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農業產業發展是

農業產業發展是

發布時間:2020-11-27 14:58:50

❶ 什麼叫新農業產業

本報訊 現代農業「雙百萬畝」工程是今年全市50項重點工程(工作)和列入重點督查的27項工程之一。昨天,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現代農業「雙百萬畝」工程現場推進會,市委副書記鄒宏國和副市長張耀鋼率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查看了溧陽、金壇、武進等地的「雙百萬畝」工程現場,要求各級各部門把推進「雙百萬畝」工程,與加快常州農業轉型升級相結合,使工程取得更好的綜合效益,確保年度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今年,全市「雙百萬畝」工程年度目標任務是:新增高效種植業面積10萬畝,其中設施種植業面積3.5萬畝,新增高效漁業面積3萬畝;建成標准良田20萬畝。目前,工程建設開局良好,進展順利,1-4月,全市新增高效種植業面積6.52萬畝、高效漁業面積1.85萬畝,其中設施農業面積2.65萬畝;全市現已建成和在建的標准良田面積近10萬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鄒宏國指出,我市已全面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進入加速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推動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時期,要把推進「雙百萬畝」工程,與加快常州農業轉型升級相結合,使之取得更好的綜合效益,進而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鄒宏國要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加快我市農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農業,要著力從四個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要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力求在增強產業競爭力上取得新突破。各地要大力推進標准化、產業化特色產業基地和特色農產品加工功能區建設,積極培育具有明顯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大力推廣「一鎮一品」、「一村一品」模式。
二是要培育追求規模效益的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力求在壯大農業組織上取得新突破。要培育職業農民,改造主體結構;發展合作組織,促進農民聯合;壯大龍頭企業,

❷ 為什麼要發展農業產業化

農業產業化是我國農業經營體制機制的創新,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下簡稱龍頭企業)集成利用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帶動農戶發展專業化、標准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主體,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支持龍頭企業發展,對於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現代農業建設和農民就業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❸ 如何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產業

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強農返州業物質技術裝備,健全農業產業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漏仔蔽產率,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要明確目標、制定規劃、加大投入,集中力量辦好關系全局、影響長遠的大事。為此,要:(1)把發展糧食生產放在現代農業建設的首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2)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技創新為手段、質量效益為目標,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3)大力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4)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規模實施土地整治,增加高產穩產農田比重,推廣節水灌溉,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5)加快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託、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幹、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6)按照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發展節約型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加戚橡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7)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提高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能力,拓展農業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

❹ 什麼是農業產業化

農業產業化(
Agriculture
Instrialization)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主導產業、產品為重點,優化組合各種生產要素,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建設、系列化加工、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形成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農工商、農科教一體化經營體系,使農業走上自我發展,自我積累、自我約束、自我調節的良性發展軌道的現代化經營方式和產業組織形式。它的實質上是指對傳統農業進行技術改造,推動農業科技進步的過程。這種經營模式從整體上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是加速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
農業產業化的基本思路是:確定主導產業,實行區域布局,依靠龍頭帶動,發展規模經營,實行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動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組織形式。它的基本類型主要有:市場連接型、龍頭企業帶動型、農科教結合型、專業協會帶動型。
農業產業化的基本特徵主要有面向國內外大市場,立足本地優勢,依靠科技的進步,形成規模經營。實行專業化分工,貿工農、產供銷密切配合,充分發揮「龍頭」企業開拓市場、引導生產深化加工、配套服務功能的作用,並且採取現代企業的管理方式。
它的目的之一是使農民真正得利。實行產加銷一體化,使農民不僅獲得生產環節的效益,而且能分享加工、流通環節的利潤,從而使農民富裕起來。實行農業產業化還會使土地產出率和農產品轉化為商品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農產品的生產與市場流通有效地結合起來,以「龍頭」企業來內聯千家萬戶,外聯兩個市場,從而引導、帶動、輻射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並且建設一批主導產品、「龍頭企業」、服務組織、商品基地。

