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文化產業導論

文化產業導論

發布時間:2020-12-02 01:30:50

1. 蔡尚偉的主要學術成果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我國文化產業政策研究》(批准號09AZD032),任負責人
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電視創新與西部文化的現代化》(批准號03CXW004),任負責人
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我國中心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與軟實力競爭》分課題《成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與軟實力競爭》(批准號06&ZD011),任負責人
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提升輿論引導力研究—以汶川大地震等西部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為切入點》子課題《西部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輿論引導環境的典型性研究》(批准號:08&ZD060),任負責人
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文化軟實力發展戰略研究》子課題《文化產業與文化軟實力》(07AXW003),任負責人
6、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研究基地四川師范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項目《對成都、重慶城市文化與傳媒關系的百年考察》(2003年度),任負責人
7、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廣播學院廣播電視研究中心課題(批准號:2000ZDXM860001)《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廣播電視發展戰略研究》,主要承擔《四川廣播電視發展戰略研究》與《成都廣播電視發展戰略研究》的調研與撰寫工作
8、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5.12」地震後四川的形象修復與文化產業發展》(批准號:SC08A04),負責人
9、四川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項目《文化產業比較案例研究》,任負責人
10、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普及讀物項目(2012年度)《文化產業通俗讀本》,任負責人
11、四川省「十三五」規劃前期重大研究課題《四川省「十三五「建設美麗四川,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總體思路研究》,任負責人
12、2013年8月,《「中國夢」的實現與「美麗中國」建設瓶頸的突破》獲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立項。
…… 1《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文化產業對策:「文化十條」》2009年1月,在河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新聞愛好者》雜志承辦的「改革開放三十年與新聞事業發展」徵文評選中,被評為特等獎
2《媒體競爭論》(四川省第十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新聞傳播類)2003年3月《媒體競爭論》(第四屆中國廣播電視學術專著評選一等獎)2003年10月
3、《紀錄片的「真實」之夢》2003年中國電視金鷹獎(論文)二等獎
4、《從國家文化安全的視角看廣播電視集團化》(2001年8月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獎二等獎)
5、《當前推進廣播電視集團化改革的現實路徑》,《聲屏世界》12/2000[2001年6月獲中國記協舉辦的首屆全國新聞專業期刊優秀論文、優秀欄目大賽銀獎]
6、《深度報道的革命》(2001年11月獲第七屆中國廣播電視學術論文獎三等獎)
7、《對東西部傳播不平衡現象的幾點思考》[2001年9月獲四川省廣播電視學術論文獎二等獎(省級政府獎)](2001年11月獲第七屆中國廣播電視學術論文獎二等獎)
8、《對四川廣播電視集團化改革的幾點思考》[2001年9月獲四川省廣播電視學術論文獎一等獎(省級政府獎)]
…… 1、《人大復印資料》(2009年第2期)全文轉載《金融危機下的中國文化產業》(調研報告),原載《光明日報》,2009年1月15日整版刊發,並得到多位中央領導同志的肯定,部分政策建議被國家有關部門採納
2、《人大復印資料》(2009年第3期)全文轉載《臨「危」不懼求「機」遇——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原載《中國電影報》,2009年2月6日
3、《人大復印資料》(2010年第1期)全文轉載《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原載《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
4、《新聞與傳播》2001年第3期轉載《自上而下:當前推進廣播電視集團化改革的必要路徑》,原載《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2001
…… 1、《文化因素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凸顯》,中宣部,2010年1月
2、《文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中宣部,2010年4月
3、《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的機遇、挑戰與政策建議》,中宣部,2009年11月
4、《站在時代的高起點上,科學編制「十二五」文化產業規劃》,中宣部,2009年6月
5、《應對復雜經濟形勢,推動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中宣部,2009年4月
6、《文化產業進入國家後續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之必要性、可行性與初步建議》,中宣部,2009年4月
7、《國外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的經驗與教訓》,文化部,2009年3月
8、《國際金融危機下的中國文化產業機遇》,中宣部,2009年2月
9、《積極進取,化危為機,推進建設現代文明強國——文化領域應對金融危機的戰略措施建議》,中宣部,2008年12月
10、《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文化部,2008年11月
…… 1、《百年「雙城記」——成都、重慶的城市文化與傳媒》,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2、《電視專題》,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
3、《版權興市:「世界現代田園城市」路徑探索》,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年
4、《文化產業比較案例》,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年
5、《電視文化戰略》,中國市場出版社,2007年
6、《廣播電視新聞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7、 《文化產業導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8、《影視傳播與大眾文化》,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年
9、《媒體競爭論》,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年5月 1、《哲學解釋學與新聞傳播》,《新聞與傳播研究》2/2000
2、《媒體合作:媒體競爭的明智策略》,《新聞與傳播研究》4/1999
3、《深度報道的革命》,《新聞與傳播研究》1/1999
…… 1、《突破美麗中國建設的瓶頸》 ,《人民日報》理論版,2014年01月16日 07 版
2、《美麗中國,夢想還有多遠?——關於美麗中國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光明日報》整版刊發,2013年04月02日
3、《文化產業:破冰揚帆正逢春——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的機遇、挑戰與政策建議》,《光明日報》整版刊發,2010年1月7日
4、《金融危機下的中國文化產業》 ,《光明日報》整版刊發,2009年1月15日
5、《城市文化建設與創意產業的發展》, 《光明日報》,2006年8月12日
6、 《開啟中國文化產業國際化時代》,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年5月
7、 《城市特質與(文化)創意產業路線選擇》, 《中國文化產業評論》第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8、《論新中國文化經濟及文化產業政策的演變》,《思想戰線》,2010年第1期
9、《論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文化產業發展》, 《思想戰線》,2009年第2期
10、 《1929-2009:金融危機與傳媒業發展》,《現代傳播》,2009年第1期
11、 《新聞學與傳播學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統計分析》, 《現代傳播》,2008年第2期
12、 《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廣播電視業發展》,《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9年第3期
13、 《金融危機對國際出版的影響和中國出版業的潛在機遇》, 《中國出版》,2009年第2期
……

2. 南京藝術學院的文化產業管理

這個專業從去年開始招收非藝術類文科生。分數線一般到達二本線就可以了。
前景不好說,只能說人才市場空缺還蠻大的,國家也比較重視。
可是文化產業這個概念很大啊啊啊
我去年進的,學的東西非常之雜亂,至今還理不清頭緒(市場營銷,經濟學,管理學,各種概論,各種歷史,法律……)
不過課程不怎麼緊,蠻輕松的,考試也比較容易過=。=(之後就說不定了,,)
總之學校蠻好的,專業什麼的。。呵呵,要知道這年頭畢業生出來找工作,專業對口率還不到30%=-=
多考證吧
ps:包分配工作純屬瞎扯淡。

