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醫療器械行業前景如何
醫療器械行業前景非常好。全球醫療器械產業增長迅速,正在成長為世界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根據行業協會的測算,2009年全球醫療器械產品市場已達3500億美元,並可保持7%以上的年增長率持續增長。與此同時,醫療器械產品的國際貿易額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長,銷售利潤率達15-25%,產品附加值高,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最快、貿易往來最為活躍的工業門類之一。
在全球醫療器械市場中,美國、歐盟、日本占具主導。亞洲已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中國、印度、巴西則成為國際醫療器械市場上的「後起之秀」。美歐等發達國家醫療器械市場增長4%-5%,新興市場增長迅速,中國平均18%,印度14%,巴西增長16%。2009-2010年度排名前10位的大企業年銷售額已超過1200億美元,佔全球市場份額的30%以上。其餘不到70%的醫療器械市場份額則為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的眾多中小公司所分享。
② 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前景
斯普曼來為您解答:
近些年我國的醫源療器械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且發展的空間還非常巨大。醫療器械市場也正在不斷的規范,競爭力正在逐步的增強。國家也加大了對醫療器械行業的投入,該行業的前景是相當可觀的。選擇從事醫療行業對於企業來說是一個新的發展機會,也是企業實力的最好證明。是在塑料製品加工行業打破同質化競爭,迅速突圍的最佳策略。
③ 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前景好嗎
看國外發達國家的發展軌跡就可以知道,我們國家未來的幾十年醫療器械行業肯定會有一個迅猛的發展,前景看好。
④ 如何促進「三航」特色醫療器械發展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歷程分析 高創新、高科技發展趨勢不可逆
新中國成立70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經歷了從無到有,並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的發展,個別門類已經處於領跑水平。從產業發展角度出發,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於清明建議,醫療器械產業必須向高創新、高科技的方向發展。
於清明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得益於政策層面的支持,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49年到1978年,產業從無到有。1952年誕生了我國第一台X光機,這也奠定了醫療器械成為大健康領域里一個分支的基礎。
從1978年到2000年的第二個階段,是醫療器械高速發展的階段。「這期間醫療器械小到紗布耗材,大到大型設備,我們一直在跟跑,跟上國際醫療器械技術的發展。
第三個階段是從2000年到現在,我們從跟跑向並跑發展,個別門類甚至已經領跑。
2019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分析預測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保健意識的增強,醫療器械產品需求持續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4-2018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14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已達2556元,2015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元。到了2017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4450億元,截止至2018年底,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5300億元。預測2019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將達6450億元。
2014-2019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醫療器械產業必須向高創新、高科技的方向發展
我國我國醫療器械與發達國家相比,市場規模並不大,特別是在國產醫療器械90%已經可以滿足我們自己的需要,還有10%需要進口。」於清明認為,從產業發展的角度出發,醫療器械產業必須向高創新、高科技的方向發展。
在貿易領域,到2016年底,醫療器械領域企業約為33.8萬家,到2018年年底達到41萬家。於清明建議,醫療器械是高科技行業,醫療器械也是特殊商品,在貿易領域要加大行業集中度。「一方面有利於監管,特別是器械質量的監管,也建議政府在監管方面下工夫。」
⑤ 對目前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做一個宏觀環境分析,就是它面臨的經濟環境,機遇和挑戰。
非常好,期待中。
⑥ 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現狀及面臨哪些挑戰
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由小到大,迅速發展,現已成為一個產品門類比較齊全、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市場需求十分旺盛的朝陽產業。特別是近年來,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連續多年產值保持兩位數增長,產品出口的數量和科技含量也不斷提升。