❺ 我國目前農業產業化發展存在什麼問題

當前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業產業化的整體水平低,發展不平衡,產業化經營組織規模小,競爭力弱。農村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區、不同農產品的產業化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在許多鄉鎮農業產業化已初步完成了由產品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由單一產品向系列產品、由內向型向外向型的轉變。但由於中國小農經濟思想根深蒂固,沒有對農業進行橫向的和縱向的以及深度的擴展。例如觀光農業、綠色農業等發展滯後,土地經營權的平均分配製度和生產要素市場化機制的缺乏,使農業生產只能以家庭為單位,經營規模長期凝固化,形成了農業生產中每個農戶分散式的小規模經營。農民的市場意識差,參與市場的積極性不高,因此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的數量也較低,導致農業產業化組織的規模小,競爭力弱。
2市場發育不成熟,實施農業產業化的政策法規不健全。一是農民分散、細小的生產經營方式限制了產品的交易方式,多呈無組織分散狀態進入市場,使他們在市場上總是處於被動地位,缺乏市場競爭力和自我保護能力,難以抗衡社會上各利益集團對農民權益的侵蝕。同時,在宏觀上缺乏代表其利益參與市場和自我保護的市場主體,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開放的國際市場環境。二是市場建設和市場運行中的部門分割、地區封鎖、行業壟斷等情況比較嚴重;市場秩序尚不規范。摻雜使假、欺行霸市、虛假廣告時有發生,干擾了市場的公平競爭;在實施農業產業化的過程中,調節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中介組織、農民等之間關系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市場監督管理政出多門,缺乏應有的權威性和統一性。
3農業產業化組織與農戶的利益關系不規范。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利益分配機制是決定產業化經營能否長期堅持下去的重要因素。現階段農業產業化組織與農戶的利益關系存在著不規范的現象。有的企業在產品難以銷售時拒收農產品或壓價收購農產品,忽視農民利益;有的農戶在農產品促銷時不按合同約定賣給企業等。目前在企業與農戶的購銷關系中,很多都是口頭約定或君子協議,真正簽訂協議訂單的只有43%,而且違約現象時有發生。
4土地流轉機制與規模經營矛盾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目前,我國土地經營大都停留在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的「分包」這一層次上,這種分散種植的格局和分散的農戶利益,與產業化經營的規模經濟之間存在著嚴重的沖突,很不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分散的小農戶無法和發達國家現代化、產業化和一體化的農業組織進行競爭。

❻ 國內農業產業發展是什麼樣的現狀


1、我國農業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和農村生產力獲得了極大解放,農村經濟和農業生產取得了很大發展,農業產品極大豐富,告別了農產品短缺的時代,進入了結構性、階段性、區域性的過剩的發展階段。
2、國家高度重視農業產業的發展。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業和農村問題,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首位。
3、發展現代化農業成為農業經濟發展和轉變的重點。新時期,我國已經具備了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基本條件和能力。
4、開發農業旅遊是農業產業化實現的有效途徑。農業旅遊是以鄉村空間環境為依託,以鄉村獨特的生產形態、農村自然環境、田園景觀、農林牧漁生產、民俗風情、生活形式、鄉村居所和鄉村文化等為對象,利用城鄉差異來規劃設計和組合產品,為遊客提供觀光、休閑、度假、體驗、娛樂、健身等多項需求的旅遊經營活動。

❼ 我國農業產業發展具有什麼特徵

具體有如下幾本特徵:
1、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迅速發展,向現代化農業邁進;
2、農業生產市場化進程加快,但產業化經營組織體系不完善;
3、農業結構從單一的糧食結構向多元生產結構轉變;
4、農業發展對資本和技術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
5、農業從自給自足轉向對外貿易依存度增加;
6、農業勞動力就業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農村、農業人力資源開發滯後;
7、原有的工農關系、城鄉關系的二元結構,制約農業現代化發展。

❽ 哪些農業產業前景看好

智慧農業方向,近3年,伴隨著感測器精度的提高,大數據、機器視覺、機器學習等領域的高速發展,智慧農業商業化的時間點已經來臨,行業龍頭和VC都在積極投資。根據中金公司智慧農業行業研究報告分析,預計到2020年,智慧農業的可及市場空間將超過800億美元。其中以農業物聯網應用的「精準農業」發展最為迅速。
「精準農業」主要是指:將感測器等硬體收集到的實時農作物、土壤、牲畜數據與天氣、溫度,濕度等環境數據相結合,利用分析軟體對數據進行處理後,向農業用戶提供更好的決策建議,達到節省資源、提高產量、降低風險等一系列目的。具體應用包括精準種植、精準灌溉、精準施肥、精準農葯噴灑等。該部分在智慧農業中市場規模最大、商業化最成熟,根據MarketsAndMarkets預計,到2022年精準農業可及市場空間將超過200億美元。

❾ 什麼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指根據市場對農產品需求結構的變化改變農產品的生產結構,從而使農業生產和市場需求相協調的過程。

我國的農業產業結構比改革開放時已經有了較大的改善,但目前仍要繼續優化。總體上說,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是新階段我國農業發展的要求。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是新階段農業發展的客觀要求。

2、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是擴大農業對外開放的必然要求。

3、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4、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是合理開發利用農業資源的重要手段。

(9)農業產業發展是擴展閱讀:

世界農業生產結構發展趨勢:

綜觀世界各國農業生產結構的發展,雖然各不相同,但總的趨勢可用三句話概括:

畜牧業的發展速度快於種植業,畜牧業在農業生產結構中的比重愈來愈大。在發達國家,畜牧業產值一般超過農牧業總產值的50%,有的國家甚至達到90%。

糧食結構調整的趨勢以發展飼料業為主。這是因為一些發達國家的食物結構中不斷提高動物蛋白的比重,對畜產品需求量增大了。目前在世界糧食總產量中,人吃的口糧佔59%,飼料糧佔41%,一些發達國家的飼料糧甚至佔70%以上。

❿ 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是什麼高質量發展的特定形式

特色農產也發展是什麼?高漲質量發展的特定形式,嗯,這個是農村,現在嗯,農業發展現在國家的政策是很好的。

閱讀全文

與農業產業發展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