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在做什麼行業前景比較好呢
進入新時代,最火的行業肯定是網紅直播和視力康復機構:
網路的興起,我國近視患者人數已達6億 ,《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指出,學生視力不良問題突出,四年級、八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分別為36.5%和65.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研究報告,目前中國近視患者人數多達6億。其中我國初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七成。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已高居世界第一。相比之下,美國青少年的近視率約為25%,澳大利亞僅為1.3%,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巨大的護眼需求,必將引領下一個新經濟風潮,加盟德致堂,事業更輝煌。
⑵ 航母概念股的受益行業
航母概念一共有33家上市公司,其中21家航母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12家航母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根據雲財經龍頭挖掘機自動匹配,航母概念股的龍頭股最有可能從以下幾個股票中誕生中船科技、亞星錨鏈、中船防務。
⑶ 如何全面客觀的看待我國當前經濟的發展 承壓前行
經濟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穩步發展,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較突出,風險挑戰增多。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穩步發展,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較突出,風險挑戰增多,下行壓力加大。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
必須全面客觀看待當前經濟形勢,從長期趨勢看當前形勢,根據遠期目標明確當下目標,深入理解、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確保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好基礎。
(3)裝備製造產業鏈擴展閱讀:
當前經濟形勢的相關情況:
1、我國經濟雖有下行壓力加大的一面,更有總體平穩、結構優化、效益提高的一面,整體看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重要進展。
2、從當前形勢和發展趨勢看,明年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從國際看,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全球動盪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
⑷ 一帶一路對廣西的發展有什麼意義和影響
一帶一路廣西的定位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
廣西將繼續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合作」的原則,不斷完善和優化利用外資的政策措施,深化改革創新:
一是加強先進製造業合作,特別是在電子信息、現代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葯、節能環保、食品加工、石油化工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
二是開展金融、港口物流等領域合作,充分利用廣西正在打造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千萬標箱大港和建設區域國際航運中心的機會,開展金融創新和港口物流合作,構建港口城市合作網路。
三是攜手開拓國際市場,發揮和拓展「南寧渠道」的作用,共同開拓東盟市場,拓展全球業務,為世界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四是參與產業園區開發建設。廣西已經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園區體系,並在積極打造跨境經濟合作區、沿邊開發開放實驗區、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一帶一路」是開放性、包容性區域合作倡議,而非排他性、封閉性的中國「小圈子」。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後。
「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把世界的機遇轉變為中國的機遇,把中國的機遇轉變為世界的機遇。正是基於這種認知與願景,「一帶一路」以開放為導向,冀望通過加強交通、能源和網路等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建設。
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以此來解決經濟增長和平衡問題。
⑸ 中國是如何贏下激光產業鏈戰爭的
激光產業鏈是我國在科技領域打的一次漂亮的翻身仗!我國的激光產業在早期和國外幾乎是同時起步的,但是由於缺少相關技術並且被國外封鎖,導致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的激光產業都被國外壟斷。隨著國家投入資金和技術向激光產業傾斜,我們的激光產業發展也是日新月異,最終成為了世界激光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那麼中國是如何完成了這次漂亮的反擊呢?下面我就為大家一一介紹。
國內市場助力激光產業起飛當時為了佔領激光產業這個科技高點,歐美國家紛紛推出了相關發展計劃,比如美國的「半導體激光核聚變計劃」、德國的「半導體激光2001行動計劃」、英國的「阿維爾計劃」和日本的「半導體激光研究五年計劃」等,我國自然也意識到了激光產業的重要性,從2005年開始奮力追趕,目前相關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的水準。
當然這個過程並不輕松,不過我國一直有著很多歐美國家不具備的優勢,那就是國內市場需求極大;只要我們本土企業能生產出媲美歐美企業的產品,那麼基本上不用擔心銷量,激光產業則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我國是怎麼度過初期的艱難時刻呢?其實全是靠著龐大的國內市場消化走量。
