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深入推進紅色引擎,強化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
眾所周知,脫貧攻堅是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人民福祉,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促進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的重大政治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脫貧攻堅作出新的部署,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軍號,在堅持黨的領導,整合各方力量的基礎上,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績。脫貧攻堅,重在黨建。基層組織處在治貧、扶貧、發展、小康的最前線,既是黨在農村的戰斗堡壘,又是黨同農民群眾聯系的橋梁紐帶。因此,推進脫貧攻堅,要用好黨的建設這一「法寶」,激活「紅色引擎」動力,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為如期脫貧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
反觀現實,部分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未能集中體現,黨員先鋒帶頭模範作用發揮不到位的情況。主要表現為:不少貧困地區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缺乏凝聚力戰鬥力,有的淪為家族勢力、村霸的附庸,其政治功能、服務功能和發展功能嚴重弱化,有的甚至形同虛設;有的村級黨組織沒有及時進行優化設置,既不方便服務群眾,黨的工作未能實現全覆蓋;基層組織保障未能嚴格落實,導致基層幹部「在崗不在位」;有的村幹部帶頭致富能力弱、廉潔自律意識差,更有甚至成了套用脫貧攻堅資金的「蠅貪」,黨群干群關系惡化,嚴重影響黨在基層的執政地位和脫貧攻堅的進程。
究其原因,關鍵在於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抓而不嚴、抓而不實」。黨建責任壓而不實,未能形成層層傳達壓力的從嚴氛圍;黨組織隊伍配而不強,結構層次不優化;黨的組織治黨不嚴,抓基層基礎黨務工作「寬、松、軟」;致富帶頭能力不強,集體經濟薄弱缺失;基本保障落實不到位,基層內生動力未能有效激發。
「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想不想抓落實、敢不敢抓落實、會不會抓落實,檢驗著各級黨組織、黨員幹部的精神狀態、幹事能力和工作作風。要把脫貧攻堅同基層黨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脫貧攻堅的強大動力,精準發力、精準施策,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激活基層黨建促進脫貧攻堅的「紅色引擎」動力。選優配強幹部隊伍「主力軍」。強化用人導向,精準擇優選人,把最優秀、最適合的幹部放到脫貧任務較重的崗位,堅持選好帶頭人、建好黨支部、管好村幹部,加大「第一書記」的選派力度,並保持任期相對穩定,從嚴加強黨員發展管理,強化教育培訓,組織實施基層黨組織書記素質提升工程,為脫貧攻堅提供人才保障;建強覆蓋活動場所「指揮部」。堅持把基層陣地建設作為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有效抓手,加強村級黨組織活動場所的建設、管理和使用,充分發揮其在政策宣傳、思想引導等方面的陣地作用,增進黨群關系,凝聚扶貧人心,為脫貧攻堅提供「指揮部」;創新壯大增收致富「新模式」。按照「支部當導演、合作社唱大戲」的思路,積極探索「黨組織+合作社+基地+貧困戶」和「黨組織+電商」的黨建扶貧模式,鼓勵探索因地制宜發展股份合作經濟,做好互聯網文章,做優、做特、做強產業,努力消除軟弱渙散班子和經濟「空殼村」,為農民脫貧致富提供有力支撐。激活引導典型示範「風向標」。以「兩學一做」活動為契機,組織開展「兩優一先」評比、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承諾踐諾、志願服務等活動,引導發揮脫貧攻堅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強化監督考核「硬指標」。把脫貧攻堅成效嚴格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把推進和服務保障脫貧攻堅的實績作為選用幹部的重要依據,倒逼扶貧政策、措施、責任、項目、資金落實到位,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保障。