3.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考研

個人感覺他們很一般的,
我感覺還是選擇盛世清北更好的,
你可以查詢一下他們的相關資料,對比一下。

4. 請問山東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研究生復試相關信息

給你2011年的復試流程和參考資料,估計今年和去年變化應該不是很大,你可以參考參考。祝你好運!
山東藝術學院2011年研究生復試和錄取工作實施細則
根據教育部教學[2011]3號《關於做好201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錄取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工作要求,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現對我院2011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復試和錄取工作制定如下實施細則。
一、關於復試
(一)參加復試的基本分數要求
201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考生復試基本分數要求:初試成績總分不低於320分,政治、外語不低於35分 ,業務課不低於53分,藝術學作為藝術理論學科,考生參加復試總成績要求350分(含350分)以上,廣播電視藝術學外語成績要求45分(含45分)以上,達到上述各科目分數的考生,具備了參加我院復試的基本要求,全部准予參加復試。
(二)復試名額的確定
依據國家分數線標准,我院上線生205人(其中科學學位藝術學16人,音樂學40人,美術學50人,設計藝術學44人,戲劇戲曲學11人,電影學8人,廣播電視藝術學22人,舞蹈學9人;專業學位音樂0人,美術2人,藝術設計3人)。上級批准我院2011年研究生招生規模為145名(其中科學學位計劃105人,專業學位計劃40人),已接收推免生37名(其中學術型26人,專業學位11人),我院還剩餘招生計劃108名(其中學術型79人,專業學位29人)。
我院108名招生計劃擬分配如下:預留學術型6名、專業學位4名支持重點學科和特色專業;為學校學科建設優化生源結構,部分沒有線上生源的學術型專業方向可接收校外調劑生(擬5名),專業學位25名(其中音樂8名,美術8名、藝術設計9名)可通過校內外技能類線上生源擇優錄取;餘68名學術型計劃考慮各二級學院上線生源數與各學科、專業方向以及過線人數基數,擬分配如下:藝術學5人,音樂學13人,美術學17人,設計藝術學15人,戲劇戲曲學4人,廣播電視藝術學8人,電影學3人,舞蹈學3人。研究生處負責對考生資格進行審查和函調政審。並將復試名單上網公示。
(三)關於同等學力與跨學科考生的復試
同等學力資格與跨學科復試的考生,復試時須加試本科主幹課程的考查,加試科目不得與初試科目相同,難易程度應按本科教學大綱的要求掌握,其中筆試科目不少於兩門,每門考試時間不少於3小時,試卷滿分為100分。
(四)關於調劑考生參加復試。我院2011年碩士生招生擬在線上生空缺專業調劑部分非一志願報考我院的優秀考生參加復試。考生調劑必須同時符合以下條件:(1)、調劑考生的報考單位一般應為具有博士學位授權點的單位。(2)、所有專業均不接收專升本、同等學力考生調劑。(3)、調劑考生成績須符合原報考專業和擬調劑專業的國家線及我院復試基本要求。
考生調劑必須通過「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進行,調劑信息系統於4月6日零點關閉,研究生處提出調劑考生名單,與二級學院協商確定調劑考生復試名單並發出復試通知。
二、關於錄取
(一)2011年我院研究生招生計劃錄取145名。研究生錄取工作要切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提高研究生新生質量;繼續堅持按需招生、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保證質量、寧缺毋濫的原則。
(二)依據專業總成績排序擇優錄取。
專業總成績計算公式為:
1、學術型:專業總成績=初試成績[總分×50%]+復試成績[(復試專業成績×60%+面試成績×40%)×50%]
2、專業學位:專業總成績=初試成績[(初試業務1+初試業務2)×50%]+復試成績[(復試專業成績×60%+面試成績×40%)×50%]
專業復試成績按150分制計,個別學科按照百分制打分,成績統計摺合為150分計算;面試成績按百分制計,60分以上為合格;外語復查考試成績以不低於國家規定英語分數線(35分)為合格。參加復試並達到政審合格的考生,按專業總成績排名錄取,由院研究生招生委員會研究確定。
三、研究生復試的內容與要求
復試內容包括思想政治審查、專業考試、外語復查(含筆試、聽力、口語)和體檢,通過復試全面考察考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確保錄取質量。
(一)思想政治審查主要審查考生單位對該生思想政治情況鑒定材料。擬錄取名單確定後,函調審查考生檔案。考核小組由研究生處提出名單,報院研究生招生委員會主任審定。
(二)專業考試內容主要包括:考生對專業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參考考生在高校期間的學習成績、科研活動以及工作業績,著重考察考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專業考試由各學院招生組負責安排,其復試小組名單報院研究生招生委員會主任審定。
專業考試採取面試與筆試相結合的方式。面試時間一般以半小時為宜,筆試時間每門不少於三小時。
(三)外語復查(筆試)及外語聽力、口語測試由研究生處負責安排。
(四)學院保健科負責對所有參加復試的考生進行體檢。
(五)研究生復試於4月9日報到,4月10日——12日進行。
四、組織落實
(一)院研究生招生委員會統一領導研究生復試和錄取工作,決定成立有關復試工作的組織,負責審定考生復試名單和擬錄取名單等。
(二)成立專門小組審查學生檔案及相關情況。
(三)各學科專業復試、面試及加試(含命題、制卷、考務及考場安排、技能類評分工作),均由各學院招生組負責;專業筆試復試閱卷工作由研究生處負責;考試與面試成績由研究生處負責統計。
(四)研究生處負責組織安排外語復查(筆試)及外語聽力、口語測試工作(含命題、制卷、考務及考場安排、評卷工作),做好復試錄取的協調工作。
(五)監察組對復試、錄取工作要認真嚴格地進行監督。
(六)研究生處應及時將復試結果通知考生,想方設法幫助擬不被錄取考生尋求調劑單位,並與各學院共同對遺留問題進行處理。
五、加強領導 嚴肅紀律
要認真貫徹教育部和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關於研究生錄取工作的各項規定,制定公正、規范的復試、錄取細則,嚴格按照招生程序操作,不得隨意變更。參加復試和錄取工作的人員,要認真履行職責,公平公正。要嚴格遵守研究生錄取工作紀律,堅決抵制徇私舞弊等不正之風。對違反招生紀律的個人,學院將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紀律處分,直至追究其法律責任,以維護招生紀律的嚴肅性和確保研究生錄取的質量。

