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電視劇和電影產業發展經歷的主要變化是什麼
是更加流水線化,製作周期更短。
⑵ 中國的數字電視產業有沒有發展空間前景如何
中投網 www.ocn.com.cn 中投顧問提供的數據 截至到2008年9月底,中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達到4470萬戶。有線數字電視用戶滲透率達到41.56%。有線電視數字化程度較高的省份為廣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重慶市等地區,有線數字電視用戶滲透率超過90%。
中國的數字電視產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今後三到五年,中國數字電視行業將處於高速的增長期。預計中國的數字電視今後三年整個行業的增長將達到每年三倍,是中國消費市場中增加最快的。
到2010年,中國數字電視整機產品市場將達2600億元,數字電視專用電路、條件接收卡、專業設備儀器和軟體市場將達到400億元,按照電子信息產品整機與配套件產業規模1:1-1:3的傳統比例計算,預測2010年中國數字電視及相關產業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而到2011年,中國累計有線數字電視用戶規模將達到1.1億戶。另外,2008年到2012年,中國在此期間將增加6000多萬數字電視家庭用戶。至2012年年底,中國數字電視家庭用戶將佔全球數字電視家庭用戶的四分之一。
⑶ 中國液晶電視產業發展情況
如何選購平板彩電。我們以前觀看的電視機基本上是顯像管電視機(CRT),後來又有了背投,現在去賣場看看都是平板電視的天下了,下面主要講解一下如何選購平板電視:1,決定電視機擺放的位置,比如客廳還是卧房,一般來講擺放在客廳的電視機尺寸要比卧室大,當然也有個人愛好不同,如果你有電視機,現在出於更新的目的,那有一個最小尺寸的選擇原則,舉例原先看29寸的,可以選大於等於32寸的,原先看34寸的,可以選大於等於37寸的,依次類推,當然也有個人喜好不同,為什麼選比以前大的,那是因為原先的電視機是4:3的,接近正方形,現在的是16:9的,呈長方形,所以視覺上有差異。2,平板電視機目前在市面上有2種類型,一個是液晶(LCD),一個是等離子(PDP),當然現在還有一個LED(由於剛起步,技術還不成熟,魚目混珠,性價比不高,所以在這里除外,而且LED的趨勢是OLED)。是選擇液晶還是等離子呢?這里有個原則:內行看等離子,外行看液晶;大屏幕看等離子,小尺寸看液晶;動態看等離子,靜態看液晶。對於這個原則也要辯證的來看待,等離子和液晶的成像原理不同、構造也不同,所以2者存在先天性的差異,從技術數據、參數上來講,等離子比液晶略勝一籌,2者各有千秋,很難講哪個好哪個壞,下面就液晶選擇幾個重要參數來分析:A解析度,對於國內市場來講,有2種解析度,1366*768叫作標准高清(國家的標準是720),1920*1080叫作全高清,就看電視節目和DVD而言,那標准高清就夠了,要是看BD藍光之類的,就要全高清了,當然一步到位直接上全高清也可以,就是費用要高點。現在還有一種全高清叫1080P/24P,針對電影而言的,就是說用來看影片更加流暢。B倍速技術,雙倍速達到100HZ(PAL制式時50HZ),四倍速達到200HZ,就是說圖像處理更加速度快,畫面流暢,但是人眼就24HZ,所以不要過分追求這個參數。C背光燈,原先採用3色背光燈,就是紅綠藍,現在 4色的,加了深紅色,色彩再現更自然。D 10bit液晶驅動,原先是8bit的。E響應速度,以豪秒為單位,國家標準是小於等於20豪秒,現在的產品是6豪秒或4豪秒,數字越小越好,不過這些數據建立在廠家的實驗數據,實際情況會大於這個數值,響應速度慢,會產生拖尾現象,解決這種情況可以減少響應速度、採用倍速技術、採用硬屏(大部分廠家採用軟屏,不要過分強調軟硬屏的好壞)等方法來解決。F,其他參數 諸如雙畫面、環繞聲、輸出輸入介面等等,可以根據自身需求來選擇。再簡單講一下等離子的情況:由於等離子的製造因素,一般來講等離子都是大屏幕,那解析度可以直接選全高清了,而且等離子幾乎沒有拖尾現象,以前的燒屏現象隨著技術的進步已大大減少了,壽命也和液晶差不多,而且色彩柔和、層次感強,看動態最好,液晶則色彩鮮艷。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都是外行,眼睛的直覺就是效果,但眼睛也會欺騙自己的。電視機的主要功能是看電視,除了看電視還有就是看DVD影碟,一般來講客廳里會擺放家庭影院,這樣一來,客廳的電視機尺寸大,除了電視節目就是看DVD了,所以我建議客廳里擺放等離子,卧室選擇液晶,尺寸大小還是個人喜好為主,解析度看用途,有倍速、4色背光燈最好,響應速度越小越好等等。選液晶首選夏普,其次索尼,理由夏普液晶屏一流而索尼的圖像處理技術好。選等離子,首選松下,其次日立。具體尺寸型號參數可以上產品官方網站查詢。
⑷ 什麼是電視產業中國的電視產業發展背景現狀
電視產業我不知道,我知道現在的國內電視台的主持風格說話方式是源自於延安時期中央廣播電台的模式,在戰爭背景下,這種高亢、機械毫無表情、說的話不容置疑、沒有自己思考的說話方式在戰時確實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但時至今日,這種影響還普遍存在於當今各個電視台的主持人身上,已經成了政黨控制話語權、奴化大眾思想的方式,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新聞傳播作用。
⑸ 什麼是廣播電視產業化
一、廣播電視產業的內涵及特徵
產業,即社會生產行業,是指生產具有相同性質產品的生產單位所組成的生產群體,或是具有同類社會經濟職能的社會經濟單位所組成的群體。產業是社會的支柱,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文化產業的定義,文化產業是「按照工業標准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按照這一定義,我們可以把廣播電視產業定為:按照工業標准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廣播電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即指從事廣播電視產品與服務的生產經營活動以及為這種生產和經營提供相關服務的行業。
