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氯苯的製造方法
(1)氯苯副產回收:無論是採用苯液相氯化法還是採用苯氣相氧氯化法製造氯苯,都聯產二氯苯。根據實際需求量,改變氯化工藝條件,可調節一氯苯和二氯苯的生成比例。按照氯苯的工藝控制條件,氯苯與二氯苯的比例為30-35:1。副產的離鄰、對位二氯苯分離主要有精餾法和結晶法。
(2)由鄰氯苯胺經重氮化、置換製造:將鄰氯苯胺及鹽酸加入反應鍋,於25℃以下混勻。冷卻至0℃,滴入亞硝酸鈉溶液,溫度維持在0~5℃,至碘化鉀澱粉液變藍色時停止加料,得重氮鹽溶液。在0~5℃下加入氯化亞銅的鹽酸溶液中,充分攪拌、混勻,升溫至60~70℃,反應1h,冷卻、靜置分層,油層用5%氫氧化鈉和水反復洗滌,以無水氯化鈣脫水、分餾,收集177~183℃餾分,即得到1,2-二氯苯成品。
【產業鏈】
【參考質量指標】中國HG/T3602-1999 1,2-二氯苯的產品規格如下:
指標
項目內容 優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外觀 無色透明液體
1,2-二氯苯含量% ≥ 99.0 95.0 80.0
低沸物含量% ≤ 0.1 0.2 0.5
1,3二氯苯含量%≤ 0.2 0.5 1.0
1,4-二氯苯含量%≤ 0.5 3.5 6.0
高沸物含量%≤ 0.2 0.5 15
水分含量%≤ 0.03 0.03 0.5
酸度(以硫酸計)%≤ 0.001 0.001 0.001
② 想要知道基本煤化工的產業鏈是怎樣的,最好有附圖。要簡單明了的
煤-焦化-粗苯-苯-甲苯-二甲苯
-氣化-甲醇-碳酸二甲酯
-低碳烯烴
-甲酸甲酯
-甲醛-1,4-丁二醇-順酐
-液化-油品
③ 建築產業鏈的未來或者發展方向是怎樣的呢 請高手指點一二,鄙人是學工程造價專業的!
超高層建築的未來發展方向
超高層建築(高層建築)的出現解決了世界人口劇增同時土地資源卻出現供應緊張並且價格持續上揚的尖銳矛盾問題,超高層建築的發展也帶動了人們向高空發展,拓展生存空間,在極為有限的土地上建造更大面積的建築的慾望。如此一來,更是帶動了經濟發展大大提高了城市化發展的程度,利用有限的空間創造無限的價值,這也是超高層建築的出現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之一!
超高層建築的建設能展示一個國家的發展成就
那麼,它的出現還有什麼重要的實際意義呢?
首先,超高層建築的建設能展示一個國家的發展成就,同時又能提升城市和國家形象;再者,它集約化利用土地資源,節省了土地資源,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更大的意義和價值;還有,某些層面上講,超高層建築做到了顯著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能在一棟大樓里完成原本需要在許多地方輾轉才能完成的工作,這顯然大大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建成一座超高層建築顯然需要多方合作,多方投資,從而實現了資源的高度共享,並且提高了投資人的投資效益;最重要卻又最易被忽視的一點,每次超高層建築取得飛躍性進展同時總是相伴隨一種或者多種先進的科技的誕生而出現,於是顯而易見它能夠帶動相關學科發展,促進科技進步;最後,大多數超高層建築實際都是具有較大觀賞意義的,作為一種建築藝術,從來一棟超高層建築的誕生總能帶來轟動或者成為一個地區的地標性建築,這就是其內在的潛在性價值與意義!
搜索資料時看到這樣一段話:自古以來,沒有一種建築形式像超高層建築一樣,在為人類拓展生存空間發揮著巨大作用的同時,會引發人們如此激烈的非議:浪費資源、破壞環境、易發災難等等。但是,超高層建築在激烈的爭論中仍然在不斷發展, 歷經百年風雨而長盛不衰,見證著各個時代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科技進步和經濟繁榮。
超高層建築要發展,肯定會遇上各式各樣林林總總的問題和困難,就目前而言,超高層建築的發展受到了怎樣的限制呢?
根據我看到的一些資料,我總結出來幾點:散熱,通訊,重力,風力,地震,資金,安全性能等等。其中我看到的最明顯的一個限制條件就是建設超高層建築的材料問題,材料不改良,超高層建築的發展永遠都只能是一紙空談,永遠不可能在脫離高新材料的基礎上單憑技術層面或者設計層面解決從建築本身突出的尖銳問題,所以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合適的材料之前,超高層建築發展只能選擇滯後或者消失,材料問題,就是當前對於超高層建築發展最迫切最急需解決的最大問題!
