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豐田的產業鏈

豐田的產業鏈

發布時間:2020-11-27 13:22:35

㈠ 豐田的產業,你只看到了冰山一角

豐田只會造車嗎?不,豐田是全產業鏈的塑造者,是生態環境的驅動者,這不是對豐田一定意義上的鼓吹,而是與各位探討行業領導者,應該用生態環境驅動全產業鏈的發展。
至少,豐田就是這么一位領導者。
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豐田汽車不敵大眾集團,以落後一個身位的劣勢屈居行業第二的位置,但即便如此豐田也是大眾無法匹敵的最強大對手,因為從排序上來說,世界500強的排次是營收而不是利潤。
此外,豐田將業務拆分的足夠明晰,對抗整個大眾集團的,是豐田汽車一個子單位,業務不包括豐田入股的愛信精機、電裝株式等等全球頂級供應鏈企業。
看到這里,懂我意思的人知道我准備講什麼了。
汽車板塊只是豐田業務的冰山一角,豐田要構造的全產業鏈生態環境,參與者並不僅僅是汽車板塊一個,豐田驅動生態環境中,小到螺絲釘,大到豐田紅杉,都僅僅是這個產業鏈中的小小一環。
豐田喜一郎於1937年建立的豐田,截止到目前擁有聯合結運算元公司542家,控股公司54家,其中包括豐田紡織、豐田住宅、愛知制鋼、電裝株式、愛信精機、JTEKT等等都是豐田生態環境中的旗子。
有網友評價豐田:它更像是無形的大手,操控著半個產業鏈。
誇張嗎?事實上一點也不誇張,譬如說豐田控股的JTEKT,就是全球托森差速器的供應商以及生產商,而愛信精機則在世界500強中排名339位,擁有12萬員工,電裝排名更甚,2018年世界500強排名229位,擁有近乎17萬員工。
此外,與雅馬哈、與斯巴魯、與鈴木豐田均有交叉持股,持股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構建日本車企全產業鏈發展方向,共同搶佔全球乘用車市場高地。
豐田造車的確是主航道,但並不是唯一主航道,在豐田的發展方向中,零部件產業不可忽略,截止到目前為止,依託著日系車強大的供應鏈,豐田已經培養出一個幾近全產業鏈的生產、研發、製造體系,從輪胎到電噴,從線束到座椅,從機械臂到機床,從車身穩定系統到發動機,豐田都擁有全面且穩定的零配件支撐體系。
而背後的一個巨型支持者,就是豐田持股24%的電裝株式會社,作為電裝最大的股東之一,豐田也是電裝強大之後最大的受益者。擁有絕對技術的一個優勢就是,豐田走到哪裡都能將全產業鏈帶到哪裡,譬如說國內生產的豐田合資轎車,零部件供應商也有電裝、愛信等合資公司的影子。
你以為豐田國產了就真正意義上是中國生產的「國產車」了?不好意思實在是太天真了,一台凱美瑞背後的供應商鏈條,仍然是典型的日系家族在控制。
為什麼豐田能夠有行業較高的利潤率,生產成本控制是一個優勢,另一個優勢就是豐田作為生態環境推動者,也是最大受益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豐田汽車是全產業鏈嗎還是有的東西還是要找別人買

不是的哦。

㈢ 豐田汽車,東芝,索尼都是日本三井財團旗下的企業嗎

日本經濟高度發達,國民擁有很高的生活水平,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DP per capita)超過三萬美元,居世界前列,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GDP方面,按照國際匯率排列的話,國內生產總值僅次於美國世界第2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世界第14位。 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國內生產總值位居世界第3位(次於美國和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世界第16位 。此外,日本還是世界最大的債權國;2004年末,日本在海外的純資產達1.8兆美元,也是世界最大。

政府以資本扶持工業與企業、強大的勞動力、高科技的發展以及較低的軍事預算比例(佔GDP的1%),幫助日本經濟高速發展,並成為當今僅次於美國的科技強國及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日本的經濟特點是生產商、供應商和經銷商的緊密結合、強大的企業聯盟、緊密的團隊合作、年功序列制、終身僱用制等 。最近,日本的企業為了謀求更多的利潤已經開始部分放棄這些制度。

日本的服務業,特別是銀行業、金融業、航運業、保險業以及商業服務業佔GDP占最大比重,而且處於世界領導地位,首都東京不僅是全國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更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東京證券交易所年交易量在全世界僅次於紐約證券交易所,2006年東京證券交易所總市值達549.7兆日圓,也是世界第二。

自二次大戰後,日本的製造業得到迅速發展,尤其電子產業和汽車製造業。日本的電子產業和高科技著名製造商包括索尼、松下、佳能、夏普、東芝、日立等公司。汽車業方面,日本公司的汽車生產量超越美國和德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其中豐田、本田、日產和 鈴木等製造商,均有出產汽車行銷全球。日本擁有世界資產最龐大的銀行郵儲銀行,三菱UFJ金融集團、瑞穗金融集團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團在世界金融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日本經濟自1960年代到1980年代保持了20多年的高度成長,被譽為奇跡:1960年代池田勇人內閣提出「所得倍增計劃」,經濟出現平均10%的增長;1970年代初期雖然遇到石油危機,平均仍有5%的增長;1980年代則為平均4%的增長。而從1990年代開始,日本經濟趨於不景氣,主要是由於1980年代末的過度投資所造成的資產膨脹,以及證券及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化」,最終在逾放比過高與日圓不斷升值下,泡沫經濟瓦解。政府改革經濟的努力也沒有立竿見影的成效。2002年2月以來日本的景氣一直擴大,創下了戰後最長的景氣復甦期紀錄,不少企業創造了歷史最好業績。

閱讀全文

與豐田的產業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