脫貧攻堅任重而道遠。只有充分激活黨組織「紅色引擎」,全面激發和調動黨員幹部的內生動力,凝聚脫貧攻堅的正能量,形成處處有主陣地、人人是戰斗員的攻堅拔寨強大聲勢,才能確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實現,向黨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出滿意答卷。(李婭)
⑵ 在堅持黨建引領組織化推進全力決戰脫貧攻堅中黨員教應如何做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庄嚴承諾。在這場偉大的戰役中,我們黨員幹部是攻堅的主要力量。當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作為基層一線的黨員幹部,在這關鍵階段,要做到以下幾點,方可更好的戰斗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
首先在思想上要「正」。越是緊要關頭,越不能鬆懈,越要有攻城拔寨的毅力。有少數黨員幹部覺得已經臨近收官,扶貧工作已經差不多了,思想上出現了鬆懈,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思想上有了鬆懈,隨之而來的就是行動上的懈怠。所以廣大黨員幹部要在思想上保持警惕性,要有危機意識,要持續扎實推進扶貧工作。
其次工作上要「實」。脫貧攻堅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從最初的精準識別,到制定具體幫扶措施,再到最後的認定退出,都必須要將工作落到實處。黨員幹部必須將扶貧政策研究透徹,不能似懂非懂。對於基層的實際情況必須俯下身子,深入貧困戶家中,了解每位貧困戶的具體情況,才能制定出對應的幫扶措施。對於認定退出,黨員幹部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弄虛作假,不能搞數字脫貧。
最後作風上要「硬」。在脫貧攻堅中,黨員幹部要有一桿子插到底的精神,把脫貧攻堅抓緊、抓實、抓真。在脫貧攻堅中發現問題,要立馬整改,不能敷衍了事。不能過於依賴村級幹部開展工作。無論大事小事,都應必躬必親,帶領村幹部嚴格把關,敢於直面困難,勇於攻堅克難,盡責盡力,求真務實。
在脫貧攻堅決勝決戰關鍵階段,廣大黨員幹部只要思想上「正」,工作上「實」,作風上「硬」,我們必能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保障。(長歌)
⑶ 怎樣做到以科學思維方法引領扶貧攻堅
一、戰略思維要求充分認識和把握脫貧攻堅的重要性。
一是瞄準戰略目標,做到有的放矢攻堅。「十三五」脫貧攻堅的總體目標,即到2020年實現「兩個確保」,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實施精準扶貧方略以來,扶貧工作更加強調以貧困人口為「靶心」,這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二是夯實戰略支撐,做到有人、有物、有政策攻堅。壓實各級黨員幹部脫貧攻堅責任,發揮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幫扶責任人的「滴灌管道」作用,配強基層組織帶頭人,用好返鄉迴流青壯年,吸引實用技術人員到貧困鄉村。強化資源支撐,增加財政扶貧投入,整合涉農涉貧資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導社會資源參與。強化政策支撐,在「最先一公里」做到決策科學、政策給力,在中間環節做到政策疊加、協同發力,在「最後一公里」做到政策落實、執行有力。
二、辯證思維要求充分認識和把握脫貧攻堅的規律性。
一是既要見物,更要見人。全面小康,不僅要實現物質上的小康,更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扶貧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要堅持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理念指導扶貧開發,豐富貧困地區文化活動,加強貧困地區社會建設,提升貧困群眾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綜合素質,振奮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精神風貌。」這要求脫貧攻堅標本兼治。一方面,努力滿足貧困人口的基本物質需求,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另一方面,努力促進貧困人口的全面發展。
