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求一份《中國可燃氣體探測報警設備行業發展現狀與十三五規劃研究報告》!!!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規范天然氣發電上網電價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提出建立天然氣發電的標桿電價政策及氣電聯動機制,並規定氣電標桿電價最高比當地燃煤標桿電價多0.35元/千瓦時。在標桿電價確定後,差別化的上網電價機制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天然氣發電的成本壓力,有助於提升企業的投資積極性。
我國分布式能源起步較晚,僅北京、上海、廣東、四川等地發展相對較快。十幾年來,我國已建了約40多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約半數在運行,半數因電力並網、效益或技術等問題處於停頓狀態。目前已建成投運的、影響力較大的項目主要有:北京奧運媒體村、中關村軟體園、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環球國際金融中心、北京燃氣集團大樓、上海理工大學、廣州大學城、四川大陸希望集團深藍綠色能源中心、湖南長沙機場。
圖表1:我國主要分布式能源項目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在我國運行的項目仍然較少,分布式能源系統可將高品質的電與低品質的冷和熱這三種能量需求有效地統一,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使能源綜合利用率進一步提高,可達到75%-90%,隨著節能減排壓力加大,全國各地分布式能源需求較大。天然氣分布式發電能源轉化效率高、為偏遠地區供電和提高供電可靠性的優點也會有更大的需求。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分布式能源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根據《關於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指導意見》,我國將建設1000個左右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擬建設10個左右各類典型特徵的分布式能源示範區域。到2020年,在全國規模以上城市推廣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統,裝機規模達到5000萬千瓦,初步實現分布式能源裝備產業化。按4000元/千瓦的投資計算,需投資2000億元,其中各類燃機約為1500億,余熱鍋爐約為250億。
《指導意見》另外提出2015年前完成天然氣分布式能源主要裝備研製。提出相關裝備在各階段所應達到的國產化率:當裝機規模達到500萬千瓦時,要解決分布式能源系統集成,裝備自主化率達到60%;當裝機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時,要基本解決中小型、微型燃氣輪機等核心裝備自主製造,裝備自主化率達到90%。
圖表2:中國分布式能源裝機容量規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按照天然氣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投資單價約400-500萬元/MW,當前全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總裝機容量約500MW,根據國家規劃到2020年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總裝機容量達5000MW,缺口達4500MW,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總投資規模達1800-2250億元。
② 中商華研研究院的2014-2019年中國-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規劃研究報告
我有用前瞻產業研究院的 可以的話就發給你一份
2015-2020年 中國智能製造裝備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2015-2020年 中國智能製造裝備行業發展前景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
2014-2018年智能製造裝備項目商業計劃書
③ 黃水黃連產業發展規劃報告
④ 求唐山企業調查報告一篇
特別提示: 此報告為個性定製服務報告,我們將根據您提出的具體要求,重新修訂報告內容,在此目錄的基礎上更多滿足您的需求。此文由中國產業競爭情報網提供 更多詳細報告敬請登陸www.chinacir.com.cn 010-82252636【課題思路與價值體現】