要從材料的角度看到未來超高層建築的發展我們就必須先認識材料,材料的定義是什麼?
材料是人類用於製造物品、器件、構件、機器或其他產品的那些物質
材料是人類用於製造物品、器件、構件、機器或其他產品的那些物質。材料是物質,但不是所有物質都可以稱為材料。更細分一點,我們這里所說的材料是指建築材料,建築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築工程中使用的包括水泥、砂、石、木材、金屬、瀝青、合成樹脂、塑料等材料的統稱。按用途,建築材料可分為結構材料、裝飾材料和某些專用材料。結構材料包括 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屬、磚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復合材料等;裝飾材料包括各種塗料、油漆、鍍層、貼面、各色瓷磚、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專用材料指用於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熱、保溫、密封等。
目前我們研究的超高層建築的材料局限在新型建材的研發,作為區別於傳統建材的新型建材,新型建材是區別於傳統的磚瓦、灰砂石等建材的建築材料新品種,行業內將新型建築材料的范圍作了明確的界定,即新型建築材料主要包括新型牆體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溫隔熱材料和裝飾裝修材料四大類。新型建材具有輕質、高強度、保溫、節能、節土、裝飾等優良特性。採用新型建材不但使房屋功能大大改善,還可以使建築物內外更具現代氣息,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有的新型建材可以顯著減輕建築物自重,為推廣輕型建築結構創造了條件,推動了建築施工技術現代化,大大加快了建房速度。由此,新型建材的優勢與研發的必要性再次嶄露無遺:解決了新型建材的問題等於解決了包括上述我所總結的幾個較大困難中的:散熱,重力,資金等等幾乎目前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新型建築材料的研發可謂勢在必行!
專家指出,未來超高層建築的發展趨勢傾向為「四化」:綜合化,異形化,生態化,智能化。鋁箱要實現這四個變化趨勢,沒有高新科技研發出來的材料支持和參與是不可能實現的。一棟建築想要在未來成為具有超越性的超高層建築,建築材料不僅不能局限於大宗廉價的傳統建築材料,而且還有很多高新建築材料有待開發應用,一座建築物具有智能,能根據環境變化而調整自己的形態,這需要智能型的建築材料;建築物在使用過程中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而引起損傷,但自身能進行自我修復,這需要自修復建築材料....總之,所有未來的超高層建築的暫未實現的設想想要實現絕對離不開高新建材的支持。
想要完成一座聳立於天地間的超高層建築,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是絕對完成不了這項浩大的工程的,因為土木建築工程成本的30~50%是材料,任一工程要想降低工程造價必須要使用新材料,很多工程質量問題無一不與材料有關,因此工程質量的提高也必須從材料入手。建築材料長期承受風吹、鋁合金箱日曬、雨淋、磨損、腐蝕等,性能會逐漸變化,建築材料的合理選用至關重要,首先應當安全、經久耐用。建築材料用量很大,直接影響到工程的造價,通常建材費用占工程總造價的一半以上,因此在考慮技術性能時,必須兼顧經濟性。更新、更好的建築物的關鍵也在於傳統建築材料的突破,特別是目前土木工程建設體制醞釀的改革,也為專門建築材料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大好時機,施工設計將不再是設計單位的事,而是由施工單位根據實際情況組織設計,如何進行施工、如何使用新材料、如何降低成本都與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直接相聯系,這將打破由專門設計單位進行全部設計,工程造價越高設計費用越高的不正常狀況。這更進一步說明了材料在未來超高層建築的發展中占據了絕對的關鍵位置,材料,引領超高層建築發展的潮流!
