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全國水泥行業正在脫胎換骨
在江西分宜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全封閉式的生產線干凈清爽,高高的煙囪兀立無煙,辦公區窗明幾凈,水泥路面寬大清潔,兩邊綠草如茵,工廠和青山,構成了一幅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和諧相融的優美畫卷。{TodayHot}由於科學實施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廢氣粉塵凈化處理,企業一改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打架」局面為「握手」的局面。分宜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是水泥行業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順應國家產業政策,給企業帶來和諧健康發展的一個縮影。
宏觀調控見成效,科學發展走新路。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作用下,截至2006年年底,代表先進工藝的新型干法水泥產量比重從2000年的不足10%升至50%,佔到「半壁江山」,立窯、濕法窯等落後工藝水泥開始「脫胎換骨」,有的已經完全關閉停產;以中國建材集團收購海螺水泥徐州萬噸生產線為標志,國內大企業集團區域市場整合的序幕拉開,水泥產業集中度加速提升;行業整體效益大幅回升,2006年利潤總額預計突破140億元。{HotTag}
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介紹,受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的拉動,這些年水泥的市場需求很旺。同時,水泥又是典型的能耗高、污染高的「雙高」產業。我國水泥工業粉塵排放佔全國總排放量的70%以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成為大氣污染的「主凶」;石灰石是水泥工業主要消耗的資源,而我國可用於水泥生產的高品位石灰石礦山儲量可開采尚不足50年,資源嚴重匱乏。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和水泥工業自身的特點,我國水泥工業的發展既要保持較高的速度,又要與資源、能源、環境、交通運輸條件相和諧。
水泥行業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行業。2004年以來,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先後出台了《水泥工業產業發展政策》、《水泥工業發展專項規劃》等一系列調控政策,這些政策對水泥產業布局調整、產業技術政策、能源消耗、資源節約和循環經濟等作出具體規定,指明了水泥工業的發展方向和結構調整目標。相關政府部門在項目審批、清理違規項目、嚴把信貸和土地閘門等政策措施方面開始加力。
有力的措施讓水泥行業逐步邁上穩定、健康的發展軌道。據統計,2006年全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產能為8400多萬噸,一部分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落後工藝企業已經或正在被淘汰。即將實施的新水泥標准為落後水泥生產戴上「緊箍咒」,新型干法水泥的發展空間擴大。國家重點支持水泥企業名單近期將公布,入圍企業將在項目立項、土地審批、貸款投放上得到國家支持。產業的整體布局逐步廓清並越來越科學。
節能、環保、循環經濟是水泥工業的發展方向。國家發改委、國家環保總局為此作出了明確要求和部署。目前,首批循環經濟試點水泥企業項目已經啟動,國家重點支持的水泥回轉窯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開始實施,安徽海螺、浙江三獅等大型水泥集團率先進行了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改造。(原國鋒)
編後
過去的一年,在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良好態勢的同時,宏觀調控成效進一步顯現。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連續幾個月回落,有保有壓取得積極進展。鋼鐵、鉛鋅、水泥、平板玻璃行業投資出現下降,煤炭、電力、紡織行業投資增幅出現回落。與此同時,淘汰落後產能步伐加快,重點行業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今天我們報道的水泥行業就具有代表性。
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的問題還遠未得到解決。今年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仍要抓好結構調整工作。在合理控制投資增幅的同時,要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通過把好土地、信貸閘門和提高市場准入門檻,繼續嚴格控制新上消耗高、污染重、技術落後的項目,繼續加強和支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薄弱環節,推動國民經濟朝著又好又快方向發展。
② 水泥建材行業的發展對環境有影響嗎
