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產業鏈形成的四大模式有什麼概念簡介
產業鏈形成的四大模式:
產業鏈在四維對接和四維調控之下.在現實中形成了一些具體模式。劃分模式的標準是看產業鏈中主要節點之間的主要企業與企業的關系。企業之間有三種主要關系及其契約形式。即純粹的市場交易關系、產權關聯式關系(體現為企業通過收購、並購、持股、控股、參股等形式對其他企業進行控制)、准市場式關系(亦即企業間通過「關系型契約」所建立的較穩固的關系)。相應的「契約形式」有:「市場交易式」契約——純粹的「商品買賣合同」、「產權契約」——企業持股或控股數量與質量的制度安排、「關系型契約」——既非產權又非完全商品交易的契約關系。按照上述關系和契約形式,可以把產業鏈的形成模式分為市場交易式(市場交易關系、市場交易式契約)、縱向一體化式(產權關聯、產權契約)、准市場式(准市場關系、關系型契約)和混合式產業鏈四種。
市場交易式產業鏈指產業鏈中的企業之間是完全的市場交易關系。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地位平等。靠供需鏈而組成一個有機的鏈條。它的優點在於:整個產業鏈中不存在壟斷利潤的節點,企業生產不會受制於某些廠商。缺點在於:產業鏈中的商品迂迴程度較低,供需鏈中的技術鏈較短。此外,過於「獨立」式的生產不利於整合企業內、外部資源。不利於社會分工的發展和整體產業鏈價值的最大化。另外,由於除了自己生產以外的產品都來源於外購,產品生產受市場環境的影響大。
縱向一體化式產業鏈指核心企業通過向產業鏈上游和下游的縱向一體化擴張而形成的產業鏈。
產業鏈中的企業同屬於一個企業集團或總公司,有著產權的關系紐帶。總公司或集團公司通過控股或自建等方式對其他企業保持著強有力的控制.靠企業間的產權紐帶形成一個產業鏈。它是一種在產業鏈內部進行「自給自足」的模式。這種模式能夠將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納入同一個經營體內。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存、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經濟利益共同體。從行業調控維來看,縱向一體化式產業鏈由於將市場交易轉化為企業集團內部生產。用集團內部的計劃代替市場交易,從而使生產更加穩定;但是,企業集團內部管理的難度加大.不利於產業鏈整體效率的提高。這種模式往往和產業特性有關。一般來說,鋼鐵、石油、煤炭、汽車等進入壁壘高、容易產生壟斷的產業往往形成一體化式產業鏈。
准市場式產業鏈指核心企業或龍頭企業通過虛擬、OEM、ODM、特許經營連鎖、外包、戰略聯盟、租賃等既非市場交易又非產權控制的形式.以及處在自己上游或下游的企業形成的一種既非完全市場交易又非企業集團內部關系的產業鏈。這種模式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當企業和供方或買方建立起一個較穩固的市場交易關系。形成「關系型契約」時,企業鏈實質上也就變為「准市場式」。這種模式往往存在於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社會分工和專業化水平非常高的情況之下。由於「關系型契約」不像產權紐帶一樣穩固.對核心企業控制鏈條的能力要求很高。從技術鏈和企業鏈進行對接的情況來看.它是在技術鏈很成熟情況下的企業鏈對接方式。從需求鏈的對接來看,准市場式產業鏈由於生產的靈活性,最能適應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從行業調控維來看。為了加強企業間的關聯。除了建立「關系型契約」之外,還要建立「關系專用性投資」。由於准市場式產業鏈的本質不是控制企業而是選擇產業鏈節點上的企業,核心企業對其他企業了解的要求遠大予對控制企業的要求.因此,核心企業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撐來不斷掌握其他企業的變化情況。從適用范圍來看。往往是在信息技術運用較發達、技術成熟度高、技術關聯性強的產業中容易產生准市場式產業鏈。
混合式產業鏈是指含有市場交易式、縱向一體化式、准市場式這三種產業鏈模式中的二種或三種的結合模式。這種模式是現實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它是指在同一條產業鏈中的某一部分是一種產業鏈模式,而另外一部分又是另外一種產業鏈模式。在產業鏈的部分環節還是具有所屬產業鏈模式的特點。如在某一個產業鏈的部分是「縱向一體式產業鏈」。那麼。這部分產業鏈就具有縱向一體式產業鏈的特點。從技術鏈和企業鏈進行對接的情況來看。它是技術鏈比較成熟情況下的企業鏈對接方式。從需求鏈的對接來看,混合式產業鏈由於生產的靈活性。能適應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從價值鏈的對接來看,混合式產業鏈能夠較好地實現產業價值。從行業調控維來餚。由於混合式產業鏈的復雜性,行業調控也具有復雜性。從適用范圍來看,混合式產業鏈的適用范圍最為廣泛。