二O一一年四月一日
山東藝術學院2011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參考書目

050401藝術學
初試:
01—16方向:
《藝術概論》、《美學概論》類通用教材
01—12方向:
中外音樂史、中外美術史、中外戲劇史、中外影視史、中外文學史諸藝術門類通用教材
05方向:
《中外藝術史要略》張維青、高毅清著,山東人民出版社
《中國文化史》張維青、高毅清著,山東人民出版社
13方向:
《文化經濟學》胡惠林、李康化著,上海文藝出版社
《文化產業導論》蔡尚偉等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14方向:
《法理學》(第二版)張文顯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西法律文化比較》崔永東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15方向:
《心理學》葉奕乾、祝蓓里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心理學》黃希庭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
16方向:
《藝術與創意》田川流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9年5月
《創意學全書》(上下冊)郭力宜著,中國城市出版社,1997年10月
《理論:碰撞與交融》呂學武、范周著,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復試:
01方向:
《文化管理學概論》田川流、何群著,雲南大學出版社
《現代管理學》趙景華主編,山東大學出版社
02方向:
《中國美學史大綱》葉朗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
《西方美學史》凌繼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03方向:
《藝術民俗學》張士閃著,泰山出版社
《中國民俗與民俗學》張紫晨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04方向:
《審美功利主義》杜衛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國古代美育思想史綱》聶振斌著,河南人民出版社
05方向:
《中外藝術史要略》張維青、高毅清著,山東人民出版社
《中國藝術學》彭吉象主編,高教出版社
06方向:
《文化人類學》 馬廣海著,山東大學出版社
《人類口頭與非物質遺產》向雲駒著,寧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07方向:
《出版文化史論》章宏偉著,華文出版社
《中國出版理論與實務》趙勁等著,中國書籍出版社
08方向:
《中國傳統文化要論》馬新、劉德增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齊魯文化概論》王志民著,山東文藝出版社
09方向:
《世界文化史》裔昭印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藝術發展史》[英]貢布里希著,范景中譯,天津美術出版社
10方向:
《民間美術概論》楊學芹、安琪著,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中國民間美術》靳之林著,五洲傳播出版社
11方向:
《現代藝術社會學導論》宋建林著,知識出版社
《西方美學史》凌繼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12方向:
《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英]約翰•斯道雷著,楊竹山等譯,南京大學出版社
《通俗文化理論導論》[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納蒂,閻嘉譯,商務印書館,2003年
13方向:
《文化產業概論》胡惠林主編,雲南大學出版社
《文化藍皮書: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系列(08、09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4方向:
《知識產權法》鄭成思著,法律出版社
《文化法學》楊麗婭著,濟南出版社
15方向:
《藝術心理學原理》蘇琪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版
《咨詢心理學》(第二版)張日升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版
16方向:
《現場:文化的質感》呂學武、范周著,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嚴三九、王虎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

050402音樂學
01-06方向:
初試:
《民族音樂概論》中央音樂學院主編,人民音樂出版社
《中國傳統音樂概論》(民族民間音樂部分)袁靜芳著,上海音樂出版社
《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劉再生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中國近現代音樂史》(近代部分)汪毓和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音樂通史》於潤洋主編,上海音樂出版社
《西方音樂史》湯納德•傑•格勞特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曲式與作品分析》李吉提著,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和聲分析351例》吳式鍇編著,世界圖書出版社
部分研究方向復試參考書目:
《音樂美學基礎》張前、王次炤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民族音樂學概論》伍國棟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07-11方向:
初試:
《中國音樂通史簡編》孫繼南、周柱銓主編,山東教育出版社
《中國近現代音樂史》(近代部分)汪毓和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音樂通史》於潤洋主編,上海音樂出版社
《曲式與作品分析》吳祖強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曲式與作品分析》李吉提著,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和聲學教程》(上、下冊) 伊• 斯波索賓等合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和聲學教程》桑桐著,上海音樂出版社
《復調音樂基礎教程》陳銘志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部分研究方向復試參考書目:
《音樂分析基礎教程》彭志敏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管弦樂隊配器法》牟洪編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管弦樂法基礎教程》王寧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12方向:
初試:
《中國音樂通史簡編》孫繼南、周柱銓主編,山東教育出版社
《中國近現代音樂史》(近代部分)汪毓和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音樂通史》於潤洋主編,上海音樂出版社
《和聲學教程》(上、下冊)伊• 斯波索賓等合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和聲學教程》桑桐著,上海音樂出版社
《管弦樂隊配器法》牟洪編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管弦樂法基礎教程》王寧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復試:
《傳統作曲技法》趙曉生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器樂作曲基礎教程》趙行道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13-16方向:
初試:
《中國音樂通史簡編》孫繼南、周柱銓主編,山東教育出版社
《中國近現代音樂史》(近代部分)汪毓和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音樂通史》於潤洋主編,上海音樂出版社
《曲式與作品分析》李吉提著,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和聲分析351例》吳式鍇編著,世界圖書出版社

550101音樂
初試:
340藝術基礎:
《藝術碩士(MFA)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資格全國聯考考試大綱及指南》,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藝術學基礎知識》王次炤主編,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911專業理論:
《中國音樂通史簡編》孫繼南、周柱銓主編,山東教育出版社
《中國近現代音樂史》(近代部分)汪毓和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音樂通史》於潤洋主編,上海音樂出版社
《曲式與作品分析》李吉提著,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和聲分析351例》吳式鍇編著,世界圖書出版社

050403美術學
初試:
01—13方向:
《中國美術簡史》、《外國美術簡史》中央美院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術概論》王宏建、袁寶林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14方向:
《教育心理學》陳琦著,2005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術學科教育學》常銳倫著,2007年版,人民美術出版社
《美術鑒賞及其教學》錢初熹著,2007年版,人民美術出版社
15—16方向:
《大學書法》任平主編,西泠出版社
《中國書法史》黃惇主編, 遼寧美術出版社
17—19方向:
《中國美術簡史》、《外國美術簡史》中央美院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術概論》王宏建、袁寶林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復試:
17方向:
《藝術發展史》[英]貢布里希著,范景中譯,天津美術出版社
《西方畫論輯要》(修訂本)楊身源、張弘昕編著,江蘇美術出版社
18方向:
《中國繪畫通史》王伯敏著,三聯書店出版社
《中國繪畫美學史》陳傳席著,人民美術出版社
《中國古代畫論類編》俞劍華編著,人民美術出版社
《中國畫論輯要》周積寅編著,江蘇美術出版社

550107美術
初試:
340藝術基礎:
《藝術碩士(MFA)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資格全國聯考考試大綱及指南》,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藝術學基礎知識》王次炤主編,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911專業理論:
01—07、09-15方向:
《中國美術簡史》中央美術學院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或中國青年出版社
《外國美術簡史》中央美術學院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08方向:
《大學書法》任平主編,西泠出版社
《中國書法史》黃惇主編, 遼寧美術出版社

