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產業聚集
近年來,發展成了以信息產業為主導、以產業鏈為線索、以區域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的產業聚集,形成了高度、中度和潛在三種集聚類型的產業集聚模式。
高度集聚的產業。主要包括計算機整機及配套設備業、軟體產業、手機產業、研發產業四個產業,以計算機整機及配套設備業為例詳細介紹。海淀園有以生產銷售整機(PC)和配件為主的企業888家,龍頭企業以聯想、方正、清華同方、清華紫光、曙光為主,形成了上下游產業鏈及其配套產業;在技術上,曙光10萬億次和聯想深騰4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研製成功。在企業和產品知名度方面,聯想、方正等七家企業榮獲2004年度全國「電子信息百強」稱號,以聯想、方正的品牌機、紫光掃描儀、王碼輸入系統等已形成品牌,聯想電腦已多年在亞太市場名列前茅。軟體企業數量每年均以30%以上的速度增加,截止到2004年底共有3246家。2004年企業相關收入達到418.79億元,同比增長36.2%,佔北京市的80.5%,約佔全國的27.2%;實現增加值122.56億元,占園區生產總值的24.1%;出口創匯1.68億美元,佔北京市軟體出口的50.8%,佔全國的18.8%。
中度集聚的產業。主要包括生物醫葯產業、電子產品貿易行業、創意文化產業(數字傳媒產業)三個產業,以電子產品貿易行業為例詳細介紹。海淀高新技術產業起源於「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貿易起家、市場先行,如今已形成海龍、矽谷、太平洋、鼎好等九大電子大賣場,營業面積達20萬平方米,2003年有從業人員3萬人,電子產品銷售額達280.32億元,貿易總額達720.71億元,其中向京外批發銷售額為29.68億元,占銷售總額的10.6%。
潛在聚集的產業。主要包括數字音視頻產業、下一代互聯網(IPv6)、第三代移動通訊產業(3G)三個產業,以IPV6為例作詳細介紹。IPv6是下一代網路的基礎協議,對中國產業界而言,採用IPv6將使中國贏得一個從引進技術轉變到引導技術發展的機會。海淀園網路實力已基本達到世界一流城市的水平,不僅擁有規模宏大、與世界通信科技發展同步的綜合通信網路,而且擁有幀中繼網、分組交換網、數字數據網、ATM寬頻網、多媒體通信及國際互聯網等多種先進的電信網路,各類寬頻接入、智能通信等業務不斷增長,因此在中國,中關村無疑是IPV6應用的最好的環境。
㈡ 如何在「十三五」規劃中堅持產業聚集
集約集聚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本模式。因此認為企業應要以科技創新為源頭,加快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策源地,提升產業集群持續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中大咨詢的學者認為企業應以產業鏈和創新鏈協同發展為途徑,培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特色產業集群,帶動區域經濟轉型,形成創新經濟集聚發展新格局。
㈢ 產業集聚及創新
1.3.10.1 產業聚集及創新效應突出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正式啟動。依據《河北省關於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指導意見》(冀發〔2009〕21號),石家莊市按照一產集約、二產集聚、三產集優的思路,出台了《構建石家莊現代產業體系的意見》和《關於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建立現代工業體系的指導意見》,積極融入京津冀都市圈,著力做大做強生物醫葯、裝備製造、循環化工、現代服務業四大主導產業和電子信息、紡織服裝兩大優勢產業,強力打造現代商埠、現代裝備製造、現代循環化工和中國現代葯都(簡稱「三現一都」),加快構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引領、傳統優勢產業為依託、先進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1.3.10.2 產業集聚效應凸顯
2009年全市有各級各類開發區(園區)23個,石家莊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生物醫葯、電子、新材料等方面形成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特別是把生物醫葯確立為第一主導產業,以龍頭醫葯企業帶動產業發展;鹿泉經濟開發區已成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54所、13所電子信息科研成果的轉化基地;辛集經濟開發區皮革、化工等產業已成為當地強市富民的主導產業;井陘礦區的大型煤化工、趙縣的輕工食品、晉州市的化工紡織、正定縣的小商品城等園區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石家莊市被批准為國家技術創新工程示範城市、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國家「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試點城市、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全國科技強警示範城市、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高新區)、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生物醫葯基地、裝備製造基地、循環經濟化工基地、信息產業基地、紡織服裝基地效益顯著。