盡管每次產品銷售的利潤不多,但是完全可以通過數量去彌補,這讓很多激光企業度過了最艱難的初期研發階段。再加上我國的產業鏈比較齊全,這樣可以企業間相互協作降低成本和周期,這讓我們的產品價格比歐美國家低了不少。隨著質優價廉的國產激光產品逐漸走出國門,最終打破了歐美的壟斷,在世界激光產業鏈中取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估計很多朋友可能會有疑問,中國的晶元產業能復制激光產業的崛起之路嗎?這個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短期內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畢竟激光產業從起步到領先花了將近六十年,但是晶元問題已經是迫在眉睫。現在國家已經把資金和技術向半導體產業傾斜,如果我國的晶元產業也足夠給力的話,可能過幾年我國的晶元困局也會有很大的改觀吧。
⑹ 請問高端裝備製造業是指什麼它的上下游產業分別是謝謝
高端裝備製造業的官方解釋是:
高端製造產業是指製造業的高端領域,可以從三個角度理解——
1、技術上高端,表現為知識、技術密集,體現多學科和多領域高、精、尖技術的交叉與集成;
2、價值鏈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特徵;
3、產業鏈的核心部位,發展水平決定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
高端製造產業既包括傳統製造業的高端部分,也包括新興產業的高端部分。
所以,高端裝備製造業是指,掌握傳統製造業(包括新興產業)的核心技術,創造高端價值的產業鏈。
高端裝備製造業的上游產業應該是裝備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包含了七個大分類,分別是:金屬製品、通用設備製造、專用設備製造、交通運輸設備製造、電氣機械製造、電子設備製造和儀器儀表及辦公設備製造。所以這些都是高端裝備製造業的下游產業。
而高端裝備製造業的下游產業,不是特別清楚,個人覺得應該是超越一般傳統製造業的范疇的,例如航空母艦的製造、大型軍事裝備的製造、高端科技(機器人)的研發製造等。這里推薦一個行業站,世界工廠裝備製造網是專業的裝備製造業行業網站,可以去參考下是不是有你所需要的信息,希望能夠幫到你。
⑺ 裝備製造業完整的產業鏈是什麼尤其是城軌車輛相關的配套企業會涉及到哪些呢
裝備製造業又稱裝備工業,主要是指資本品製造業,是為滿足國民經濟各部門發展和國家安全需要而製造各種技術裝備的產業總稱。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其產品范圍包括機械、電子和兵器工業中的投資類製成品,分屬於金屬製品業、通用裝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電器裝備及器材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裝備製造業7個大類185個小類。
鄒十踐(以信息化帶動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建築機械化,2002年第1期第24頁。)認為,裝備製造業主要包含三個方面:一是重大先進的基礎機械,即製造裝備的裝備——工業「母機」,包括數控機床( NC)、柔性製造單元(FMC)、柔性製造系統(FMS)、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工業機器人、大規模集成電路及電子製造設備等;二是重要的機械、電子基礎件,主要是先進的液壓、氣動、軸承、密封、模具、刀具、低壓電器、微電子和電力電子器件、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控制系統等;三是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科學技術、軍工生產所需的重大成套技術裝備,如礦產資源的井采及露天開采設備,大型火電、水電、核電的成套設備,石油化工、煤化工、鹽化工的成套設備,黑色和有色金屬冶煉軋製成套設備,航空、鐵路、公路及航運等所需的先進交通運輸設備,污水、垃圾及大型煙道氣凈化處理等大型環保設備,大江大河治理、隧道挖掘、輸水輸氣等大型工程所需的成套設備,工程機械成套設備等。
⑻ 裝備製造業產業鏈及配套企業狀況
簡單回答,
卡特
采購:國內,國外
國內:卡特零件廠,比如(無錫,天津);外部供應商。
國外:卡特零件廠,比如(皮羅利亞,。。。);外部供應商。
配套服務: 核心部件(如發動機)(卡特國外,國內)。
一般零件(如一般的塑料件,生產工具,勞保工具)(外部)。
成本與質量的平衡
更細的就不說了。違反紀律。
⑼ 為什麼中國的鋼材產量世界第一,特種鋼材仍依賴進口
中國是鋼鐵大國,但不是鋼鐵強國。中國鋼鐵年產量全球第一但是絕大多數都是中、低級鋼材;合金鋼、特種鋼技術不過關;只能大量依賴進口。
例如日本的鋼材,有很多是國內沒有能力生產的,比如高精度模具鋼,只要你想製造高精度模具,就只有買他們的鋼材。我們已經是鋼產量第一大國,每年也依然要從日本進口大約200萬噸各類鋼材——而我們進口的基本上全是我們自己無法生產的特種鋼材。
全是那些噸鋼利潤達到粗鋼的幾百甚至幾千倍的品種。近些年國內上了很多特種鋼生產線,新聞上大肆宣傳終於實現國產化雲雲,但是很少有新聞里詳細說,這些生產線基本上都是合資的。
比如車用鋼板,基本上都是用的新日鐵的技術。中國出原料、資金、人力還要承受污染,卻只拿了一個小頭。
(9)裝備製造產業鏈擴展閱讀: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特鋼行業的話語權主要體現在對國際主要特鋼產品的定價權上。進口單價與出口單價的巨大「落差」充分證明,若要擺脫原材料受制於人的尷尬境地,我國特鋼產業必須延伸產業鏈,不斷向高端市場發起沖擊。
就中高端量大面廣的特鋼品種來看,軸承鋼和結構鋼與市場高度融合,是最具市場前景的兩大特鋼長材。特鋼深加工產品具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是高端特鋼產品的發展趨勢之一。例如,特鋼板帶、特鋼棒線材、特鋼管材以及工模具鋼、高速鋼等都具備深加工的潛力。
⑽ 中海集團與中遠集團合並後是什麼集團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於2016年2月18日在上海正式成立, 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重組而成,是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理涉及國計民生和國民經濟命脈的特大型中央企業,總部設在上海。注冊所在地為上海浦東自貿區陸家嘴金融片區內,注冊資本110億元。 擁有總資產6100億元人民幣,員工11.8萬人。
(10)裝備製造產業鏈擴展閱讀
截至2018年8月31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經營船隊綜合運力10071萬載重噸/1296艘,排名世界第一。其中,集裝箱船隊規模298萬TEU,居世界第三;干散貨船隊運力3855萬載重噸/425艘,油輪船隊運力2365萬載重噸/185艘,雜貨特種船隊413萬載重噸/151艘,均居世界第一。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完善的全球化服務築就了網路服務優勢與品牌優勢。碼頭、物流、航運金融、修造船等上下游產業鏈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結構體系。集團在全球投資碼頭51個,集裝箱碼頭超47個,集裝箱碼頭年吞吐能力10839萬TEU,居世界第一。全球船舶燃料銷量超過2600萬噸,居世界第一。集裝箱租賃規模超過270萬TEU,居世界第三。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接單規模以及船舶代理業務也穩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