050404設計藝術學
初試:
01—13方向:
《中國工藝美術史》田自秉著,東方出版中心出版
《世界現代設計史》王受之著,中國青年出版社
《設計概論》類通用教材
14方向:
《當代中國攝影藝術史(1949-1989)》佟樹珩,袁毅平等撰寫 陳昌謙等主編,中國攝影出版社,1996年版
《世界攝影史(修訂版)》顧錚,浙江攝影出版社,2006年
《大學攝影基礎教程(修訂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彭國平、張宗壽,浙江攝影出版社,2005年

復試:
12方向:
《工藝美術概論》李研祖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圖案設計原理》(修訂版)諸葛愷著,江蘇美術出版社

550108藝術設計
初試 :
340藝術基礎:
《藝術碩士(MFA)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資格全國聯考考試大綱及指南》,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藝術學基礎知識》王次炤主編,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911專業理論:
01-11方向:
《中國工藝美術史》田自秉著 東方出版中心
《設計概論(修訂版)》荊雷編著 河北美術出版社 2007年版。
12-13方向:《攝影藝術概論》 夏放著 浙江攝影出版社
《大學攝影基礎教程(修訂版)》 彭國平、張宗壽編 浙江攝影出版社。

050405戲劇戲曲學
01—07方向通用參考書:
《戲劇藝術十五講》董健、馬俊山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世界藝術史•戲劇卷》宋寶珍著,東方出版社
《中外戲劇史》劉彥君 廖奔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01方向:
《演員自我修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中國戲劇出版社。
《戲劇表演基礎》梁伯龍、李月主編,高等藝術教育「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中國藝術教育大系(戲劇卷),文化藝術出版社。
《中國話劇表演史論》呂雙燕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02方向:
《演員藝術語言基本技巧》方偉等編著,高等藝術教育「九五」部級重點教材,中國藝術教育大系(戲劇卷),文化藝術出版社。
《朗讀學》張頌著,湖南教育出版社。
《朗誦與主持藝術》劉元鳴趙興科著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版。
03方向:
《中國戲曲史教程》鈕驃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
《中國話劇通史》葛一虹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
《西歐戲劇史》 廖可兌著,中國戲劇出版社1994年版。
《現代歐美戲劇史》陳世雄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04方向:
《美學概論》王朝聞著,人民文化出版社。
《影視美學》 彭吉象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05方向:
《編劇理論與技巧》顧仲彝著,中國戲劇出版社。
《編劇課堂——從文字到藝術》王超著,中國戲劇出版社2007年版。
06方向:
《編劇理論與技巧》顧仲彝著,中國戲劇出版社。
《戲劇理論史稿》余秋雨著,上海文藝出版。
《戲劇情境論》高啟光著,泰山出版社2007年版。
07方向:
《舞台設計創作論》徐翔著,中國鐵道出版社。
《充滿符號的戲劇空間》胡妙勝著,知識出版社。
08-11方向:
《中國戲曲發展史》廖奔、劉彥君著,山西教育出版社
《中國文學史》「中國戲曲」部分 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京劇知識手冊》 吳同賓著,天津教育出版社
12方向:
《中國戲曲發展史》廖奔、劉彥君著,山西教育出版社
《中國文學史》「中國戲曲」部分 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戲曲音樂基本理論》安祿興著,新疆人民出版社
050406電影學
初試:
《影視美學》彭吉象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電影藝術導論》黃會林等著,中國計劃出版社
《電影學論綱》田川流、王穎主編 ,山東人民出版社
復試:
《影視美學》彭吉象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電影藝術導論》黃會林等著,中國計劃出版社
《電影學論綱》田川流、王穎主編,山東人民出版社
《世界電影理論思潮》游飛、蔡衛著,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050407廣播電視藝術學
初試:
《傳播學總論》胡正榮著,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電視傳播史》郭鎮之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復試:
01-03方向:
《數字藝術編輯基礎》李錦程編著,齊魯書社
《數字視頻編輯與合成》李錦程、張常霞編著,齊魯書社
04方向:
《紀錄片的理念與方法》:任遠著 ,2008年第1版,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050408舞蹈學
01-04方向:
《舞蹈藝術概論》隆蔭培、徐爾充著,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中國舞蹈發展史》王克芬著,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03方向:
《舞蹈文化與審美》於 平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05方向:
《中國舞蹈發展史》王克芬,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國近現代舞蹈發展史》王克芬,人民音樂出版社
《西方芭蕾史綱》朱立人,上海音樂出版社
《中國舞蹈名作賞析》田靜,人民音樂出版社
《舞蹈概論》約翰•馬丁著(美),歐建平譯,文化藝術出版社

5. 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的學科建設

院長寄語
工商管理學部在2010-2011學年度設有5個本科專業,分別為會計學、工商管理(財務方向)、工商管理(應用經濟方向)、工商管理(文化創意與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每一專業旨在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商業知識,使學生有機會在上述各個領域進行專業發展。學部有超過2000名學生,五十多位教師,所有的教師都是從世界各地聘請,有豐富的教學和研究經驗,是會計,財務,稅務,經濟學,管理學和文化產業管理等領域的專家。學部的教學方法著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但在學術知識上有嚴格的要求。課堂外,學部為學生提供系列的專業發展及職業發展講座和專業培訓,幫助學生安排社會實踐,培育學生成為未來商界領袖,能夠面對瞬息萬變的全球經濟所帶來的各種考驗,為學生踏入真實商業世界做准備。
學部已經培育了多屆畢業生,畢業生就業單位包括各大銀行、會計師事務所、外資企業等。其中更包括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金城建築公司等知名大企業及金融機構。學部也與香港、海外著名學府在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有緊密合作,香港浸會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澳洲墨爾本大學、帝國理工學院、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等分別錄取該校畢業生修讀研究生學位課程。另外,學部課程獲得專業團體的認證,例如,會計專業已經獲得香港會計師公會和澳洲會計師公會的專業認證,學生畢業後也可考取國際會計專業資格,成為注冊會計師。學部為學生提供財務金融方面的專業培訓,包括與香港銀行學會聯合提供的專業財富管理師培訓及考試,財務及其他經濟類學生可參加培訓及考取該專業認證。
左龍佩蘭教授
左龍佩蘭教授是傑出的會計學者,在教學研究,管理培訓和高校行政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香港理工高級會計文憑,是英國 Brunel University 工商管理碩士和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左教授是香港執業會計師,同時是英國會計師學會資深會員、香港稅務學會資深會員、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會員、香港證券專業學會會員及香港財務會計協會榮譽會員。左教授的教學硏究包括稅務政策、會計及公司管治。在國際學術和專業雜志發表不少論文及出版書籍,曾為亞太稅務雜志編輯委員會會員。左教授在香港的會計專業領域有很高的名望,是香港會計師公會六屆理事,曾任該公會多個委員會主席。左教授亦是現任香港財務會計協會副主席及香港女會計師協會理事。在2000年和2006年連續兩界被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委員會(會計界別)選委。2009年,左教授被委任為深圳省級全國婦聯香港特邀代表。左教授曾出任無數公職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稅務上訴委員會委員,香港職業訓練局會計咨詢委員委員及香港學術評審局課程甄審評判委員等等。同時,左教授獲香港特區政府委任為強制性公積金計劃上訴委員會委員,博彩稅條例上訴委員會委員,結算及交收系統上訴審裁處成員及香港金融管理局程序覆檢委員會委員。
目標
秉承UIC在中國內地建立博雅大學的先鋒理念,繼續致力於創新的商業教育和專業培訓,為推動中國的商業及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使命
◇ 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商業教育及培訓,培養優秀的學術知識型人才及專業應用型人才。
◇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商業知識,使學生有機會在商業領域進行職業發展。
◇培養學生批判性思考及分析能力,使學生能處理真實世界中的復雜商業問題。
◇為學生生畢業後選擇繼續深造做准備。學部與香港和海外的一些大學在工商管理碩士和其他一些商學碩士課程上建立了緊密的合作,為學生繼續深造提供機會和便利。
專業認證
◆香港會計師公會專業認證
2009年3月30日,香港會計師公會(HKICPA)一行對該校的會計學學士課程進行認證考察。UIC已成為國內第一所通過香港會計師公會認證其會計學士課程的大學。會計專業本科生一畢業即可加入香港會計師公會專業資格課程 (QP) 考試。
2011年2月,香港會計師公會通過了對該校專業會計轉制課程的認證審核,UIC非會計專業和非商科學生通過參加及完成UIC開辦的轉制課程後可參加香港會計師公會專業資格課程考試。
◆澳洲會計師公會專業認證
會計專業已經獲得澳洲會計師公會認證,學生一畢業即可申請澳洲會計師公會學生會員資格,經過三年以上導師指導並通過該公會所設的另外六門課程即可獲得澳洲會計師公會的專業資格。
◆香港銀行學會專業財富管理師合作協議
2010年10月24日,學部與香港銀行學會簽訂專業財富管理師專業資格考試合作協議,財務專業及其他商科學生可參加香港銀行學會的專業財富管理師專業認證考試。
2011年工商管理學部開設專業 專業 專業方向課程 培養目標 就業領域 會

