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為何要發展特色小鎮小城鎮發展迎來哪些新機遇
特色小鎮的建設意義:首先是加快新型城鎮化的有效路徑,新型城鎮化要求大中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同時也是搭建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基本平台的有效舉措,加快城鎮化特別是特色小城鎮建設步伐,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抓手,也是滿足群眾過上美好生化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最後,是探索推動小城鎮建設的科學方法。
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小城鎮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一是農民收入提高帶來機遇,二是產業轉移和農民工回鄉創業帶來機遇,三是高鐵、公路、橋梁、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成和完善帶來機遇,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變化帶來機遇。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特色小城鎮建設理當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重要突破口。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基於多年農業農村規劃設計經驗和實踐案例,認為特色小城鎮的規劃設計,要根據區域發展的實際情況和自身核心競爭力進行規劃設計,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游則游是根本原則。對於一些距離大中城市比較近的城郊地區,具備交通方便快捷、區域旅遊要素多、民俗文化深厚、主題特色鮮明、地形地貌獨特等條件的,在規劃設計和後期建設運營上,應大力結合鄉村旅遊發展,通過鄉村旅遊帶動特色農產品銷售,解決農村就業,提供回鄉創業空間,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特色小城鎮。
Ⅱ 如何推進特色小鎮建設
特色小鎮的打造原則
1、保持鮮明的地域特色、保持鮮明的產業特色、保持鮮明的生態特色、保持風格的獨特性。
2、必須把農業、漁業、林業、商貿業,以及飲食等各類服務業的發展結合起來全面規劃,選擇適合小鎮發展方向的產業做強做大,逐步發育成為小鎮發展的有力支撐。
3、鄉土文化是「小鎮文化」的內核,也是小鎮最有魅力的元素之一。只有外殼,而無鮮活鄉土文化內涵的小鎮是難有生命力的。
4、一切要從生態旅遊小鎮的思路出發,精心打造,務顯「特色」,使生態旅遊業、現代服務業,成為小鎮賴以發展的產業之一,為小鎮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經濟收入。
5、只有把改善群眾生活作為出發點和歸宿點,才能體現小鎮打造的真正價值,創造一個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化生態寶島。
Ⅲ 怎麼幫助特色小鎮實現優勢產業的導入,培育和整合的
一、特色產業的發展路徑
特色產業是特色小鎮發展的重要支撐,要經歷科學選擇、合理規劃、核心培育,再到集群輻射,最終提升到產業品牌的發展路徑。
適應原則——要與小鎮發展相適應,做到因地制宜、適應市場;
特色原則——特色要明顯,優勢要突出;
關聯原則——產業關聯度要大,經濟帶動性要強;
創新原則——創新能力要強,技術進步要快;
生態原則——要平衡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需求原則——產業的現實市場需求要大,未來需求潛力可觀。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Ⅳ 為什麼說特色小鎮是發展全域旅遊的重要載體
全域旅遊要發展,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鄉村旅遊的發展,但是受到鄉村用地政專策、屬當地產業基礎、當地村民素質等方面的制約,大量人口逃離鄉村,出現了許多的空心村現象。目前國內一些鄉村旅遊產業發展較好的例子,如袁家村、明月村等雖然自成模式,發展迅速,但不具有廣泛的可復制性。
從新型城鎮化角度來看,特色小鎮是當前經濟發展背景下,新型城鎮化的重要且非常有益的實踐,特色小鎮對產業的要求與鄉村旅遊的核心就是解決產業的問題不謀而合。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目前,鄉村旅遊以民宿、以及採摘或者一個鄉村景區帶動的模式也很難實現鄉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結合國家大力推廣的特色小鎮的建設,可以探索並找到帶動鄉村發展的一些模式和機會。
