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各國都是如何發展有機農業的
這里只說說中國有機農業發展!!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國內有機農業之風開始颳起。目前,我國有機農業示範基地建設已成為推行農業綠色發展的有力抓手、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我們暫且不談有機農業產業是「藍海」還是「紅海」,毋庸置疑的是,國內有機農業發展依然可期,但同時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有機農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分析報告》整理統計,目前已在全國創建了水稻、茶葉、畜產品、水果等有機農業示範基地24個,面積超過2000萬畝;農業系統認證有機產品企業1009家,產品3997個,其中境外企業66家,產品198個,共向272家企業審核發放有機防偽標簽和有機碼6.62億枚。
預計未來十年,有機農業生產面積以及產品年均增長20--30%,在農產品生產面積中佔有1--1.5%的份額,達到1800-2300萬畝。
行業前景可觀,但挑戰依然嚴峻。目前,我國有機農業發展還存在四大困境:
一、成本高資金緊銷售難 優質難優價
我國從事有機農業的主體眾多,有機農業的市場巨大,但我國的有機農業企業鮮有盈利,虧損已經成為行業的普遍現狀,而成本高是有機農業實踐過程中的首要困境。
二、有機農業生產技術有待提高
與傳統農業生產相比,有機農業技術要求高、投入多、難度大.生產技術主要面臨著土壤培肥、品種選育、病蟲害防治等諸多難題。
三、消費者接受程度不高
目前,有機產品的高價使得其只能局限於高消費能力及具有農業、食品教育背景,更關注食品安全、環保、健康問題的消費者市場,國內需求不足。同時,由於消費者對生產經營者有強烈的不信任等負面影響,這些目前都制約著有機農業的發展。
四、銷售難
事實上,很多有機農產品都面臨相似的難題:在大超市銷售,需要設立專門的獨有櫃台,且成本高回款慢,還缺乏定價權;在社區布點,也面臨人工、房子租金等高成本;走電商渠道,還面臨高額的物流、冷鏈成本,且一些生鮮品種並不適合。
發展有機農業機會機會在哪?
一、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是關鍵所在。眾所周知,國內有機農業面向的客戶群體基本為高端市場,價格自然也是有別於普通農產品。因此在產品設計、營銷渠道、品牌及包裝等各方面上下功夫,讓產品既質優又突顯高大上的視覺效果。
二、突出個性化 專業化 品牌化。提高認證企業資質門檻,建立專業化隊伍;在認證過程中引入第三方監督。
說到底,有機農業的發展關鍵是如何去更好的滿足終端消費者的需求。健康、安全、符合市場需求的有機農產品才能獲得市場的認可,這也是各企業奮斗的目標。
B. 中國有機農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
近年來,有機農業生產方式在100多個國家得到了推廣,有機農業的面積和種植者數目逐年增加。
前瞻網發布的《中國有機農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全世界進行有機農業管理的土地面積已超過2200萬公頃。此外被各種認證機構認證為「野生收獲植物」的面積有1070萬公頃。有機產品市場不但在歐洲和北美(全球最大的有機市場)拓展,在其它一些國家包括發展中國家也持續擴大,其中西歐和美國大約1%左右的農民在從事有機農業的生產,在美 國,有機農場遍布全國各地。
中國有機農業起步於上個世紀90年代。目前,中國有機產品以植物類產品為主,動物性產品相當缺乏,野生採集產品增長較快。植物類產品中,茶葉、豆類和糧食作物比重很大;有機茶、有機大豆和有機大米等已經成為中國有機產品的主要出口品種。而作為日常消費量很大的果蔬類有機產品的發展則跟不上國內外的需求。2003年後,隨著《認證認可條例》的頒布實施,有機食品認證工作劃歸認監委統一管理以及有機認證工作的市場化,極大地促進了有機食品的發展。截至2010年底,全國從事有機產品認證的認證機構共有26家,發放有機產品認證證書4800張,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企業4000多家,有機產品認證面積達到260萬公頃。
中國有機食品不僅在國際市場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在國內市場發展潛力更大。目前,全球有機食品市場正在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長,預計2011年將超過1000億美元。中國境內有機食品銷售僅占食品銷售總額的0.02%,與發達國家有機食品國內消費總額2%相比,相差達100倍。隨著城鄉人民收入的增長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加關注自己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十分渴望能得到純天然、無污染的優質食品發展有機農業、生產開發有機農產品和食品正可滿足這一要求。前瞻產業研究院有機農業行業研究員徐宏偉預測,「十二五」期間,中國有機農業發展速度將保持在10%以上。我國有機農產品有著廣闊的國內外市場。
C. 發展有機食品的劣勢優勢機遇威脅
據中國有機農業網相關人員分析,中國有機食品行業要發展政府要在政策、經濟方面大力扶持,企業要抓住機遇,轉變觀念,發揮自身優勢,切實解決有機食品生產技術的難題,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在「十一五」期間,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將按照「引導、規范、培育、監督」的職責定位,大力促進有機食品產業的發展。中國有機食品產業潛力大,市場前景好,發展有機食品產業是防治農村、農業污染的最好方式,國家有關部門將加大扶植力度,制訂產業發展規劃。