未來超高層建築的發展趨勢傾向為「四化」:綜合化,異形化,生態化,智能化
以下是未來設計研發新型建築材料幾個方向:1、以最低資源和能源消耗、最小環境污染代價生產傳統建築材料,如用新型干法工藝技術生產高質量水泥材料。
2、發展大幅度減少建築能耗的建材製品,如具有輕質、高強、防水、保溫、隔熱、隔音等優異功能的新型復合牆體和門窗材料。
3、開發具有高性能長壽命的建築材料,大幅度降低建築工程的材料消耗和服務壽命,如高性能的水泥混凝土、保溫隔熱、裝飾裝修材料等。
4、發展具有改善居室生態環境和保健功能的建築材料,如抗菌、除臭、調溫、調濕、屏蔽有害射線的多功能玻璃、陶瓷、塗料等。
5、發展能替代生產能耗高、對環境污染大對人體有毒有害的建築材料,如無石板纖維水泥製品,無毒無害的水泥混凝土化學外加劑等。
6、開發工業廢棄物再生資源化技術,利用工業廢棄物生產優異性能的建築材料,如利用礦渣、粉煤灰、硅灰、煤矸石、廢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生產的建築材料。
7、發展能治理工業污染、凈化修復環境或能擴大人類生存空間的新型建築材料,如用於開發海洋、地下、鹽鹼地、沙漠、沼澤地的特種水泥等建築材料。
8、擴大可用原料和燃料范圍,減少對優質、稀少或正在枯竭的重要原材料的依賴。
未來,超高層建築的發展就看人們在材料的發展,只要材料供應得上,材料的適用性夠強,實用性能夠超越傳統同時性價比更遠超於傳統材料,那麼超高層建築的發展就不再是一句空話,從材料看超高層建築的未來發展的意義正在於此。
④ 如何判斷一條產業鏈中的中心產業
初步判斷:產業鏈以投資最大或在單價佔比最大的,做為產業鏈中心產業;
再深入調研之後,可能以那一個環節一停工就整體停業做為中心產業,若要改善也以這原理來判斷!
⑤ 我現在做化工行業的人才招聘,想了解下化工行業各子行業產業鏈上的企業的都具體有什麼特點和用人情況怎麼樣
你可以去中國化工製造網看看,他們的化工產品有產品詞典這塊,對於各個產品有自己的上下游,然後一步步的你可以去慢慢的理解的!
⑥ 煤焦化產業鏈是怎樣的
煤炭冶煉焦炭,發展化工產業。焦化又稱煤炭高溫干餾。以煤為原料,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加熱到950℃左右,經高溫干餾生產焦炭,同時獲得煤氣、煤焦油並回收其它化工產品的一種煤轉化工藝。
為保證焦炭質量,選擇煉焦用煤的最基本要求是揮發分、粘結性和結焦性;絕大部分煉焦用煤必須經過洗選,以保證盡可能低的灰分、硫分和磷含量。選擇煉焦作煤時,還必須注意煤在煉焦過程中的膨脹壓力。用低揮發分煤煉焦,由於其膠質體粘度大,容易產生實高膨脹壓力,會對焦爐砌體造成損害,需要通過配煤煉焦來解決。
產品和用途:煤經焦化後的產品有焦炭、煤焦油煤氣和化學產品3類。
(1)焦炭。煉焦最重要的產品,大多數國家的焦炭90%以上用於高爐煉鐵,其次用於鑄造與有色屬冶煉工業,少量用於製取碳化鈣、二硫化碳、元素磷等。在鋼鐵聯合企業中,焦粉還用作燒結的燃料。焦炭也可作為制備水煤氣的原料製取合成用的原料氣。
(2)煤焦油。焦化工業的重要產品,其產量約占裝爐煤的3%~4%,其組成極為復雜,多數情況下是由煤焦油工業專門進行分離、提純後加以利用
(3)煤氣和化學產品。氨的回收率約占裝爐煤的0.2%~0.4%,常以硫酸銨、磷酸銨或濃氨水等形式作為最終產品。粗苯回收率約占煤的1%左右。其中苯、甲苯、二甲苯都是有機合成工業的原料。硫及硫氰化合物的回收,不但為了經濟效益,也是為了環境保護的需要。經過凈化的煤氣屬中熱值煤氣,發熱量為17500kj/Nm3左右,每噸煤約產煉焦煤氣300~400 m3,其質量約占裝爐煤的16%~20%,是鋼鐵聯合企業中的重要氣體燃料,其主要成分是氫和甲烷,可分離出供化學合成用的氫氣和代替天然氣的甲烷。