未來全域旅遊的發展,可依託特色小城鎮形成旅遊者休閑集散綜合服務的中心,同時,相比景區、度假區,基於遊客對當地生活體驗需求和消費需求,特色小鎮更有利於實現及貫徹「菜場即景點,城市公園即景區」的理念,帶給遊客更好的全域全要素旅遊體驗。
Ⅳ 如何做好特色小鎮的綜合規劃
根據特色小鎮類型,區域資源條件,產業基礎,應站位區域統籌發展,主導產業突出專,產業鏈支撐強,創造就業或吸屬引人口內在動力大,差異化發展與產業持續活力建設是根本。其次,要結合年度審批要求或區域特色小鎮總體發展計劃,綜合確定發展要求與建設內容。至於空間特色,結合不同區域資源條件和發展定位,產業本體建設要求,田園空間生態環境等等,這方面比較創新的規劃案例比如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院的案例可以借鑒。
Ⅵ 特色小鎮對城市的產業發展有何重要作用
解決當前我國傳統城市發展模式不可持續的問題,推動我國城鎮發展方式轉變,踐行新型城鎮化道路。
1、從專業化需求出發,增強城市創業創新能力。
特色小鎮在發展中,注重發揮市場的作用,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很好地解決了政府不專業的問題。
2、降低開發尺度,實現小鎮、人口和環境的有機融合。
我國傳統以新城新區為主的城市空間擴張模式,使城市居民缺乏歸屬感和體驗感。
3、創新運營模式,提高城市、產業與人口的緊密度。
特色小鎮注重發揮當地企業、居民、村(社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各方社會力量參與小鎮的規劃建設,使各類市場主體和當地居民成為特色小鎮開發建設的主體,實現小鎮發展主體多元化。
4、尊重城市發展規律,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
經濟發展規律表明,成本是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內容,發展成本越低,則競爭力越強。隨著經濟增長乏力的延續,在城市空間快速擴張以後,一些地方對維護城市運營的投入壓力在增加。
Ⅶ 國家政策推動的特色小鎮建設已經成為地產行業發展的新風向,是不是意味地產行業也將有規模的涉足農業領域
農業作為特色小鎮和田園綜合 體中最首要的一環,尤其在農業領域農業技術版方面,像鄉權村農業土地規劃,農田的種植打理,農耕技術的開發,智能化的農田管理,農田生態系統的搭建都是一個全新的領域,而艾米共享農場對鄉村閑置土地資源的整合和運用給地產樹立了一個參考標桿,這意味著地產與共享農場的合 作關系更為緊密。
Ⅷ 想做一個特色小鎮的研究,浙江省內特色小鎮哪些發展比較好
雲計算——西湖雲棲小鎮:雲棲小鎮圍繞新興產業布局,大力發展智能硬體產業,建設創業創新第一鎮,目標是在5年內集聚涵蓋雲計算、大數據、電商、金融、游戲、APP開發和智能硬體等各個領域的數千家企業和團隊,實現雲計算相關產值超過200億元,稅收10億元。
物聯網——濱江物聯網小鎮:物聯網小鎮主攻物聯網產業,同時大力發展相關聯的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信息安全及先進感測設備核心元器件製造等物聯網基礎性支撐產業,致力於打造成為智慧安防、智慧社區、智慧教育建設引領區,物聯網產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區,智慧生活工業旅遊全景體驗區,成為國際一流的物聯網產業小鎮和應用示範區。
小鎮已建成5萬方的智慧e谷加速器,正在建設10萬方的物聯網產業孵化器,積極引進創業大街等眾創空間,設立了物聯網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集聚了一批創投機構。
蕭山信息港小鎮:小鎮圍繞「信息改變生活」這一主題,通過5到8年的建設與發展,將小鎮打造為蕭山兩化深度融合的主平台、科技創新驅動的新引擎,杭州互聯網經濟的新矽谷、大眾創業的新空間、跨境電商的先行區。
小鎮著力培養「互聯網+健康」「互聯網+設計」「互聯網+家裝」等全產業鏈,引進微醫集團(掛號網)、口袋購物(微店)、數聯中國等知名互聯網公司。除了魔豆工坊和映創空間被認定為國家級眾創空間,杭州灣信息港也成功晉級為國家級科技孵化器。
餘杭夢想小鎮:僅一年多,夢想小鎮就有上海蘇河匯、北京36氪、深圳紫金港創客等30餘家知名孵化器及2家美國矽谷平台落戶;形成了一支以「阿里系、浙大系、海歸系、浙商系」為代表的創業「新四軍」隊伍;有80餘個項目獲得百萬元以上融資,融資總額達30.5億元。
小鎮利用5000萬元天使夢想基金、1億元天使引導基金、2億元創業引導基金、2億元創業貸風險池、20億元信息產業基金,強化資智對接,有效撬動社會資本。目前,天使夢想基金已為116家初創企業注入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