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浪費煤對我們有什麼危害
提到燃煤散燒
小編腦海中浮現的就是
黑黑的煤炭上面有火花跳動
一股股黑煙往天上飄
什麼是燃煤散燒呢?
▼
所謂燃煤散燒,是指除了在電力、鋼鐵等大工業生產用煤之外,城鄉居民生活、農業生產、餐飲行業、「小散亂污」企業等用煤形式的總稱。
燃煤散燒是霧霾形成的重要原因,是治理大氣污染需要重點管控的突出問題。燃煤散燒時除產生大量顆粒物(包括一次PM2.5)外,還會形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烴類等有害氣體,這些氣態污染物在大氣中又會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生成二次PM2.5等,對環境危害很大。
燃煤散燒基本都屬於低矮面源,排出污染物很容易被人呼吸到,對人體健康影響更加直接。
發達國家在工業化初期,由於大量燃燒煤炭而付出了沉痛的代價。英國倫敦由於大量燃用煤炭等化石燃料,有「霧都」之稱,在1952年的一次煙霧事件中,死亡人數達4000人;1962年一次煙霧事件中,死亡人數達750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指出,化石燃料給環境造成的危害是當今世界性的嚴重問題,特別是直接燃燒煤炭所造成的環境危害更是觸目驚心。近年來,大面積霧霾在冬季頻頻來襲,燃煤散燒污染顯然是重要「元兇」之一。
散煤使用廣、數量多
分布廣、煤質差
且大多為低空排放
燃燒過程中
沒有採取相應環保措施
是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散燒煤消費量中民用佔1億噸左右。與電煤相比,一噸散煤的污染物排放量是電煤的5倍~10倍,在極端氣候條件下,散煤污染可達污染總量的40%左右。
研究人員發現,一些質量不過關的煤炭燃燒散發出的煙氣通過人的呼吸吸入人體,或者附著在食品上最終進入人體,造成燃煤污染型氟中毒。
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說說
有關燃煤的污染和危害吧
燃煤的污染與危害之一
燃煤導致的大氣污染。燃煤每年造成的大氣污染物排放已佔到我國最主要能源大氣污染物排放的70%以上,其導致的大氣污染將引起人體抵抗力下降和人群發病率提高,燃煤大氣污染物的擴散范圍可達數千公里之外,這意味著遠離污染源的人群並不能完全避免環境污染的影響。
燃煤的污染與危害之二
燃煤的貢獻百分比大幅增長,成為霧霾的主要來源,危害人們健康。與燃煤排放直接相關的有機物、硫酸鹽、黑炭等物質,是PM2.5的主要組成成分,也證明了煤炭污染,氣細顆粒物對人體健康的急性和慢性健康損傷日益增加。特別是冬季重污染天氣問題突出。尤其城鄉接合部與廣大農村地區的原煤散燒,是導致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
燃煤的污染與危害之三
有害的炊煙——燃煤危害中國農村公共健康。煤炭依然是中國很多農村地區的主要生活用能來源,但其潛在的健康危害卻鮮為人知。氟中毒和砷中毒正危害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燃煤釋放的氟等有害物污染了室內空氣和食品,使生活在這一環境的人群發生慢性蓄積性中毒,病症就是氟斑牙和氟骨症。
燃煤的污染與危害之四
為什麼霧霾成了每年都要一遇再遇的災難?"每到冬季,在北方地區的農村,每家每戶的取暖點起來後,未經任何污染物控制的煤煙排向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何止發電廠的幾百倍,上千倍,不發生霧霾是不可能的。
燃煤的污染與危害之五
中美聯合調查燃煤危害系中國空氣污染致死主因。中國和美國的研究人員表示,在中國所有的空氣污染源中,燃煤的健康影響最嚴重,燃煤污染導致的過早死亡人數在2013年為36.6萬。燃煤既是中國空氣污染的最大來源,也是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來源,溫室氣體是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
⑵ 紙包裝產業鏈分析怎麼寫
紙包裝製品以紙漿及紙板為主要原料,產品主要有:紙箱、紙盒、紙袋、紙罐等容器;紙漿模塑、紙襯墊、紙托盤、紙護角等包裝緩沖製品;瓦楞紙板、蜂窩紙板等板材及其製品;紙餐盒、紙盤、紙杯等一次性餐具,它們廣泛運用於食品、醫葯、化工、家電、機械、電子、紡織、軍工等產品的包裝。
在紙包裝中,瓦楞紙箱產量大,使用范圍廣,是當今世界各國所採用的最重要的包裝製品。紙漿模塑製品具有原料豐富、經濟實用等特點,它以蘆葦、蔗渣、竹、木、麥草等為原料,配以防水、防油、耐高溫、耐酸鹼、無毒、無害的助劑,採用真空吸濾法、真空壓注法、吸塑壓濾法等工藝,製成快餐碗、盒及工業品包裝,取代 EPS 發泡塑料餐具及緩沖包裝材料。蜂窩紙板近幾年來發展迅速。它的蜂窩結構決定其具有良好的緩沖、減震性能;它成本低,易回收,可再生,是一種節能、環保的包裝材料。蜂窩紙板可廣泛用作緩沖襯墊、托盤、包裝箱及角撐、護棱等,尤其是可以替代出口貨物的木質包裝。
