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現在新能源汽車是怎麼個發展趨勢
上海有色網訊:中辦國辦印發《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管理辦法》,規定黨政機關應當配備使用國產汽車,帶頭使用新能源汽車,按照規定逐步擴大新能源汽車配備比例。公務用車配備新能源轎車的,價格不得超過18萬元。越野車不得作為領導幹部固定用車。
為了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國家也是拼了!
公務用車和公共服務領域使用新能源車。
公務車和國企/央企、學校醫院等單位用車,公共巴士、計程車、郵政物流車、警車等等。這些領域之前國家都發布過相關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基本都要求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比例要超過50%。
國家新能源汽車(NEV)推廣計劃里各領域NEV比例目標
據統計截止2014年底公務車的總數已經超過500萬輛,如果按計劃要求達到50%的話就是250萬輛。公共汽車和計程車的保有量到2015年大概分別為60萬輛和137萬輛,50%的話就是近100萬輛。
推動新能源汽車,國家一招接一招
9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宣布,已經啟動了相關研究,制訂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
10月16日,央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布《關於調整汽車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宣布:買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85%。也就是說,只要你買新能源汽車,首付只用15%!
11月21日,公安部正式宣布,為新能源電動汽車推出專屬牌照,即刻起全國實行「綠色車牌」。綠色車牌享有其他車牌沒有的「特權」。比如,凡懸掛綠色車牌,不受尾號限行;大量停車場免費兩小時;而送貨的快遞車,只要是綠牌,隨你送。
如今,全球都在盯著中國,作為世界新能源汽車產銷排名第一的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在2018年勢必全速飛躍。
2017年為「政策利好年」
簡單回顧新能源汽車近三年的發展,可以看到,國家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管控,已經從最初單純的補貼鼓勵政策,到如今恩威並施、全面監管的管理方式。
2014年,隨著國家陸續出台購車補貼政策、地方上牌政策優惠,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飛躍式增長,2014年、2015年同比增長 3.2倍、3.4倍。隨後2016年陸續出現車企通過有車無電、有牌無車以及車輛閑置方式的「騙補」丑聞,新能源汽車銷量進入低潮。
2017年以來,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各方制度政策都在逐漸健全當中。新能源汽車補貼目錄陸續出台,新的補貼政策對行車里程、電池密度等做出了詳細的要求,新能源汽車銷量重新回到增長的軌道。
新能源汽車將加速放量
工信部11月初再度下發通知,要求對乘用車企業2016年度、2017年度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車積分實施核算。
2016年度、2017年度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負積分不能抵償歸零的,將導致超標燃油車的生產和新品投放受阻。相比此前2018年實施新能源積分核算的預期,該政策發布大超市場預期。
根據測算,2016年、2017年我國新能源車企不可結轉抵償的油耗負積分高達120萬分~150萬分,按照每輛新能源車平均3分計算,需多生產40萬~50萬輛新能源汽車才能對沖。
在政策倒逼下,今年年底電動乘用車可能會快速沖量,部分油耗壓力的企業會考慮年底突擊生產,新能源車或加速放量。
保監會:新能源汽車將設「專門車險」
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日前召開的新能源汽車保險發展交流會上,中國保險協會會長朱進元透露,保協將啟動新能源汽車保險專屬條款制定。
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逐漸增大,帶來的安全隱患也不容忽視。保協表示,與傳統燃油汽車構造與原理不同,新能源車風險點也不同。鑒於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技術成熟度尚未充分肯定,新能源汽車專屬延長保修保險以及充電樁保險等也將面臨巨大的市場需求。
保協表示,當前車險條款的形成機制已趨於成熟,這給新能源汽車保險示範條款的制定奠定經驗基礎。
共享汽車與新能源車互促互進
值得留意的是,正在蓬勃興起的共享汽車領域,也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巨大的促進。
在利好政策的刺激及資本的加持下,傳統車企、互聯網企業爭相布局共享汽車領域,希冀搶得市場先機。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分享經濟:創新與治理」分論壇上表示,十年後,將有超過50%的汽車是為分享而設計,他預計,到2020年,在中國將擁有超過100萬輛分享新能源汽車。
❷ 如何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
與遭遇「寒冬」的傳統車市相比,新能源汽車則呈現出產銷兩旺的火熱局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3.46萬輛和72.1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3.05%和81.05%。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5.46萬輛和54.0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8.94%和66.19%;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99萬輛和18.0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38.04%和146.87%。在傳統燃油汽車銷量下滑時,新能源汽車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驅動下,高歌猛進實現了逆勢上升。
隨著電動出行的發展與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新能源汽車正迎來「消費升級」時代。新能源汽車作為技術型產業,天生具有『高端化』發展的基因,目前市場上的豪華新能源汽車產品比較少,市場的需求還有待被滿足,從造型設計、續航里程以及操控性上,新能源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未來高端化發展將是趨勢。
私人消費的高端化是中國汽車消費的一大趨勢,在當前國內乘用車市場,豪華車的銷量情況表現得比較好。目前汽車市場正在朝著智能化和電動化等方向迅猛發展,外資、合資和本土競爭激烈,要實現彎道超車,搶佔先機贏得市場,必須要在研發和生產等方面加大資金的投入,研發更先進的技術、打造實力強的產品。
此外,近兩個月頻發的自燃事件,讓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甚囂塵上,也讓行業和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質量的擔憂和焦慮隨之增加。常態性發生的自燃事件,使得行業開始審視自燃事件背後的技術和質量問題,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之一的動力電池的安全問題也進一步凸顯。隨著大量車企湧入新能源,安全問題已經成為行業的第一瓢冷水,這是我們必然需要冷靜思考的。
❸ 新能源汽車未來會如何發展想從事汽車行業從哪入局
新能源汽車現階段市場混亂,未來將會如何發展呢?
