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當前石油化學工業發展面臨哪些方面的形勢與挑戰
中國石油化學工業將主要面臨以下挑戰:
當前中國正處於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中,傳統的粗放型發展模式亟待改變。中國在保持適度穩定、高質量的增長過程中,對資源、能源、化工產品的消耗增長會相對有所減少。
資源約束持續加大。自1993年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以來,石油對外依存度已提高到2012年的59.1%,預計2020年將接近70%,石油化學工業抵抗油價劇烈波動的能力較為脆弱。此外,由於輕烴資源短缺,乙烯工業的發展缺乏原料低成本優勢。
石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在國內市場上面臨產能過剩和海外低價原料製品競爭的雙重壓力。在國際市場,面臨發達經濟體經濟低迷影響石化產品出口、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石化及其下游產業的貿易摩擦日益頻繁和激烈等挑戰。與此同時,替代燃料、新能源、生物化工、煤化工等非石油基產品的競爭日趨增強。
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將成為中國石油化學工業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當前,中國正向著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邁進。一方面,中國石化企業將面臨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增產綠色產品新要求的挑戰。另一方面,石化企業運營也需要與社會和環境實現和諧共贏。
希望能幫到你,請採納。
㈡ 煉化用到石化,那麼石化產業布局有哪些
1.石化工業與浙江經濟
浙江省的石化工業是構築全省工業經濟優勢的四大主導產業之一,對促進浙江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浙江石化工業已連續十多年實現銷售收入、效益同步快速增長的發展目標。但由於缺乏大型優勢企業的示範、帶動和整合,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普遍技術水平低、產品檔次低、產業層次低,體制性、結構性、素質性矛盾在經濟運行中進一步顯現,面臨著進行產業結構大調整的迫切要求。要保持浙江石化工業的競爭優勢和今後一個時期石化工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建設大型煉油、乙烯項目,加快浙江乙烯及其下游工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國家七大石化產業基地
國家石化產業規劃布局中明確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重點建設七大石化產業基地,包括大連長興島(西中島)、河北曹妃甸、江蘇連雲港、上海漕涇、浙江寧波、廣東惠州、福建古雷。以及推進煉油廠和化工的一體化,乙烷和芳烴項目,建設工業園區,提升高效益化學品新材料的供應,及推動綠色和石化產業的高效發展。其中浙江寧波位於長三角地區,該區域經濟活力強勁、發展潛力巨大,是石化下游產品消費中心,也是當前國家實施「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兩大戰略的關鍵交匯區域。
3.石化產業的集約化、規模化
我國主要石化產品生產能力位居世界前列,但產業集約化、規模化、一體化水平偏低,過剩的產能多數為落後產能。而乙烯、芳烴產品對外依存度高,高端石化產品發展滯後。因此石化產業布局需要優化,需要通過基地化、集約化、高端化等結構性的調整來完成國家石化產業的發展,「十三五」期間,推進集約化、規模化、一體化石油化工項目建設。
4、國外石化基地的基本情況
答:國外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形成了美國休斯頓、荷蘭鹿特丹、新加坡裕廊、比利時安特衛普等多個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
1)美國休斯頓化學工業園區是世界最大的石化工業園區,坐落在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頓航道附近,面積約38平方英里,長達300英裏海岸線。目前建有45座煉油廠、37套乙烯裝置,煉油能力3.9億噸,乙烯生產能力2700萬噸,分別佔美國總量的44%和93%。園區按照區域內信息共享、資源整合、依靠科技、提高素質的原則建有綜合保障管理中心,有效保障化工區開發、建設和生產的安全運行。園區內部各企業之間實現了真正的聯盟與發展,成為相互聯系的生命體系,變廢為寶、節能減排,避免了經濟發展給環境資源帶來的巨大消耗與破壞。