綜上所述,紙包裝工業具有兩重性:紙包裝業的發展既推動包裝工業的發展,又對造紙工業不斷地提出新的要求,從而拉動造紙工業的發展。我國紙板生產現狀及發展的思考
目前,我國的紙包裝業以其結構設計、功能保證、加工製造、回收處理等各方面的較大優勢正在迅速發展。
紙板是紙包裝業的主要材料。在我國,一般把紙板分為三類:一是白紙板,包括塗布白卡紙、塗布白紙板和小塗布灰底白紙板;二是箱紙板,包括牛皮箱紙板和普通箱紙板;三是瓦楞原紙,包括高強瓦楞原紙和普通瓦楞原紙。據中國造紙協會統計和信息調查,2004 年全國白紙板生產量同比增長 21.82%,消費量同比增長 19.69%。其中塗布白紙板生產量同比增長 23.53%,消費量同比增長 21.23%;箱紙板生產量同比增長 22.06%,消費量同比增長 20.10%;瓦楞原紙生產量同比增長 20.90%,消費量同比增長 14.84%,其中高強瓦楞原紙生產量同比增長 17.39%,消費量同比增長 5.25%。紙板的生產量和消費量分別占紙及紙板的總生產量和總消費量的 46.9%和 48.3%。以上數據表明,作為包裝工業重要原料的紙板生產和消費均呈上升高趨勢,並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且高於紙及紙板總量的增長速度,其所佔的比例也有所擴大。
為保持紙板生產的持續、快速增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技術設備更新
在全國范圍內,紙板總生產量中近 50%是由抄寬在 2 米以下的圓網紙板機生產的,這些紙板機設備陳舊。而另外 50%新增加的紙板機技術裝備水平也有較大差別,一般可以分為三大類:1.技術水平達到世界領先水平;2.國內領先和世界先進水平;3.國內較先進水平。對於有實力的企業,在新建項目中,採用世界一流的設備是完全必要的。目前,正在實施和計劃實施的項目中,大多數是採用世界先進水平的技術、設備,這是最實用、最有效的。當然,也還有些企業正在實施項目中採用水平低於以上兩類的技術、設備,這也適合我國的國情,更重要的是適合企業的具體情況。
盡管目前我國已經開始擁有一些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紙板技術、設備,但是真正能夠在國際上進行有力競爭的並不多。迄今為止,年產量在 10 萬噸以上的紙板機所佔的比例仍然很小,因此,提高有效產能是當務之急。
原料結構調整
原料結構決定紙產品的品種、質量和檔次,因此,我國造紙產業原料結構調整是整個產業結構調整的重心。紙板是消耗纖維資源比例最大的紙種,它對原料結構調整會產生重大影響。近幾年來,國際市場纖維原料處於較低價位,我圍購進較多的紙漿、廢紙等,木漿比重有所增加,草漿比重逐年減少,給造紙工業留下一定的利潤空間。然而,紙板原料的草漿比重仍然較高。我國很難在造紙用木材纖維上實現自給,因而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我國的木材纖維供給量與紙板生產原料需求量之間仍有較大的缺口。
在紙板原料結構調整上,一是大力發展林木產業,建立原生纖維基地林,培育速生、豐產、優質林木,走「林、漿、紙一體化」之路;二是加大廢紙回收的力度,大量使用木漿廢紙。三是充分利用蘆葦、麥草等資源優勢,更加科學、合理地利用非木材纖維,從而減輕紙板木材纖維原料供應帶來的風險。
產品結構調整
我國的造紙工業的生產結構與消費結構之問的矛盾相當突出。實際上,目前,我圍紙板中一半以上是以草漿為主的中低檔產品。在白紙板中,塗布白紙板的用量逐漸增大。但在箱紙板中,牛皮箱紙板和普通箱紙板各占 50%,牛皮箱紙板幾乎都是用進口廢紙生產的,用原生牛皮紙漿生產的僅占非常小的比例,很難統計;普通箱紙板都是採用十分落後的技術裝備和品質很差的原料生產的,市場對這部分產品的壓力很大,將逐步被淘汰。在瓦楞原紙中,高檔產品的比例是三大類中最低的,高強瓦楞原紙不足三分之一。這些中低檔的紙板只能加工製造中低檔紙包裝製品。國民經濟各行業產品包裝需要大量的中高檔紙板,如塗布白卡紙、牛皮箱紙板、高強瓦楞原紙等。除一部分由外企生產外,相當一部分需進口。目前,我國在進口中花費外匯量居第三位的是紙漿、紙及紙板,僅次於石油、鋼鐵。因此,紙板產品結構調整要堅持以市場為向導,適應市場多元化消費結構的需求,同時也適應紙包裝業的需求,向「低克重、高強度、印刷性能好、多品種」方向發展,開發中高檔,有特色的優質名牌產品,增強其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適應能力和競爭力,在調整中求生存,求提高,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