學 會計學原理、中級會計學、高級會計學、成本與管理會計、審計學、財務會計理論、會計信息系統、香港稅務、財務管理、公司法、法律原理、商業導論、商業傳訊、策略管理、宏觀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原理、組織行為學、商業數學及統計學、畢業論文等。 幫助學生掌握會計學原理基本知識,為其將來從事會計、財務管理及商務管理工作做好准備。並為學生畢業後做好准備,並為學生畢業後獲取國際會計師專業資格打好基礎。 會計師事務所、政府或公營機構,大中小型企業、商業及投資銀行、 保險公司、投資公司等。 人 力



理 人力資源管理、 績效與報酬管理、勞動與工業關系法、人力資源戰略規劃、國際人力資源管理、勞工經濟學、招聘與任用、人力資源發展、會計學原理、商業導論、組織行為學、法律原理、商業傳訊、策略管理、宏觀經濟學原理、 微經濟學原理、商業統計學、 財務管理、畢業論文等 培養學生掌握以人為本的國際化人力資源管 理知識。了解組織的基本結構與系統,且能將人力資源管理融入組織。 學生將具備有國際視野 與專業優勢在 國內與外來國際化企業獲得就業機會、專業化的人力資源專員、人力管理咨詢與培訓專員、薪酬與福利專員、雇員關系專員、力資源與行政專員等。 工 商

理 財務方向:
商業導論、組織行為學、 宏觀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原理、 財務管理、商業數學、商業統計學、 應用經濟計量學、財務策劃與投資 分析、銀行與信貸、公司財務學, 定息證券、會計學原理、 期貨與期權市場、金融預測、 國際金融、財務風險管理、 商業決策之博弈論、資訊管理系統、 金融機構管理、畢業論文等。 旨在培養學生掌握金融投資領域的基本知識,為其將來從事財務管理 等相關領域的工作或研究做好准備,使學生能夠更有優勢在香港或中國大陸的公私企業、海外及政府機構中獲得就業或在國內外繼續研究生學習。 商業銀行、投資公司、 顧問公司、會計師事務所、政府或非政府機構,大中型企業等。 工


理 應用經濟方向:
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數理經濟學、應用經濟計量學、中級宏觀經濟學、中級微觀經濟學、中國經濟概論、組織行為學、商業導論、商業傳訊、亞太經濟學、貨幣銀行學、策略管 理、財務管理、商業數學、商業統計學、產業組織、法律原理、會計學原理、畢業論文等。 培養能夠勝任多種商業管理職業的國際化管理人才。 商務經營及經濟管理,銀行,金融機構,政府機關及跨國企業等工作。或者選擇在國內外繼續深造。 工


理 文化創意與管理方向:
會計學原理、商業導論、組織行為學、法律原理、商業傳訊、策略管理、宏觀經濟學原 理、微經濟學原理、財務管理、商業數學、商業統計學、中國城市文化產業導論、文化產業管理、文化經濟及文化發展、文化政策及決策、國際文化貿易、文化產業實習、商業研究方法、電影美學、製作與多媒體管理、相片成像原理、空間設計基礎、展覽設計、展覽創意演繹、藝術現況、現代藝術概念、藝術創意與美感、畢業論文等。 本專業主要包括工商管理核心科目、文化產業必修科目及三類文化產業選修科目,如電影及電視,新媒體及設計和視覺藝術等,並以博雅教育作為較全面的文化 培育,創造新意念人才,掌握好文化產品的附加價值。 電影、電視、建築、工藝、平面設計、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廣告、演藝、音樂、游戲、 及資訊科技等各個領域,並扮演生產者、 設計師、產品開發商、 及市場專才等角色,這些專才都具備創新管理能力和企業家精神,能力高者可達至總裁級的位 工


