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產業發展組

產業發展組

發布時間:2020-11-28 02:34:41

❶ 誰知道產業組織結構之間詳細的關系

內容摘要:產業組織理論自產生以來,不斷演化與發展,主要經歷了傳統產業組織理論和新產業組織理論兩個階段。20世紀80年代以來新產業組織理論從理論範式、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張等幾方面對傳統產業組織理論分析框架進行了突破和創新。本文在評析傳統產業組織理論主要觀點及缺陷的基礎上,從理論觀點與新發展兩個方面對新產業組織理論進行了重點闡述。
關鍵詞:新產業組織理論 突破 創新

傳統產業組織理論的主要觀點及缺陷

(一)結構主義學派
結構主義學派又稱哈佛學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梅森(Mason)、貝恩(Bain)、謝勒(Scherer)等人,他們提出了市場結構(Structure)—市場行為(Conct)—市場績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即SCP分析框架。
在SCP分析框架中,產業組織理論由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市場績效這三個基本部分和政府的公共政策組成。哈佛學派以實證的截面分析方法推導出企業的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之間存在一種單向的因果聯系,即市場結構決定市場行為,而市場行為決定市場績效水平。其中,進進壁壘是市場結構的決定性因素,而主要的進進壁壘是現有廠商規模經濟、產品差異化、盡對本錢上風等。該學派以為,假如現實中的市場結構是集中的,壟斷廠商就有可能通過限制產出、進步進進壁壘或者串謀,把價格進步到獲取正常收益以上的水平,從而削弱了市場的競爭性,破壞了資源的配置效率,而要想獲得理想的市場績效,最重要的是通過公共政策來調整和改善不公道的市場結構。因此,哈佛學派主張採取企業分拆、禁止吞並等直接作用於市場結構的公共政策來恢復和維持有效競爭的市場秩序。
哈佛學派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他們的研究主要依靠短期截面分析,往往帶有經驗主義的性質,忽略了長期過程中產業的動態效率和配置效率;缺乏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模型分析;過於誇大市場結構是導致廠商不同行為和績效的決定性因素,忽視了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
(二)績效主義學派
績效主義學派是在與結構主義學派的爭論中崛起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斯蒂格勒(Stigler)、德姆塞茨(Demsetz)、布羅曾(Brozen)、波斯納(Posener)等,由於這些學者主要來自芝加哥大學,故理論界也稱該學派為芝加哥學派。在理論信念上,芝加哥學派信仰自由主義思想和社會達爾文主義,以為市場競爭過程是市場氣力自由發揮作用的過程,是一個適者生存、優越劣汰的「生存檢驗」過程,相信市場氣力的自我調節能力。
在市場結構與市場績效的關繫上,芝加哥學派以為市場績效起著決定性作用,不同的企業效率形成不同的市場結構。正是由於一些企業在競爭中具有更高的生產效率,它們才能獲得高額利潤,進而促使企業規模擴大和市場集中度的上升,終極形成以大企業和高集中度為特徵的市場結構。芝加哥學派指出,只要市場上現有的廠商(一家或多家)時刻面臨著潛伏進進者的競爭壓力,大廠商就不可能像哈佛學派所言的那樣可以任意制定價格,從而獲得逾額利潤。因此,企業規模的擴大或集中度的進步並不意味著壟斷程度的上升和競爭程度的下降,至公司的高利潤完全可能來自於自身的高效率,而與壟斷勢力無關。所以,生產的集中有利於進步規模經濟收益和生產效率。基於以上熟悉,該學派主張:不能以集中度的高低和規模的大小作為實施反壟斷政策的判定標准,只要大企業有高的績效水平,就應當放鬆對大企業的不必要管制,反對政府對市場競爭過程的干預。
但是,績效主義學派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在區分企業的高贏利是來源於自身的高效率還是壟斷勢力題目上還存在著一定爭論。克拉克(R.Clarke, S.Davies, M.Waterson)等人在對英國的研究中發現沒有任何證據能表明,產業越集中,產業中不同規模企業的贏利能力的差異就越大這一現象。蓋爾(Gale)的研究表明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導致市場佔有率高的企業的高贏利,而不僅僅是由於其自身的高效率

❷ 什麼是產業組織

什麼叫產業?
從一定意義上說,社會的勞動分工是構成產業的最本質性的條件。馬克思曾指出「單就勞動本身來說,可以把社會生產分為農業、工業等大類

❸ 產業規劃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1)區域產業規劃:在明確區域整體戰略基礎上,對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發展布局進行整體布局和規劃,同時注重協調好土地開發、生態保護、民生問題、基礎設施建設等各方面關系。

(2)專項產業規劃:在明確區域產業規劃的前提下,為主導產業、跟隨產業和支撐產業的發展進行詳細規劃,理清產業的發展次序,解決產業聚集的關鍵問題,形成產業集群所必須的產業生態圈。

(3)產業園區規劃:在明確區域產業規劃的前提下,為主導產業、跟隨產業和支撐產業的發展規劃若干專業的產業園區。

(3)產業發展組擴展閱讀:

產業規劃的誤區:

