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5g產業發展趨勢

5g產業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2020-11-27 22:40:25

① 5G引爆那些行業機遇

2019年中國5G產業市場分析:開啟產業互聯網新階段,全球化步伐有待加快

5G板塊熱度不減 開啟產業互聯網新階段

近期,5G板塊熱度不減。2019年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雲勇在人民大會堂「委員通道」上表示,我國25個省區市正在進行網路試點,下半年5G手機將零星上市。3月4日5G概念股多股漲停。專家認為,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開啟產業互聯網新階段貢獻將更為顯著。

5G開啟產業互聯網新階段貢獻更為顯著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監管研究部主任張春飛分析認為,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具備更高速率、更低時延和更大用戶連接能力等顯著特徵,不僅能滿足人與人的通信,還能滿足人與物、物與物的通信,將開啟萬物互聯、人機交互的新時代,對構築數字化時代國家競爭新優勢意義重大。GSMA預測到2025年,全球5G連接數量將達到14億,佔全球總數的15%。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左鎧瑞表示,5G與4G協調發展正加快基礎設施升級。在建網初期,5G主要覆蓋熱點地區,當沒有5G覆蓋時,5G多模終端(兼容4G/5G多種制式)可以自動切換到4G網路,5G網路建設可與4G網路協同。預計2020-2025年,5G網路總投資額在9000-15000億元,同期電信企業5G業務收入累計將達到1.9萬億元。

5G拓展產業互聯網新空間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工程師汪明珠分析認為:

1、增強移動寬頻場景,主要是現有移動互聯網的升級,為用戶提供更加極致的應用體驗,如智能家居、智慧醫療、虛擬現實等。

2、物聯網場景,主要面向智慧城市、車聯網等低功耗大連接應用,給城市管理、環境監測、智能交通等行業帶來新型智慧應用。

3、工業互聯網場景,主要面向工業控制、工廠自動化、遠程運維等對時延和可靠性具有極高要求的垂直行業應用。

從上述應用場景可以看出,與4G相比,5G應用將與更廣泛的實體經濟領域相結合,極大推動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壯大,形成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5G對經濟社會貢獻顯著

從直接貢獻看,5G的部署可以有效帶動產業鏈快速發展:

1、5G建網過程需要采購大量網路設備,這將帶動我國設備製造企業研發先進的設備。

2、帶動手機終端的升級換代,將促進手機廠商製造更先進、更豐富的終端產品。

3、網速快了,終端好了,也將推動互聯網、軟體企業開發出更多更好的應用,帶動整個信息服務水平的提升。

從間接貢獻看,5G將成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使能器

5G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深度融合,將支撐傳統產業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管理服務等生產流程的全面深刻變革,助力傳統產業優化結構、提質增效。通過產業間的關聯效應和波及效應,將放大5G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帶動國民經濟各行業、各領域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就業貢獻看,5G 將創造大量具有高知識含量的就業機會

5G帶動移動通信產業就業的同時,還將催生工業數據分析、智能演算法開發、5G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等新型信息服務崗位,並培育基於在線平台的靈活就業模式。預計到2025年,5G將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5G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產業鏈投資機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從直接貢獻看,預計2020-2025年期間,我國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達10.6萬億元,直接創造的經濟增加值達3.3萬億元。從間接貢獻看,預計2020-2025年期間,我國5G商用間接拉動的經濟總產出約24.8萬億元,間接帶動的經濟增加值達8.4萬億元。從就業貢獻看,預計到2025年,5G將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

2020-2030年中國5G的直接和間接經濟產出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大運營商試點城市激戰 專家點評爭奪全球領先步伐還需加快

繼去年12月三大運營商獲得全國范圍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後,今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今年中將進行5G商業推廣,一些地區將會發放5G臨時牌照,使大規模的組網能夠在部分城市和熱點地區率先實現,同時加快推進終端的產業化進程和網路建設。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雲勇在人民大會堂「委員通道」上表示,我國25個省區市正在進行網路試點。

5G的技術特點決定了其網路建設的超大密集度。在網路建設方面,中信建投證券在一份研報中預計,2019年中國將新建開通5G基站10萬個左右,預計全球在30萬~40萬個基站左右。未來5G基站量將是4G基站量的2倍,可見5G需要大規模投資。而5G基站建設規模是視運營商而定的,可以預計,運營商圍繞5G的激戰近在眼前。

目前進展最快的就是三大運營商的試點城市。去年12月,中國移動集團公司副總裁李正茂在中國移動5G創新合作峰會上表示,中國移動在全國有17個實驗城市。其中在杭州、上海、蘇州、廣州、武漢5個城市進行5G規模實驗。此外,還將在北京、成都、深圳、青島、天津、福州、武漢、南京、貴陽、沈陽、鄭州和重慶12個城市開展應用示範,深入到垂直行業的應用,形成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探索新興商務模式。

