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文化產業讀本

文化產業讀本

發布時間:2020-11-28 00:35:57

文化產業商業模式有哪些特點和內在規律

可以參考《文化產業商業模式》一書
《文化產業商業模式》書評
朱嘉

由國內文化產業著名專家陳少峰、張立波著的《文化產業商業模式》一書近日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作為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的基礎教材,是北京大學十多年來致力於推動發展中國文化產業產學研結合的集大成之作。
從政府管理模式到園區建設模式,從城市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到文化走出去模式,從文化產品開發模式到文化品牌塑造模式,從企業核心競爭力到產業變動的趨勢與商機,從文化產業通盤分析到各個細分行業的具體商業模式,《文化產業商業模式》一書都給予了深入系統的回答。
該書以研究文化如何驅動經濟和產業發展為基礎,以探討文化產業商業模式為核心,著重分析了文化及文化市場的特性、產品特性、顧客特點、塑造文化品牌的方法,以及企業家在經營管理中如何選擇和改進商業模式等內容。特別是作者總結和提煉了60種文化產業領域內通用的商業模式,系統地提出了文化產業主要行業領域的發展趨勢及商業模式選擇問題,是國內文化產業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
在國家大力推動發展文化產業的宏觀背景下,文化產業如何發展?有無路徑可尋?有何經驗借鑒?企業商業模式如何設計與執行?等等問題,是眾多有志於從事文化產業的人士遇到的普遍難題。
眾所周知,文化產業涵蓋范圍之廣、跨學科研究難度之大,沒有深厚系統的理論基礎和廣泛的實踐基礎,是很容易紙上談兵的。而國內文化產業現有著作多見於文化及文化產業一般意義上的概論、概說,甚至有些著作並無系統清晰的文化產業本質把握,更談不上理論創新。
作為國內文化產業發展的推動者陳少峰、張立波教授根據多年文化產業研究及企業經營管理咨詢經驗的基礎之上,創新文化及文化產業理論,結合文化產業實踐案例,對中國文化產業商業模式做了通盤的梳理,該書可以說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文化產業精品教材。同時,兩位專家多年來也長期致力於跨學科研究,對於哲學、工商管理、文化及文化產業均有重大研究成果,這也是兩位專家及其著作得以接地氣的基礎。
《文化產業商業模式》一書是續陳少峰《文化產業讀本》之後,文化產業又一代表著作,是了解國內文化產業特性及如何運作文化產業的必備書籍。當然,讀者可再結合《中國文化產業十年》(陳少峰、朱嘉著)一書,對當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進行橫縱系統把握,可以預期其文化產業理論水平的質變飛躍。
提問者評價
謝謝

㈡ 想考北京大學藝術學理論中的藝術管理與文化產業,可是不知道參考書該看什麼

您好,北京大學一般是不對外公布參考書目的,你可以看看《創意與管理》 、《文化立國》《中國文化產業十年》 《文化產業商業模式》《文化產業讀本》《文化產業概論》《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等書籍但都不是很確切,你最好能問問歷年考研的學長或者乾脆上一個輔導班,上輔導班接受系統的培訓肯定比你看一些不靠譜的參考書要強!!

㈢ 中國文化產業十年

《中國文化產業十年》

——了解當代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最佳讀本

十年風雨兼程,中國文化產業逐步從萌芽走向成熟,國務院《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的出台,標志著發展文化產業已經被提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

《中國文化產業十年》一書【1】的作者【2】盤點了從1999年到2009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從政府、企業、學界三個不同的角度記錄了十年間的點點滴滴,全方位詮釋和分析了中國文化產業的現狀、問題及發展趨勢,使讀者不僅能夠把握中國文化產業的成長歷程,更能對當前中國文化產業的現狀有深刻認識。

鑒於文化產業的獨特性,使得多數人對它都缺乏統一的認識。因此,本書在前言中首先對文化產業的某些學理基礎做了一些深入的考察,特別是對一些具有爭議性的概念和提法做出了解釋,使讀者能很好地把握文化及文化產業的本質特性。

全書主要內容分為十個章節,全方位、多角度介紹了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脈絡,例如,在「十年征程」一章,作者主要從四個階段介紹了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狀況;

在「政策導向」和「體制改革」兩章,作者主要以政府為主體的國家層面來分析我國文化產業領域內的政策及體制改革相關情況;

人力資源在推動文化產業發展進程中起到決定作用,因此「學科建設」一章著重介紹了以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為首的教育學術機構十年來的努力及其成果;

區域文化產業發展是改革實踐領域最重要的陣地和平台,作者對區域文化產業發展總結了四種發展模式,鑒於篇幅,在「區域發展」一章中,只針對每一發展模式選取一個典型城市或省,著重加以說明;

「產業集群」一章中的產業園區和基地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平台,作者根據園區的特點和功能,進行了若干分類,其發展程度也代表了當今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

企業是文化產業發展的落腳點,在「企業風雲」一章中,作者著重分析了文化企業的商業模式,並開創性的、第一次對中國文化企業的商業模式進行分類和梳理,總結出了25個文化企業商業模式,以饗讀者;

文化軟實力的提出對中國文化對外競爭提出了新的課題,「對外競爭」一章,分析了十年來中國文化出口及文化軟實力的成長過程及值得借鑒的方法;

十年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不斷加速度,以陳少峰教授為代表的眾多學者的思想結晶,是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寶貴財富,但這些思想多散見於著述、報告、文章、調研、會議中,作者把它們總結出來,呈現給讀者,是「思想指引」一章的初衷。