隨著全國各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招商競爭的白熱化,各地招商工作的重心已由簡單的優惠政策招商、向龍頭(大型)企業招商提升,最後向產業招商、戰略招商快速過渡。產業規劃和產業招商的效果也越來越引起招商部門的高度重視,並已成為區域經濟跨躍式發展的重要招術和突破招商「瓶頸」的有效手段。其根本原因是依據區域比較優勢理論和區域結構優化理論,加速培育地區主導產業,走產業化經營之路,優化產業結構,拉長產業鏈和擴大產業集群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我們結合唐山現有產業發展基礎及其特殊地理交通環境、資源政策優勢等制定該產發展規劃。我們將宏觀產業規劃與城市發展規劃、園區建設、項目體系配置等相結合,使整套規劃具有極好的參考價值和可操作性。
產業發展規劃設計思路
資料來源:中國產業競爭情報網
通過這份產業發展規劃,唐山可以對未來城市發展和產業布局有明確的定位,可以促進該地區相關項目的申報與審批,提升政府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是政府機關、當地產業研究機構的重要參考資料。
本報告所引用圖、表均為示例,僅供參考,最終報告需根據不同城市特點個性定製。
【目錄】
第一章 唐山概況
第一節 位地理置與交通環境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環境
三、交通環境
四、資源環境
第二節 經濟發展現狀
一、經濟總量成長
二、人口與就業狀況
三、城市建設第三節 主要區位構成
一、區位構成
二、商圈分布
第二章 唐山產業發展現狀
第一節 產業構成城區郊區產業門類區位商產業門類區位商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2.99印刷業4.44燃氣生產和供應業2.35燃氣生產和供應業2.63金屬製品業1.79儀器儀表製造業2.07通信電子設備製造業1.75食品製造業1.95黑色金屬冶煉加工業1.73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1.87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1.65醫葯製造業1.78……………………橡膠製品業1.64通信電子製造業1.54傢具製造業1.50專用設備製造業1.50化學原料製造業1.40黑色金屬冶煉加工業1.39塑料製品業1.27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1.38非金屬礦采選業1.27傢具製造業1.34第二節 主要產業發展
一、商貿服務業
1、貿易
2、物流
3、零售
……
二、工業及製造業
1、化工
2、鋼鐵冶金
3、機械製造業
4、電子產品製造
……
三、農業及其他
1、農業
2、生態產業
3、畜牧業
……
第三節 產業地位分析
一、主導產業 二、待發展產業
第四節 唐山產業發展優劣勢分析
一、地理位置與交通優勢
二、資源優勢
三、產業基礎優勢
四、政策優勢
五、大商圈優勢
第五節 唐山主要區位產業發展優劣勢對比
第三章 唐山產業發展理念
第一節 城市建設理念
第二節 產業發展理念
一、總體理念
二、主要產業發展理念
1、商貿服務業
2、工業及製造業
……
第三節 循環經濟理念
第四節 產業政策匯總
第四章 唐山產業發展規劃
第一節 總體規劃
第二節 各產業規劃
1、商貿服務業
2、工業及製造業
……
第三節 產業發展區塊布置
第四節 各區位功能定位 第五節 主要產業發展規劃項目配置
第六節 產業發展影響預期
一、經濟總量變化
二、新增就業人數
三、公共市政需求
第五章 唐山重要產業園區規劃
第一節 現有園區發展
一、物流園
二、高新技術園
三、生態農業園
四、工業園
……
第二節 產業發展規劃與園區布置
第三節 主要產業園區發展規劃
1、商貿服務業園區
2、工業及製造業園區
3、循環經濟園區
……
第四節 重點園區項目配置
一、化工園區
1、產業體系設置
2、配套項目列表二、鋼鐵園區
1、產業體系設置
2、配套項目列表
三、物流園區
1、產業體系設置
2、配套項目列表
四、高技術園區
1、產業體系設置
2、配套項目列表
……
第六章 唐山產業規劃實施步驟
第一節 產業規劃實施總體計劃
第二節 主要產業發展規劃實施步驟
第三節 重要園區平面規劃與建設步驟 第四節 重點項目投資建設時間
第五節 配套市政工程建設步驟
第七章 唐山產業發展規劃總結
第一節 發展理念綜述
第二節 產業規劃與區位布局
第三節 實施策略與投資規劃
第四節 未來10年發展預期
【部分圖表】
圖表 唐山地理位置
圖表 唐山交通圖
圖表 唐山資源結構
圖表 唐山經濟總量
圖表 唐山人口與就業狀況
圖表 唐山區位構成
圖表 唐山商圈分布圖
……
圖表 唐山產業規劃實施總體計劃
圖表 唐山重點項目投資建設列表
圖表 唐山產業規劃與區位布局
圖表 唐山實施策略與投資規劃
⑤ 山東省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
重點區域帶動是多年來我省區域發展戰略的深化,有利於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引導生產力合理布局,推動各地在發展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公共服務等方面加強統籌協調,實現分工協作和優勢互補,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一)著力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根據胡錦濤總書記關於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培育海洋優勢產業、打造和建設好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科學論述,加快推進總體規劃編制,爭取進入「十二五」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 一是搞好重大課題研究。