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的由來
上海,春秋屬吳國。戰國先後屬越國、楚國,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為「申」。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故上海簡稱「滬」。唐天寶十載(公元751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今松江區)。
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灘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1)綠地文化產業擴展閱讀:
上海市,簡稱「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上海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上海位於中國華東地區,界於東經120°52′-122°12′,北緯30°40′-31°53′之間,地處長江入海口,東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上海市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
上海地處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岸,長江三角洲前緣,中國南北弧形海岸線中部,位於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平均海拔高度4米。西部有天馬山、薛山、鳳凰山等殘丘,天馬山為陸境海拔最高點。上海地跨長江口、澱山湖、黃浦江、吳淞江四大水系,境內江、河、湖、塘相間。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海
❷ 成都在建的一處地標建築,佔地多大何時完工
說起成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成都是現代化大都市,在最近幾年備受大家關注,現在的成都儼然成為了一座網紅城市,很多人會選擇去成都旅遊。一方面是因為成都的旅遊資源豐富,另一方面是因為成都有很多的美食,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再加上成都的夜景格外的好看。成都最近幾年發展很快,是我國的新一線城市,經濟實力很強。
成都綠地中心的建設不僅對成都東村文化產業的集群式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還將對成都乃至西南地區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該項目建成將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和經驗優勢,提高成都的城市價值,促進成都往更高的方向發展。所以大家是不是很期待成都綠地中心的建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