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航工業長春航空科技產業園項目發展規劃詳情
中航工業長春航空科技產業園項目位於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期規劃100萬平方米,總投資100億元人民幣,主要圍繞航空產業、非航空軍品產業、汽車配套、軌道客車配套、新材料、電動車等領域,重點發展汽車零部件、新能源產業及裝備、動力鋰電池和復合材料產品、航空、非航空燃調類及閥類產品等。
㈡ 通用航空的發展規劃
據《中國通用航空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的統計,截止2014年1月關於通用航空業的發展規劃如下: 發布時間 發布單位 規劃名稱 2014.1 大連市人民政府 《大連市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5年)》 2013.5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民用航空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3-2020年)》 2012.12 遼寧省科技廳 《遼寧省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 2012.10 湖南國防科工局 《湖南省通用航空產業2012-2020年發展規劃》 2011.10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北京市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規劃(2011年-2020年)》 2011.4 中國民航局 《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
㈢ 什麼樣的規劃設計單位可以編制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規劃呢
有甲級資質的規劃設計單位可以編制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規劃;另外,有通用航空產業規劃經驗的研究機構或者公司也可以。
㈣ 如何給縣的通用航空產業項目編制發展規劃
以靈丘縣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規劃為例,簡單說一下如何編制縣的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規劃。
園區遵循「政府主導、規劃先行、市場運作」原則,圍繞 「兩體(運營之體:以運營為主體;服務肢體:以服務配套為保障)、三步(通過三個時期的發展,使園區分三步走,最終實現通航產業繁榮)、八區(通航運營服務區、物流區、生產製造區、公務機綜合區、直升機運營區、教育培訓區、綜合服務區、綜合會展區、文化旅遊與商務度假區)」的發展戰略定位,規劃為「一核兩翼」的園區整體布局。一核:產業園核心服務體——「公務機綜合運營中心」;兩翼:產業之翼——南北兩翼產業分區。
園區重點業務發展為通航運營服務與配套保障、教育培訓與商務會展、通航主題文化社區與綜合旅遊體驗,通航工程試驗與配葯科研重點項目、通航製造等五個重點發展領域,從而使靈丘通航產業園成為京津冀地區乃至華北地區重要的公務機綜合運營中心,最終達到帶動第一產業的發展,提高第三產業的經濟增長,推動全縣經濟再上台階的目的。
㈤ 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特點及優勢在哪些方面
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特徵
一是把通用航空產業融入區域航空產業整體發展之中。一些航空製造基礎好的地區,如西安、沈陽、哈爾濱、安順、成都等通用航空產業基地就是依託中航工業集團骨幹生產企業建立起來的。
二是依託機場和自身資源,發揮臨空經濟效益,走專業化發展之路。一些航空製造產業薄弱的省份,根據自身資源優勢,以民用航空機場為中心,打造專業化的通用航空產業基地。如,江西南昌著力打造以低空無人駕駛飛機為主要產品的航空科技產業園; 天津民用航空產業基地源於空客A320 組裝線及中航直升機公司落戶而建立; 廣東珠海通用航空產業園基於政府規劃,利用機場和地理優勢,成功舉辦航空會展,吸引國際通用航空產業轉移而建立。
三是產業布局各自為政,缺乏國家層面的統一規劃,已經出現重復建設、盲目跟風等現象。
之前有看到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給出的評價優勢是這樣講述的
一是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為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費需求的提高為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提供了持續發展動力。
三是國家出台的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為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觀政策環境。
四是國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持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產業政策為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具體政策環境。
㈥ 航空工業十三五規劃有哪些內容
第一節 「十三五」宏觀經濟形勢研究
一、「十三五」國際環境變化及對我國經內濟影容響
二、「十三五」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動力機制研究
三、「十三五」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和戰略舉措
四、「十三五」創新驅動戰略與創新型國家建設
五、「十三五」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和風險防範研究