在海洋立體空間布局與資源開發、海洋優勢主導產業發展、中日韓區域合作實驗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等方面拿出高質量研究成果,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和決策依據。 二是先期推進藍色經濟區重大基礎設施、重點產業和示範園區項目建設。優化基礎設施建設布局,抓緊開展膠東半島大型國際機場建設前期工作,開工建設青煙威榮城際鐵路等一批鐵路和高速公路重點項目,加強環海防潮體系建設。強化產業發展的規劃引導,重點支持海洋高科技研發、海洋優勢產業、臨海高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建設一批具有重大引領作用的藍色經濟發展示範園區。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點圍繞財稅、投融資、土地、海域等領域,研究出台專項扶持政策,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按照「規劃統籌、交通同網、信息共享、市場同體、環境同治、產業互動」的總體要求,抓緊研究制定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
(二)全力推進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抓緊出台貫徹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具體實施意見,分解任務目標,落實工作責任,創新體制機制,推動黃河三角洲開發在今年開好頭、起好步。 一是基礎設施先行。加強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形成配套完善的水利設施、快捷暢通的交通網路和安全清潔的能源保障體系。特別要先期搞好鐵路、公路、港口、機場建設,增強發展高效生態經濟的支撐能力。二是抓好重點項目。根據總體功能定位,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依託東營、濱州、濰北和萊州四大臨港產業區,啟動一批規劃確定的重大項目,加快發展高效生態農業、 環境友好型工業和現代服務業,探索資源高效利用、生態持續改善、結構不斷優化的高效生態經濟發展路子。三是區域一體招商。辦好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投資貿易洽談會,打造區域招商引資新平台。四是落實改革措施。加強對規劃政策的深度研究,促進土地開發、地方金融等政策盡快落實。
(三)扎實推進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省會濟南和魯南臨港產業帶建設。抓緊編制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發展規劃,立足於世界技術前沿,努力打造高端產業、高端產品和高端技術自主創新平台,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形成黃渤海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大力發展省會經濟,提高省會綜合服務功能。啟動濟南與周邊各市城際軌道交通規劃建設,促進區域交通通信一體化。加快出台魯南臨港產業帶發展規劃,推進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集中培植鋼鐵、電力、石化、木漿造紙等臨港產業,帶動魯南地區加快崛起。
(四)推動西部地區加快發展。繼續完善和落實對西部地區的各項扶持政策,進一步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逐步縮小地區間公共服務差距。西部地區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創新發展思路,明確產業定位,拓寬發展路子。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提高縣級財政實力。同時,扎實做好對西藏、新疆等地的對口援助工作,確保援建北川三年任務兩年基本完成。
⑥ 環境藝術設計產業發展報告該怎麼寫謝謝~~
環境藝術設計作為同城市規劃設計、建築設計一起構成國家建設設計人才格局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越來越受到重視,社會對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逐年加大,這一專業設計人才的培養,成為許多高校辦學的熱點,如何辦好專業,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是教育工作者,同時也是業內人士關注和思考的內容。本文就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原哈爾濱建築大學)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建設和發展,分析闡述進一步辦好專業教育工作的思路和觀點。
