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哪些問題和不足
前瞻網摘要:受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影響,轉型升級逐漸成為當前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發展的主題。對於企業而言,產業鏈延伸與整合將是應對當前形勢,實現成功轉型升級的一大方
我國是電子信息產品製造第一大國,但是行業規模與實力並不成正比。從國際產業價值鏈分工來看,我國仍處於全球價值鏈中的中低端,且以生產組裝為主。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長期存在缺乏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弱、發展受制於人等問題。在我國國民經濟經濟調結構、轉方式,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的壓力尤其艱巨。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信息製造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資料顯示,受全球產業調整及部分主要行業衰退的負面影響,今年三季度以來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在增加值、銷售產值、出口、投資等關鍵指標方面均呈現小幅波動和不斷下調的情形,未能突破產業發展瓶頸。
此外,成本的壓力與盈利水平的降低也是行業面臨的一大難題。2013年1-8月,全行業實現利潤1914億元,增長25.0%;全行業實現利潤率3.3%,低於去年年底0.8個百分點,低於工業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以上。企業經營成本方面,1-8月全行業主營業務成本51684億元,增長10.2%,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9.7元,高出工業平均水平近4元。
預計2013年第四季度,在歐美經濟持續低迷的形勢下,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同比增速還將下調至11%左右。
二、電子信息製造企業轉型的方向:產業鏈延伸
當前國內外經濟發展新特點將倒逼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加速轉型升級。褪去「世界工廠」的外衣,我國勞動力以及土地等要素優勢加速消失,產業轉移出現新態勢。一方面,我國傳統代工製造業逐漸向要素更加廉價的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轉移,另一方面,國內東部發達地區的電子信息製造業加速向中西部轉移。
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發展模式會轉變。對於企業而言,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信息製造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認為,產業鏈延伸與整合將是應對當前形勢,實現成功轉型升級的一大方向,具體來看,主要縱向內涵式延伸、橫向外延式延伸兩種模式。
縱向延伸:從縱向上來看,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產業鏈主要由五個環節構成:研發設計廠商、材料零部件供應商、信息設備製造商、營銷商和消費者。企業在發展本行業的基礎上開發上下游工業,通過產業鏈的深化提高附加值。目前,國內很多彩電企業都加快向模組、面板、晶元、操作系統等領域的延伸和拓展,這些都將成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橫向延伸:簡單地說,橫向延伸就是實現多元化發展,在現有生產過程和產品基礎上向以外其他產業延伸。海爾是我國電子信息製造企業多元化戰略成功的典型。集團從一個生產冰箱的小企業發展到擁有白色家電、黑色家電、米色家電在內的96大門類15100多個規格的產品群,並出口到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具有高美譽度的大型國際化企業集團,這與企業所制定的多元化戰略是密不可分的。
未來幾年是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產業和企業發展又處在一個新階段的關口。能否成功轉型,實現產業升級,將決定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的長遠發展及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
② 電子行業分析
行業分析是指根據經濟學原理,綜合應用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等分析工具對行業經版濟的運行狀況、產品生產、權銷售、消費、技術、行業競爭力、市場競爭格局、行業政策等行業要素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發現行業運行的內在經濟規律,進而進一步預測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行業分析是介於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分析之間的中觀層次的分析,是發現和掌握行業運行規律的必經之路,是行業內企業發展的大腦,對指導行業內企業的經營規劃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電子行業分析指的就是上述定義在電子行業上面的具體化,電子行業還可細分成更多的子行業;目前國內已經出現了多家能夠進行行業分析的咨詢機構,各機構業務略有不同,以中國產業競爭情報網為例,能夠操作的項目有「市場深度分析」、「細分行業研究」、「投資前景分析」、「市場價格預測」等,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等模板化商業文書不同,行業分析文書具有較強的定製性,請根據您的具體需求選擇需要分析的內容。
③ 世界電子產業的發展歷程和特徵
1人類對科技發展的需求。
2在200年前的美國瓦特,牛頓,至今的比爾蓋茨。
3簡單了人了的勞動力。
4太多每個國家都類同、生產、合資、進口。
5科技、高、精、尖。
④ 現在電子溯源市場如何,行業發展趨勢怎麼樣,行業是否飽和
中國是最大二維碼應用國,在移動支付的應用最為廣泛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二維碼也迅速進入人們的生活,掃二維碼已成為連接線上線下成本最低的網路接入口。第40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24億,移動支付用戶規模達5.02億,線下場景使用特點突出,4.63億網民在線下消費時使用手機進行支付,而這其中很多都是通過掃二維碼實現的。
圖表1:2010-2017年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及其占整體網民比例變化情況(單位:億人,%)
資料來源: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核心技術與發達國家有差距,二維碼仍存嚴重安全隱患
隨著二維碼進入老百姓生活的細枝末節,快捷的網路接入功能給大眾帶來了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了潛在的信息安全威脅。專業人士表示,廣泛應用的QR二維碼制碼技術是開放的,而二維碼信息人眼很難識別,其中儲存的信息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常常會出現被篡改、泄露,植入木馬病毒或不良信息等嚴重安全隱患。
