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產業規劃包括哪些方面,產業規劃包括哪些方面知識
產業規劃一般包括以下內容:產業發展現狀和特徵的分析、產業發展目回標和發展定位、產業發展答重點方向、產業空間引導等。
一、產業發展現狀和特徵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產業發展可分為不同的階段,產業發展在各個階段所面臨的問題、發展的驅動因素、產業政策、空間布局特徵及其區域經濟影響作用明顯不同。因此,產業發展和規劃的前提條件是要立足不同行業的總體發展態勢,從更廣闊的區域背景條件出發,搞清楚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和特徵。
二、產業發展定位和目標
產業發展定位和目標是產業規劃的核心,產業發展方向、重點和空間引導等要圍繞產業定位和目標展開。
三、產業發展方向和發展重點規劃
前瞻產業研究院規劃師指出,在產業發展和規劃之中,要確定產業發展方向,明確產業發展的重點。對於各產業規劃而言,需要確定未來各產業內部行業的發展重點。
四、產業空間規劃
產業空間規劃是產業發展在空間的具體落實。產業空間規劃要根據全國和各地區產業布局現狀,結合產業發展和布局的理論,發揮各產業的特點和優勢,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與政府宏觀調控相結合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資源、促進產業的協調和持續發展為目標,在空間上合理配置和引導產業發展。
② 我國既需要發展什麼產業,也需要發展各種什麼產業
我國既需要發展文化產業,也需要發展各種高端產業。
既要重視發展文化事業又要重視發展文化產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綜合國力的增強,
③ 產業發展研討會需要審批嗎
一般不用。但如果要組織一個大規模的、跨地區的大型會議,在疫情尚未結束之際,那必須要經過上級主管部門和衛生防疫部門的審批。
④ 企業發展需要什麼
[原創]企業發展最需要什麼?
2008-9-11 11:53:37【作者】rteyrtytr
今天上午關於在職員工培訓相關問題與王總、培訓部石磊進行探討,話題一開始,王總就問到「企業發展最需要的是什麼?」我們各自發表了看法。大家的觀點不盡相同,企業發展最需要的就是人才。那「員工最需要的是什麼?」就值得我們的管理層去仔細考慮了。
從房地產經紀行業的發展趨勢來分析,未來的房地產從業人員必將是「全能經紀人」,無論從發展規律,到營銷模式上或是企業間的競爭上,都應該是這樣的一個趨勢。「全能經紀人」將占整個從業人員的主導位置。那回答剛才的問題,我的答案就是「專業」。我想我們的員工最需要的就是「專業」。簡單來講首先就是專業的職業素養、其次專業的職業技能、再次專業的職業服務。
專業的職業素養
當今企業用人的標准不斷提高,地產經紀行業更是如此,幾乎都將職業素養放到高於職業技能的位置。足以看到在經歷市場的優化企業老總對人才的重視,對用人標準的重視和職業素養的重視。所謂「德才兼備」、「有德有才」不都是將「德」作為考核員工,選人用人的標准之首嗎?職業素養已經遠遠超出於傳統意義上「道德和素質」,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文化,職場素養和知識內涵等的結合。比如財務人員應該首先具備的職業素養就是正直和清廉。培訓人員應該更注重「厚德載物」,企業員工都應該具備忠於職守,嚴謹認真的職業素養。作為經紀行業或者經紀公司更應該注重誠信經營,從業人員自然也要注重到這一點。一個企業的發展如何只需要看看它的員工職業素養怎樣就基本了解了。為什麼之前行業屢屢出現各類惡性事件,經紀公司屢屢發生內部員工走私單等事件,這些都是職業素養欠缺的表現。
盡管我們的員工在職業素養方面已然做的不錯,但實質上我們還可以做的更好,所以,我們每一位員工在工作中更應該注重修煉自身的職業素養,做什麼就要像什麼?就這么簡單!雖然我們不能完全杜絕某些害群之馬,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現有基礎上提高一小步,我想這樣的人在公司內部也是無法生存下去。另外,我個人並不完全認為,職業素養與學歷有直接的關系,因為很難說北大、清華的畢業生就比其他院校的畢業生素養高,我國的教育系統教育體制只是更多的教會我們書本上的知識,況且這些知識在實際的工作中並不能得到理想的應用,更多的需要進入職場後再次進修。所以,在當今職場才流傳這樣的話「中專生好用,大專生能用,本科生湊合用,碩士研究生沒辦法用。。」當然實際情況我就不再評論,不過這一說法真值得我們思考。
專業的職業技能
關於這一點,作為經紀行業,我們需要的就是「全能經紀人」他已經完全的將這一行業的職業技能包含其中,只是因人的差異在專業度上有所不同。我為「全能經紀人」的解釋就是:既會操作一手樓盤又能操作二手樓盤、既懂買賣又懂租賃、既熟悉貸款又明白過戶、既了解電話營銷又清楚網路營銷。這樣的經紀人才是「全能經紀人」。跨時代的經紀人。而我們大多數都將業務流程切割成很多的版塊,卻忽略了全程一條龍一貫到底的服務流程,既不利於樹立公司品牌又不利於培養內部員工,既不利於公司全面發展又會增加企業成本和擴大操作錯誤率。在《從營銷模式看企業用人》一文中我也提到這樣的觀點。我們要想在廣大客戶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口碑,就需要專業的、一流的、標準的服務。減少服務環節的交接,因為今天我們做的是服務而不是流水線上的機械性工作。我們就要把我們專業的技能完整的體現出來,要不在將來的市場中,我們就不能算完全的經紀人,而都是「半成品」。
從歐美地區房地產經紀行業發展情況來看,他們每家經紀公司僅有10幾名經紀人,沒有超過50名的,其餘也有類似我國經紀公司的大批員工,這些大批員工在經紀公司都叫「銷售員」,他們只負責前期的開發和聯絡,而真正涉及到專業部分都是由經紀人來完成的。而且這些經紀人,他們不僅是我們今天所談的「全能經紀人」更重要的是他們懂得包括營銷、文學、藝術、裝修、經濟、心理學等至少10幾門課程和專業。經過專業機構培養持證上崗的,當然他們的待遇也是不菲的。從這點看我們的差距就非常明顯了。國家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必然在各行各業將與國際接軌,房地產行業也必然會發展到跨時代的一步。到那個時候,我們可能都要目瞪口呆了。
