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環境產業發展

環境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0-11-28 03:20:09

Ⅰ 通航產業的政策環境及未來發展

低空管制政策不斷放開 利好行業發展

近年來,通用航空不斷有利好政策發布,一些具體的實質性的政策陸續出台。《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大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礎設施投資力度,這是通用航空第一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2020出台《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2020-2035年)》指出到2035年實現標桿機場引領世界機場發展,全面建成安全高效、綠色環保、智慧便捷、和諧美好的四型機場,為全方位建設民航強國提供重要支撐。

針對低空空域開放不足的行業發展政策痛點,我國從2009年起開始逐步推進低空空域管理的改革,以創造利於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生態環境。



中國通用航空市場對各項飛行作業的需求將繼續擴大,而目前的通用航空的供給情況卻與巨大的需求極不匹配,中國通用航空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國際通用航空業深度調研與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報告》。

Ⅱ 湖北新一線環境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湖北新一線環境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是2013-10-11在湖北省荊州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荊州市荊州開發區豉湖路28-2號。

湖北新一線環境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21000078936167E,企業法人梁紅波,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湖北新一線環境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湖北新一線環境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Ⅲ 高質量發展階段,環境產業應當扮演什麼角色

中國經濟正來在從高速度增自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在這一轉變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點是創新。此外,很多受訪者還認為,中國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應特別注意防控金融和債務風險,尊重人才,保護產權。發展離不開改革,對於今年最期待的改革這個問題,近四分之一的嘉賓首選「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領域」,還有近五分之一的嘉賓選擇了「改善營商環境」。對於中國正在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受訪者認為要進一步簡政放權,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而這些正是中國的施政重點。

Ⅳ 中國如何發展綠色環保產業

進入21世紀,全球環保產業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逐漸成為支撐產業經濟效益增長的重要力量,並正在成為許多國家革新和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目標和關鍵。美國、日本和歐盟的環保產業成為全球環保市場的主要力量。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城市進程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增加,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十五」期間,由於國家加大了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有力拉動了相關產業的市場需求,環保產業總體規模迅速擴大,產業領域不斷拓展,產業結構逐步調整,產業水平明顯提升。
在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下,從2007年開始,環保支出科目被正式納入國家財政預算,政府對環保工作提出了新思路、新對策,受益於此,中國環保行業持續高速增長,且增速進一步提高。
2007年,中國採取綜合措施推進污染減排,全國裝備脫硫設施的燃煤機組佔全部火電機組的比例由2005年的12%提高到48%,城鎮污水處理率由52%提高到60%,全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1383.3萬噸,比2006年下降3.14%;二氧化硫排放量2468.1萬噸,比2006年下降4.66%,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實現雙下降,首次出現了「拐點」,污染防治由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防控,環保歷史性轉變邁出堅實步伐。
2008年國家要求關停1300萬千瓦小火電,淘汰600萬噸煉鋼、5000萬噸水泥、1400萬噸煉鐵等一大批落後產能,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60萬噸,削減化學需氧量排放量40萬噸。環保產品和服務的需求進一步擴大。2008年上半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674.2萬噸,同比下降2.48%;二氧化硫排放總量1213.3萬噸,同比下降3.96%,新增城市污水處理能力678萬噸/日。2008年下半年,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為擴大內需,大規模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對環保產業的投資也進一步加大。
中國環保產業總體規模相對還很小,其邊界和內涵仍在不斷延伸和豐富。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中國環保產業對國民經濟的直接貢獻將由小變大,逐漸成為改善經濟運行質量、促進經濟增長、提高經濟技術檔次的產業。產業內涵擴展的方向將主要集中在潔凈技術、潔凈產品、環境服務等方面,中國環保產業的概念也將演變為:「環境產業」或「綠色產業」。
「十一五」期間,中國環保產業可望保持年均15%-17%的增長速度,環保投資的重點領域主要包括水環境、大氣環境、固體廢物、生態環境、核安全及輻射環境保護建設以及環境能力建設。2010年環保產業的年收入總值將達8800-10000億元左右,其中資源綜合利用產值6600億元,環保裝備產值1200億元,環境服務產值1000億元。

Ⅳ 結合環境污染談談產業轉型升級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做好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統籌規劃

政府及主管部門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發展培育一批、改造提升一批、限制淘汰一批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要求,在扶持企業要有選擇性,不能為了保穩定,保增長,對所有企業進行同等水平的扶持。要大力扶持和發展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產業。深入調研基礎上,排出一批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逐個制訂轉型升級的實施方案,明確目標定位、總體布局、發展導向以及相應配套措施,避免急功近利、盲目擴張和低水平的重復建設。這些實施方案還要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三大產業規劃等其他規劃相銜接,並充分考慮工業轉型升級和發展需要,前瞻性地規劃並建設一批能源、交通、物流、污水處理等重大基礎設施。對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排放產業要堅決不給發展空間。產業升級的目標就是:加快形成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的產業結構。