本書印刷出版之時,正逢國家《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出台,較之目前文化產業發展速度、產業格局、發展趨勢,可以預見未來十年將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把握未來趨勢與商機便顯得尤為重要,「走向未來」一章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

最後,作者總結了十年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大事記,不僅方便讀者檢索、查閱,更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記錄著歷史。

縱觀本書,其資料豐富,內容詳實,實為了解中國文化產業第一書。本書不是文化產業的歷史教科書,而更是一種總結和特點分析的專論,或者說,它是作者眼中呈現的一些值得關注的特點、熱點、經驗和智慧的梳理。因此,不論是在校學生,還是在正在實踐著的文化產業人士,閱讀本書,都會對中國文化產業有全方位認識,有助於本職工作,希望此書能作為從事文化產業研究和實際工作者參考或可資借鑒的讀本。

【1】金城出版社2010年1月

【2】陳少峰,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國文化產業30人論壇召集人。1964年出生於福建省漳浦縣。1980年起先後在福建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等大學學習。1991年獲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91至1993年在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1993年起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任教,2000年起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哲學、倫理學、管理哲學和文化產業。著述包括《中國倫理學史》、《倫理學的意蘊》、《宋明理學與道家哲學》、《文化產業戰略與商業模式》、《企業家的管理哲學》、《學而優則商》、《企業文化與企業倫理》、《文化產業讀本》、《正義的公平》等專著。

朱嘉,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研究助理。

㈣ 讀文化產業管理想出國留學,到哪所大學好

1、在美國不是稱作「文化產業管理」而被叫做:Arts, Entertainment, and Media Management
2、特別優秀的學校有: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University of Miami
等等。
3、要有這樣的思想准備——申請這些學校的研究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㈤ 中國文化產業的中國文化產業 雜志

《中國文化產業》雜志(原《文化創意產業參考》雜志)是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理論月刊,由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主辦,創辦於2006年7月。《中國文化產業》以「信息通達,政策導向,決策參考「為功能定位,以「主流影響力,權威洞察力,時事傳達力」為發展定位,旨在傳遞省、市、縣域文化產業工作動態,發布各地各部門文化產業工作信息,交流文化產業學術研究、產業研發先進經驗,為政府文化產業與文化體制改革主管部門提供決策參考,為各地進行文化產業規劃、政策制定提供學術導向,致力於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主流輿論,發布權威動態,解剖最新政策,傳達各級動態,塑造中國文化產業的核心理論讀本。
《中國文化產業》在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界具有重要影響,並獲得2008年度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專項獎勵。

㈥ 文化產業商業模式是什麼有沒有規律

可以參考《文化產業商業模式》一書
《文化產業商業模式》書評
朱嘉

由國內文化產業著名專家陳少峰、張立波著的《文化產業商業模式》一書近日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作為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的基礎教材,是北京大學十多年來致力於推動發展中國文化產業產學研結合的集大成之作。
從政府管理模式到園區建設模式,從城市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到文化走出去模式,從文化產品開發模式到文化品牌塑造模式,從企業核心競爭力到產業變動的趨勢與商機,從文化產業通盤分析到各個細分行業的具體商業模式,《文化產業商業模式》一書都給予了深入系統的回答。
該書以研究文化如何驅動經濟和產業發展為基礎,以探討文化產業商業模式為核心,著重分析了文化及文化市場的特性、產品特性、顧客特點、塑造文化品牌的方法,以及企業家在經營管理中如何選擇和改進商業模式等內容。特別是作者總結和提煉了60種文化產業領域內通用的商業模式,系統地提出了文化產業主要行業領域的發展趨勢及商業模式選擇問題,是國內文化產業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
在國家大力推動發展文化產業的宏觀背景下,文化產業如何發展?有無路徑可尋?有何經驗借鑒?企業商業模式如何設計與執行?等等問題,是眾多有志於從事文化產業的人士遇到的普遍難題。
眾所周知,文化產業涵蓋范圍之廣、跨學科研究難度之大,沒有深厚系統的理論基礎和廣泛的實踐基礎,是很容易紙上談兵的。而國內文化產業現有著作多見於文化及文化產業一般意義上的概論、概說,甚至有些著作並無系統清晰的文化產業本質把握,更談不上理論創新。
作為國內文化產業發展的推動者陳少峰、張立波教授根據多年文化產業研究及企業經營管理咨詢經驗的基礎之上,創新文化及文化產業理論,結合文化產業實踐案例,對中國文化產業商業模式做了通盤的梳理,該書可以說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文化產業精品教材。同時,兩位專家多年來也長期致力於跨學科研究,對於哲學、工商管理、文化及文化產業均有重大研究成果,這也是兩位專家及其著作得以接地氣的基礎。
《文化產業商業模式》一書是續陳少峰《文化產業讀本》之後,文化產業又一代表著作,是了解國內文化產業特性及如何運作文化產業的必備書籍。當然,讀者可再結合《中國文化產業十年》(陳少峰、朱嘉著)一書,對當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進行橫縱系統把握,可以預期其文化產業理論水平的質變飛躍。

㈦ 請問有誰知道文化產業方面的那些書比較好啊他們說這個行業將來大有前途!

胡惠林、李康化主編:《文化經濟學》,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年。
葉朗主編:《(2004)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花建:《產業界面上的文化之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施密特:《娛樂至上:體驗經濟時代的商業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美]B.Josehp Pinei II/James H.Gilmore:《體驗經濟》,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年。
還有很多,你要看的話,我這有部分書目,我們老師開的。

閱讀全文

與文化產業讀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