、視頻數字信號,通過電話網被傳送到離用戶最近的中轉站,並將這信號以比正常放像快100倍的速度,輸入到設在中轉站中的用戶電話線卡上。
第四,收視:由銅電話線傳輸的信號,經過信號分離器後進入你家的電話和配有轉換器的電視機。該轉換器將接收到的數字信號進行解碼,臨時存儲並播放。
信號分離器的作用,是使你在看電視時,仍可以使用電話。
當你按暫停、向前、向後快速倒帶時,信號通過電話中轉站中你的線卡返回到信息庫,這樣,信息庫根據用戶的要求進行相應的操作,十分方便。
可見,未來的家庭影院,將極大地方便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