一、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情況
1、總體發展情況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醫療行業品牌競爭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指出,2014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共實現銷售收入2136.07億元,同比增長13.1%;工業總產值也達2175.91億元,同比增長12.1%。從近年來醫療器械和醫葯工業總產值增速來看,醫療器械的發展速度總體上快於醫葯工業。
2、產品結構情況
從近三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的產品結構來看,影像診斷設備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近幾年均保持在40%左右,且呈不斷上升趨勢;其次是各類耗材,占據20%左右的市場份額;骨科及植入性醫療器械市場份額不斷下降;剩餘的市場份額被牙科及其他類器械所佔據。
3、競爭結構情況
在占我國醫療器械25%的高端產品市場中,70%由外資佔領,在絕大多數領域外資企業在技術和質量上遙遙領先於國內企業,尤其是醫學影像設備和體外診斷等技術壁壘較高的領域,市場佔有率超過80%。而國內企業在中、低端市場中具有天然優勢:如較低生產成本帶來的價格優勢,享受國家政策的相對傾斜,對本地化渠道掌握的優勢等,因此主要佔據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中低端市場,一些細分行業出現龍頭企業,主要集中在較高附加值的產品領域。而在低端耗材和黑白B超等低端醫療器械領域生產廠家較多,產品區分度低,行業集中度低。
4、總體概況總結
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基礎薄弱,醫療器械監管起步較晚,醫療器械企業小、多、散和低水平競爭的現象尚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加速提高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加強醫葯器械研發的產、學、研聯合,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而且,從中國醫療器械市場來看,高端產品主要依賴進口。中國雖然有2000餘家獲得出口認證的企業,但大多數企業在規模、品牌方面的競爭力相對較弱,又缺乏核心技術,對外出口只能以OEM為主,缺乏自己的品牌,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總體處於不利地位。
令人欣喜的是,我國一些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正努力向高端市場突破。比如國內研發團隊規模最大、綜合開發能力最強的邁瑞已經在國內高端監護儀市場佔有率達49%,五分類血球儀、全自動化儀和彩超等核心產品的部分自主創新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而高端耗材產品龍頭山東威高也正在通過與美敦力的合作提高技術和品牌,滲透高端市場。
隨著國際產業加速轉移,中國將成為全球醫療器械的重要生產基地,部分原先依賴進口的儀器設備正逐步實現國產替代進口。同時,國內已有不少省市把醫療器械工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抓緊培育。總體來看,中國醫療器械產業正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二、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主要特點
由於我國具有龐大的消費群體和政府的積極支持,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發展空間廣闊,產業發展呈現如下發展特點。
1、中小企業林立的局面未改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雖經過十多年的長足發展,但行業內中小企業林立的局面尚未改變,低、小、散是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重要特徵之一,行業的發展還需依仗於生產技術的繼續創新和發展。中國醫療器械企業數以萬計,截至2013年底,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有995家,其中大型企業不到2%,中型企業170多家,小型企業700多家,而規模以下企業更是不計其數。目前在銷售規模和資產規模上,中小型企業都是醫療器械行業當仁不讓的主力軍。
2、產品以中低端為主
目前,我國的緊固件生產企業在生產技術、裝備水平、生產工藝等方面與國外相比有較大的差距,行業中大量小企業以生產低端產品為主。即使是國內規模較大的企業,產品質量和性能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
3、產品大量出口
當前,我國的中低端醫療器械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性價比高等優勢,大量出口海外,近幾年呈現較快的增長趨勢。中低端醫療器械行業對外貿易依存度過高,對行業發展帶來了一定的不利影響。
4、經濟發展帶動醫療服務需求升級,導致健康服務需求顯著增加
醫療服務市場的逐步開放,使國內外資本投資中國醫療服務產業的速度加快,從而直接導致醫療器械市場需求的增加。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療器械的選用會越來越先進,其產品結構會不斷調整,功能更加多樣化,市場容量會不斷擴大。醫療器械產業作為促進經濟增長、提高國民福利的重要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以人為本發展理念的不斷增強,中國的醫療器械產業將會獲得更快發展。
5、醫院信息化趨勢引發醫療器械需求增長