② 美國是強國,為什麼其周邊國家除了加拿大,沒有任何一個發達的國家,是美國刻意地抑制了他們的發展嗎謝絕猜
就是那麼回事。
這個可以從中美兩國的貿易上可以看出。
看似,中美貿易額的順差、逆差很小,但是仔細分析,可以發現,中美貿易的利潤差是非常大的,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商品,利潤可以達到中國出口到美國商品的10倍以上,所以美國的經濟才能如此繁榮,而中國企業的利潤非常微薄,導致與企業利潤低下,勞工的勞動力價值也相應的比較低廉。
那麼,你可能就要問了,美國可以創造10倍的利潤,中國為什麼就不可以?答案就是中國不可以。但是並非是中國沒這個水平,而是沒有在「產業鏈戰爭」中搶佔一席之地。
中國企業為什麼會這么困難?難道中國的企業家不用功、不努力嗎?不夠節儉嗎?都不是!因為在這個戰爭之下,中國製造業的優勢,比如說勞動成本的優勢將盪然無存。什麼叫「產業鏈戰爭」?我們以浙江所生產的芭比娃娃為例,芭比娃娃出廠價是1美元,到美國沃爾瑪就是9.9美元,請問,10美元的零售價減1美元出廠價,中間這9美元是怎麼創造的?
他的創造過程就是「大物流」的概念,包括以下六大塊:第一,產品設計;第二,原料采購;第三,倉儲運輸;第四,訂單處理;第五,批發經營;第六,終端零售。這六大塊創造了9美元的價值,而我們製造創造了1美元的價值。而製造你知道有什麼特點呢?那就是浪費資源,破壞環境,剝削勞動,創造1美元的價值;而那六大塊,不破壞環境,不剝削勞動,創造9美元的價值。中國企業家辛辛苦苦創造一百萬元的產值,同時替美國創造九百萬美元的價值。因此中國經濟越增長,美國越富裕!你們是在為人做嫁衣,替人打工,結果我們自己還不知道,還說是製造業大國,可憐呀!這就是所謂的國際分工的不同。我們的根本,就是產業鏈定位錯誤!
這就是香港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的「六加一」的理論,美國周圍國家(不含加拿大)以及我們中國,就是六加一的「一」,他們是「六」,美國自從二戰和冷戰獲勝後,就建立了以美國為主,夥同其他親美西歐、日本諸國,以戰勝國的身份,劃分了「六加一產業鏈」的財富分配,以非常復雜的手段,將「六」的絕大部分囊獲其中,並使其獲得財富利益最大化,而破壞環境、剝削勞工的「一」,放在發展中國家,並將其利益最小化。
我們從大學生就業難這個問題就可以直接看出來上述理論的真實性,為什麼大學生就業難?因為大學生學的是「高科技」的東西,樓主千萬不要認為高科技指的是集成電路板這類東西,真正的高科技是在設計、企業管理方面起到真正作用的。而這些崗位,大部分都集中在「六加一」中的「六」這個環節,「一」是最不需要高科技的大學生的,所以,大學畢業生都覺得自己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原因就在於此,中國是一個僅限於「一」的製造業國家,不需要那麼多大學生。這就是原因。
所以,美國確實在抑制所有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但是他早已把戰場轉移到了經濟產業鏈的分配權上了,只要他和以他為首的西方各國繼續在世界上控制產業鏈分配和產業鏈財富分配,他就可以不費一槍一彈剝削發展中國家。我們可以看美國冷戰後的表現,對付伊拉克、阿富汗這些經濟隔絕的國家,他一定動用飛機大炮,對付中國、俄羅斯、日本,他一定是打經濟、匯率大戰。這就是美國真正可怕之處。
③ 微軟通過控制計算機產業鏈上游操作系統從而影響整個行業,對嗎
不對。
計算機產業鏈中,硬體製造業和數據通訊業是「上游」,軟體業則是「下游」。
④ 未來十年最有發展前景的行業是
1.人工智慧 最近十年來,最火自的行業肯定是互聯網,互聯網行業發展的同時,移動互聯網也迎來了飛速的發展,隨之引申出來一個「互聯網+」的概念,帶火了許多傳統的行業。那麼,在「互聯網+」之後,又有什麼相關概念會引起新一輪...
2.智能家居 隨著人們的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特別是隨著年輕一代成家立業,智能家居也將成為有前景的行業。新一代年輕人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要...