建材發展導向
2014
年第
02
期
54
1 水泥行業發展現狀
我國是水泥生產和消費大國,水泥的產量近年來一直穩居世
界的第一位。作為經濟建設的最基本的原材料,目前國內外尚無一
種材料可以替代其地位。水泥工業也已經成為了衡量國家國民經濟
社會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准。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
的經濟建設規模不斷地擴大,並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水泥工業
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盡管我國水泥工業的發展比較迅速,但是在快速發展的過程
中也出現了許多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我國水泥行業集中度低,很多
生產企業的規模較小、產品的檔次比較低且有很多水泥達不到國家
標准
;
有一些企業生產能力落後科技含量低,這些企業占據了相當
一部分比重
;
水泥產業的布局不合理,產能分配不均勻
;
水泥生產
企業的能耗比較大、資源的浪費現象嚴重還嚴重的污染環境等。
1.1 水泥生產集中度低,產品質量不穩定
我國水泥行業水泥生產企業的數量比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總和
還多,大部分的企業都為小型企業,導致生產集中度和市場集中度
都遠遠低於國際發達國家水平,水泥行業的過於分散造成市場的惡
性競爭使得企業的利潤水平大大降低,而許多中小企業為了提高自
己的利潤水平採用不規范的操作,造成產品的質量不穩定,與此同
時工程的質量也會受到影響,直接影響到建築工程的壽命。
1.2 水泥行業供求失衡,產能過剩
水泥是一種區域性比較強的產品,如果在一定區域內集中過
多的企業會導致市場買賣雙方力量失衡,
以及企業之間的無序競爭。
一個區域快速發展就會吸引來許多的水泥生產企業來此地落戶,使
得水泥供大於求,最後導致企業之間惡意競爭,形成本區域水泥
價格低於別的區域的現象,企業效益明顯的降低。自
2003
年以來,
低成本、
國產化
NSP
技術和裝備區的取得了重大進步和長足的發展,
國內的產能迅速增長,至
08
年,我國的水泥產能過剩現象已經比
較明顯。至今水泥行業已經呈現出全面嚴重的產能過剩現象。許多
生產企業開啟價格大戰,最後導致全行業虧損。
③ 現在水泥行業發展前景 怎麼樣
水泥行業目前來說前景不是很樂觀,前幾天中央電視台報道全國水泥企業有4000多家,要在版這個五年權內整合到1500家左右,還號稱整合後的南方水泥如何好。其實全國水泥企業遠不止4000家,目前來說已經基本飽和,今年過完年之後已經逐步顯現出來。其實早在三年前浙江水泥企業就整體停窯有2個月之久。目前來說西北地區、新疆還有空間。其它地區前景不樂觀。估計小立窯基本都要逐步停掉了,粉磨系統保留的可能還是比較大。從全國來看水泥基本是中建材、中材、海螺三足鼎力之勢。海螺在成本控制上做的比較好,水泥價格有競爭優勢,缺點是在整合合並過程中因管理制度太嚴格,企業文化融合上不好。但是在下一步的整合中表現怎麼樣,誰能在下一步的整合中拿到市場份額,誰將是中國水泥業未來真正的老大。
想知道更詳細的可以去水泥構件交易網看看,每天都會有新的更新出來。
④ 未來水泥的應用有哪些
過去的十年,水泥行業的發展往往重視量的增加,但是這種量的增加並沒有給行業帶來合理的利潤。現在國家主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低碳經濟,水泥行業因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減排任務首當其沖,因此,從水泥行業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也不應該再走過去單純擴大規模的老路。
「十二五」期間通過兼並重組、合理布局,水泥產業集中度將會得到顯著提升,大規模集約化的經營模式在未來幾年成效明顯的同時,水泥行業新的發展方向將會隨著發生轉變:
標號化:提高水泥產品性能 現在我國32.5水泥使用量占總用量的60%-70%,42.5水泥只佔30%左右,這和我國經濟發展及建築質量的要求很不匹配,更重要的是和國家的節能減排政策不匹配。混凝土的等級也很低,目前我國以C30為主,而發達國家基本是C50。混凝土提高一個等級,就可以減少10-15%的水泥和鋼筋用量。推廣高性能混凝土不僅會給建築業帶來革命,也會給建材業帶來深刻變化,水泥企業必須實行高標號化來迎接這場變化,這是水泥行業迎接低碳經濟的不二選擇。
特種化:實現產品品種多樣化 政策限制導致企業不能擴大產量,那麼不擴大產量之後,企業做什麼?企業應該加大創新力度,大力開發特種水泥,使產品向多樣化發展。日本住友大阪有100多種特種水泥,這種細分化的產品結構會給水泥企業帶來巨大的利潤空間。我國的特種水泥用量正在逐漸增加,如橋梁、核電站、高鐵、大壩等,不同的施工環境需要用不同的水泥。因此,水泥企業應該進一步提升技術含量,細分市場,研發各種特種水泥,增加產品附加值。
商混化:推行粉磨站和攪拌站一體化 全世界大的水泥公司都做商混和砂石骨料,一般本公司商混用量占水泥供應量的30%-40%,而我國水泥企業做商混的就很少,上規模的更少。如果能把粉磨站和攪拌站一體化,不但能延伸產業鏈,使水泥廠大規模進入商混,更能直接面對終端客戶,可以確保混凝土質量。
國家在整頓水泥行業的同時,也發現商混業在打亂仗。所以當淘汰完小水泥之後,還應該把水泥和商混大規模整合、重組、改造,讓商混作為水泥企業的最終產品出現,減少中間環節,節約生產成本,確保產品質量。這是水泥行業必須要走的一步。
