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文化產業發展規劃

文化產業發展規劃

發布時間:2020-12-01 04:11:19

『壹』 中共中央哪個規劃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發展

文化部關於印發《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廣播電視局,各計劃單列市文化局,本部各司局、駐部紀檢組、各直屬單位,國家文物局:
《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已經文化部黨組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貳』 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的五大關系

政府與市場的作用關系
在推進文化產業的過程中,政府的力量和市場的力量到底怎樣來發揮?政府到底應該干什麼,市場應該干什麼?這個問題非常重要。《規劃》中主要談了公益性部分,實際上就是政府推動的部分。但是從政府推動的這部分來看,包括文化創意、資源整合、產業基地、骨幹文化企業、新業態、文化貿易等,也包括重大項目運作,還是應該以市場配置資源為主,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政府作用應該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規劃,制定產業布局、產業重點等是政府的責任;二是規制,就是要制定一些文化產業發展中的規制;三是規范,規範文化產業市場。文化要作為產業真正發展起來,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屬於經濟范疇,它的運作一定是市場化的,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在這個產業的發展中與在其它產業的發展中並無二致。
傳統和現代的文化關系
目前的《規劃》比較注重現代文化,包括現代文化的載體形式、國外先進文化的產業形式,但是考慮到我國文化積淀深厚,《規劃》還應該包括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怎樣把傳統文化資源、文化積累轉變成產業元素,轉變成文化的創造力。我們一方面要重視現代的網路文化、動漫等形式,另一方面對傳統的文化形態也要傳承、保護、推廣、發展。很多文化用「激勵」、「集聚」這樣的製造業概念可以涵蓋,但也有很多文化是不能用製造業的方法發展的。文化真正的創造力在個體,因此應該把文化創造者的要素從政策上真正給予支持,希望這一點在《規劃》里能夠進一步得到重視。
文化創新和製造業創新的融合
這兩者關系非常緊密。怎樣把文化元素和製造業轉型結合起來,為製造業提供新的支撐能力,是下一步文化產業發展應該考慮的。五是文化的專業基礎理論和其他學科基礎理論的融合,就是理論的創新問題。現在對文化的研究絕大部分都是從文化比較學、文藝理論、社會學等方面進行,但作為一個產業,文化亟需和經濟學、管理學等其它學科加快融合,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文化產業真正獲得比較大的發展。
有形文化產業和無形文化產業的載體關系
現在我們比較重視有形文化載體,比如基地,在許多地方制定的區域振興規劃中最多的關鍵詞就是「基地」。製造業的產業集聚是先進的,需要產業功能配套,但是對於文化產業來說,有的文化形態並不適合搞基地。有形的文化載體如園區、基地、主題公園等確實需要發展,但是這種發展必須有度,僅僅搞成和製造業一樣的基地缺少對文化的領悟,因此應該考慮把有形的文化載體和無形的文化載體結合起來,甚至更加重視對無形載體的投入。無形的文化載體《規劃》里已經包括,例如網路文化等,但還需要進一步挖掘,通過擴大無形的文化載體來提升我國的國家影響力。在國際金融危機形勢下,我們完全可以並購具有全球網路體系的媒體,缺少全球網路媒體的支撐是我們傳播能力弱、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比較小的重要原因。

『叄』 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設計該怎樣做

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設計綠維創景認為需要結合旅遊、歡樂、健康三個方面進行,健康旅遊是指那些能夠提高旅遊者身體健康水平和使旅遊者獲得身心放鬆的旅遊活動。
這里說的健康旅遊不僅僅包括那些專門為了提高和改善旅遊者身體健康狀況的活動,也泛指那些不以健康提升為目的,但同樣達到此效果的活動。
歡樂旅遊是一個很泛的概念,只要能使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產生愉悅、幸福感受的活動都可以稱之為歡樂旅遊。歡樂旅遊更多強調的是旅遊者內心的一種感受,是旅遊內涵的進一步豐富和深化。
兩者既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又是當代文化建設的重要訴求。因此可以肯定的說,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設計綠維創景有很好的前景。

『肆』 文化產業振興發展規劃的前言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在重視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的同時,加快振興文化產業,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在調整結構、擴大內需、增加就業、推動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結合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新形勢和文化領域改革發展的迫切需要,特製定本規劃。