焦炭的主要用途是煉鐵,少量用作化工原料製造電石、電極等。煤焦油是黑色粘稠性的油狀液體,其中含有苯、酚、萘、蒽、菲等重要化工原料,它們是醫葯、農葯、炸葯、染料等行業的原料,經適當處理可以一一加以分離。對照圖2-2和2-3(煤的結構模型),煤焦油中所含環狀有機物可以說是煤的「碎片」。此外還可以從煤焦油中分離出吡啶和喹啉,以及馬達油和建築和鋪路用的瀝青等。從煤焦油里分離鑒定的化合物已有400餘種。從煉焦爐出來的氣體,溫度至少在700℃以上,其中除了含有可燃氣體CO,H2,CH4之外,還有乙烯(C2H4),苯(C6H6),氨(NH3)等。在上述氣體冷卻的過程中氨氣溶於水而成氨水,進而可加工成化肥;苯等芳烴化合物不溶於水而冷凝為煤焦油;乙烯等沸點高的氣體,根據煤氣的不同用途酌情處理。總之,煤經過焦化加工,使其中各成分都能得到有效利用,而且用煤氣作燃料要比直接燒煤干凈得多。
⑦ 混合芳烴的下游產業鏈都有什麼產品
生產出苯、甲苯、混合二甲苯,混合二甲苯在生產出鄰、間、對三種同分異構體的二甲苯;再生產苯乙烯、PTA等等。
⑧ 石油石化行業的產業鏈
石油石化產業鏈的構成
石油化工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石油產品和化工產品的整個加工工業,包括原油和天然氣的開採行業和油品的銷售行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通常可以將石油石化產業分為:石油開采業、石油煉制業、石油化工、化工製品和化肥行業等。
「石油開采」指的是將原油和天然氣從地下采出的過程,並將原油和天然氣分離。「石油煉制」指的是將原油加工成汽油、柴油、煤油、石腦油、重油等油品的過程。「石油化工」指的是,將石油產品和石化中間品加工成石化中間品的過程。
而「化工製品」指的是將石化中間品加工成製品的過程。「化肥行業」指的是將石油產品合成為化肥的過程。每個過程有其自身的功能和特點。具體分類和特點如下:
石油工業包括全球的勘探、開采、煉制、運輸(通常利用油輪和管道運輸)和油品銷售等。石油也是許多化工產品的原料,包括醫葯品、熔劑、化肥和塑料等。該行業通常被分為三個主要部份:上游、中游、下游。通常將中游納入下游之內。
(8)苯產業鏈擴展閱讀
石化產品價格形成機制
1、價格傳導的過程
鑒於化工領域廣泛存在著「中間體」,而國內又缺少交易「中間體」的現貨市場。因而我國石化終端產品的價格形成過程較為復雜,往往受到上游價格壟斷的影響。
產業鏈圖顯示了石化產業鏈的主要環節,其產業鏈末端產品的價格經由各自產業鏈的加工環節傳導形成。
芳烴亦可來自石油輕餾分的催化重整。石油輕餾分和天然氣經蒸汽轉化、重油經部分氧化可製取合成氣,進而生產合成氨、合成甲醇等。
三烯三烴經與無機產品反應可獲得「中間體」,包括PE、EG、聚乙烯醇、丙烯晴、已內醯胺、對二甲苯等,也就是產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等產品的原料。
通常價格的形成主要受兩種因素主導:一是消費拉動,二是成本推動。在這兩種類型之間,價格傳導的過程和效果也大不相同。
(A)消費拉動型
在消費拉動的情況下,受下游需求增長的影響,價格開始上漲。此時,該加工環節的邊際利潤也隨之增長,進而拉動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這一過程在產業鏈中的每一個加工環節中重復,至傳導至產業鏈的源頭石腦油)。某一環節受到阻礙,特別是在產能遠遠大於產量或者需求的環節。
(B)成本推動型
在成本推動的情況下,產業鏈源頭原材料價格首先上漲,其結果要求將增加的原材料成本轉嫁到該加工環節的產品價格之中。這一過程在產業鏈中的每一個加工環節重復,直至傳導至產業鏈末端的終端產品。不同的是,成本的推動不如需求的拉動那麼順利。
(C)消費萎縮
與上述兩種情況相反的是,消費萎縮和成本下降時的傳導過程。當消費萎縮時產品開始積壓,企業開始減產,導致該加工環節的原材料價格下降。這一過程逐漸向上游傳導,最終迫使產業鏈源頭產品價格回落。該上游產品有可能是其他產業鏈的上游。
(D)成本下降
對於下游企業來說,原材料成本的下降是件好事。不但可以提高加工利潤,還可以降低產品價格,擴大市場。然而,在成本下降的整個傳導過程中,加工企業卻很難應對。面對不斷降價的原材料,無論以何種價格買入,企業都要面臨虧損。
⑨ msci指數a股有哪些
一共有222個票進入MSCI指數,現在還沒有正式納入,炒股後續會有這222個成分股的板塊出現,可以在自己看盤的軟體里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