1、產業規劃的地位受到質疑。產業規劃在時序上是先於城市規劃,為其提供思路和依據的戰略性規劃,還是後於城市規劃,為其提供落實保障的策略性規劃,始終未有定論。

2、產業規劃的深度不夠。很多產業規劃在編制方法上只是對城市中的產業布局進行描述,或對產業發展現狀進行提煉匯總,規劃的技術(或專業)空間狹窄,缺乏對區域發展、產業發展等的深刻認識,導致規劃內容比較單一,發揮的作用有限。

3、是產業規劃的操作性不強。由於產業規劃的編制團隊水平參差不平,對當地實際情況了解不透徹,對產業發展中的問題和障礙認識不足,導致產業規劃與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空間規劃的銜接產生矛盾,產業規劃的思路和布局難以落地。

❹ 哪些省份成立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

眾所周知,我國現在分為了34個省市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但是在剛成立新中國的時候卻有39個,如果加上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當時沒有解放的西藏自治區,中國應該有42個省級行政單位,小編給你細數一下建國後被撤銷的那些省級行政單位,你到底應該在哪裡。松江省,在黑龍江以南松花江以東的區域,1907年歸於吉林省管轄,在抗日戰爭勝利後單獨劃分為松江省,1954年正式劃為黑龍江的管轄范圍,松江省退出了中國的行政省級單位。遼東省,1928年奉天省和遼寧省的部分區域,大致是現在遼寧省的管轄范圍,並跟之前的安東省合並後稱為遼東省,同樣在1954年,遼東省建制被撤銷,恢復了之前的遼寧省的管轄范圍。現在遼寧省西部以及內蒙古東部在建國初期有兩個省的建制,分別問遼北省和遼西省,在1928年撤銷了遼北省的建制,並入遼西省的管轄范圍,省會為錦州,1954年6月19日,遼西省和遼東省共同劃入遼寧省的管轄范圍。熱河省,位於現在遼寧省,內蒙古和河北的交界處,承德避暑山莊在之前也是在熱河省的,在國民政府時期,跟之前的遼西、遼東、遼北並稱關外四省,1955年7月30日,熱河省歸入了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以及河北省。綏遠省,大致位於現在山西省北部,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位置相當重要,綏遠省的省會是歸綏市,在1954年,綏遠省正式並入內蒙古自治區,省會歸綏市改名為呼和浩特,並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省會。平原省,省會是新鄉市,並且包含了新鄉、安陽、湖西、菏澤、聊城、濮陽六個市級行政單位,1952年,平原省被納入了山東和河南的管轄范圍。西康省,大致在現在的西藏、四川以及甘肅的部分區域,建國後設立了西康省,並分為康定、雅安、西昌三個行政區,1955年,西康省歸入四川的管轄范圍。

❺ 產業組織理論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它對中國產業發展的紀念意義

產業發展的核心就是一群人為了生存而創造的新的謀生方式。
一般規律是:盈利模式是一回切產業的基礎。一答個產業的盈利模式出了問題,這個產業必然開始萎縮。
被需要是一切產業的靈魂。一個產業(產品)不再被人需要,這個產業就會瀕臨絕境甚至消亡。

❻ 產業是什麼包括哪些

企業的含義
關於企業的概念,國內外至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表述。通常所說的企業,一般是指從事生產、流通或服務等活動,為滿足社會需要進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承擔風險、實行獨立核算,具有法人資格的基本經濟單位。
企業可分為工業企業、商業企業、農業企業、科技企業、文化企業等,我們通常提到的企業往往是指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
l、工業企業乃是從事工業性生產的經濟組織,它利用科學技術、合適的設備,將原材料加工,使其改變形狀或性能,為社會提供需要的產品,同時獲得利潤。
2、商業企業則是指從事商業性服務的經濟實體,它以營利為目的,直接或間接向社會供應貨物或勞務,以滿足顧客的需要。
一個企業應具備以下一些基本的要素:
l、 擁有一定數量、一定技術水平的生產設備和資金;
2、具有開展一定生產規模和經營活動的場所;
3、具有一定技能、一定數量的生產者和經營管理者;
4、從事社會商品的生產、流通等經濟活動;
5、進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並具有法人地位;
6、生產經營活動的目的是獲取利潤。
-------------------------------------------------------------------
我國的三次產業劃分是:

第一產業: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和漁業)

第二產業:工業(包括採掘業,製造業,電力、煤氣、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和建築業

第三產業:除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第三產業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門,二是服務部門。具體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流通部門,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

第二層次: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保險業,地質勘查業、水利管理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農、林、牧、漁服務業,交通運輸輔助業,綜合技術服務業等。

第三層次: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包括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科學研究業等。

第四層次: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國家機關、政黨機關和社會團體以及軍隊、警察等。
--------------------------------------------------------------------
UNDERSTAND?~