有機食品產業確實是一個發展潛力巨大的高端產業,隨著消費者健康和環保意識的增強,有機食品產業將獲得更大的發展,但就目前市場發展而言,該產業仍然存在競爭低下、盈利不理想等諸多問題,其中,影響有機食品產業發展的最關鍵問題主要有兩點:首先,價格昂貴,相對普通食品而言,有機食品的價格是它們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對國內大部分消費者來說,有機食品的消費都較為奢侈。其次,消費人群狹窄,盈利不理想,加盟商多出現虧損,嚴重打擊了有機食品產業的快速發展。
有機食品產業被稱為我國下一個朝陽產業,其商業空間巨大,當然,培育這個產業任重道遠,不僅需要政府的積極引導和政策支持,更需要各方積極打造有機食品的正面形象。目前,關於有機食品價格混亂、標識混亂及認證混亂等現象頻頻出現,有機連鎖超市或專賣店甚至無法保證終端出售的產品是否為「有機食品」。
當然,在超市銷售網路發展迅速及政府優惠鼓勵政策增多的大背景下,有機食品未來的發展空間仍然不容小覷。由於受國土面積和氣候條件的限制,多數發達國家無法大面積生產有機食品,所消費的有機食品相當一部分是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的,因此給我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阿根廷是發展中國家中有機農業最發達的國家,發展中國家向歐盟國家出口的有機食品中,阿根廷占據了大約70%。
D. 有機農業有發展前景嗎
目前,世界有機農產品主要種類及其比例為:蔬菜水果為18.2%、牛奶和蛋類16.1%、糧食14.3%、嬰兒食品與用品11.1%、加工食品7.1%、肉類6.1%、其他(飲料、食油等)27.1%。
盡管目前有機食品零售額在整個食品行業中的份額很小,只有2%~3%,但增長潛力巨大。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判斷,未來一段時間將出現顯著增長:
(1)消費者對健康和環境問題的認識提高,對健康和環境保護的意識增強,促進有機食品生產消費迅速增長;
(2)一批大的食品商如麥當勞、雀巢等已進入有機食品行業,正雄心勃勃地進行有機產品的營銷開發,試圖搶占國際有機產品市場;
(3)食品加工部門調整結構進行有機產品開發,改進包裝,促進有機食品國際貿易;
(4)許多國家政府採取積極的扶持政策。
E. 有機種植的發展情況
中國的有機食品正處在快速發展時期,但主要用於出口。因為有機食品在國際市內場上大熱,出口利潤也相容對較高,許多有機種植企業與基地更傾向於出口。
中國有機食品行業要發展政府要在政策、經濟方面大力扶持,企業要抓住機遇,轉變觀念,發揮自身優勢,切實解決有機食品生產技術的難題,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在「十一五」期間,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將按照「引導、規范、培育、監督」的職責定位,大力促進有機食品產業的發展。中國有機食品產業潛力大,市場前景好,發展有機食品產業是防治農村、農業污染的最好方式,國家有關部門將加大扶植力度,制訂產業發展規劃。
全球有機食品市場正在以年均20%至30%的速度增長,預計2010年將達到1000億美元。與此同時,國際市場對中國有機產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中國的有機稻米、蔬菜、茶葉、雜糧等農副產品和山茶油、核桃油、蜂蜜等加工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供不應求。2006年,中國有機食品出口額3.50億美元,僅占國際有機市場份額的0.7%。廣闊的市場,加上比常規產品高出兩三倍的價格,讓越來越多的生產者走上有機生產之路。
F. 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博覽會的產業發展
推動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產業發展
從首屆OCEX至今,組委會先後舉行了「有機食品市場研討會」,「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貿易發展高層論壇」,並將在第三屆展會期間舉辦「中國國際有機食品采購通路峰會」。高層論壇由商務部外貿發展局、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中糧集團和廣州市藝帆展覽服務有限公司主辦,中國農業大學承辦。OCEX高層論壇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焦點,大家聚集到北京,共同打造了專業、權威的國際信息交流平台,為促進中國有機食品產業與國際接軌、為國內外買家創造順暢安全的流通渠道做出了貢獻。
第三屆高層論壇將以「有機食品發展模式」為主題展開,探討國際國內有機產業發展新動向、新特點,交流各國貿易需求及貿易方式等信息;同時,國內外專家、政府官員和企業代表將就有機產業發展模式等內容展開討論,中糧集團領導講做主題發言。
首屆「中國國際有機食品采購通路峰會」將於2007年11月23日舉行,第一部分是有機食品超市、專賣店及百貨店采購負責人,航空采購和網路采購等專業人士發言,主要研討有機產品通路;第二個環節是有機食品的應用、發展及延伸,將由有機餐飲、有機排毒、有機食療和有機美容等行業人士與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經驗。
2008北京奧運的成功舉辦將進一步使有機食品在中國乃至全球與奧運共同成為時尚,使有機和綠色的健康生活方式成為時尚,使我們的博覽會在全球成為時尚,成為行業內的亮點。
G. 有機食品的發展情況
中國的有機食品正處在快速發展時期,但主要用於出口。因為有機食品在國際市場上大熱,出口利潤也相對較高,許多生產企業更傾向於出口。
2005年,中國有機食品行業經中綠華夏認證的企業數量達416個,產品種類數量為1249個;產品國內銷售額為37.1億元,出口1.36億美元;總認證面積達165.5萬公頃,其中認證面積最高的是野生採集,69.59萬公頃,其次是加工業63.82萬公頃,漁業16.74萬公頃,畜牧業9.07萬公頃,種植業6.28萬公頃。