1.3.10.3 政產學研聯動創新體制與機制基本形成
創新聯動體制與機制基本形成。石家莊市政府與21家科研院所簽訂了全面科技合作協議,制訂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產學研合作的意見》,建立了「省會產學研合作基金」,開展了多方位、多層次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建立了區域科技協作機制,以解決技術瓶頸為重點,進行技術對接。建立了「省會高校科研院所聯席會」制度,形成以政府為主導、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合作機制。
㈣ 產業聚集的介紹
產業集聚(InstryCluster)是指同一產業在某個特定地理區域內高度集中,產業資本要素在空間范圍內不斷匯聚的一個過程。產業集聚問題的研究產生於l9世紀末,馬歇爾在1890年就開始關注產業集聚這一經濟現象,並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即「內部經濟」和「外部經濟」。馬歇爾之後,產業集聚理論有了較大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流派。比較有影響的有:韋伯的區位集聚論、熊彼特的創新產業集聚論、E·M·胡佛的產業集聚最佳規模論、波特的企業競爭優勢與鑽石模型等。
㈤ 產業聚集度
產業集聚是生產力實現空間布局上的優化,是各種生產要素在一定地或范圍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產業集群是產業集聚的重要方式,它是由具有共性或互補性而相互聯系的企業依託相關的功能服務平台支撐的在空間上的集聚,並形成強勁、持續競爭優勢的經濟群落。產業集群作為當代產業生存與發展最有效的組織形態,在集聚生產要素、優化資源配置、加快制度創新、營造產業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內外實踐表明,加快產業集聚,發展產業集群是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
㈥ 產業聚集的產業聚集區形成
第一,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獲得與新技術相關聯的新的生產函數,能夠實現「產業突破」。
第二,具有持續的部門增長率,並高於整個經濟增長率。
第三,具有很強的擴散效應,能廣泛的採取多種手段帶動或啟動其他產業的增長;對其他產業的增長產生廣泛的直接和間接的影響。
第四,具有顯著的產業規模和良好的發展潛力,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和主導。
第五,在時間上具有階段性,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而不斷轉換。
㈦ 為什麼在政府工作報告或者領導講話里邊總是強調集聚發展產業集聚等等必須集聚嗎集聚就一定好嗎
產業聚集的好處就是將產業的相關上下游產業鏈放到一個區域或者一個工業區內。以節省物流和其它非生產的成本。同時也能促進一個地區的就業。例如生產飲料的公司就要建在水果和水資源發達的地區,同時也要把生產紙箱,製造配套瓶罐的工廠引進到飲料廠附近。
㈧ 高附加值產業聚集。 是什麼意思
是產業集聚的重要方式,它是由具有共性或互補性而相互聯系的企業依託相關的功能服務平台支撐的在空間上的集聚,並形成強勁、持續競爭優勢的經濟群落。產業集群作為當代產業生存與發展最有效的組織形態,在集聚生產要素、優化資源配置、加快制度創新、營造產業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內外實踐表明,加快產業集聚,發展產業集群是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
第一,要突出「關聯」。產業集聚區不是孤立的,是聯系的,是融合的,這是一個核心的問題。產業集聚區不是簡單的集中,而是產業的鏈接、產城的融合、城鄉的統籌,這是首先要把握的核心要義。因此,區內企業是否有關聯,是產業集聚區與傳統工業園區、開發區的根本區別。
第二,要推進「集中」。通過產業集聚區建設,來實現生產力的集中布局,促進資源的集約利用、污染物和廢棄物的集中治理和綜合利用,降低經營成本,增強競爭力。
第三,要「集約」發展。產業集聚區建設一定要體現發展方式的轉變,真正體現「節約、循環、復合、緊湊」理念,實現集約化發展。
第四,要功能「集合」。「集合」理念包含兩層意思。一要體現「產城一體」。產業集聚區的產業功能要與城市功能融合起來,充分考慮與城鎮發展的對接。二要推動企業生產生活服務的社會化。
㈨ 集聚發展是什麼意思
集聚發展
中國大多數產業集聚還是靠低成本來獲取競爭優勢,這種低成本一方面是通過集聚本身的規模經濟、范圍經濟及外部經濟獲得,另一方面,亦是通過廉價勞動力、便宜土地供給、寬松稅收政策及低環境保護成本等因素形成,但是靠消耗廉價要素和環境謀求經濟發展並不是長遠政策。從國際貿易環境看,新貿易保護主義主要體現在環境保護、勞工標准、技術壁壘等方面,由於相當多的產品是主要面向國際市場,這些新的政策貿易環境給中國的產業集聚帶來挑戰,本文試圖對中國產業集聚的發展模式進行梳理,通過對其發展特徵、效應及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今後發展的政策建議。
㈩ 產業集聚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一、資源稟賦是產業集聚形成的最初誘因
二、人力資源是產業集聚發展的推動力量
三、交易成本降低是產業集聚形成的市場決定因素
四、創新網路經濟的形成為產業集聚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