3.文化娛樂行業 多年以前,一部投資一億的好電影不一定能得到一億的票房,最近幾年,國內電影的...
⑤ 智能門鎖品牌十大排名推薦的有哪些
智能門鎖品牌十大排名推薦的有三星智能門鎖、耶魯智能鎖、德施曼智能門鎖、亞太天能智能門鎖、第吉爾智能門鎖、凱迪仕智能門鎖、VOC智能門鎖、普羅巴克智能門鎖、科裕智能門鎖、羅曼斯智能門鎖。
1、羅曼斯智能門鎖
Kaadas凱迪仕專注於智能鎖領域,是一家集產品研發、製造、銷售、安裝、售後於一體的全產業鏈公司,是高新技術企業,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高新科技園——科興科學園。
⑥ 控制某種產品產業鏈的全部或是大部分,但是只佔有市場的一部分,觸犯反壟斷法嗎
控制某種產品產業鏈的全部或者大部分,可以作為推定該經營者具備相關市場支配地位的一個判斷標准。
擁有相關市場支配地位本身並不構成對反壟斷法的違反,只有濫用了這種支配地位的行為才會被認定為違法。
⑦ 高分:導師布置了關於全產業鏈的作業。全產業鏈是啥意思全產業鏈企業具有什麼特徵資料越多越好,謝謝
全產業鏈:
全產業鏈是中糧集團提出來的一種發展模式,是在中國居民食品消費升級、農產品產業升級、食品安全形勢嚴峻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全產業鏈」是指由田間到餐桌所涵蓋的種植與采購、貿易/物流、食品原料/飼料原料及生化、養殖與屠宰、食品加工、分銷/物流、品牌推廣、食品銷售等多個環節構成的完整的產業鏈系統。通過對產品質量進行全程式控制制,實現食品安全可追溯,打造「安全、放心、健康」食品產業鏈。
中糧集團的產品品類豐富,幾乎包括了從原料生產到食品加工的所有環節。在上游,中糧集團從選種/選地,到種植/養殖等環節嚴格把控,宏觀調控產品結構;在加工環節,中糧集團將實現對產品品質的全程式控制制,確保食品安全;在下游,中糧集團將通過技術研發和創新,向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健康、營養的食品。以消費者為導向,通過對原料獲取、物流加工、產品營銷等關鍵環節的有效管控,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貫通。
全產業鏈商業模式是如何運轉的?
全產業鏈最重要的環節是兩頭:上游的種植(養殖)與下游的營銷,重中之重,是上游的自給。全產業鏈模式使得上下游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從而把最末端的消費者的需求,通過市場機制和企業計劃反饋到處於最前端的種植與養殖環節,產業鏈上的所有環節都必須以市場和消費者為導向。
「全產業企業」具有哪些特徵?
(一)一個整體性公司,能往下游延伸、附加值高、上下游資源配置平衡、創新與品牌貫穿始終;
(二)是為同一個目標有意設計的多環節、多品類、多功能有機結合的、整體運作的組織,就像一部機器、一盤整棋;
(三)對從源頭到終端的每個環節進行有效管理,關鍵環節有效掌控;
(四)各環節相互銜接,整個產業鏈貫通;
(五)不同產品線之間的相關功能可以實現整合或戰略性有機協同;
(六)是以客戶和消費者引領的產業鏈,在這個模式下,在中間環節會有多個「出口」,最終「出口」是消費品。
全產業鏈模式的提出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會產生什麼積極意義?
(一)統籌兼顧已有的產業規模、競爭態勢和未來發展空間等因素,合理布局,鞏固和擴大玉米、大豆、小麥、稻穀等主要糧食品種的種植、收儲、加工和物流的能力和規模,提升科技水平,積極服務國家宏觀調控,增強了我國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二)將消費者的需求通過市場機制和企業計劃反映到種植與養殖環節,通過對農業的有機組織和對流通與加工的規模化運作,實現生產與消費的真正連接,促進農業生產,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
(三)通過規模化的收購、儲運、養殖、加工,推動農產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使農產品的使用更有效率,更加科學。探索完善與農戶合作的模式,在資金、技術和信息上給農戶提供更多支持,以有效解決「千變萬化的大市場」與「千家萬戶的小農戶」的聯接難題,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帶動更多農戶脫貧致富,促進邊遠地區的經濟發展;
(四)藉助縝密完善的制度和流程,對糧油食品產業鏈的各環節進行嚴格控制,強化源頭控制和全程監管,消除不安全隱患,建立可追溯到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帶動國內食品行業升級換代,確保食品安全。
「全產業鏈」的戰略解析?