『伍』 文化產業振興發展規劃的政策措施

(一)降低准入門檻。落實國家關於非公有資本、外資進入文化產業的有關規定,根據文化產業不同類別,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途徑,積極吸收社會資本和外資進入政策允許的文化產業領域,參與國有文化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
(二)加大政府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投入,通過貸款貼息、項目補貼、補充資本金等方式,支持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建設,支持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及跨區域整合,支持國有控股文化企業股份制改造,支持文化領域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支持大宗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出口。大幅增加中央財政「扶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和文化體制改革專項資金規模,不斷加大對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體制改革的支持力度。
(三)落實稅收政策。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和支持文化企業發展兩個規定的通知》中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研究確定文化產業支撐技術的具體范圍,加大稅收扶持力度,支持文化產業發展。
(四)加大金融支持。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文化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積極倡導鼓勵擔保和再擔保機構大力開發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文化企業「走出去」的貸款擔保業務品種。支持有條件的文化企業進入主板、創業板上市融資,鼓勵已上市文化企業通過公開增發、定向增發等再融資方式進行並購和重組,迅速做大做強。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發行企業債券。
(五)設立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按照有關管理辦法,由中央財政注資引導,吸收國有骨幹文化企業、大型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認購。基金由專門機構進行管理,實行市場化運作,通過股權投資等方式,推動資源重組和結構調整,促進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

『陸』 十三五規劃的實施對文化產業的發展有何影響

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到了四個「體系」。其中,除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外,其他三個都是「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所沒有的,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
文化產業體系、文化市場體系。體系的建立最大的好處就是有利於可持續發展。在文化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進行全方位的統籌顯得十分必要,以期更好的發展。

而體系的構建是一個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需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系統布局和籌劃。從社會環境到人才培育,從流通體系、金融支撐到國際貿易等,這些要素都是「體系」中缺一不可的。

重視「網路文化」建設

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新增了「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實施網路內容建設工程,發展積極向上的網路文化,凈化網路環境」這一表述。隨著互聯網的快速
發展,網路文化成為了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10月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中,就專門提到大力發展網路文藝,推動網路
文學、網路音樂、網路劇、微電影、網路演出、網路動漫等新興文藝類型繁榮有序發展。由此可見,網路文化必將成為「十三五」期間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同時,互聯網的發展給文化建設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因此,「十三五」時期的文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對網路文化安全予以高度重視。

『柒』 文化產業規劃設計與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怎麼做

文化產業規劃設計與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北京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是比回較專業的公司,他們認答為文化不僅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杠桿,同時也代表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發展水平。在全球化的今天,強大的文化就是強大的國際影響力,因此文化體現著國家的「軟實力」,反映其國際競爭力。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建設社主義文化強國,是中華民族追求自強的必然選擇,是我國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的必然選擇,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然選擇。在文化產業規劃設計與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方面是比較強的。

『捌』 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的重大舉措

我國第一部文化產業專項規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並向社會公開發布。這是繼鋼鐵、汽車、紡織等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後出台的又一個重要的產業振興規劃,標志著文化產業已經上升為國家的戰略性產業。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把文化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規劃》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戰略決策,適應文化建設面臨的新形勢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重大舉措,對於繁榮文化市場,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的文化需求,提高文化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增強國際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去年以來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凸顯了文化的特殊優勢和特殊功能,也給文化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條件,為創新體制機制、優化產業結構、逆勢快速發展帶來了契機。同時,文化產業的發展,也將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發揮其調整結構、擴大內需、增加就業、推動發展的重要作用。加快振興文化產業,將會拉動其他相關產業發展,為「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做出積極貢獻。
《規劃》提出了到2011年末文化產業發展要在現有基礎上實現五個「進一步」的目標,即文化市場主體進一步完善,文化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文化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現代文化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進一步擴大。圍繞這一目標,《規劃》提出在當前要著重發展重點文化產業、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培育骨幹文化企業、加快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建設、擴大文化消費、建設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發展新興文化業態和擴大對外文化貿易等8個方面的重點任務。《規劃》目標明確、思路清晰、重點突出、振奮人心,必將極大地推動我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落實好《規劃》,必須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以體制機制的創新,促進文化產業發展。要大力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制,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培育新型文化市場主體。要積極推進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推動文化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鼓勵有實力的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經營和重組,培育骨幹文化企業,打造文化領域的戰略投資者。要建立健全文化市場。要推動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積極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新興文化業態,推動文化產業升級,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為文化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落實好《規劃》,要靠政策的大力推動。要積極吸收社會資本和外資進入政策允許的文化產業領域。要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投入,支持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建設,支持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及跨地區整合,支持國有控股文化企業股份制改造,支持文化領域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支持大宗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出口。
我們有理由相信,《規劃》付諸實施,必將推動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進入一個嶄新階段。時代賦予了重大機遇,我們要把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閱讀全文

與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