製品構件化:推動水泥與建築的結合 水泥製品構件化是水泥企業延伸產業鏈的方向,水泥產品大型構件化、集成化、模式化,可以極大提高水泥產品的附加值。預制構件在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經有了大規模發展。三十年前我們也做過預制構件,但因當時技術條件所限做得非常粗糙。如今技術發展迅速,預制構件可以做到天衣無縫,成品房屋可以不粉刷就十分美觀,有些構件甚至可以上機床加工。
⑤ 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的產業發展
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非金屬材料製造業、非金屬材料技術裝備與工程業、非金屬礦業三大主業。
非金屬材料製造業
業務包括:水泥及製品、玻璃纖維、復合材料、人工晶體、工業陶瓷、混凝土、新型牆材等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
集團是中國大型水泥製造企業之一,在中國的西北、中南和華東地區擁有數十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是中國西北地區重大的水泥製造商;集團還是全球五大、中國三大玻璃纖維製造商之一,2008年底擁有玻璃纖維產能44萬噸,位居中國第二、全球第四;在非金屬新材料領域,中材集團擁有一系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新技術,是我國重要的高新技術材料提供者。擁有特種玻璃纖維、復合材料、人工晶體、工業陶瓷四大國家級核心技術,多項非金屬材料科技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多年來,中材集團製造的高強及特種玻璃纖維、碳纖維復合材料、高級人造晶體及特種陶瓷等高端產品,被用於國民經濟各等領域,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非金屬材料技術裝備與工程業
業務包括:水泥等非金屬材料生產線的勘查、設計、技術開發、裝備製造、工程總承包;在現代水泥工業工程服務領域,中材集團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集研發、設計、裝備製造、工程建設功能於一體的系統集成(EPC)工程總承包能力。其技術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並擁有大批專有技術和國家專利。以全國產化技術及裝備建設的5000T/D和10000T/D超大型化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水平位居世界領先地位。
經過資源整合和實施國際化戰略,中材集團非金屬材料技術裝備工程業迅速走向國際市場,品牌效應與國際競爭力迅高速提升。2008年全年中材集團的營業收入近50%來自境外,新簽國外合同額達到670億元。水泥技術裝備工程業不僅占據國內絕大部分市場份額,而且國際市場份額達到34%,躍居全球第一。
中材集團的成套技術與裝備已出口到歐洲、美洲、非洲及中東、東南亞等五十多幾個國家和地區,並首次以EPC(交鑰匙工程)方式進入歐洲市場,成為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
非金屬礦業
集團的非金屬礦業是國內非金屬礦行業的技術引領者,對國內戰略性非金屬礦產資源具有控制力。所屬26家地勘總隊是我國唯一從事建材及非金屬礦產資源地質勘查專業隊伍,擁有建材及非金屬礦山80%以上的勘探市場。集團還擁有是國內最大的高嶺土生產加工企業,國內品級最好、儲量最大的原生金剛石礦,國內產能最大,擁有可采儲量最多的石膏礦。
集團獨自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嶺土降粘技術、煤矸石—煤系高嶺土煅燒技術與工藝等系列非金屬礦選礦加工技術及設備製造能力;利用自主知識產權生產製造的沖擊式超細粉碎與分級成套設備等系列產品的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際先進水平,集團非金屬礦深加工技術及裝備製造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產品遠銷東南亞和非洲等國家。
⑥ 水泥行業的發展前景
水泥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原材料,水泥工業與經濟建設密切相關,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水泥仍將是人類社會的主要建築材料。作為傳統行業的建材行業,一直以來被稱為「兩高一資」行業,是僅次於冶金、化工行業的第三大耗能大戶,因此水泥單位產品能耗對建材工業節能降耗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由於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交通運輸業快速發展等等這些因素的影響,水泥的需求量呈現增長趨勢。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下,高度分散的中國水泥行業即將迎來重組和整合時代。我國將重點支持優勢企業在水泥行業內並購重組落後和困難企業,鼓勵大型企業聯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資源利用率。