(一)全產業鏈首先是一種企業經營思想和理念;
(二)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一個過程,最終會形成一種企業文化;
(三)全產業鏈是一種能夠提升企業資源利用率的模式;
(四)全產業鏈是中糧企業實力的體現,因為沒有長期歷史的積累,沒有資產規模和布局的基礎,一般的企業難以建立全產業鏈的業務模式;
(五)全產業鏈讓企業資產在產業鏈不同環節的布置更加有效率,把企業的價值實現在產業鏈的不同環節上,將資源自然地向價值高的環節上集中;
(六)全產業鏈是一種提升經營效率,減少交易成本和風險,使企業更有競爭力的模式;
(七)全產業鏈是一種把原先企業內部上下游買賣協同關系由合作和交易角度提升到戰略高度的模式,這種模式提升了整體生發展的高度;
(八)是一個資產布局的鏈,是運營協同的鏈,是組織架構和人的鏈。它要求人在組織中位置正確,要求人心相通,要求團隊目標統一,齊心合力。
「全產業鏈」模式將為企業帶來怎樣的競爭優勢?
(一)創新性、差異化:全產業鏈模式是一種創新的商業模式,具有顯著差異化特點,可以形成競爭優勢,對手難以模仿;
(二)盈利和抗風險能力:平滑盈利的波動性,帶來較高的、持續的、穩定的、成長性好的盈利;
(三)戰略協同效應:整個公司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價值鏈各環節之間、不同產品之間實現戰略性有機協同;
(四)規模、效應和成本優勢:有上游供應鏈的優勢;
(五)信息傳遞順暢:快速反映消費者的信息,促進上游環節的創新與改善,使整個企業對市場的反應更敏感、更及時;
(六)食品安全:可控度高、可追溯性強,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七)行業領導力和產業優勢:以終端消費引領產業鏈,可以形成產業領導力與產業優勢;
(八)產業升級: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推進技術進步,有利於產業整體提升;
(九)社會信譽、影響力、知名度:有利於打造品牌,提升影響力。
全產業鏈企業是怎樣建設的?
以中糧集團為例,中糧集團目前下設中糧糧油、中國糧油、中國食品、地產酒店、中國土畜、中糧屯河、中糧包裝、中糧發展、金融等9大業務板塊,擁有中國食品、中糧控股、蒙牛股份3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糧屯河、中糧地產和豐原生化3家內地上市公司。擁有福臨門食用油、長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屯河番茄製品、家佳康肉製品以及大悅城ShoppingMall、亞龍灣度假區、凱萊酒店、雪蓮羊絨、中茶茶葉、中英人壽保險農村金融服務等等諸多品牌的產品與服務組合。
通過全產業鏈,中糧將內部的所有企業縱向打通、橫向協同,控制「從田間到餐桌」的各關鍵環節和終端出口,統領農業、食品產業鏈上的其他環節或其他企業。從而將中糧打造成為一個以消費品引領的,一個上下游結合、產業鏈打通的企業,在這個模式下,把品牌、創新、渠道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大出口。沿著「全產業鏈的糧油食品企業」這條發展道路,中糧希望逐步成為一家服務於最廣大消費者、服務於最廣大農民,貫徹落實國家政策的,有研發、有創新、有信譽的,「全產業鏈」的糧油食品企業集團;成為一家有很強社會責任感,同時自身也有好的經營效益與長遠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
對於普通消費者最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全產業鏈模式會起到什麼幫助?