專家表示,二維碼安全隱患主要在於其背後的鏈接是否靠譜,消費者掃碼應多留個心眼,看清楚二維碼來源和功能再掃,拿不準的二維碼堅決不掃。規范行業標准、普及二維碼常識和提升網民二維碼安全意識已成為當務之急。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二維碼已成助推數字經濟的重要角色。但業內人士也指出,在二維碼產業關鍵環節、核心技術、識別設備等方面依然與技術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二維碼監管方面也有很大欠缺。應盡快建立統一的二維碼識別體系,督促相關機構注冊和申請唯一二維碼身份識別信息;研究並制定基礎、技術、應用、管理和服務國家標准;建立二維碼評價認證體系,提升行業規范化水平和社會誠信體系建設能力。
二維碼追溯體系建設受政策大力支持,2018年農葯包裝強制要求附上溯源二維碼
事實上,二維碼誕生之初,主要用於人、物、事身份識別,以及防偽追溯、信息交換和儲存。我國發布了多項政策推進我國二維碼溯源體系建設。
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指出,追溯體系建設是採集記錄產品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信息,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強化全過程質量安全管理與風險控制的有效措施。各地區和有關部門都在圍繞食用農產品、食品、葯品、稀土產品等重要產品,積極推動應用物聯網、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建設追溯體系。
為進一步加強對農葯生產、經營等環節的監管,農業部公布的《農葯經營許可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於2017年8月1日正式實施。該《辦法》規定,農葯經營許可實行一企一證管理,一個農葯經營者只核發一個農葯經營許可證,許可證有效期為五年。該《辦法》規定為好地對農葯流通進行監管,農業部特別要求農葯店必須可追溯電子信息碼掃描設備和用於記載農葯購進、儲存、銷售等電子台賬的計算機管理系統,也就是常說的農葯店進銷存系統。
需要注意的是自2018年1月1日起,所有新出場的農葯包裝上都強制要求附上可進行信息溯源的二維碼,方便農葯流通環節的生產方、流通方、消費方、監管方對於農葯的相關信息進行查詢。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二維碼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⑤ 電子產業發展的趨勢在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比較偏向於FPC還是PCB
irypsdqfod1247118061 pcb線路板未來十p到二w十z年的市場前景以3我來看;十t年之t內3可能沒什3么z變化8,十s年之u後可能會到一r個s瓶頸,一o個y市場白熱化0,和環保壓力w到那時可能PCB板廠g要倒一q大z半。就目前來講一d類醫療和二s類醫療市場利潤還比5較可以2。這方0面可以6做,前景是不h錯,但前期投資大r,周期長7。好處就是做醫療這方4面幾r乎只要是有專u利就可以5漫天y要價。
⑥ 電子行業發展前景怎麼樣
最近幾年,中國電子行業整體保持著良好的運行發展趨勢。
一是穿戴式電子設備風生水起;
二是移動電子產品金屬化;
三是LED家居照明市場啟動,中國將是全球製造基地;
四是大尺寸觸摸屏電子產品需求啟動;
五是面板新產能投放,上游材料產業機會顯現;
六是電動汽車市場啟動;
七是柔性顯示電子技術創新突破在即;
八是電動汽車市場啟動;
九是柔性顯示初露端倪,技術創新突破在即;
十是人工智慧繼續發展,無人駕駛汽車將受到關注。
⑦ 2019電子信息行業發展趨勢圖
這個太專業了,還是去問問調查數據的吧
⑧ 電子信息行業未來有哪些發展趨勢
電子信息工程是一門應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技術進行電子信息控制和信息處理的學科,主要研究信息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
專業是個好專業:適用面比較寬,和計算機、通信、電子都有交叉;但是這行偏電,因此動手能力很重要。
可以做的工作:
1、電子工程師,設計開發一些電子、通信器件;
2、嵌入式軟體工程師,設計開發與硬體相關的各種軟體,可以利用吳鑒鷹單片機開發板學習的;
3、項目主管,策劃一些大的系統;
4、質量管理,比如QC什麼的;
5、銷售,及售後服務等;
6、封裝測試,我一個朋友做這個,沒什麼意思。
⑨ 電子產業現狀和以後的發展。
前瞻網發布的 《中國電子行業深度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前瞻》電子信息產業具有產業規模大、技術進步快、產業關聯度強等特徵,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更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戰略性產業。 自2009年下半年以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持續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走出了國際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已進入平穩增長階段。 宏觀環境雖企穩向好,但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因素與問題仍然存在,國際市場依然波動起伏,產業尚未完全恢復至國際金融危機前水平。這需要進一步認清產業發展趨勢,把握產業發展重點,立足長遠、超前布局,以期獲得持續穩定的較快增長。 試猜想未來五年中國電子產業的發展趨勢?
對電子產業發展的幾點判斷
仍然是發達國家搶占的戰略制高點
近年來,世界各國紛紛推出了新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戰略。美國注重各種智能系統和先進通信技術的發展,並在出台的經濟刺激計劃中重點關注醫療電子和光伏、光電子等新興信息技術的發展;在歐盟、日本出台的電子信息產業相關發展戰略中,還特別將物聯網在傳統工業中的應用作為未來發展重點。
IT創新的集成化、融合化特徵更顯著
一是信息技術越來越表現為技術群的協同發展,例如以集成電路、網路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群帶來了通信產業的革命,並已滲透到各個學科和領域。二是技術的綜合集成與交叉融合增大了技術研發難度,需要技術、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的集中投入,企業研發投入大,形成專利多,少數大企業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形成標准或體系結盟,對後進入企業形成壁壘,進而主導產業發展。
跨國公司兼並重組步伐加快
自2009年以來,世界各大IT企業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紛紛通過並購重組戰略整合優勢資源,開拓新興市場,實施產品多元化發展策略,從而提升行業地位和自身的競爭力。
在未來5年內,隨著世界經濟的逐步恢復,這種發展態勢仍會繼續,各大跨國IT企業將繼續利用其已有資源積極開展並購,拓展業務領域和市場空間。
跨國公司兼並重組步伐加快
自2009年以來,世界各大IT企業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紛紛通過並購重組戰略整合優勢資源,開拓新興市場,實施產品多元化發展策略,從而提升行業地位和自身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