理 市場營銷(市場營銷管理):
商業導論、組織行為學、策略管理、法律原理、商業統計學、宏觀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原理、市場營銷學導論、客戶關系管理、中國市場營銷管理、網路營銷市場、營銷市場調查、消費行為與營銷策略、國際市場學、品牌管理、市場營銷策略、服務營銷市場、商業研
究方法、營銷管理、畢業論文等。 培養學生掌握市場營銷管
理知識及技能,制定市場
營銷商業戰略方案,為發
展各企業及維持長久的競
爭優勢。 市場營銷管理專才具備國際市場營銷走勢的洞察力,掌握市場商機,有能力幫忙各企業制定合宜商務策劃及市場營銷競爭戰略。市場營銷學畢業生擁有高就業機會及創業能力。市場營銷技能已是現代CEO所不能缺少的管理核心才幹。市場營銷管理人的工作范疇甚廣,包括金融銀行、房地產、
建築、影視、傳媒、旅遊、娛樂、零
售、飲食、物流運輸及政府等。 院長寄語
理工科技學部的教學理念是為各專業學生提供具特色的專業知識技能以滿足不用工業領域的嚴格需求。另外,通過通識教育和全人教育的實踐訓練,學生們不但具有多方面的才華,而且增強了對社會責任的認識。此外,老師們也特別注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便他們能夠充分地去應對日新月異的世界裡將會遇到的問題。盡管學校學部尚屬「年輕」,但縱觀本學部教師和學生的素質,部分老師已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研究基金,學生也獲得了多項國家獎勵。
鍾森文 教授
鍾森文教授是世界知名的糖尿病醫學方面的專家,美國伯克利州加利福尼亞大學博士,並曾在麻省理工學院進修博士後課程。在加入香港大學之前,他曾在芝加哥伊利諾醫學院從事教學工作數年。在香港大學,他率先利用基因突變的老鼠來研究糖尿病綜合症的病理機制。他在白內障醫學領域的研究突出,曾獲美日白內障研究會議的一個頗具聲望的獎勵,並多次被邀請出席國際會議作專題報告。
目標
理工科技學部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社會意識及個人修養的全面發展,以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和具管理方面的專才為目標。
使命
◇為學生提供全面深入的專業知識,使學生有機會在相關領域進行職業發展。
◇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課外學習機會,例如實地考察、與企業合作開發科研項目、組織到企業去實習,使學生活學活用,為處理真實世界中的復雜問題創造條件和提供堅實的基礎。
◇為學生畢業後選擇就業或繼續深造做准備。
2011年理工科技學部開設專業 專業 專業方向課程 培養目標 應



學 心理學導論、發展心理學、生物心理學、心理學史、心理治療流派、心理學研究方法、實驗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心理評估與測量、健康心理學、知覺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異常與變態心理學、中國人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法醫心理學、多元文化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消費者心理學、工業與組織心理學、咨詢心理學等。 旨在培養能在各級管理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統計理論與實際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將具備在工業、商業等領域工作或在國內外繼續研究生學習的能力和敢於在發展迅速的統計領域中面對挑戰的信心。
。 計






術 計算機組織、結構化編程、計算機科學概論、數據結構和演算法、面向對象編程、軟體開發工作坊I、Ⅱ、Ⅲ、數據通訊和網路、資料庫管理系統、演算法設計和分析、操作系統、編程語言原理、信息技術職業實踐、線形代數、離散結構、畢業論文I等。 配合UIC之全人教育理念,旨在培養計算機科學、軟體工程和信息技術領域適應快速變化的信息時代挑戰的國際化人才。 環


學 環境技術:世界生態與人類、生物學、生物和化學實驗、生態守恆、微生物學、環境健康與毒物學、化學、生物化學與生理學、環境科學導論、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環境管理、環境化學與污染控制、環境學實驗、綠色商業管理、生物工藝學導論、化學分析、環境分析與監控、綜合固體廢物管理、畢業論文I等。
環境管理:世界生態與人類、生物學、生物和化學實驗、生態守恆、微生物學、環境健康與毒物學、化學、生物化學與生理學、環境科學導論、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環境管理、環境化學與污染控制、環境學實驗、綠色商業管理、會計學原理I、管理科學、微觀經濟原理、中國經濟概論、營銷導論、畢業論文I等。 旨在培養具有環境科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專業人才。本專業有兩個方發展方向:環境技術和環境管理,學生可根據自身學習情況、個人志趣以及擇業取向進行選擇,深刻了解全球與當地各種環境問題、導致的原因以及環境惡化的防治與控制技術,學會開發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管理系統和提高環境保護的技能。 食





程 生物學、生物和化學實驗、微生物學、化學、化學分析、生物化學與生理學、食品科學概論、食品化學、食品工程、食品分析、營養學、食材與食品工藝、食品科學實驗I、食品微生物與毒理學、食品科學分析實驗、食品質管與安全、功能食品、食品包裝、食品廢料管理、食品科學實驗Ⅱ、畢業論文 I等。 旨在培養具備食品科學與食品工程方面專業知識,能從事食品科學與工程領域里新產品研究與開發、生產管理與經濟管理、產品質量檢測與質量控制、工程設計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金


學 :高等數學 I、Ⅱ、高等代數I、Ⅱ、時間序列和金融建模、隨機過程及其應用、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基礎統計學 (理科B類)、離散數學、運籌學、高等概率論、利息理論、控制論和金融數學、回歸分析、金融建模中的鞅方法、會計學原理、金融學理論、金融衍生產品導論、公司財務原理、投資分析和組合管理、高級應用計量經濟學、 C++ 程序設計語言、經濟學 I、Ⅱ、畢業論文等。 旨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熟知國際規則的復合型高級定量金融人才。使學生系統掌握金融數學的相關理論基礎,接受嚴格的數理金融思維訓練;能夠熟練運用英語,並具有相關軟體的運用以及建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不僅具備金融學、經濟學、數學、統計學、計算金融和金融管理等方面專業知識結構,而且熟知國際金融市場,從事金融及其衍生產品的開發、應用和管理。未來能在國內外的金融、證券、投資等商業、經濟、科研和政府部門從事資產管理、經濟分析、金融建模、金融產品的創新和開發工作。 統