「全產業鏈」模式提高了食品的可追溯性,通過建立「物料源頭到銷售終端」全過程式控制制體系,提高源頭掌控能力,規范對生產過程中風險的控制,加強銷售流通環節管理,深化食品產業鏈全程追溯體系建設。最終實現原料端、生產端、運輸端、流動端、監管端等環節無縫銜接,確保產品質量可追溯。最終通過終端的品牌信譽,形成一批廣大消費者歡迎和信任的產品品牌,既促進中糧作為一個糧食、食品企業的貿易量、加工量,也最大程度地保證了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
全產業鏈廣告
近日在全國各大電視台上映的反映全產業鏈的廣告是智威湯遜北京公司為中糧集團拍攝的,廣告片全部取材於中糧全產業鏈生產基地實景,由中糧員工本色演出,畫面高質優美,背景音樂節奏歡快,非常具有欣賞價值。
⑧ 大數據時代,運營商如何應對
2010年全球數據量達到1.2ZB,2011年全球數據量達到1.8ZB,到2020年全球數據量將達到35ZB。數據密度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數據時代的畫卷已經展開。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產業格局正在重塑,傳統電信運營商面臨低值化、管道化,在新的產業鏈中需要謀求新突破。專家認為,運營商應該跳出互聯網看互聯網,將大數據作為重點業務發展領域,畢竟運營商擁有的「數據礦產」資源是任何其他企業所不具備的,運營商應該基於大數據的基礎發展延伸業務。面對大數據時代的潮流以及互聯網企業的競爭,運營商應當利用自有數據優勢提升自身數據運營能力。 首先,運營商應整合現有數據建立數據集市,利用實時處理大數據的能力,打造基於數據的實時營銷解決方案,提升企業銷售服務能力。大數據處理分析平台的優勢在於對海量數據處理的實時性,技術優勢可以有效地保障實時營銷解決方案的實施。實時營銷解決方案較傳統營銷方案具有更好的營銷效果:更具時效性,一旦有實時行為數據產生,立即選定目標用戶進行營銷推送,保證在較短時間內送達客戶,傳統營銷則是定期執行營銷;目標客戶動態選取,通過客戶行為變化結合客戶特徵動態篩選目標客戶,傳統營銷往往是通過長期分析挖掘客戶興趣愛好形成客戶標簽,在營銷前預先挑選出客戶。 從現有實時營銷觸發機制考慮,主要集中在用戶行為觸發、位置信息觸發和熱點事件觸發等。用戶行為觸發機制是分析用戶的行為偏好,如音樂、閱讀和視頻等,運營商可以定向推銷自有增值業務;位置信息觸發機制是根據用戶位置軌跡信息推送自有業務或者合作商家的產品信息,如對接近某大型商場的用戶推送商店優惠信息,吸引客戶消費;熱點事件觸發機制是鎖定對熱點事件感興趣的客戶進行針對性營銷,如鎖定關注NBA總決賽的微博用戶,進行相關的籃球商品推薦。 其次,運營商應當成為信息的融合者,利用自有的品牌優勢打造權威指數類產品,為客戶的決策提供參考依據。相較於其他行業,電信運營商的用戶群體相對穩定,所採集信息較完整,而且在整個產業鏈中運營商的影響力較強,擁有可信品牌,數據中蘊藏著巨大的客戶信息、商業信息和業務信息。因此,與其他權威指數類產品相比,電信運營商基於數據源的優勢可以提供更加全面、詳盡、客觀的產品,對於分析中欠缺的數據可以同其他行業進行合作共同挖掘數據中隱含的價值。 電信運營商指數產品可以輻射影視、電子商務等很多行業,並且已經在一些行業進行了應用。在大數據處理分析平台中匯聚移動互聯網DPI數據、IPTV使用數據和寬頻互聯網DPI數據,可以綜合以上數據分析用戶訪問視頻網站的偏好,包含喜愛的導演、演員、故事類型等,形成指數類分析報告,為電影生產、影院上線電影選取等提供決策依據。通過這種方式打造的熱播美劇《紙牌屋》,讓全世界影視業感受到了大數據的魅力。 最後,電信運營商可為智慧醫療、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能製造等領域提供解決方案,提升數據價值。在大數據解決方案應用方面,IBM發展戰略很值得運營商借鑒,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對數據進行深度分析,提升現有數據價值。當前,醫院資產運營管理也正面臨諸多挑戰:醫療設備資產種類繁多,產品更新速度快;管理分散、職能弱化、管控失據;統計歸口不統一,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電信運營商在大數據平台建設過程中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積累了較多的寶貴經驗,電信運營商可以將成功的經驗應用到醫療行業的大數據處理平台建設中,為醫療行業提供解決方案以及咨詢服務。交通管理行業在大數據時代,需要解決基於大數據及時查詢、及時分析等業務需求。電信運營商可以利用如全球眼等業務和雲存儲方面的技術積累,提供海量交通數據的存儲、分析、應用,同時利用智能管道進行交通信息的及時推送,這樣可以更加有效地保障交通管理行業的及時性要求。 分析認為,馬雲的「大物流」計劃可能會給物流行業帶來又一個高速發展的機遇。電信運營商通過用戶的移動互聯網、寬頻互聯網的訪問情況,分析用戶的購物偏好或者購物意願,為物流公司智能分配各個節點的倉儲量及倉儲產品提供數據支撐及解決方案,物流公司也可以實現公司信息化管理。另外,中國製造企業面臨著巨大壓力,世界工廠的地位正受到挑戰。面臨如此壓力,製造業需要更加准確地了解市場動態,這就需要強大的企業信息化能力,但是很多中小型企業對於企業信息化建設投入有限。
⑨ 如何用知識產權控制產業鏈上下游
掌握核心專利才有可能,比如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