目前,水泥市場各地不一,水泥行業集中度較低,全國前十大生產廠商市場佔有率不到20%,未來行業並購整合,並從區域競爭逐漸擴張到全國性競爭將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水泥行業的地域性特徵,使得各地市場景氣度各不相同。西部和北部更多受益於政府經濟刺激計劃,水泥市場產銷兩旺,因此毛利率較高。其中西北地區水泥企業毛利率最高,高出全國平均水平70%多;東部和中部由於經濟發達,行業競爭過於激烈,毛利率偏低。西北區域水泥需求主要依靠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拉動。而西南區域新型干法比例及城市化率都偏低,且由於西南地區運輸相對封閉,水泥價格一直位居全國首位。且災後重建再加上4萬億投資中的大型基建項目,都進一步推進西南區域的水泥需求和價格。西南區域將是全國六大水泥區域中景氣度最好、發展最具潛力的區域市場。
「十二五」期間,隨著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國內市場對水泥總量需求將由高速增長逐步轉為平穩增長,增速明顯趨緩。但水泥基材料及製品發展加快。預測水泥年均增長3%~4%,2015年國內水泥需求量為22億噸左右。可見水泥行業未來發展的空間是巨大。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水泥行業的發展前景及未來發展趨勢,請訪問《2014-2020年中國水泥機械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提供市場規模和潛力研究、市場細分和用戶行為研究、渠道模式研究、競爭對手調查、市場進入研究、消費者研究、可行性研究、商業計劃、產業規劃等系統的市場研究咨詢服務。在消費品、能源化工、機械電子、it軟體、教育培訓、車輛交通、零售百貨等眾多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研究經驗和實戰咨詢顧問經驗。宇博智業研究中心專業的投資分析人員為您的投資保駕護航,為您的投資減少一份風險,增添一份保障。
⑦ 水泥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前瞻網摘要:在政府政策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未來兩年中國水泥業的整合將版加速。相信,行業整合將會大權幅減少競爭,並在中期提高主要水泥企業的定價能力和盈利能力。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水泥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受到國家嚴格限制新建水泥生產線的政策,水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持續下滑,使得水泥新增產能逐步減少,2011年,我國水泥固定資產投資1059億元,同比下降11.72%。預計2012年將進一步下降,供需關系逐步改善。
望採納謝謝
⑧ 中國水泥行業發展前景趨勢怎樣
2007年,中國水泥行業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全行業運行和發展總體呈現出又好又快的勢頭。2007年1-11月,中國水泥製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362,074,059千元,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350,293,152千元,實現累計利潤總額20,654,911千元。
2008年1-11月,中國水泥製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438,198,836千元,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423,148,544千元,實現累計利潤總額26,134,875千元。2008年9月份以來,隨著國際金融風暴影響加深和整個國民經濟增速減緩,水泥生產也出現增速放緩、價格下降、效益下滑的新情況。但是,綜觀2008年前11個月總體情況,中國水泥工業實現產值、銷售收入和效益大幅增長,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從長期來看,在中國城鎮化趨勢沒有完全改變以前,水泥需求將依然保持高增長態勢。2008年11月國家提出四萬億拉動內需計劃及擴大內需十條政策,主要集中在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災後重建等方面,水泥作為建築行業必不可少的建築材料,無疑會受益良多,水泥工業有望保持平穩增長。
中投網《2009-2012年中國水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⑨ 水泥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如何求答案
水泥企業發展砂石骨料,不但對企業由小變大、由大變強有重要意義,而內且對延伸產業鏈,推進水泥容、混凝土攪拌站、砂石骨料三大行業有機結合起來聯動發展,形成統一的產業,進而對提高混凝土質量及節約原材料,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都有重要意義,尤其對面臨礦山資源即將枯竭的水泥企業轉型更具有戰略意義。 、
上海科巍路橋機械有限公司全面支持水泥行業向砂石骨料行業延伸發展,公司採用國內先進技術,結合國內砂石行業實際情況研製的砂石設備主要包括移動破碎站、固定破碎站,顎式破碎機、 反擊式破碎機、圓錐破碎機、沖擊式破碎機,新型制砂機、振動篩、給料機等 在市場上深受廣大客戶的信賴,擁有著良好的市場聲譽,是砂石行業生產的首選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