2)荷蘭鹿特丹化工區作為歐洲最重要的石油和化工基地,憑借其優良的地理位置,集中了5座煉油廠,43家化工和石化公司,形成了大規模的石化聯合體。鹿特丹化工區面積60平方公里,年原油加工能力5000萬噸以上,園區產品覆蓋無機化學品、有機中間體、聚合物、精細與專用化學品等幾乎所有化工領域。化學品領域主要有朗盛、阿科瑪、瀚森特殊化學品、阿克蘇諾貝爾、帝斯曼、亨斯邁、萊昂德爾巴塞爾、贏創等多家跨國化工公司。
3)安特衛普化工區位於歐洲中心,毗鄰歐共體總部布魯塞爾,地處公路、鐵路、水路網路相交處。依託優越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條件,已發展成為歐洲最大的化工產業集聚地。目前。安特衛普化工區面積37平方公里,其中煉油化工用地佔75%。區內建有一體化的公用工程,擁有集中的公用工程中心、公共的管道管網系統、鐵路系統、集中的儲罐與沸水處理中心。同時,區內企業按照市場化的規律互相分工,在產業體繫上形成了「一體化」運營模式。區內現有5座煉油廠和4家蒸汽裂解工廠,煉油能力為4000萬噸/年、乙烯產能為250萬噸/年,是歐洲最大的乙烯生產中心之一,為區域石化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原料基礎。
4)新加坡裕廊化工區是亞洲最大的石化生產和物流基地,也是全球第三大石油煉制基地。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新加坡政府開始對裕廊進行填土工程,將七個小島連成一片,形成34平方公里工業建設用地,目前入駐的大型石化公司有巴斯夫、BP、塞拉尼斯、埃克森-美孚、杜邦、雪佛龍-德士古、殼牌等。截至目前,區內擁有煉油能力6000萬噸/年,乙烯生產能力350萬噸/年。
5、綠色石化基地的「綠色」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綠色」意味著生產更加安全、環境更加友好和資源更加節約。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
1)通過集中化、規模化、清潔化生產,使原油資源得到優化配置,相關物料得到綜合利用,能量利用效率達到最大化,減少了單位產品三廢排放。
2)生產清潔汽油和航煤等成品油,重點發展高端化工產品,實現產品方案綠色化、高端化。
3)選擇先進成熟工藝和資源能源節約利用技術,按照煉化一體化模式,優化原油結構,合理安排煉油工藝流程和加工方案,實現生產過程綠色化。
4)通過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學品等產業鏈優化設計,上下游原料物盡其用,實現綠色循環經濟。
5)按照現行最嚴格排放標准設計,並配置先進環保設施,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排放。
6)設置三級水污染事故防控體系,避免物料高環境風險中間運輸,加強灌區風險控制,降低環境風險。
6、92#、95#、97#汽油中,92、95、97這些數字是什麼意思?
其實指的是汽油的辛烷值,辛烷值按字面的解釋就是辛烷——准確地說是異辛烷的比例,這個值不需要理解定義,只需要知道它的實際意義是表示汽油的抗爆性,也就是抗震爆的能力。
良好的工廠布局不允許鐵路支線通過廠區,可以把鐵路支線規劃在工廠邊緣地區解決這個問題。對於罐車和罐車的裝卸設施常做類似的考慮。
在裝卸台上可能會發生毒性或易燃物的濺灑,裝卸設施應該設置在工廠的下風區域,最好是在邊緣地區。
原料庫、成品庫和裝卸站等機動車輛進出頻繁的設施,不得設在必須通過工藝裝置區和罐區的地帶,與居民區、公路和鐵路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輔助生產區
1維修車間和研究室
維修車間和研究室要遠離工藝裝置區和罐區。維修車間是重要的火源,同時人員密集,應該置於工廠的上風區域。研究室按照職能的觀點一般是與其他管理機構比鄰,但研究室偶爾會有少量毒性或易燃物釋放進入其他管理機構,所以兩者之間直接連接是不恰當的。
2廢水處理裝置
廢水處理裝置是工廠各處流出的毒性或易燃物匯集的終點,應該置於工廠的下風遠程區域。
3高溫煅燒爐
高溫煅燒爐的安全考慮呈現出矛盾。作為火源,應將其置於工廠的上風區,但是嚴重的操作失誤會使煅燒爐噴射出相當量的易燃物,對此則應將其置於工廠的下風區。作為折中方案,可以把煅燒爐置於工廠的側面風區域。與其他設施隔開一定的距離也是可行的方案。
管理區
每個工廠都需要一些管理機構。出於安全考慮,主要辦事機構應該設置在工廠的邊緣區域,並盡可能與工廠的危險區隔離。
19、化工廠的管理區為什麼選在邊緣區域?
這是因為銷售和供應人員以及必須到工廠辦理業務的其他人員,沒有必要進入廠區。因為這些人員不熟悉工廠危險的性質和區域,而他們的普通習慣如在危險區無意中吸煙,就有可能危及工廠的安全。其次,辦公室人員的密度在全廠可能是最大的,把這些人員和危險分開會改善工廠的安全狀況。
20、沒有平地,工廠建在丘陵地區怎麼辦?