學 結構化編程、線性代數、高等數學、高等微積分I、高等微積分Ⅱ、金融數學導論、物流學、線性規劃和整數規劃、隨機模擬、最優化方法、基礎統計學、統計與概率、回歸分析、離散變數的數據分析、統計軟體入門、質量控制--六西格碼、試驗設計、多元統計分析、畢業論文I等。 旨在培養能在各級管理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統計理論與實際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將具備在工業、商業等領域工作或在國內外繼續研究生學習的能力和敢於在發展迅速的統計領域中面對挑戰的信心。 院長寄語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致力於提供優質的專業教育。課程設置涵蓋了多個不同且具特色的學術及專業領域,包括:影視學、國際政治(政治與國際關系方向)、新聞學(國際新聞方向)、公共關系學(公共關系與廣告方向)、社會學(社會工作與社會行政方向)、英語(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方向)、英語(應用翻譯方向)、英語(現當代英語語言文學方向),這八門專業課程是按現時社會對這些專業人才的需求而設置,學生可根據個人志趣及未來事業發展取向做出最適當的選擇。
在博雅及全人教育的理念下,學部致力於讓學生充分掌握專業知識,培養其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使其成為實干、獨立、自信、創新且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和未來領袖,服務社會及國家。學部各個專業以不同形式的實習/臨床訓練來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提升其競爭力。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在不斷優化教師隊伍、提升教學及學術水平的同時,各個專業亦加強與行業、政府部門在學術、科研、發展以及專業培訓方面的緊密合作。這不僅有助學術及產業方面的發展,也會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培訓和就業機會。深信學校的教學理念、優質的課程及教學,能滿足同學們對學術及專業知識的追求。學校熱忱歡迎同學們加入本部,成為學校的成員。
宋美璍教授
宋美璍教授是一位資深的教師與學者,已在台灣的高等教育領域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三十餘年。宋教授於台灣大學外文系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後,又榮獲了哈佛燕京獎學金繼續前往美國Brown University深造,獲得了英美文學博士學位。宋教授學成返回母校台大任教。並於1993年獲邀到University of Chicago擔任訪問學者一年,後於2000年轉至淡江大學任教。宋教授在教學與研究之外,亦擔任行政職務,曾先後任台大外文系主任、台大國際交流中心主任,和淡江大學外語學院院長,學會理事、學術期刊編輯與審查委員等。
宋教授研究專長包括十八世紀英國文學、性別理論、台灣女性文學等。她專注研究英國文學中的城市空間呈現,以倫敦做為例子,探討地誌論述所牽動的文化議題。宋教授於1980年代首先將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引介至台灣學界,並將西方女性形象與女性意識的文學翻譯為中文。她也撰寫英文論文,詮釋台灣現代小說中的女性意識,於國際期刊與專書發表,藉此積極參與新文化思潮交流傳播。
國內外專業組織人員
「社會工作與社會行政學」課程已是下列國際、地區及中國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組織」成員:
⒈國際社會工作學院聯合會會員(IASSW)
⒉亞洲太平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成員(APASWE)
⒊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成員(CFSWE)
⒋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華南分會常務委員
學部開設專業 專業 專業介紹 就業領域 傳







) 培養學生具有深度電影電視文化素養及媒體製作能力,能夠掌握影視多媒體策劃、劇本創作、拍攝、後期製作及數字技術的知識與技巧,能夠從事影視、多媒體創作與製作、研究及經營管理等工作。
傳播學理論、傳播研究方法、電子媒體與電影導論、劇本寫作、電視與中國社會、錄像攝影、影視導演、錄音與混音、電影錄像剪輯、電視節目規劃與編制、製作與多媒體管理、影視學畢業論文等。 電視台編導、編劇、攝像、後期製作、節目策劃等;影視公司編劇、導演、製片、攝像、後期製作;多媒體傳播公司策劃、製作及後制人
員。畢業生也可在國內外影視傳播相關專業繼續深造。 國
際政

(政治與國際關系方向) 旨在培養學生在政治、政治經濟以及國際關系領域的分析能力及實踐技巧,從政治文化的角度,增進對國際事務的認識,提高對政治問題的理解,增進學生的國際視野。各國領事館大使、國際著名政治家富布萊特學者(Fulbright)將持續被邀為學生開設講座,增加學生的國際視野。 畢業生可以從事政府服務、跨國公司服務,公共政策研究、新聞、法律及教育等方面工作或出國留學深造。 新聞學(國際新聞方向) 旨在提供中國內地前所未有的課程,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印刷、廣播和網上媒體新聞,了解到新聞行業的實際操作技巧。亦會辦實習報紙、製作新聞及紀錄片,以及管理網站上的網上雜志。通過參與理論知識以外的實踐活動 ,為學生將來在電視台、報社、雜志社及網上媒體工作做准備。 畢業生不但從事新聞采訪報道的電視記者、新聞評論、節目策劃等工作而且也可以選擇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以及香港等繼續深造。 公共關系學(公共關系與廣告方向) 旨在培養學生充分掌握公共關系及廣告學理論與技能,公共關系與廣告領域的傳媒應用,同時注重媒體及活動策劃、創意設計及製作能力的培養。為企業形象和品牌傳播培育公共關系及廣告管理專業人才。 畢業生可於政府、媒體、跨國企業、專業公關及廣告公司等,從事品牌宣傳、媒體策劃及執行、活動策劃及管理、廣告創意設計、客戶服務等領域的相關工作。亦可選擇申請去海內外高等學府,繼續接受相關專業訓練。 社


(社會工作與社會行政方向) 社會工作與社會行政學專業,教學隊伍「全部由資深、擁有社會工作專業資歷及實務經驗老師與導師擔任教學」,課程設計著重「社工服務」和「社會服務管理」的雙重訓練,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須接受不少於800小時的「督導實習」及100小時的實務技巧訓練。課程旨在為中國及近鄰國家、地區培育及輸送具有專業知識,高素質及實乾的專業社工人才。 中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亦致力於改善民生,提升國民福祉,以達致社會和諧及穩定。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改革社會體制,完善社會管理的部署,充分發揮社會工作在促進經濟社會協調快速發展的重要作用,國家祈望於2015年可達至200萬的社會工作者。這可見社會工作者之需求乃極之殷切,就業前景非常樂觀。UIC2010年第一屆社會工作與社會行政學31位畢業生升學深造及就業率已達100%,展示了該校社工學生強勁的競爭力。 英語(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方向)非師范類 旨在培養學生能像英語為第一語言的人士自如運用英語,致力於滿足當今中國教育發展形勢的需求,為中國的各級學校培育全能的英語教學人才。課程的教學重點涵蓋三個主要領域:學科知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教學技巧。 畢業可擔任/成為:教師及教育管理人士;國際商業貿易從業人員;涉外機構行政管理人員 英語(應用翻譯方向) 旨在培養漢英、英漢翻譯與傳譯人才。研究中外翻譯的歷史、理論、流派,探討翻譯的性質、用途、標准、原則和方法,並探索語言轉換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是一門跨學科跨文化、應用范圍廣泛的學科。 畢業生可以從事政府、教育、經濟、媒體等相關領域的翻譯或傳譯工作。並在翻譯、傳譯或相關領域進一步研究和應用學科知識或海外進修。 英語(現當代英語語言文學文學士方向) 「現當代英語語言文學」專業以當今世界普遍使用的英語語言為學習主線,透過了解當代英語語言、文學的過往;密切關注當前英語語言發展方向,令學生能時刻掌握英語文學和語言領域的第一手學術和學習信息,與時俱進。同時, 英語文學課程和社會語言學課程在提高學生文學水平的同時, 還讓他們接觸到不同英語語言國家的文化,為學生畢業後進入更高一層次的學習或踏入國際商業界做好充足的准備。
現當代英語語言文學專業致力於培養學生具備高水平的語言技能,特別為想要出國深造的學生打好學術基礎。同時,也力求提高學生求職時的語言和交流技能,為學術研究和求職作好准備。這也是未來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 本專業提供的不是職業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在中國內地、香港、或海外繼續更高一層次的學習。其他畢業生也可以在多個領域供職,例如:
· 行政管理
· 銀行金融
· 政府公職
· 翻譯行業
· 旅遊行業
· 高等教育和學術領域
· 媒體和出版業
· 圖書館(英語專業學生具備繼續攻讀圖書管理學和信息學的良好基礎)
· 法律行業(英語專業學生也具備繼續攻讀法律的良好基礎)
· 研究分析行業
· 技術文章撰寫
· 公共關系和市場營銷
· 國際合作企業內的商務交流領域。