到2006年底,中綠華夏認證的企業數已達到601家(含轉換期),產品數2647個,認證的面積共計264萬公頃,產品實物總量211萬噸,產品銷售額61.7億元,出口額1.6億美元。認證企業數、認證面積、產品總量分別佔全國的26%、50%、56%,發展速度和總量規模已位於國內有機認證行業之首。到2006年底,有機食品國內銷售額達到56億元,2007年市場規模已經達到61.7億元,國內有機食品的生產企業達到2300多家。
中國有機食品行業要發展政府要在政策、經濟方面大力扶持,企業要抓住機遇,轉變觀念,發揮自身優勢,切實解決有機食品生產技術的難題,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在「十一五」期間,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將按照「引導、規范、培育、監督」的職責定位,大力促進有機食品產業的發展。中國有機食品產業潛力大,市場前景好,發展有機食品產業是防治農村、農業污染的最好方式,國家有關部門將加大扶植力度,制訂產業發展規劃。
H. 發展有機農業有什麼好處
目前我國已進入有機農業的快速發展時期,一些非農企業、風投公司紛紛投資轉向有機產業發展,很多地方政府也將發展有機農業作為農業經濟發展、農村環境保護和農業面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
有機農業的實際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對有機農業的生產標准、技術原理理解不透把握不準甚至誤解、和一味尋求對農用化學品替代品的依賴而忽視整個農業生態系統協調發展的現象。相關研究表明,如果有機農業的技術應用不當,同樣會引起面源污染加重、產品質量下降等問題。因此,要真正實現有機農業的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共贏的目標,需要提倡發展科學的有機農業。
以農業生態工程、循環農業的原理對有機生產系統進行因地制宜的整體規劃,使基地成為一個「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有機整體,實現系統物質的循環利用和能量的梯級利用,最大幅度減少外界的物質與能量的投入,節約成本,提高綜合生產力和效率。
從維護生產系統的生態平衡的角度出發,對基地進行景觀布局,選擇病蟲害抗性強,能為害蟲天敵提供食物和避所的植物作為田籬、防風林或緩沖帶的植被,在基地間隔性地保留或設置一些由天然植被構成的生態島或小池塘等景觀單元,以增加基地的生物多樣性和景觀構成的多樣性。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有機農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指出,隨著生態產業的不斷推進,未來五至十年內中國將發生三個重大變化:一是在現代文明中最大程度上保存了自然原貌的地區將更富有;二是在追隨健康食品、安全食品趨勢下將引發新一輪的上山下鄉運動;三是未來的農場主一定是高學、高智、高能的高端群體。
I. 有機農業如何發展
有機農業的發展前景
1、有機農業生產逐步規范有序,發展速度加快
隨著有機農業生產標准、認證標准和管理措施的不斷在完善和發展,政府和社會的監管、監督力度不斷增強,有機農業生產企業行業自律意識在增強,我中國有機農業生產進人規范發展時期。在國內外市場巨大需求的推動下,我國有機農業正在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預計未來十年,中國有機農業面積將可能達到600萬-1000萬hm2,保持著有機農業面積世界第二的地位。
2、有機農業產品將向多元化發展,滿足消費者多層次需求
中國將逐步改變種植業獨大有機農業格局,特別是有機畜牧業和有機水產業將得到快速發展。目前,通過認證的有機畜禽包括雞、羊、豬、牛、馬、駱駝、驢、鴨和兔等。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未來十年,將是中國有機畜牧業快速發展的時期。2006年,我國有機水產總產量接近11000t,佔全國水產品總產量的0.22%,預計未來十年,這一比重將超過2%。除此之外,有機農業產業鏈條更加完善,產業前端的生物農葯、生物肥料等行業會隨意有機農業的發展而取得規模和質量上的突破。有機農業的咨詢服務行業也將逐步啟動,並向前發展,為推動有機農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3、國內市場走向規范,消費群體不斷壯大
市場規范化是未來有機農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有機農產品國內市場正在進入快速成長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和接受有機農產品,預計未來十年,預計在今後10年,我國的有機食品占國內食品市場的比例有望達到0.3%-0.5%,將成為美國、歐盟和日本之後的第四大有機農產品消費市場。未來10年,我國有機農產品出口有望達到10億-37億美元,出口的有機食品佔全球有機食品國際貿易的份額則有望達到3%。
總結:我國有機農業發展雖然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但中國地域遼闊,傳統農業基礎好,勞動力資源豐富,又有生態農業、生態建設的基礎,發展有機農業具有較低的成本優勢和品種豐富的優勢,面臨快速增長的國際市場和已經開始啟動、有巨大潛力的國內市場,中國有機農業發展前景光明。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關注度的持續提升,對有機食品需求偏好的增強,有機食品市場將迅速發展。毫無疑問,投資有機農業,開發有機食品是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社會資金的重點投入領域。
隨著時代的發展,有機農業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那麼有機農業有哪裡特點呢?