專業的職業服務
各行各業都在講究服務,然而真正能把服務做好的沒有幾家,政府、銀行經常說我們建設雄偉壯觀的辦公樓是為人民、為客戶服務的,很難想像這樣的辦公樓對於客戶能帶來什麼,還不如多搞幾個沙發幾個凳子,幾台飲水機來的實惠,到底是為了自己還是為客戶就不知道了。今天,我們做企業,我們就需要認認真真的做好我們的服務,我們沒必要搞一些虛的東西,只有客戶對我們的服務滿意了,他才會買單,我們不是政府更不是銀行,客戶對我們有權提出要求,因為至少今天客戶還可以多項選擇。
做房地產經紀行業就要做出行業應有的服務,從簡單的禮儀到行業的規范、從基本的人性化到標準的操作,從做客戶想要的到客戶所想不到的。我們都需要在工作中慢慢摸索、總結,變成標準的服務流程,從客戶一進店面都走出去那一刻都能感受到不是單純的在買房子而是在享受買房子的過程,甚至關注到客戶日常的點點滴滴。記得前不久寫了一篇《談地產經紀行業客戶在哪裡》中也提到類似的觀點,有人在跟帖中問道「還是沒說客戶在哪裡呀?」,當即,我覺得很有意思,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方法,但方法從何而來,沒有任何的方法是別人完整的放在你的面前的,任何的觀點和想法只具有指導性,況且這位同行一定沒有明白我說的意思。
房地產經紀行業未來需要也必然會和國際接軌,那就一定會走向規范的一天,「專業」就顯得尤為重要,讓我們從現在起就從小事嚴格做起,專業化做起,相信到那一天來臨的時候定能信心百倍的面對,這也是針對目前市場取勝的必然之路。
⑤ 產業發展規劃生效需要哪些程序
產業發展規劃沒有資質要求。
因為產業發展規劃不屬於法定規劃(城鄉總體規劃,控規和修規),所以國家及地方的規劃管理辦法均沒有規定產業發展規劃的編制需要相應的規劃資質要求。
⑥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條件:
文化創意產業首先是在發達國家發展起來的,例如英國、美國、日本等。該產業之所以在這些國家率先發展起來決非偶然,更不是主要靠政府的政策推動。縱觀發達國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歷程,可以總結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一些必備條件。
1、國家的整體經濟實力,而非悠久的文化歷史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基礎
文化歷史≠文化創意產業。世界上擁有最長文明歷史的國家都不是文化創意產業發達的國家。在歐洲,英國而不是義大利和希臘成為文化創意產品最大的出口國。文化資源貧乏的美國卻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文化產品輸出國。可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最根本的要素是經濟實力和科學技術實力,因為文化遺產具有世界性,而科學技術卻具有壟斷性。
2、科學技術水平,特別是電腦、數字通訊技術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支撐要素
3、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和融合產生的規模經濟效應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途徑
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化創意產品都出自這樣一些產業聚集地和跨國公司,如美國迪斯尼的動漫、法國米蘭的時裝設計和印度寶萊塢的電影等。
4、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保障
一項創意從構思、開發、製作、銷售到最終為消費者所接受,這個過程中的各個階段都涉及相關知識產權的運用。在知識產權法律保障不健全的地區,很難確保文化創意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5、本國居民對文化產品的消費需求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經濟基礎
文化產品屬於高收入彈性的消費品,因此一個國家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費偏好決定了一項文化產品是否具有市場潛力。聯合國教科文的數據顯示,國民收入與文化產品的消費量有密切的正相關關系,與這些國家文化產業競爭力也是正相關關系。
知識延伸:
中國還不具備全面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條件,但在經濟發達地區可有條件開展 中國雖然擁有5000年文明歷史,但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基礎卻十分薄弱。這主要體現在與經濟總體實力相一致的科技發展水平依然落後、企業規模化生產程度不高、缺乏知名的文化產品品牌、知識產權保護薄弱、消費者對文化產品的需求還有待提高。 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國家,產業的發展應當視本地區的情況而定,因為文化創意產業並非如一些人所認為的那樣屬於高利潤、低成本、低風險的產業。特別是在中國的文化消費市場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在全國范圍內大力開展文化創意產業存在著巨大的風險。政府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時更應當認真論證發展該產業應具備的條件,以防止「潮湧現象」所帶來的低水平重復生產。文化創意產業在中國的發達地區可以有條件地開展,但應當讓市場起主導作用。每個地區根據當地所具有的優勢集中力量發展一兩個有特色的行業,形成產業集群並注意培養知名的文化品牌。在此過程中政府應當做的是建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法治環境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使文化創意產業在良好的法治環境中健康發展。