在工廠布局中,並不總是有理想的平地,有時工廠不得不建在丘陵地區。應注意以下幾點:
(1)液體或蒸氣易燃物的源頭從火險考慮不應設置在坡上
(2)低窪地有可能注水,鍋爐房、變電站、泵站等應該設置在高地。
(3)在緊急狀態下,如泛洪期,這些裝置連續運轉是必不可少的,貯罐在洪水中易受損壞,空罐在很低水位中就能漂浮,從而使罐的連接管線斷裂,造成大量泄漏,進一步加重危機。
(4)有時甚至需要考慮設置物理屏障系統,阻止液體流動或火險從一個廠區擴散至另一個廠區。
21、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發展前景
1.持續需求提供長期動力
截至2015年末,我國城鎮污水處理率為91.90%、縣城污水處理率為85.22%,相比發達國家仍有差距,未來一段時間仍存在新建處理設施的需求。除此之外,環保法規趨嚴,以及居民對水環境質量關注度的提升,使得污水處理存量設施的升級改造需求日益迫切。
2015年末,我國污水處理廠數量達到3,542座(數據來源:住建部),未來污水處理廠的數量還將進一步增長。龐大的污水處理設施規模是專業化運營需求的基礎,市場的持續需求為行業發展提供了長期動力。
2.政策扶持加快行業發展
近年來,國家密集推出了多部與水環境改善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
㈢ 國內石油石化行業未來就業形勢分析,產業或行業的發展.幫幫忙,一定好評,只需要3,4百字總結一下就行,謝謝啊
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石油營業收入為16827.84億元,同比增長5.3%。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52.93億元,同比增長9.6%。,中石化前三季實現營收21399.24億元,同比增5.69%,凈利516.00億元,同比大增23.02%。
對於中石油而言,天然氣和管道板塊盈利能力的恢復,無疑是財報一大亮點。
據中石油財報,在天然氣與管道業務上,統籌平衡國內自產氣和進口氣兩種資源,加大了國內天然氣生產供應。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實現經營利潤234.38億元,上年同期僅為8.8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前三季度,該板塊的利潤貢獻超過100億元。
分析認為,天然氣與管道的盈利恢復的原因之一,即今年年初,天然氣價格調整方案的出台。各個地區紛紛上調天然氣價格後,掌握著國內一半以上天然氣資源的中石油,其受益慢慢顯現。
此外,煉油業務減虧也是助力中石油業績好看的因素之一。中石油表示,煉油業務比上年同期大幅減虧人民幣246.98億元。
中石化煉油業務扭虧
財報顯示,中石化前三季實現營收21399.24億元,同比增5.69%,凈利516.00億元,同比大增23.02%。
中石化報告期內,涪陵頁岩氣開發取得重大進展,川東南海相頁岩氣勘探整體評價取得積極進展,延川南煤層氣產能建設進展順利,區塊產量平穩上升。前三季度,實現油氣產量330.79百萬桶油當量,同比增4.00%。
此外,去年受煉油、化工不景氣拖累的中石化,今年開始好轉。前三季度,本公司原油加工量17419萬噸,同比增長6.43%。煉油板塊實現經營收益人民幣66.56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化工板塊經營虧損人民幣0.59億元,同比減虧人民幣2.33億元。
2010年以來,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科研團隊先後承擔6個科技攻關項目,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在研製開發完井工具、鑽井流體、核心助劑等方面已經取得重大突破;此外,科研人員還系統分析了我國頁岩油氣與美國五大盆地頁岩油氣的差異性,並開展了「水平井分段完井機器人前瞻性研究」項目。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在頁岩氣開采配套工程技術的突破,標志是頁岩氣技術國外壟斷的時代已經結束。
根據相關規劃,到2020年,全國將優選出50-80個有利目標區和20-30個勘探開發區,提交頁岩氣可采儲量1萬億立方米,形成若干個頁岩氣大氣區。
我國頁岩氣開采配套工程技術實現重大技術突破,將促進我國頁岩氣的開采進度,助推頁岩氣產業快速發展。
更多信息可參考前瞻網數據。供參考,還望採納。謝謝
㈣ 論述題:根據廣東石化產業的布局,論述惠州大亞灣石化產品發展格局和前提
規劃市域空間格局為「一區四核五軸七節點」的「核心—網路—放射」狀。
一區:惠城—惠陽(市區)為全市的城鎮核心區,核心區向北延伸至龍門形成城鎮發展副軸。
四核:惠城(城區及博羅縣城)、惠陽城區(含大亞灣)、惠東縣城為市一級主核心,龍門縣城為山區發展核心,促進核心城鎮對周邊城鎮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五軸:惠城—數碼工業園—聯想工業園—三和開發區—惠陽城鎮軸;深圳(香港)—新圩—陳江—惠州市區—楊村—河源發展軸;廣州—博羅縣城—惠城區—惠東縣城—稔平半島發展軸;深圳(香港)—惠陽—惠東縣城—汕頭發展軸;惠城—龍門城鎮發展次軸。
七節點:規劃稔山、吉隆、新圩、多祝、楊村、圓洲、石灣為輻射軸上的中心城鎮。
第28條 發展指引