中國聯通計劃在北京、雄安、沈陽、天津、青島、南京、上海、杭州、福州、深圳、鄭州、成都、重慶、武漢、貴陽、廣州和張家口17個城市進行5G試驗。中國電信則准備在北京、雄安、深圳、上海、蘇州、成都、蘭州、南京、福州、重慶、杭州、海口等17個城市進行試驗。

看起來幾大運營商競爭的如火如荼,但也有通信專家點評認為,相對於韓美等國在5G上表現出來的激進步伐,國內三大運營商的「激戰」仍顯得相對保守。雖然國內三大運營商都在高呼5G的重要性,但是實際總體行動上或許步伐並不大。三大運營商在爭奪5G全球領先的步伐上還需進一步加快。

② 5G網路發展的最終趨勢是什麼

李國慶指出,5G標准化版本目前使用R15,今年年中將上線R16,預計明年迭代R17,迭代變化透露出5G標准化不同版本的特性差異,也明示了迭代的前進方向。
第一類就是基礎特性。R15包括大規模天線、移動性、載波聚合、雙連接等網路基本性能,R16引入了定位、終端節能等新的基礎特性,R17,將會引入廣播獨播的特性。
第二類是物聯網相關技術。R16針對NR完成了V2X的標准化制定,增強了低時延高可靠等工業物聯網技術,R17會繼續會對現有的標准化進一步進行增強。
第三類是衛星網路。衛星網路是希望通過衛星的大覆蓋特點延伸5G系統的一個覆蓋和部署。R16開始進入標准化,R17會推動包括讓衛星和5G的融合應用於物聯網的場景。
第四類是組網管理。在較低次,會採用類似於無線中繼包括遠端干擾控制這樣底層的技術進一步拓展網路的覆蓋。面對各種類型節點引入5G的網路會變得很復雜的網路管理難題,大唐借鑒了4G的sam和MDT的思路的基礎上,通過採用人工智慧技術對5G的網路管理或運維開展新的探索。
按照這個趨勢,預測R18及以後的版本,應該在天地一體化、組網和管理等自動化IOT的物聯網方面會持續增強。
 
智能網路是5G發展的最終趨勢
李國慶指出,5G網路發展有三個趨勢。第一個趨勢就是繼續把面向物聯網的網路功能進一步地豐富和增強,真正達到一個賦能垂直行業的目標;第二個趨勢就是要依賴於衛星系統和5G系統融合構建天地一體化的網路,形成全域覆蓋;第三個趨勢就是採用智能化技術應對不斷增加的網路復雜度,從而達到更好的運維管理,會越來越向智能網路目標邁進。
高精度定位是5G系統真正賦能垂直行業非常重要的指標。面對賦能垂直行業的趨勢,大唐重點開展了高精度定位方面的研究。現在基於衛星網路的高精度定位沒有辦法在室內使用。借鑒衛星定位系統,採用基於載波相位的高精度定位技術,地面終端不僅要接收衛星發射的定位參考信號,還要測量載波的相位,通過測量載波的相位提升精確度。
載波相位技術在蜂窩系統里達到5.4公分以下的定位精度。採用載波相位技術提高蜂窩系統的定位精度,是當下的最優選擇。一是實現較簡單。在蜂窩系統裡面,可以發射純正旋的信號,基站和終端之間的信道環境也相對比較單純,不管是發射還是接收都是比較簡單的。二是定位更精確。基站和終端之間的距離短,信噪比、信號強度都會有很大的優勢,在定位精確度方面也能夠很輕易地做到很高。三是配置更靈活。基站和終端之間天然就是一個雙向通信的關系,可以對定位載波的發送進行協商,在開銷和定位性能之間取得一個很好的折中。目前評估結果表明,採用載波相位,蜂窩系統能夠達到5.4公分以下的定位精度。
 