第二節 「十三五」產業發展形勢研究
一、「十三五」工業結構升級與布局優化研究
二、「十三五」現代農業發展與糧食安全戰略
三、「十三五」住房保障體系與房地產發展研究
四、「十三五」促進服務業發展重點機制研究
五、「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戰略研究
第三節 「十三五」生態文明與環境研究
一、「十三五」生態文明建設及制度研究
二、「十三五」環境治理及模式創新研究
三、「十三五」低碳經濟綠色低碳發展研究
四、「十三五」大氣污染治理戰略研究
㈦ 通航產業的政策環境及未來發展
低空管制政策不斷放開 利好行業發展
近年來,通用航空不斷有利好政策發布,一些具體的實質性的政策陸續出台。《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大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礎設施投資力度,這是通用航空第一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2020出台《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2020-2035年)》指出到2035年實現標桿機場引領世界機場發展,全面建成安全高效、綠色環保、智慧便捷、和諧美好的四型機場,為全方位建設民航強國提供重要支撐。
針對低空空域開放不足的行業發展政策痛點,我國從2009年起開始逐步推進低空空域管理的改革,以創造利於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生態環境。
中國通用航空市場對各項飛行作業的需求將繼續擴大,而目前的通用航空的供給情況卻與巨大的需求極不匹配,中國通用航空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國際通用航空業深度調研與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報告》。
㈧ 珠海航空產業園項目規劃
珠海航空產業園是珠海市重點發展的專業經濟園區之一。它以珠海機場為核心,內緊靠珠海市西部主容城區,在這片熱土上,將利用國內航空產業資源和引進國外技術,重點發展飛機總裝、飛機零部件加工製造、數控中心、航空維護、航空維修與大修、航空服務和航空物流等項目,建設成為在國內外航空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較強競爭力、 集產學研於一體的航空製造產業基地。
㈨ 航空的發展方向
[國防科工委新聞宣傳中心訊] 2004年10月31日, 國防科工委主任張雲川在珠海舉行的「中國航空航天高峰論壇」上發表主題講話,全面闡述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方向。
張雲川指出,中國政府始終把航空航天科技作為帶動國家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戰略高技術之一,始終把航空航天產業作為提升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性產業之一。
關於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張雲川指出,中國政府支持和鼓勵中國航空工業以國內外市場需求為導向,改革創新,加快發展。中國政府將繼續實施以支線飛機起步的發展規劃,按照國際標准和市場化運作模式,努力推進支線飛機形成支柱產品;適應社會對通用航空的需求和空管改革的需要,加快推進通用飛機、輕型民用直升機的產業化步伐,加快新機型、新技術開發;進一步擴大民用飛機及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出口;鼓勵企業按照專業化、規模化方向不斷擴大國外航空零部件轉包生產和風險承包業務,積極融入國際航空工業大循環;中國政府還將結合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積極組織開展大型飛機工程的論證工作。
關於中國的航天事業的發展,張雲川強調,中國政府支持和鼓勵中國航天事業的科技進步和產業化發展。積極推進應用衛星從「試驗應用型」向「業務服務型」轉變,形成氣象衛星、資源衛星、海洋衛星、環境與災害監測小衛星群等應用衛星系列,建立長期穩定運行的衛星對地觀測體系;以「大型靜止軌道衛星公用平台」為依託,研製新一代通信廣播衛星、音頻/視頻直播衛星。研製「無毒、無污染、高可靠、大推力」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全面提高中國運載火箭的整體水平和能力。繼續發展空間科學,開展深空探測,支持建立空間科學探測衛星系列和空間環境保障體系。中國政府將按計劃完成世人矚目的繞月探測工程,同時開展月球探測第二期、第三期工程論證。積極推進載人航天的後續工作。
在談到國際合作與交流時,張雲川指出,中國航空航天業取得的成就,是中國航空航天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結果,也得益於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中國航空航天業開創新的輝煌,需要依靠中國航空航天人團結拼搏、開拓創新,也離不開國際合作與交流。張雲川表示,中國將始終奉行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鼓勵和支持企事業單位在遵守國家外交政策和已簽署的國際條約的前提下,積極開展航空航天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和企業與許多國家的政府和企業之間在航空航天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通過合作,彼此之間增進了了解,加強了聯系,建立了友誼,實現了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中國政府將一如既往,積極推動航空航天業的國際合作,為航空航天事業的跨越式發展,為航空航天技術造福人類而做出不懈努力。(古新萍 李遷)
國防科工委主任張雲川作主題報告。
來源:國防科工委新聞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