全市按五條產業軸線組織產業空間:國道G324產業軸線、惠深高速——惠河高速——省道S244產業軸線、省道S356產業軸線、惠澳產業軸線和沿海及沿江產業軸線。
國道G324產業軸線由四個經濟板塊組成:福田、長寧經濟板塊——以休閑旅遊業為主;羅陽經濟板塊——以綜合服務製造業為主;惠城區經濟板塊——以信息、金融、房地產、科技教育、商業、服務業為主;惠東縣城經濟板塊——以商貿、物流業為主;稔平半島經濟板塊——以旅遊、海洋、製鞋業為主。
惠深高速——惠河高速——省道S244產業軸線由四個經濟板塊組成: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發展高新技術為主;楊村經濟板塊——以發展生態農業和綠色產品為主;新圩經濟板塊——以加工製造業為主;龍門縣城經濟板塊——以建材及山區生態產業為主。
S356省道產業軸線由四個經濟板塊組成:惠陽區板塊——以電子、商貿、金融、房地產業為主;惠東縣城板塊——以商貿、物流業為主;白盆珠板塊——以旅遊、生態經濟產業為主。
惠澳產業軸線由三個經濟板塊組成:惠城區經濟板塊;惠陽區經濟板塊;大亞灣石化產業經濟板塊——以發展石化及其下游產業為主。
沿海及沿江產業軸線:沿海產業軸線貫穿大亞灣西區製造加工業板塊、大亞灣石化工業板塊、稔平半島旅遊與海洋養殖業及臨海產業(備用)板塊、黃埠吉隆製鞋業板塊;沿江產業軸線經過沿東江中游的惠城區北部五鎮生態農業經濟板塊、惠城區經濟板塊、博羅縣城經濟板塊、潼湖生態農業經濟板塊、園洲-石灣製造業經濟板塊。
㈤ 廣東省發展石化產業的區位優勢有哪些
1、廣東省龐大的石油化工市場容量、較為完善的港口碼頭設施、發達的交通運輸體系、堅實的產業基礎和良好的商業環境構築了石油化學工業發展的巨大區位優勢。
2、廣東省所擁有的市場中心地位、較低的物流費用、快捷的信息傳遞以及高效的政府管理體制,大大提高了廣東省石油化學工業的綜合競爭力。
3、此外,廣東省向南可輻射港澳和東南亞市場,向西可通達西南地區市場,是發展石油化學工業的戰略要地。
㈥ 大力發展石化產業對地理環境有哪些影響
石化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 業,但伴隨石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其對區域環境專的負面效應也日益屬顯現。對石化企業數量、產值以及污染物排放進行相關分析表明:石化企業數量、產值與"三廢" 排放的相關性系數均較高;石化企業數量、產品產量、產品結構和企業生產技術、污染治理技術及管理等都對石化產業污染排放有很大影響。為保護生態環境,實現 國民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應從政府部門、石化相關企業及社會等三方面採取措施,控制石化產業的污染排放,實現綠色發展。
㈦ 《中國製造2025》為石油化工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中國製造2025》提出要推進製造過程智能化,在重點領域試點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回,加快人機智能答交互、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管理等技術和裝備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石油化工行業是典型的流程工業,產業鏈長、控制點多、工藝過程復雜,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對裝備的依賴性很強,裝備先進與否,決定著行業的進步程度。《中國製造2025》以推進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石油化工裝備一旦獲得智能化的質的飛躍,將為轉型發展奠定重要的物質基礎。
㈧ 國家發改委將會同工信部下發《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
《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對今後一個時期的石化產業布局進行了總體部署,旨在通過科學合理規劃,優化調整布局,從源頭上破解產業發展的「鄰避困境」,提高發展質量,促進民生改善,推動石化產業綠色、安全、高效發展。
石化產業是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投資強度大、產業關聯度高。我國乙烯、對二甲苯等中高端石化產品嚴重短缺,市場潛力較大。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抓好《方案》的實施,不僅有利於促進石化產業轉型升級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對拉動社會投資和穩定經濟增長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各有關單位要充分認識做好《方案》貫徹落實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組織領導,積極協作配合,強化安全監管,加快推動《方案》內石化基地及重大項目的建設。
㈨ 中國石化行業的發展趨勢圖
該股目前起漲雙線中,後市看漲,重點關注階段頂8.87元和節點三8.91元的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