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十四五時期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方向
「十四五」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五年,關繫到我國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目前「十四五」時期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傳統優勢產業外遷或轉移的風險和高科技產業升級抑制風險。因此,從「十四五」時期到2035年,是分析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中長期趨勢的重點時段,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成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走向。
十四五時期,作為決策者的政府要客觀判斷"十四五"期間產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關注和防範產業風險,有針對性地實施產業發展戰略,推動我國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則要根據國家發展規劃,做好企業戰略規劃,根據產業經濟發展適時進行企業轉型升級。
Ⅱ 「十四五」時期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方向是什麼
「十四五」時期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方向是:一是要圍繞推動經濟發展、增進人民福祉、防範化解風險等,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政策。要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突出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高質量發展,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二是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改革開放舉措,尤其要按照釐清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關系的要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上取得更大進展。
三是圍繞補短板、促升級、增後勁、惠民生,研究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和項目。要著力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增強產業創新力和競爭力,促進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
Ⅲ 國企高質量發展有哪些路徑
我之前在中大咨詢的官網上了解了一些國企改革的內容,了解到,國企高質量發展,要堅持黨中央的思想引領,把黨建工作成效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要堅持世界一流的高標准,做在國際資源配置中佔主導地位、引領全球行業技術發展、在全球產業發展中具有話語權和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使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堅守防範風險的關鍵點,全力防範債務風險,強化境外風險管控,完善風險防範體制機制。
Ⅳ 什麼推動高質量發展
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我國已經不具備高增長的客觀條件,需求結構變化、消費升級、技術積累、金融風險、資源環境壓力等,使我國潛在增長率發生變化。
第二,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變化,落後的社會生產已經不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三,再過三年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全面小康階段發展的重點是解決量的不足問題,而在現代化階段相對於量的問題,質的問題更重要,要在解決質的問題過程中來實現量的增加。
第四,從事物發展,特別是經濟發展規律來看,往往都要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從高速增長成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才能實現現代化,才能進入高收入經濟體。
Ⅳ 2019年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優秀單位有哪些
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展經濟學核心概念。經濟高質量發展也叫經濟發展,真正的經濟發展都是經濟高質量發展;所以從本質意義上,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經濟發展是同義語。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創新驅動型經濟的增長方式,是創新高效節能環保高附加值的增長方式,是智慧經濟為主導、高附加值為核心、質量主導數量、GDP無水分、使經濟總量成為有效經濟總量、推動產業不斷升級,推動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全面可持續發展的增長方式。創新性、再生性、生態性、精細性、高效益,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本質特徵。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了增長與發展的統一、增長方式與發展模式的統一。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本質特徵,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標。
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展經濟學核心概念。經濟高質量發展也叫經濟發展,真正的經濟發展都是經濟高質量發展;所以從本質意義上,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經濟發展是同義語。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創新驅動型經濟的增長方式,是創新高效節能環保高附加值的增長方式,是智慧經濟為主導、高附加值為核心、質量主導數量、GDP無水分、使經濟總量成為有效經濟總量、推動產業不斷升級,推動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全面可持續發展的增長方式。創新性、再生性、生態性、精細性、高效益,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本質特徵。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了增長與發展的統一、增長方式與發展模式的統一。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本質特徵,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標。
Ⅵ 現在高質量發展,2020年國務院還會審批國家級高新區嗎
這個要看具體情況了,但是起碼現在是不行的,現在國家這個疫情比較嚴重,現在黨中央的主要精力集中都是在防疫防疫控制疫情方面的,至於國家級的高新區是否還會審批這個目前並沒有官方公開報道
Ⅶ 「十四五」時期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方向是什麼
中大咨詢的官抄網中有一篇文章專門講了這個內容,「十四五」時期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方向分為以下三點:
1、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引領,以深化改革促進產業結構政策的合理設計和有效實施。
2、堅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使產業結構政策建立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體制機制上。
3、堅持把加快產業升級與推進結構調整結合起來,推動製造業向中高端發展、高質量發展並增強對產業結構優化的帶動效應。
加快發展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反映新一輪技術革命、工業革命趨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依託發展前景廣闊的先進製造業帶動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