一、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社會需求的再認識
社會需求是辦好專業的必要條件和直接動力。在我國「環境藝術」這一名詞才出現不長時間,但年輕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及建築裝飾業,似乎越來越顯示出它獨特的魅力,目前已成為令人傾心的行業之一。顯然,中國近些年來的發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環境」為環境藝術建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空間。這種隨著社會、經濟以及人們對生存環境和歷史傳統認識的改變和新的要求,追求更有意義的人文環境,改善人的空間環境質量,從而提高人的生活品質,成為一個新焦點。在經濟和文化向更高層次發展過程中,環境藝術是體現嶄新生存觀念、審美情趣,以及積極樂觀生活態度的重要標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開始關注自己周圍的環境,由於文化生活的普及和生活與消費水平的提高,對所生活的環境空間有了更廣泛的文化藝術需求。環境藝術在中國正經歷著從對環境的美化處理向對美好環境的創造轉化。環境藝術工程建設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據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僅北京市每年竣工的公共建築約300萬平方米,如用作裝飾工程費按2000元/平方米計算,工程總量在60億元左右。北京市的住宅每年竣工面積為600萬平方米,約12萬戶,按每戶平均用作裝飾工程費2萬元,總計約24億元。如果統計全國用在建築室內外環境裝飾工程上的費用將是一個天文數字,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正呼喚具有專業水準的環境藝術設計工作者去建設。
目前在全國許多省、市的建築設計部門都設置了環境藝術設計所(室),上海市、江蘇省、深圳市、大連市等相繼設置了環境藝術設計或建築裝飾設計研究院,各種大小環境藝術設計工程公司更是如同雨後春筍般出現,僅哈爾濱市就有近千家注冊的專業裝飾公司。國家建設部門也正在進一步規范環境藝術設計和工程建設市場。
據有關部門對目前從事環境藝術設計工作的人員調查,主要由三部分人員組成,一是由建築學專業轉為從事室內外環境藝術設計,二是由美術專業轉為室內外環境藝術設計,三是受過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的人員擔任,但這部分人僅佔百分之計二十左右,院校培養的專業設計人員,還遠遠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
從生源情況看,近些年來報考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考生一直是報考人數遠遠多於錄取人數,在有些省區甚至接近百里挑一。從生源和就業兩個方面看,繼續辦好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大勢所趨,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二、在動態發展中完善專業教學體系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開辦在我國歷史較短,在工科院校中如何辦好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更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借鑒。只有不斷地研究探索,總結經驗在辦學實踐中完善教學體系。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涉及建築和美術兩大學科而形成的一個新型的邊緣學科,如何把握好兩者在教學體系中的結合和比重是搞好專業建設的關鍵,它們不是簡單的拼湊,而需要尋找兩者內在的結合點,這是我們需要解決好的一個新課題。從哈工大建築學院的專業建設看,參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策劃與教學的人員主要由建築學專業和美術專業兩類學科的教師組成,彼此都在尋找作為圍繞建築展開的內外環境藝術設計,從本專業角度如何相互滲透並實施教學。教學內容的結合,各環節的連接,教師知識結構的更新等等是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體系的焦點。經過多次社會對人才知識結構需求的調查,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兩個方面的意見反饋,一個相對完整並具有工科院校特點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計劃基本形成,課程內容也進行了切合專業實際的改動,在探索中大家逐步達成共識,明確了環境藝術設計即涉及邏輯思維又涉及形象思維,它具有工程性,又具有藝術性,把握好兩者的結合是教師教好同時也是學生學好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關鍵。幾年來,哈工大建築學院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總結經驗,修正不足,使專業教育不斷完善,一個相對完整的專業教學體系基本形成。