立體融合網路架構解決衛星和5G的融合難題
李國慶認為,5G系統和衛星的融合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業務互通階段。在2020年前後,實現業務互通。利用衛星網路廣覆蓋優勢透傳5G信號。二是體制融合階段。把部分5G基站功能在衛星上實現,引入新建鏈路,在衛星節點和地面節點之間進行網路功能合理劃分,在衛星的頻譜和5G的頻譜之間個建立更有機的協調復用。三是系統融合階段。通過虛擬化的技術進行配置,衛星節點和地面節點完全成為一體,在運維上也整體考慮。
李國慶介紹,衛星和5G融合服務的三種類型。第一類是連續性服務,不管是5G還是衛星,覆蓋范圍總是有限的。在從一個范圍進入到另外一個覆蓋范圍的時候,要保證服務的連續性。第二類是普遍性服務。5G網路有很多的盲區,可能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而導致沒有辦法正常提供服務。衛星網路可以作為一個應急通信手段,作為備份承載相關的業務。第三類是可擴展性服務。衛星網路的特點是廣覆蓋,對於很多對時延不敏感的業務,能夠在5G網路比較繁忙的時候轉到衛星網路上傳輸,是一種非常經濟和高效的方式。
李國慶指出,立體融合網路架構解決衛星和5G的融合難題。衛星和5G的融合比較復雜。在高處有靜止衛星的軌道,下面還有中低軌的衛星,地面是陸地的網路,之間還有以飛機或者熱氣球等形式存在的凌空的通信平台。如何把這個多層次的節點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張網路?大唐的做法就是:具體分析每一個節點在網路裡面的角色,把網路的功能在這些角色之間做一個合理的劃分,包括它們之間的通信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一套立體融合的網路架構,這是大唐目前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新型的移動性管理呼喚智能化網路結構。如何解決移動性管理後知後覺的難題?經李國慶團隊研究,採用預測方法,在終端移動的時首先預測它當前的位置,然後根據一些大數據的分析預測它下一階段的位置,判斷要切換的目標網路及發起切換的最好時機。預測主要依賴人工智慧技術,把人工智慧和5G網路有機地結合起來。這需要在接入網、核心網都引入了機器學習的功能,在系統之外也引入遠端控制單元,通過現有網路、現有網元之間的溝通,形成了支持定製化移動性管理的智能化5G網路架構。
 
應對5G發展趨勢的大唐方案
李國慶介紹,大唐提供5G全場景的部署場景,包括無線網、承載網以及核心網。在無線側,大唐不僅能提供64TR、32TR的大覆蓋的宏基站的產品,也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微基站的產品。在室分系統,大唐也可以提供類似於DAS包括智慧DAS之類的產品。
面向垂直行業,大唐專門開發了邊緣計算的伺服器,能夠和基站產品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去滿足不同垂直行業應用需求下的處理能力、存儲能力的個性化需求。
從業務的角度,前期大唐主要是和全國各地的運營商客戶一起合作,充分發揮5G在大帶寬、高速率方面的優勢,在AR、VR以及高清視頻、全景直播方面進行了很多的探索。在面向垂直行業方面,大唐也和相關的合作夥伴在旅遊、製造、教育、醫療、智能交通等各個方面開展了非常多的嘗試。

③ 5G時代哪些產業會迅猛發展呢

智慧水務的建設涉及大數據、雲計算及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的結合,而隨著「5G」時代的開啟,「5G+智能+水務」的結合充分激發了行業活力。

2019年11月,中國電信、華為、天翼物聯與產業鏈合作夥伴在「5G物聯產業高峰論壇」上,共同發布了《5G智慧水務白皮書(2019版)》。《白皮書》指出,隨著5G正式商用,依託5G技術高帶寬、低時延、大連接的技術特性,結合NB-loT,將為智慧水務的發展帶來更優的技術解決方案以及更加豐富的應用場景。例如,5G+智能水表平台、5G+大數據應用、5G+基礎信息化等等,為未來的智慧水利建設開拓了無限想像空間。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慧水務行業趨勢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④ 現在的5G行業趨勢怎麼樣

現在的五g行業趨勢發展還是比較迅速的,近年來特別是2020年我國新發布的手機里邊基本上沒有四g手機了。而且現在五g的基站正在迅速擴建。

⑤ 5G時代,哪些行業會有好的前景和優勢

驅動中國2017年12月14日消息 隨著各國5G研發和部署的加速,5G以超低的網路延時優勢,為大規模增加的數據流量提供支持,使原來不可能實現的業務變成可能。

2018年普遍認為將是5G發展的一個拐點,5G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技術上基本具備商用的條件,5G明年將迎來最佳投資窗口期。那麼5G將加速應用,網路可靠性增強,延時降低,速度提升,讓醫療行業、教育行業、手機行業、新零售行業等以前無法提供的的功能成為可能。

在教育和學習,5G的引入,將顛覆傳統的教育方式,實現隨時隨地的學習,使學習不再需要以教室為基礎系統;全球頂級的大學通過平台連在一起,通過網路提供免費和交互的課程;老師可通過智能手機為大多數學生提供實況授課,學習是在線的方式,這將給農村學習帶來非常大的好處。