2、加大轉型升級的財政金融扶持力度

建立統一的轉型升級專項資金,重點用於技術改造貼息,以推動轉型升級的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節約能源資源、減少污染排放和引進培育人才等。同時,建立政府與金融機構的溝通協調機制,搭建銀企對接合作平台,主動向金融機構推薦優秀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項目,促進金融機構加大信貸力度。

3、通過成本逼迫來推進產業結構升級。

通過自然演進或政策推進,迫使企業從低端產業走向高端產業,或從低附加值產業轉向高附加值產業。瑞安的企業現狀是,長期以來絕大部份集中在勞動密集型和產品初加工的傳統行業,附加值低,整體競爭力較弱,產業升級缺乏足夠的壓力。政府要積極利用成本倒逼機制,對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排放產業,利用土地、環保等方面提高成本來促進產業升級。不能為了暫時的經濟指標而丟失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機遇。

4、科技創新是企業轉型升級的助推器。

在成本逼迫下,企業必須走技術進步與創新之路,積極化解成本壓力,走出困境。要引導企業大力引進科技人才,充分發揮人才對經濟轉型升級的保障作用,從而達到產業從無到有之目的,要引導和支持企業走高端產品發展之路,引導和支持更多的企業開發生產專利產品、品牌產品、高端產品以及各種形式的新產品,加快提升成本傳導能力。引導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投資進入新領域,促進高附加值產業加快發展。

5、政府加強引導,強化服務。

在轉型升級中,政府除了制定目標、出台政策以外,還應該發揮選商引資的作用,特別是對我市空白產業,高技術產業化項目,節能減排項目等予以全面跟蹤;把好項目推薦給好企業,並做好配套服務。市政府牽頭建立幾個相關產業領域的專業團隊,對產業現狀和今後發展進行全方位的跟蹤研究。並對這些高科技產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技術前景和市場前景進行分析,引導傳統企業轉型發展。