三、以建築學為依託辦出專業特色
從廣義建築學的角度看,環境藝術設計也可作為大建築學概念的組成部分,都是為人類開拓高品質生活空間的環境科學和藝術,同建築學有許多共同點,也同樣具有功能、藝術與技術的統一體的特質。國際建築師協會在《華沙宣言》中把建築學定義為:「建築學是創造人類生活環境的綜合的藝術和科學。」這一定義也同樣適合於「環境藝術設計」,只不過在文化內涵上環境藝術更為深入,在形式上更多具有藝術特性。對環境藝術的研究主要是圍繞著建築的內外空間環境展開,所以,以建築學為依託組織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是辦好專業的原則。
哈工大建築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創辦正是在這樣一個特有的條件下發展起來,構成了區別於我國藝術院校及其它工科院校開辦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特點,以建築學為依託成為辦學的優勢。應充分認識社會對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狀況並把握時機,把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辦成面向二十一世紀,具有建築行業特色和較高專業水準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基地。
四、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的重要環節
即將到來的二十一世紀將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年代,如何培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建設設計人才,需要重新審視傳統的教育觀和人才觀,只有敢於面對現實,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當前重要的在於轉變教育指導思想,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這一切是抓好課程建設的前提條件。
在教學體系、教學內容中強調基礎知識扎實,專業面寬泛的指導思想。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中,改變有些院校只圍繞「室內裝飾設計」建構課程體系的思路,強調圍繞建築的內、外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及公共藝術設計進行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路,強調圍繞建築的內、外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及公共藝術設計進行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路,充分利用在建築院校辦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優越條件。在基礎階段選擇部分建築學專業的專業基礎、技術基礎課程,同時加進具有本專業要求的基礎課程,使學生打下良好的專業基礎。在專業學習階段強調以建築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為主,以建築室外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及公共藝術設計為輔的主幹課程設置,拓寬專業面。使學生在本科學習階段,掌握較寬泛的知識。提高綜合素質和適應性。在實踐環節方面,充分利用短學期實習,有計劃有目標地安排社會實踐,參觀調研,讓學生接觸社會,接觸實踐工程,在提高專業認識的同時,提高交流溝通能力,協作能力,組織能力,語言表達等方面的能力。
充分認識設計教育的實質是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並將這一指導思想貫徹於課程內容、教學方法之中,這也是課程建設追尋的重要目標。「創造」是設計的靈魂。環境藝術設計是創造性地對人的生活環境進行規劃和提出方案的思考。設計教育要以人的創造力培養為主線,它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合乎社會發展趨勢的、感性和 理性協調發展的創造力的培養。在課程建設中如何把這一教育主題與教育重心在實際操作中貫徹與落實,是培養綜合設計能力人才的關鍵,這種綜合能力包括了理解能力,研究能力,構想能力,表現能力等。作為以行業劃分為基礎的本科教育,往往是一種靜態目標的培養方式,側重於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人才素質、創造能力的培養。只有樹立正確的設計教育目標,認真對本學科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優選,才能保證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發展的健康性。
五、把握時機,完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
建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經過近些年的發展,初步完成了教學體系的建立,今後的完善和發展還有許多的工作,下一步專業建設的重點主要是加強內涵建設。