在新零售行業,5G的加速商用,讓AR可用於虛擬購物中心,使在線購買模式更普及;讓我們的購物更加便捷。

在3D顯示領域,3D技術和應用在5G後發展時期,也就是商用後將獲得更快的發展。5G的發展江濕地3D顯示普及速度擴大,隨著5G比特乙太網的部署,5G將改變3D顯示市場,觸覺能力會嵌入許多應用,將人們獲得身臨其境的體驗

不久前,國內移動通信領域泰斗級奠基人李進良教授在環球網智能世界大會上,發表了對5G時代帶來變革的展望,首次提出了4G/5G+3D的全新概念,4G/5G+3D是大數據時代的弄潮兒。強調信息的顯示從二維向三維過渡是必然趨勢。這一結論引發廣泛關注,這意味著5G的到來將極大地推動3D產業的爆發。而且就目前的市場來看HTC VIVE 的設備在這方面的技術做的還是挺好的,而且發展還比較多元化,前景比較樂觀

⑥ 5G時代來臨,如何擁抱新的發展趨勢與關鍵技術

5G三大目標
深圳第五代移動通信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核心是三大目標。首先是5G網路覆蓋率領先,重點是率先建成5G規模的商用網路,實現全市城區網路的全覆蓋,打造萬物互聯的5G先鋒城市。第二個目標是技術標准持續領跑,我們在這里提了要實施20個技術攻關和產業化的項目,建設一個國家級,十個市級以上的創新載體,制定10個以上5G應用標准。第三個目標是行業示範效應顯著,重點優先了智能網聯汽車,雲、AR/VR,希望通過應用拓展5G行業的聯合應用。
為完成目標,行動計劃也規劃了五個重點行動,包括提升5G核心關鍵技術、構建規范健全的融合標准體系、營造開放建設融合拓展的實驗網路設施、營造開放共享的產業生態環境,創建國際領先的應用先導區等方面。
5G直接和間接經濟增加值貢獻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報告發布的《5G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產業鏈投資機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按2020年5G正式商用算起,預計當年將帶動約4840億元的直接產出和1.2萬億元的間接產出,到2030年5G帶動的直接產出和間接產出將分別達到6.3萬億元和10.6萬億元,兩者年均復合增速分別為29%和24%。從產出結構看,在5G商用初期,網路設備投資帶來的設備製造商收入將成為5G直接經濟產出的主要來源,預計2020年,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收入合計約4500億元,占直接經濟總產出的94%。
到2020年中國或將成為全球最大5G市場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移動通信每十年出現新一代革命性技術,持續加快信息產業的創新進程,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當前,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正在闊步前行,它將以全新的網路架構,提供至少十倍於4G的峰值速率、毫秒級的傳輸時延和千億級的連接能力,開啟萬物廣泛互聯、人機深度交互的新時代。作為通用目的技術,5G將全面構築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從線上到線下、從消費到生產,從平台到生態,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到2020年中國或將成為全球最大5G市場。
5G產業發展前景分析
目前,移動通信技術正朝著5G網路邁進,通過5G移動通信發展的新機遇,能有效加快培育新技術新產業,驅動傳統領域的數字化、網路化和智能化升級,成為擴展經濟發展的新空間,從而打造未來國際競爭的新優勢。
通信行業最關注、市場規模最大的就是5G網路。5G正處於技術標准形成的關鍵階段,全球主要國家和運營商相繼啟動5G試驗,我國也正積極推動5G技術研究與產業化,加大統籌推進力度,加快5G產業化進程,積極營造創新生產環境,大力推動與垂直行業深度融合應用。我國廠商主推的Polar碼信道編碼方案進入5G標準是我國第一次在核心通信標准上實現突破,其意義不僅對主推廠商華為形成利好,整個通信產業鏈上的支持廠商包括晶元、軟體、設備、終端、測試、運營商等都將收益。

⑦ 5G的發展前景真的好么

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技術,相較於現行的4G方案,5G在峰值速率、流量密度、頻譜效率等各項關鍵能力均有大幅度的改善。5G解決方案的提出並非是簡單的在4G基礎上功能拓展,5G將通信行業與其他行業相融合,為工業製造以及醫療、家居、出行在內的人們的生活帶來全新的體驗。
隨著全球整體數據流量的激增,我國5G產業將迎來大規模的需求增長。參考《5G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產業鏈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預計截止2020年,我國僅基站規模就將達到千億市場;預計截止2030年,5G將帶動6.3萬億元的直接總產出和10.6萬億元的間接總產出,整體5G產業投資前景非常廣闊。

⑧ 中國5G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案例分享》為題撰寫1500字心得

5G的產業發展現狀應該是勢在必行,所以說大家買手機已經買武器的司機已經跑路了。

閱讀全文

與5g產業發展趨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