⑦ 中國主要靠哪些產業發展
掘金十二五我們需要關注以下產業:
運輸業:規劃提出,要統籌各種運輸方式的發展,構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綜合運輸體。
信息技術產業:期間將會全力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強化科技創新,加強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研究。
服務業: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大力推動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我國經濟將從依靠外需轉向依靠內需拉動,這將使消費成為經濟增長最為穩定且持續的因素。服務業有兩類:傳統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
⑧ 城市發展需要什麼產業支撐
北上廣這種城市,靠創新,三產,技術力量發展,縣級城市靠做精特色產業發展,只有一個出路,做大,做精,做品牌。單一產品就可以立足。一個鄉鎮只要有一個東西做到世界有名就可以了。就有大發展了。
⑨ 銀發產業的發展需要
筆者這個銀發產業的三維產業鏈理論的意義,在於全面、清晰地梳理銀發產業所涵蓋和波及的一些產業板塊。以便於在商業模式設計時,可以充分開發產業鏈上的附加價值。以便於更多社會資金加入到開發銀發產業中來。
從產業角度來看,老年人口上萬億元的消費規模,只有真正得到釋放,才能形成消費流,產生商業價值,它所帶動的生產、消費、僱傭形成良性循環時,才能既對GDP形成貢獻,也為政府減壓。
而銀發產業作為對社會福利保障的有益補充,筆者認為政府應給予大力支持。
當然,銀發產業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必須強調社會責任。國家也應該設定行業准入門檻,比如養老院的建設需要由有經濟實力和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來建造;如同嬰兒奶粉一樣,老年保健品、護理用品的質量保證、老年服務的品質保證等,銀發產業需要企業把它作為「良心產業」來做。
銀發產業的社會功能、社會責任相對於其他產業更重,它的健康發展不僅有利於經濟的發展,更是營造和諧社會的基礎。
⑩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哪些配套
當前,我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資金投入嚴重不足,財稅政策引導社會投資、激勵企業創新積極性的力度不夠,多層次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善。應在充分發揮企業投入積極性的同時,切實發揮中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國家稅收政策的激勵作用和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支撐作用,建立健全政策體系,創新支持方式。
在財政支持政策方面,國家決定提出切實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發揮中央財政資金引導和調動社會投資積極性的作用,重點在整合現有政策資源和利用現有資金渠道的基礎上,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大幅度增加中央財政的資金投入,專項集中支持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重大應用示範工程、重大創新成果產業化、創新能力建設等,引導創業投資發展。
在稅收激勵政策方面,我國將切實完善稅收激勵政策,重點從激勵自主創新、引導消費、鼓勵發展新業態等角度,針對產業的具體特徵,制定流轉稅、所得稅、消費稅、營業稅等支持政策,形成普惠性激勵社會資源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手段。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一些重點領域突出存在的制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有關部門將建立促進「三網」融合高效有序開展的政策和機制,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推進空域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新能源配額制,落實新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加快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完善資源稅費調節機制;加快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制度。
有關部門還將制定上述決定的實施細則,編制相關產業具體規劃,研究出台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具體措施,並落實專項資金。
來源:新華社 2010年10月21日《國家發改委詳解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