1、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賴於完善的教學管理和秩序。在教學工作中,規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及落實與監督等方面的工作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保證。
2、發揮、科研、生產作用,帶動教學發展產學研相結合,促進教學的發展已被許多成功經驗證實。在知識經濟時代即將來臨的今天,教育和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促進作用備受世人矚目。抓住時機結合專業建立有效的「產學研」機制是進一步推動專業發展的重要一步。
作為以建築內外環境設計展開的環境藝術設計,涉及到諸多學科的內容,並形成一個多樣文化現象的復合體,反映了環境和人的關系,結合教學和設計實踐,這一新興學科在許多方面,都需要更深層次的探索和研究。
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工程實踐對促進教學及專業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作為教學實踐環節將會更有效使學生把書本知識轉化到實際工作中。
3、制定專業建設規劃,穩步、健康地發展辦好一個專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制定出不同階段的建設規劃,確定明確的奮斗目標,使專業建設具有努力的方向和工作動力。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正處在成長階段,它的發展需要一批熱衷於環境藝術教育事業的教師們去努力工作,同時更需要學校及相關專業的支持和理解。我們已經認識到在國家建設飛速發展的今天,環境藝術專業逐漸成為充滿活力的朝陽產業,滿足國家對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將是我們面向二十一世紀培養建設設計人才的重要任務
⑦ 三門縣區域發展報告
三門縣濱海新城總體布局遵循宏觀層面先西後東的原則,近期在新城西部構築具有區域交通優勢的、以工業開發為主的產業新區,依託環境優勢、區位優勢,使該區域完成從技術生產到技術服務的跨越,城市職能進一步提高,打造「產業之城」;中期在新城中部強化公共服務與居住設施的完善,將海景都市所應該具有的城市風貌特色與所發揮的職能,在此區域與空間進行一一對應,建設辦公樓、商場、演出中心、娛樂城、美食街、市場等城市產業設施,使建築、街區、道路等城市景觀要素充分體現地域文化特色,建設「宜居之城」;遠期在新城東部重點開發高檔居住與休閑旅遊設施,將最富有濱海特色的地區開發成最具有吸引力的黃金海岸線,以旅遊度假和面向區域高檔居住作為主導功能,以小組團式的開發和環境有機融合,通過豐富多樣的旅遊服務設施的建設,成為區域內最具幻想和夢想的地區,實現「夢想之城」。
濱海新城規劃空間結構概括為:「一心、兩廊、三軸、八片區」
一心:指以正嶼山公園為城市綠心,是新城重要的生態節點和景觀標志。
兩廊:分別為城市發展廊和濱水景觀廊。城市發展廊指濱緯一路,其將城市主要的功能片區有序地串連在發展廊上。濱水景觀廊是指沿正嶼港兩側濱水岸線構成的濱水特色城市空間。
三軸:自西向東分別為商業軸、行政軸和文化軸。
八片區:西部居住片區、西北工業片區、西南工業片區、北部濱水居住片區、商貿綜合片區、行政辦公片區、文化綜合片區和東部旅遊片區。
(1)西部居住片區:位於濱海新城的西部是濱海新城與舊城銜接的門戶,以居住為主的綜合功能片區。規劃面積247.18公頃,該區的建設應結合新建大橋設計建築和環境景觀,形成尺度適宜、特色鮮明的門戶形象。
(2)西北工業片區:位於濱海新城的西北部,以高新產業為主導產業的功能片區。規劃面積276.14公頃,建設重點是完善服務配套設施,加強綠化和濱水景觀的建設,建設人性化的道路和適宜的街道空間環境,建成一流的科技園區。
(3)西南工業片區:位於橫港以東濱經一路以西。以工業為主的產業片區,是帶動濱海新城發展的起步的產業片區。規劃面積229.95公頃,建設重點是市政基礎設施。
(4)北部濱水居住片區:位於正嶼港的北部,是體現未來三門高檔濱水居住風貌的功能片區,建設成為三門縣的標志性區域之一。規劃面積350.28公頃,建設重點是濱水岸線和片區中心。
(5)商貿綜合片區:位於正嶼港南岸,濱經一路以東正嶼山以西。具有商業貿易、服務、體育和居住等綜合功能,是新城的商業中心。面積約201.56公頃,建設重點是濱水商業區、步行街和商業廣場。
(6)行政辦公片區:位於正嶼山以南,以行政辦公為主,遠景作為全縣的行政中心。規劃面積120.52公頃,建設重點行政中心主體建築及周邊環境、市民廣場等。
(7)文化綜合片區:位於正嶼港南岸,正嶼山以東濱經十四路以西的區域。具有文化、休閑娛樂和居住功能。規劃面積340.94公頃,建設重點包括濱水休閑區、休閑廣場、大型文化設施和「十字」形綠廊。
(8)東部旅遊片區:位於濱海新城的最東端,以海洋資源和濤頭山為依託,形成以高檔旅遊服務為主要職能的功能片區,適宜低密度開發。規劃面積152.24公頃,建設重點濤頭山生態公園和景觀塔。
⑧ 中國 光學薄膜 產業發展現狀及十三五規劃分析報告2016-2021年 這份報告 您有了嗎
我在國家市場調研中心(中機院主辦)幫您找到這份報告,文字太多,這里就不粘了,您自己上去看一下吧,祝您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