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

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

發布時間:2020-12-01 01:35:28

⑴ 求《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全文

8月26日,隨著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中國」戰略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也為我國在未來15年的時間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供了行動綱領。
「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也成為今後15年乃至更長時期「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的重點,包含養老產業等在內的大健康產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
按照會議關於「堅持問題導向,抓緊補齊短板」的要求,8月28日,由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2016健康中國養老產業高峰論壇」旋即落地上海灘,並首次向社會權威發布《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希望藉此為「健康中國」建設和養老產業發展提供數據支撐,並積極建言獻策。
「2015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22億,佔到總人口的16.1%,老年人口已經接近印尼全國總人口。目前,我國空巢和獨居老年人已經接近1億人,家庭養老功能弱化亟待社會養老補位。」這是《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 (以下簡稱「白皮書」)中披露的一組數據。
8月28日,在《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2016健康中國養老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首次對外發布。
根據預測,到21世紀50年代,我國的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峰值,老年人口數量將超過4億人,平均每3個人中就有1個老年人。
「在老齡化進程中,高齡老年人以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數量的持續快速增長,對家庭和社會的養老功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戰。」根據白皮書統計數據,截至2014年底,我國80歲以上的老年人達2400多萬,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萬人;預計到2050年以後,我國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將會保持在1億人這個規模上。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少子化」危機迫在眉睫,老者增多,而青壯者漸減,養老問題愈發嚴峻。數據顯示,我國2010年家庭平均人數為3.1人,2030年將縮小至2.6人,2050年將進一步降至2.51人,這也將直接導致我國老年人口撫養比從1995年的9.2%持續快速上升至2014年的13.7%。
「與龐大的養老護理人員需求相比,包括機構養老和家庭養老的需求,養老護理人員缺口達到千萬數量級。」白皮書認為,我國高齡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佔比較高,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需求迫切,基於高齡老人和失能老人的身體和健康狀況,需要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專業性的醫養結合的長期護理服務,才能夠讓老年人過上有尊嚴的晚年生活。
「在哪兒養老」是每個老年人需要面臨的現實選擇問題。我國「十三五」規劃結合國情提出,要「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在這一體系之下,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是我國亟待補充的短板。
白皮書指出,國內養老機構2014年收留撫養老年人口數量,僅相當於全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數的2.1%,僅相當於全國失能老人總數的8.5%。由此可見,我國在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短板,亟待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構建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體系。
根據白皮書預測,「十三五」期間,國內每千名老年人擁有的養老床位數量計劃增至35~40張,擁有30%至50%的增長空間。
在巨大的市場需求面前,房地產企業、保險機構和醫葯健康企業基於自身的資產優勢,以及產業關聯優勢,正積極布局養老服務機構,著力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養老產業鏈
「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撐,對養老產業鏈條和養老產品服務進行『互聯網+』改造的智慧養老產業也將迎來爆發增長期。」白皮書指出,在老年人口數量激增、勞動人員持續下降、人力成本持續上升的背景下,利用互聯網技術整合養老服務資源,創新養老服務模式,對於彌補養老服務短板、改善養老服務供給、提升老年人口生活品質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⑵ 求《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的發布單位

東方網記者李佳敏8月28日報道:今天上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指導、《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2016健康中國養老產業高峰論壇」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研究所所長金維剛,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經營報社社長金培等參加了本次論壇。論壇上,由《中國經營報》社編寫的《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首次對外發布,該白皮書是我國目前最權威、數據最詳實的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

截至2015年末,中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22億,占總人口比重的16.1%,空巢和獨居老年人接近1億人。2015年,我國人均GDP為8280美元,全球排名第73位,與美、日、德、英等發達國家3.7萬美元以上水平仍有較大差距。和多數發達國家先富後老或富老同步不同,我國屬於未富先老,是在經濟尚不發達的情況下步入老齡社會的。

「在哪兒養老?」是每個老年人面臨的最迫切的問題。我國「十三五」規劃結合國情提出,要「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據白皮書數據顯示,國內養老機構2014年收留撫養老年人口數量,僅相當於全國65歲及以老年人總數的2.1%和全國失能老人總數的8.5%。由此可見,我國在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短板,亟待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構建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體系。

根據白皮書預測,「十三五」期間,國內每千名老年人擁有的養老床位數量計劃增至35-40張,就目前情況來看,擁有30%至50%的增長空間。

「隨著政府不斷釋放『健康中國』政策紅利,我國的養老產業,特別是高端養老產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與會專家認為,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撐,對養老產業鏈和養老產品服務進行「互聯網+」改造的智慧養老產業,將增長迅猛,基於互聯網的智能養老管理平台也將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據了解,智能養老管理平台是以保障老年人生活為目的,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技術為支撐的,實現老年人與助老服務主體之間無縫連接的智能化管理系統,可以支撐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等不同養老服務模式。

此前,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就曾引進5名機器人「保姆」用於「智慧養老」,這也是杭州市首批入駐養老機構的智能養老機器人,首批機器人「阿鐵」身高0.8米,重15公斤,充滿電後可待機72小時,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或機器人外殼的觸屏指揮機器人為老人提供服務。

『小能伴』老人平板,專註解決老人親情陪伴,身體健康和娛樂悠閑的養老需求,致力於為每一位中老年人提供幸福晚年為您解答。

閱讀全文

與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