Ⅵ 對行業環境的分析是哪五個方面

一、 宏觀環境分析



二、 行業市場分析


三、 競爭分析


四、 供需分析


五、 行業驅動要素分析


六、 企業資源和能力分析

Ⅶ 生態產業的發展

中國生態工業發展對策
1加強生態工業方面的基礎研究
國際上生態工業的研究是在清潔生產研究之後,作為其升華和補充,在20世紀80年代末才迅速發展起來。中國起步更晚,因此要加強這方面的基礎研究,根據國際研究趨勢,應著重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
(1)研究可減輕工業對環境影響的具體技術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廢物零排放系統、物質替代、非物質化和功能經濟。
(2)研究對整個工業生態過程進行分析、監測和評價的方法,包括物流平衡分析、產品或過程的生命周期分析與評價、工業生態指標體系的建立。
(3)研究可促進生態工業實現的制度,包括如何在市場規則、財務制度、法律法規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以使生態工業的思想可以貫穿整個生產和生活過程 。
2加強生態工業園的規劃與建設
生態工業園是模擬自然生態系統的食物鏈(網)原理,把一定地域空間內的不同工業企業問,以及工業企業、居民與自然生態系統之間的物質轉移、能量轉換統籌起來,建立產業系統內的「生產者- 消費者-分解者」的循環途徑,實現物質閉路循環和能量多次利用的地域綜合體,從而達到物質能源充分利用,向系統外零排放的目的。
丹麥的卡倫堡鎮是生態工業園的典型,燃煤發電廠向煉油廠、制葯廠以及居民供應余熱,煉油廠把用過的冷卻水提供給發電廠做預熱用水,煉油廠把液化氣送到發電廠和生產石膏的工廠。而生產石膏的工廠的原料來自發電廠凈化空氣的脫硫設備產生的硫酸鈣。這個系統已成為一個包括發電廠、煉油廠、生物技術製品廠、塑料板廠、硫酸廠、水泥廠、種植業、養殖業和園藝業,以及卡倫堡鎮的供熱系統在內的復合系統。各個系統單元(企業)之間通過利用彼此的余熱、凈化後的廢水、廢氣,以及硫酸鈣等副產品作為原材料等。一方面實現了整個鎮的廢棄物的最小化;另一方面,各個系統均從相互作用中降低了成本,獲得了直接的經濟效益。現階段世界上有幾十個生態工業園項目在規劃或建設,其中多數在美國,此外法國、日本、加拿大等也較多:亞洲的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印度等,正在開展生態工業園的項目。中國還沒有建立生態工業園,因此應加強研究與開發建設。
3推行產業生態管理
產業生態管理的方法可以分為五類:一類是面向產品環境管理的方法,即生命周期評價;第二類是面向綠色產品開發的方法,即產品生態設計;第三類是面向區域的規劃方法,即生態工業園的規劃;第四類是面向生態產業開發的方法,即生態產業孵化;第五類是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管理。
現代生態農業
中國生態農業發展對策
中國生態農業頗具特色,成績顯著,國際影響大。但畢竟發展僅20餘年時間,生態農業的示範區的面積也僅佔全國耕地總面積7% 。因此,要使中國生態農業上一個新台階,需要加強有關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研究。
1加強生態農業規劃
生態農業建設,規劃應先行,這是首要環節並具龍頭地位。但中國生態農業示範中,規劃設計方面仍感不足,應加強規劃研究。生態農業規劃包括農業生產潛力、生態過程、生態格局分析,生態農業系統敏感性和決策分析。它的第一目標是持續發展,第二目標是資源的高效利用、社會的發達昌盛、系統關系的和諧穩定。
2研究、開發與推廣克服農業發展阻礙因素、全面發展農業的新技術
這些技術包括資源環境保護與開發技術(如水土保持治理技術,防沙治沙技術,鹽鹼地治理技術等),配方施肥技術,以農作系統改革、天敵繁殖捕放和生物農葯研製與應用等為主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良種選育與繁殖技術等。
3深化生態農業理論研究
把生態農業的經驗升華到理性認識,從而指導下階段的生態農業建設顯得十分重要。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生態農業研究方法論,生態農業模式的總結與設計,生態農業價值評估體系以及生態農業的規范化和標准化等。
中國生態第三產業發展對策
1樹立發展消費觀
發展消費觀不僅包括物質、精神消費,而且包括生態消費。生態環境同樣是人類的寶貴財富。要使人類的消費持續發展下去,必須維持和增殖生態資本,這是財富創造過程,也是物質與精神消費得以持續的基礎。當前興起的生態旅遊熱表明了生態消費的發展趨勢。但更重要的是要保護好自身周圍的環境,從而達到保護全球生態環境的目的。
2推行功能經濟
所謂功能經濟就是鼓勵消費者購買產品的服務功能而不是產品本身,鼓勵企業以對社會的服務功能而不是以產品或利潤作為經營目標。功能經濟認為生產的目的應該是產品的服務功能,而不是產品的數量達到最大。在功能經濟條件下,產品仍由生產者所有,生產者可以在適當的時間將產品加工,因此實現了由產品的再利用代替物質的循環。功能經濟的基本原理是增加財富,但並不是擴大生產,其目標是最充分、最長時間地利用產品的使用價值,同時消耗最少的物質資源和能量。為此,作為企業,在產品的設計上要為環境而設計,要進行可拆卸的產品設計。這樣當某個部件壞了後。就只需更換該部件,而不是整件產品的報廢。同時可通過某些設備的使用權(如小轎車)來達到充分利用、減少消耗和排污的目的。

Ⅷ 生態環境產業發展

生態環境產業化的發展是必須的,是大勢所趨!
環境有其特殊性,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專關,關繫到我們屬的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但是本身的經濟效益出的慢,導致了經濟發展初期乃至中期很少有人能重視他。而且,生態環境產業化所涉及的行業過於廣泛,生物工程、化學工程、土木工程等一系列復雜的專業重視都融合其中。這些都導致了生態環境產業化發展初期的緩慢以及發展方向的不確定性。

Ⅸ 新式茶飲行業發展行業環境如何

新式茶飲近年來發展迅猛,一時間喜茶等各種新式茶飲品牌火遍大地,這一塊的行業發展環境究竟如何呢,且看我的分解:

一方面你注意看看買喜茶的都是什麼顧客,逛街的小情侶、閨蜜、旅遊歇息的遊客,這是很大一波受眾,而且所以從競爭角度來看和喝咖啡的企業白領並不過多的交互重疊!
二方面你注意看新式茶飲的定價,普遍較高,為什麼,一是營銷需要成本收回,二是只有提高定價它的品味才不至於被拉低,如果和喝兩塊錢的礦泉水一樣那就只能做大眾市場了。
三方面這一塊的競爭目前廠家不多,喜茶之外也基本很少有出名的新式茶飲品牌,只要選擇好合適的地段,有自己的宣傳特色,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未嘗不是什麼難事!

閱讀全文

與環境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