6. 南藝考研問題

1.南京藝術學院招收研究生的專業有藝術學名、音樂學、美術學、設計藝術學,電影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學室內設計建議報考美術學或者設計藝術學。
2.
藝術學專業參考書目
01 藝術學原理 1. 《藝術概論》部級教材,王宏建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
2. 《藝術學》,楊恩寰、梅寶樹,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3. 《藝術發展史》,(英)貢布里希著,范景中譯,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8 年;
4. 《藝術理論》,科林伍德,中國社科出版社。
1 、考試科目中第⑤門為復試科目,所有科目的考試均在南京大學及本院連續進行。

2 、專業名稱前標●號的為博士學位授權點。
02 藝術美學 1. 《藝術概論》部級教材,王宏建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
2. 《中國美學史大綱》,葉朗,上海人民出版社;
3. 《西方美學史》,朱光潛,人民文學出版社;
4. 《 20 世紀西方美學史》,張法,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03 藝術史
1. 《藝術概論》部級教材,王宏建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
2. 《藝術發展史》,(英)貢布里希著,范景中譯,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8 年;
3. 《中國美術簡史》,洪再新著,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04 藝術批評 1. 《藝術概論》部級教材,王宏建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
2. 《西方藝術批評史》,文杜里著,海南人民出版社;
3. 《觀念藝術的中國方式》,顧丞峰,湖南美術出版社;
4. 《中國書畫美學史綱》,樊波,吉林美術出版社。
05 藝術教育 1. 《藝術概論》部級教材,王宏建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
2. 《教育概論》,葉瀾,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年;
3. 《中國教育史》,孫培青,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7 年;
4. 《 20 世紀中國美術教育歷史研究》,陳瑞林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年;
5. 《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曹理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 年。
06 文化產業 1. 《藝術概論》部級教材,王宏建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
2. 《文化產業導論》,蔡尚偉等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6 年版;
3. 《文化藝術管理學》,田川流、何群著,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1 年版;
4. 《藝術管理學(美術卷)》,曹意強主編,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2007 年版。
07 藝術管理 1. 《藝術概論》部級教材,王宏建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
2. 《文化產業導論》,蔡尚偉等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6 年版;
3. 《文化藝術管理學》,田川流、何群著,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1 年版;
4. 《藝術管理學(美術卷)》,曹意強主編,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2007 年版。

同等學力報考者和非藝術學校(或系科)畢業生均須加試兩門本科專業綜合課考試科目:①藝術美學;②文學。參考書目為:《美學原理》(新排本),楊辛、甘霖編,北京大學出版社;《美學概論》,王朝聞主編,人民出版社;《中外文學教程》,季伏昆主編,遼寧美術出版社。加試科目考試成績不計入總分,滿分值為100分,60分為及格線。

7. 向勇的著作成果

主要學術著作有《文化產業導論》、《文化立國》、《創意領導力:創意經理人勝任力回研究》、《創意答與管理:從創意產業到創意管理》(譯著)、《區域文化產業研究》(合著)、《文化產業人力資源開發》(主編)、《中國創意城市——創意城市發展研究》(編著)等。

8.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那些學校有設

貴州大學文化產來業管理專自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文化基礎知識和良好的文化藝術鑒賞能力,具備現代管理知識和技能,掌握文化產業經營特點和運作規律,了解國內外文化藝術發展趨勢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開設藝術概論與美學、文化產業概論、文化經濟學、文化市場營銷學、新聞與傳播學、編輯與出版發行、廣播影視學、表演藝術與經營管理等課程。
就業方向:適用於黨政宣傳文化部門從事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管理工作,也能在各類傳統與新型傳播媒體、影視製作業、出版發行業、廣告業、演藝業、娛樂業、數字內容和動漫業、文化旅遊和會展業等文化企事業單位從事經營管理、文化產品生產管理和國際文化交流與傳播工作。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PS:報考很簡單,在學校網站就有。其實各地區很多學校都有這個專業,當拋磚引玉了

9. 南京藝術學院有幾個校區啊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在哪個校區

南京藝術學院有兩個校區,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在主校區。
南京藝術學院簡稱「南藝」,是中國獨立建制創辦最早並延續至今辦學實力最雄厚的高等藝術學府,中國六大藝術學院之一,江蘇省唯一的綜合性藝術院校,國家文化部與江蘇省政府省部共建大學。
南京藝術學院的前身是1912年中國美術教育的奠基人劉海粟先生約同畫友創辦的上海美術圖畫院,1930年更名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由蔡元培先生任上海美專董事局主席,1959年定名為南京藝術學院。已發展成為在國內外卓有影響的綜合性高等藝術學府,擁有多學科、本碩博多層次教育體系的新型綜合性藝術院校。是截至2013年全國唯一擁有藝術學五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的高校。

10. 文化產業化最早由誰提出

在歷史上,「文化產業」概念的提出起源於對「大眾文化」的爭議。法蘭克福學派的阿多諾(THeodor Adono )和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在他們於1947年出版的《啟蒙的辯證法》一書中首次提出了「文化工業」的概念。從藝術和哲學價值評判的雙重角度對文化工業進行了否定性的批判。阿多諾和霍克海默認為,文化產品在工廠中憑借現代科學技術手段,以標准化,規格化的方式被大量生產出來。並通過電影、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大眾傳播媒介傳遞給消費者,最終是文化不再扮演激發否定意思的角色,反而成為統治者營造滿足現狀的社會的控制工具。
與阿多諾和霍克海默對文化工業的批判立場不同,同屬法蘭克福派的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就對文化工業和大眾文化持樂觀態度,他承認大眾文化的積極價值和歷史意義。
阿多諾和霍克海默提出的「文化工業」,實際上是對「文化產業」的否定批判。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文化工業」一詞最初產生的語境被新的語境所置換,它漸漸發展成為一種中性概念,也就是今天所普遍使用的「文化產業」。
1980年初。歐洲議會所屬的文化合作委員會首次組織專門會議,召集學者、企業家、政府官員共同探討「文化產業」的涵義、政治與經濟背景及其對社會與公眾的影響等問題,文化產業作為專用名詞從此正式與其母體脫離,成為一種廣泛意義上的「文化—經濟」類型

閱讀全文

與文化產業導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