(一)可向社會提供無污染、好口味、食用安全環保食品,有利於人民身體健康,減少疾病發生。
化肥農葯的大量施用,在大幅度提高農產品產量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對農產品造成污染,給人類生存和生活留下隱患。目前人類疾病的大幅度增加,尤以各類癌症的大幅度上升,無不與化肥農葯的污染密切相關。以往有些地方出現「談食色變」的現象。有機農業不使用化肥、化學農葯,以及其他可能會造成污染的工業廢棄物、城市垃圾等肥料全部選用健康環保的有機肥料進行施肥,因此其產品食用就非常安全,且品質好,有利保障人體健康。
(二)可以減輕環境污染,有利恢復生態平衡。
目前化肥農葯的利用率很低,一般氮肥只有20-40%,農葯在作物上附著率不超過10-30%,其餘大量流入環境造成污染。如化肥大量進入江湖中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影響魚類生存。農葯在殺病菌害蟲的同時,也增加了病蟲的抗性,殺死了有益生物及一些中性生物,結果引起病蟲再猖獗,使農葯用量愈來愈大,施用的次數愈來愈多,進入惡性循環。改用有機農業生產方式,可以減輕污染,有利於恢復生態平衡。
(三)有利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增加外匯收入。
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農產品進行國際貿易受關稅調控的作用愈來愈小,但對農產品的生產環境、種植方式和內在質量控制愈來愈大(即所謂非關稅貿易壁壘),只有高質量的產品才可能打破壁壘。有機農業產品是一種國際公認的高品質、無污染環保產品,因此發展有機農業,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增加外匯收入。
(四)有利於增加農村就業、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生產水平。
有機農業是種勞動知識密集型產業,是項系統工程,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投入,也需要大量的知識技術投入,不然尤其是病蟲問題難以解決,還需要有全新的觀念。有機農業食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通常比普遍產品高出20-50%,有的高出一倍以上。因此發展有機農業可以增加農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生產水平,促進農村可持續發展。
J. 有機農業的市場前景
我國有機農業起步於上個世紀90年代。目前,我國有機產品以植物類產品為主,動物性產品相當缺乏,野生採集產品增長較快。植物類產品中,茶葉、豆類和糧食作物比重很大;有機茶、有機大豆和有機大米等已經成為中國有機產品的主要出口品種。而作為日常消費量很大的果蔬類有機產品的發展則跟不上國內外的需求。2003年後,隨著《認證認可條例》的頒布實施,有機食品認證工作劃歸認監委統一管理以及有機認證工作的市場化,極大地促進了有機食品的發展。截至2010年底,全國從事有機產品認證的認證機構共有26家,發放有機產品認證證書4800張,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企業4000多家,有機產品認證面積達到260萬公頃。
我國有機食品不僅在國際市場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在國內市場發展潛力更大。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有機農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全球有機食品市場正在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長,預計2011年將超過1000億美元。中國境內有機食品銷售僅占食品銷售總額的0.02%,與發達國家有機食品國內消費總額2%相比,相差達100倍。隨著城鄉人民收入的增長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加關注自己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十分渴望能得到純天然、無污染的優質食品發展有機農業、生產開發有機農產品和食品正可滿足這一要求。
前瞻產業研究院有機農業行業研究小組預測,「十二五」期間,中國有機農業發展速度將保持在10%以上。
總之,我國的有機農業市場很大,增長的也很迅速,是一個朝陽產業。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