隨著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發展,醫療領域的信息化和網路化是今後醫療管理的發展趨勢,這個趨勢會引發對影像化、數字化等高精尖醫療設備的需求增長。隨著IT技術的發展及其與醫療技術的結合,造就出許多新的醫療方法。近年來,隨著B超、CT、核磁共振裝置、直線加速器、超聲定位體外震波碎石機、神經電位診斷系統、正電子斷層掃描機、伽瑪照相機等一批尖端精密醫療儀器設備的廣泛應用,醫療器械市場銷售額增幅十分驚人。醫療領域的信息化和網路化給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醫療領域的信息化和網路化是今後醫療管理的發展趨勢,這個趨勢會引發對影像化、數字化等高、精、尖醫療設備的需求增長。醫院信息系統的普遍建立又使得醫院有了進一步建立以醫學影像存檔與通信系統為核心的臨床信息系統的要求,佔全部醫療信息90%以上的醫療影像信息的處理更是今後醫院信息化的核心所在。醫院信息化趨勢給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據推算,全國醫學影像存檔與通信系統市場的總需求達2l1.7億元,如果考慮到由其衍生出的高檔影像設備以及其他一些附屬設備市場,PACS的市場容量將達到300億元以上。
6、醫療器械產業向創造高附加值發展
產業的高風險性和高投入性必然需要高回報率來支撐,所以醫療器械產業研發費用的高額投入必然導致醫療器械新產品的高附加值,只有如此,醫療器械企業才能發展壯大,醫療器械產業才能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
⑦ 醫療器械和節能行業哪個好
有關醫療器械的行業發展情況可以參考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最新發布的《艾媒報告 |2018-2019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研究與投資分析報告》,報告中提到:
2011-2017年間,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以高於世界水平兩倍以上的速度持續擴大,但與世界水平相比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在良好的經濟環境、社會環境、技術環境以及政策環境下,中國醫療器械行業不斷向前發展,眾多醫療器械企業獲得資本認可,2018年上半年關注度指數排名前20的醫療器械品牌中,四個中國品牌躋身關注度前十。醫療器械產業擁有國產化趨勢、轉型升級等機遇,但仍然存在行業進出口順差優勢減弱、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研發投資力度不足等問題。
以下為報告節選內容:
⑧ 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面臨著哪些難點和重點
難點:很難覆蓋中國市場,中國大約90%甚至更多都是由國外產品占據。
重點:加大醫療器械的發展和創新,目前中國很少有優質創新的產品。
⑨ 關於從事醫療器械銷售行業的優缺點
銷售是一個展示個人能力的舞台,也是一個充滿挑戰的職業,銷售這個行業你可以在裡面賺的盆滿缽(bo)盈,也可以讓你混的連飯都吃不上。
銷售完全就是靠自己的本事來吃飯的。個人的能力往往占據成功的80%,而且銷售這個行業也是快速脫貧致富最佳的途徑。
在我看來不管做什麼產品銷售,目的和本質都是實現財務自由。然而在選擇前一定要慎重考慮,你要做的產品系列,區別還是很大,大型設備與耗材,IVD產品,醫院軟體管理系統,還有常用醫療器械等,銷售流程與環節差距非常大,相應遇到的困難也不是一樣的,而選擇往往是大於努力的,大型設備與軟體系統等需要耐久力,時間跟蹤的比較長,一般半年以上甚至一年都是經常事,
建議新業務員不要先做大型醫療設備,改做周期性比較短,產品見效快的,或者說是醫院常用設備等,但按我的經驗,土行人是比較適合做大型設備,他們有足夠的耐心與堅持力,這是後面要詳細講的,銷售市場,不同的人,做出的業績是有很大差距的,什麼類型的人,適合做什麼,還是有一定的區別。按個性不同,有的人適合做大型設備,有的人適合做耗材類產品,有的人適合做小型設備類。
選擇對自己適合的產品,發揮自己所長,才能達到成功。
那我講講今天的主題,醫療器械銷售真的能夠掙到錢嗎?我只能說凡事都沒有絕對。這就要看你的選擇與努力程度。
其它行業與崗位一般大多數情況,給新人投入的培養期相對時間很長的,比如你做工程師,從初級,中級,到高級,你剛畢業是初級工程師,你也要在這一個環節里成長、積累兩到三年,再成長至中級階段需要三到五年,再成長、積累,再成長高級階段也需要五年到八年,最後才是一個全面的崗位或經理的機會。所以銷售也是需要一個過程,沒有一蹴而就。
做技術兩樣也能掙到錢,只要你能夠做到極致。這需要多久時間呢,反觀做技術的沉澱是需要五到八年的時間。想把某方面的技術做到極致,你們想想,那也是需要付出多少加班加班的奮斗呢?成功不成功還是未知數?難,也一樣難,這世界上想掙錢,都不容易,所以,想在那個行業出人頭地都需要拚命付出。
相對其它工作崗位而言,銷售還是容易成功,成功也有捷徑,以前很多人說跟對領導,就能很快出師,這句話也是對的,如果你沒跟對人,要靠自己去摸索,真的需要非常長的時間,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領悟到真正的銷售技術,
社會上還是有比較多的銷售高手,他們對事物的理解確實不同尋常人,但不是很多,所以,幸運好的業務員碰到了好的領導,成長就比較快。層次不同的銷售高手,,傳授給你的理念與經驗也是不一樣的,覺悟與境界高度也不一樣,好的領導給予的銷售策略也是高人一籌。如果你跟的人,層次不高,可能給予你的都是小技巧,三角貓功夫,誤了你的時間,還讓你對銷售失望,認為銷售不好做,
咱們再說說;
做好銷售的前提是如何讓自己成為銷售高手,如何成為銷售高手還得從最基本的銷售技術積累做起,現在醫院最容易切入的點,就是醫院常用設備。常用設備門檻低,客戶需求多,只要你肯努力半年你就能鍛煉出來。常用設備不需要牛逼的銷售套路,最主要的就是去掃街。數量級的去拜訪客戶,你只有數量級的拜訪,再加上我的課程,你才能真正的快速鍛煉出來。你做一年經驗,相當於別人五年工作經驗。
《五行銷售聖經》銷售培訓體系,經過我們三個月的系統化銷售培訓課程,你就能全面掌握最新的銷售技術。只要你肯努力,能夠按我們的課程要求,再加上我們輔導員時時跟進,隨時幫助你解決銷售過程中所碰到的問題,不出2年你就能逆襲,實現財務自由的第一步。有可能成為公司的合夥人,
只要你掌握我們課程其中的兩個技術,比如識人技術與人際關系等,你每個月都會感覺你在快速的成長。在拜訪客戶,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方面,你自傳會感覺到自己的內心越來越強大,因為你碰到問題,很快就知道用什麼辦法應對,內心的疑惑與方向越來越明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