❼ 怎麼促進產業發展

10 加快推進林業產業結構升級。適應生態建設和市場需求的變化,推動產業重組,優化資源配置,加快形成以森林資源培育為基礎、以精深加工為帶動、以科技進步為支撐的林業產業發展新格局。鼓勵以集約經營方式,發展原料林、用材林摹地。積極發展木材加工業尤其是精深加工業,延長產業鏈,實現多次增值,提高木材綜合利用率。突出發展名特優新經濟林、生態旅遊、竹藤花卉、森林食品、珍貴樹種和葯材培植以及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等新興產品產業,培育新的林業經濟增長點、充分發揮我國地域遼闊、生物資源和勞動力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特色出口林產品。

11 加強對林業產業發展的引導和調控。根據市場需要、資源條件和產業基礎,抓緊編制林業產業發展規劃,制定產業政策,引導產業健康發展,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鼓勵培育名牌產品和龍頭企業,推廣公司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經營形式,加快林業產業發展。扶持發展各種專業合作組織,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培育、規范林產品和林業生產要素市場,對農民生產的木材允許產銷直接見面,拓寬農民進入市場的渠道,增強林業產業發展活力。

12 進一步擴大林業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林業發展。針對我國林業基礎薄弱、建設任務繁重的情況,要加大引進力度,著力引進資金、資源、良種、技術和管理經驗。努力擴大林業利用外資規模,鼓勵外商投資造林和發展林產品加工業。制定有利於擴大林產品出口的政策,完善林產品出口促進機制,提高我國林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堅持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強海外林業開發。積極開展森林認證工作,盡快與國際接軌。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我國種質資源的保護和輸出管理,防止境外有害生物傳入。認真履行有關國際公約,加強生態保護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❽ 產業結構和產業組織的概念

什麼叫產業?
從一定意義上說,社會的勞動分工是構成產業的最本質性的條件。馬克思曾指出「單就勞動本身來說,可以把社會生產分為農業、工業等大類

❾ 什麼是產業重組

什麼是資產重組(產業重組)?

資產重組是指企業改組為上市公司時將原企業的資產和負債進行合理劃分和結構調整,經過合並、分立等方式,將企業資產和組織重新組合和設置。狹義的資產重組僅僅指對企業的資產和負債的劃分和重組,廣義的資產重組還包括企業機構和人員的設置與重組、業務機構和管理體制的調整。目前所指的資產重組一般都是指廣義的資產重組。

資產重組可分為哪些類型?

資產重組分為內部重組和外部重組。內部重組是指企業(或資產所有者)將其內部資產案優化組合的原則,進行的重新調整和配置,以期充分發揮現有資產的部分和整體效益,從而為經營者或所有者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在這一重組過程中,僅是企業內部管理機制和資產配置發生變化,資產的所有權不發生轉移,屬於企業內部經營和管理行為,因此,不與他人產生任何法律關繫上的權利義務關系。

外部重組,使企業或企業之間通過資產的買賣(收購、兼並)、互換等形式,剝離不良資產、配置優良資產,使現有資產的效益得以充分發揮,從而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這種形式的資產重組,企業買進或賣出部分資產、或者企業喪失獨立主體資格,其實只是資產的所有權在不同的法律主體之間發生轉移,因此,此種形式的資產轉移的法律實質就是資產買賣。

從產權經濟學的角度看,資產重組的實質在於對企業邊界進行調整。從理論上說,企業存在著一個最優規模問題。當企業規模太大,導致效率不高、效益不佳,這種情況下企業就應當剝離出部分虧損或成本、效益不匹配的業務;當企業規模太小、業務較單一,導致風險較大,此時就應當通過收購、兼並適時進入新的業務領域,開展多種經營,以降低整體風險。

從會計學的角度看,資產重組是指企業與其他主體在資產、負債或所有者權益諸項目之間的調整,從而達到資源有效配置的交易行為。

資產重組根據重組對象的不同大致可分為對企業資產的重組、對企業負債的重組和企業股權的重組。資產和債務的重組又往往與企業股權的重組相關聯。企業股權的重組往往孕育著新股東下一步對企業資產和負債的重組。

對企業資產的重組包括收購資產、資產置換、出售資產、租賃或託管資產、受贈資產,對企業負債的重組主要指債務重組,根據債務重組的對手方不同,又可分為與銀行之間和與債權人之間進行的資產重組。

資產重組根據是否涉及股權的存量和增量,又大致可分為戰略性資產重組和戰術性資產重組。上述對企業資產和負債的重組屬於在企業層面發生、根據授權情況經董事會或股東大會批准即可實現的重組,我們稱之為「戰術性資產重組」,而對企業股權的重組由於涉及股份持有人變化或股本增加,一般都需經過有關主管部門(如中國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的審核或核准,涉及國有股權的還需經國家財政部門的批准,此類對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影響通常是巨大的,我們稱之為"戰略性資產重組"。戰略性資產重組根據股權的變動情況又可分為股權存量變更、股權增加、股權減少(回購)三類。

股權存量變更在實務中又存在股權無償劃撥、股權有償協議轉讓、股權抵押拍賣、國有股配售、二級市場舉牌、間接股權收購等多種形式,股權增加又可區分為非貨幣性資產配股、吸收合並和定向增發法人股三種方式,而股權回購根據回購支付方式不同,則可分為以現金回購和以資產回購兩種形式。

閱讀全文

與產業發展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