可以肯定地說,新能源汽車未來的前景是非常好的。現階段客戶選擇燃油車型有三個主要因素,一是由於燃油價格下跌,不再是7元的高價格時代,每天的油錢不會花費太多;二是因為燃油汽車,發展史久遠,價格較為經濟實惠,幾萬塊玩就可以買到,在普通家庭承受的范圍內;三是因為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存在缺陷,往往充滿電卻只能行駛燃油汽車一箱油的里程的一半,特別是天氣寒冷,續航里程會大幅度縮短。
鈑金噴漆:傳統的噴漆技術經常會造成與原色不同色的情況,這些技術已經落後了,隨著技術與材料的變革,新的鈑金噴漆技術正在興起,也只有到正規的院校才能學習到,才可以放心大膽的實踐創新。也希望從事汽車行業的人員,找到正規的學習地點,從事適合自己的工作。
❹ 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
其實中國的汽車行業正在經歷一場變革。這場變革的節點是2018年,無數場戰爭將會打響。資本,技術,營銷各個方面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而新能源將是中國汽車行業重要的機遇。
❺ 如何正確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能源汽車代替傳統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如今,新能源汽車在關鍵技術上還有待突破,尤其電池的綜合技術。有朝一日,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是人推動下的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新能源前景很好的。
❻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
新能源汽車肯定是將來的趨勢,在我國更是這樣。原因有兩點:一是傳統能源緊張,我國又是個多煤少油的國家,所以新能源汽車是現在研究的必須;二是我國傳統汽車技術落後德國、日本等汽車大國太多,水平幾乎不可能追上,所以通過新能源汽車實現汽車行業的彎道超車是現在中國汽車領域的最佳途徑。
對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國有著較大優勢,現在中國的電池無論從技術上還是產量上都是世界領先的,同時由於政策驅動與支持,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市場化進程是很快的,效率也很高。因此通過新能源汽車實現彎道超越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新能源汽車技術還不成熟,電池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也沒有相應的基建,電池的性能和管理還不成熟(續航能力和安全性是現在電動車的弱點),所以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多數僅限於短距離代步(多數在城市內使用),仍無法撼動傳統燃油車的地位。同時,新能源汽車的性能衰減很快,現在常用的鋰電池污染很嚴重,之後的電池回收和處理是一個大難題,電池的梯次利用也沒有一個完整的規范。
❼ 如何使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走上正軌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近年來雖然發展迅速,但也面臨市場熱情不高、補貼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電池能量密度需進一步提升、標准體系建設尚未健全等諸多不利因素。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成為政府與市場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政府的「有形之手」與市場「無形之手」如何形成良性互動成為關鍵因素。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國很快把以發展純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這既是抓住機遇,調整產業結構的需要,更是從長遠出發所作出的戰略決策。把發展電動汽車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主要出於三種考慮:一是國家能源安全。二是降低大氣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三是推動產業升級。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新能源汽車寄託了我國汽車業實現「汽車強國夢」的希望。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對2014年和2015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進行了調整,並明確新能源汽車補貼不僅限於3年時間,而是將持續實施。這也表明了政府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決心,增強了市場和企業的信心,對於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引領作用。
地方發展新能源汽車熱情可嘉,但若要更好、更快地助推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進程,相關省區市應積極協調或聯合編制新能源汽車區域性發展規劃,實現差別化、特色化協同發展;培育發展產業示範基地;示範工作應重點解決技術標准特別是安全標准,以及商業模式和服務規范等問題;探索有效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創新政策。
推廣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是基礎和前提條件。只有當充換電設施得到普及,電動汽車才有可能真正發展。近日,一直主導國內充電樁建設的國家電網發布《關於做好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用電報裝服務工作的意見》,明確對於個人自建充電樁,需要滿足個人有固定車位、小區物業同意等條件,自建充電樁享受居民電價。
充換電設施是純電動汽車的重要基礎支撐系統,也是電動汽車商業化、產業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國家電網此舉將大幅度提升社會資本對充換電設施的投資熱情,今年我國電動汽車充換電配套設施建設有望進入高峰期,從而也將我國帶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
政府關注汽車動力技術的變革,不僅是產業發展的需要,更是利用新能源革命的機遇,提高國家能源安全,保護環境的戰略選擇。電動汽車不僅要作為一個短期的經濟增長點加以維持,更應該作為迎接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亮點,不僅從汽車產業本身來評估電動汽車技術經濟價值,而且要從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的意義進行考量。
交通運輸部將進一步密切關注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和趨勢,積極配合相關部委研究完善支持政策,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持和政策保障。同時,實施開展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試點工程,以公交都市創建活動為平台,選擇好創建城市分批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工作,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車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車中的比例。
❽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怎麼樣
確實是個很不錯的方向。主要原因是國家對於發展新能源產業目前給予了很大的支持,有很多優惠政策出台,同時還有一定的補貼,效果非常好,大力推動了國內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新能源汽車技術目前還處於初期階段,只有電動汽車發展較快,其它方面發展的還相對較慢,所以今後需要研究的技術還很多,機會也就很多。可見現在學習新能源汽車技術時機非常好,以後的就業市場很廣泛,薪資待遇也會很高。
❾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研究從哪些方面做
你做哪方面的,我做線束這塊的
❿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有哪些可以期待的商機
說到新能源汽車,就不得不提到電池更換問題,快速更換電池 " 是推動電動汽車換電模式乃至實現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的重要前提,只有更換電池時間越短,甚至低於汽車加油時間才能讓人們更好的接受新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