二是既要外力,更要內功。一方面,加大外部扶持力度,動員更多資源和力量支持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另一方面,激活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內生發展動力。「貧困地區發展要靠內生動力,如果憑空救濟出一個新村,簡單改變村容村貌,內在活力不行,勞動力不能迴流,沒有經濟上的持續來源,這個地方下一步發展還是有問題。」因此,要充分調動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主體性,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是既要立足當前,也要著眼長遠。扶貧開發,既要打攻堅戰,還要打持久戰。一方面,要堅定必勝信心,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制度優勢、文化優勢、資源優勢等,集中力量打贏攻堅戰。另一方面,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准備,久久為功,行穩致遠。「我們必須深刻認識我國貧困問題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做好打持久戰的思想准備。即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定程度上的貧困問題肯定仍然會存在。」因此,應從理論、法律和政策等層面構建扶貧工作的長期支撐體系,防止用短期方式對待長期任務。
三、精準思維要求充分認識和把握脫貧攻堅的針對性。
一要防止片面性。有的地方把脫貧攻堅與區域發展搞成兩張皮對立起來,把脫貧攻堅當作區域發展的負擔。有的地方用區域發展替代脫貧攻堅。有的地方重區域發展輕脫貧攻堅,重上大項目輕民生保障,把脫貧攻堅搞成縮小版的「大水漫灌」,貧困農戶難以從中獲得發展紅利。
二要防止紙面化。有的地方做紙面文章,花功夫做規劃,卻不認真實施。有的地方忙於研究制定政策,卻不精於推動落實,政策措施難到「最後一公里」,脫貧效果打了折扣。
三要防止賬面式。有的地方為完成年度減貧任務,在衡量貧困戶年人均收入指標時,將當年無法收益或當年預期收入直接計算進貧困戶家庭收入,造成一些貧困戶賬面上「被脫貧」。
四、底線思維要求充分認識和把握脫貧攻堅的約束性。
一要守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底線。打贏脫貧攻堅戰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二要守住脫貧底線。首先守住貧困戶脫貧這個工作底線,貧困戶徹底脫貧,貧困縣和貧困村才算徹底摘帽退出。其次守住貧困戶脫貧的標准底線。貧困戶脫貧,須摒棄「唯收入論」,要按照「兩不愁、三保障」標准綜合衡量。
三要守住廉潔底線。綳緊紀律和規矩這根弦,管好用好扶貧資金,防範扶貧領域發生違紀違法行為。「扶貧資金是貧困群眾的『救命錢』,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更容不得動手腳、玩貓膩!要加強扶貧資金陽光化管理,加強審計監管,集中整治和查處扶貧領域的職務犯罪,對擠占挪用、層層截留、虛報冒領、揮霍浪費扶貧資金的,要從嚴懲處!」「要加強監管,杜絕截留、挪用和貪污扶貧資金,真正把資金用到扶貧對象上,幫助貧困群眾早日過上小康生活。」
⑷ 如何發揮脫貧攻堅 黨建引領作用
一要奮起發力,各級黨組織都要成為脫貧攻堅的堅強堡壘。全州各級黨組織要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堅持「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激發和調動黨員幹部的內動力,凝聚脫貧攻堅的正能量,形成處處都有主陣地、人人都是戰斗員的攻堅拔寨強大聲勢。要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切實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建強基層幹部隊伍,推進「三個培養」工程,加強村後備幹部培養,強化基層黨建保障,壯大村集體經濟,強力推進支部結對,推進「智慧黨建雲」平台建設。 二要率先垂範,各級領導幹部都要成為脫貧攻堅的主心骨。全州各級領導幹部要把脫貧攻堅的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帶頭學習精準扶貧政策要求,帶頭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示範帶動引領脫貧攻堅工作。要嚴格領導責任,建立責任清單,開展蹲點調研,總結推行建立貧困戶幫扶「常務家長制」。 三要積極行動,每一名黨員都要成為脫貧攻堅的旗幟。全州廣大共產黨員要積極響應黨組織的號召,大力發揚「不怕困難、艱苦奮斗、攻堅克難、永不退縮」的貴州精神,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團結帶領基層群眾,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要帶頭落實政策,帶頭發展致富,帶頭攻堅拔寨,落實結對幫扶責任,充分發揮「五人」小組作用,傳遞好脫貧攻堅的正能量,激勵全州各級黨員幹部脫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團結一致、奮力拚搏,共同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