廣播電視既是黨和人民的喉舌,又屬於第三產業,本身具有政治、經濟二重屬性和喉舌、產業雙重功能。無論從廣播電視產品的角度看,還是從傳播的目的去分析,都可以看到,廣播電視產業的產品是一種物質性和非物質性相融合的精神產品、信息產品,具有商品性,它能指導經濟活動,參與社會生產,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其絕大多數產品要進入市場進行交換,參與市場競爭,因而具有鮮明的經濟屬性;同時,廣播電視作為宣傳工具,輿論喉舌,又具有明顯的政治性。由於集政治屬性和產業屬性一身,因此,可以把廣播電視業稱做特殊產業。其特點是:
(一)產業涵蓋的內容不同。其他行業在走向市場和產業化的過程中,基本上是全行業進入的,但是廣播電視產業化涵蓋的內容則不一樣,比如新聞就不是商品,廣播電視新聞宣傳就不能市場化、產業化。
(二)追求的目標不同。其他產業在市場化、產業化的過程中,以追求經濟效益為唯一目標,而廣播電視產業所追求的目標,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不能把經濟效益當作最終的、唯一的目標。
(三)產品的價值標准不同。我們知道,商品的價值是由物化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而廣播電視產品並非僅僅具有物質屬性。作為物化形態的產品,它具有物質屬性;作為文化形態的廣播電視產品,它又具有精神屬性,因而對廣播電視產品的價值衡量就不能單靠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評價,這使廣播電視產品的價格波動和其他的產品價格波動有著不同的規律和表現。比如宣傳教育類節目,為了滿足社會效益,往往無償甚至虧本製作播出,其價值與價格發生嚴重背離。
(四)行業的准入標准不同。其他行業在市場化、產業化過程中,行業的開放度越來越高,而廣播電視作為具有強烈政治屬性的特殊產業,必須嚴格執行行業准入許可證制度,對生產製作、傳輸播映、市場營銷等主要環節實行嚴格的行業管理。
二、我國廣播電視產業化發展的必要性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要求我國廣播電視業有更新、更快、更大的發展,為此要求廣播電視產業化
按照對廣播電視行業屬性的傳統認識,廣播電視是特殊的意識形態機構,是社會公益性事業。多年來,形成了政府對廣播電視的直接行政管理模式和過分依賴國家撥款的經濟管理模式,削弱和制約了廣播電視參與經濟和社會生活的主動精神與內在動力。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客觀上對廣播電視行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面對機遇與挑戰,廣播電視行業要充分解放思想,勇於創新,積極推進產業化進程。
(二)高新科技發展帶來的挑戰要求廣播電視產業化
跨入新世紀,以數字化、網路化、信息化為標志的高新科技發展直接影響和推動著廣播電視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和新的發展空間。高新技術的運用要求廣播電視行業必須進行產業化調整。目前廣播電視這種以行政區域為基礎的社會組織形式、層級制的體制結構和相互分割封閉的狀況,已明顯不適應當代經濟發展的要求。社會化大生產要求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幾個環節構成完整的社會再生產鏈,封閉分割的體制狀況勢必割斷社會再生產鏈各個環節的聯系,導致廣播電視的投入和產出、成本和效益形成管理無序的狀態,這就要求廣播電視行業進行結構調整和運行機制、管理體制的改革,實行產業化經營,以適應新的生產力的發展。
(三)我國加入WTO對廣播電視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廣播電視產業化
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廣播電視屬於服務貿易范疇,世界貿易組織協議中並沒有要求開放廣播電視,我國也沒有就對外開放廣播電視領域作出承諾,因此,表面看來入世對我國廣播電視的外部環境沒有太大影響。但實際上,入世後,我國廣播電視的發展不可避免地面臨來自國外的沖擊和影響。應對入世挑戰,要求我國廣播電視行業要有較強的競爭實力,具有較強的科技實力,具有應對高科技發展和國外競爭帶來的挑戰的實力,只有這樣,我國廣播電視業才能在激烈的、來自國內外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和作用,當好黨和人民的「喉舌」,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
三、關於進一步推動我國廣播電視產業發展的思考
(一)西方公共電視機構市場化改革的啟示
英、德、法等國的廣播電視體制是典型的公營和商營並立的二元結構,但其管理機制、運行方式特別是近年來公共電視機構的市場化改革之路對我國廣播電視業的發展很具參考價值。
1、西方電視機構公私並立雙軌體制的運行特點
社會責任方面,公共電視台肩負著創造一種為整個社會認可並享用的社會效益,如注重社會道德、民主價值觀、文化習俗、宗教信仰等,不受黨派利益和商業利益的左右。商業電視台則較少承擔公益服務責任,受黨派利益和商業利益影響較大。
經費來源方面,公共電視台一般以視聽費為主,視聽費的標准由國家統一制訂,統一徵收,以國家撥款方式支付給公共電視台,而商業電視台卻以廣告費為主。
節目風格方面,公共電視台主要播出新聞,時事節目和高品位的文化節目,而商業台更多地播出娛樂性的電視劇和綜藝節目。
管理方面,一般來說,政府要從政策上扶持公共電視台,商業電視台則完全按市場規律行事,其管理一般沿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
競爭方面,受有關法規限制,公共電視台的廣告播出量明顯低於商業電視台,商業電視台成了快速增長的廣告市場的最大受益者。如德國的公共電視一台和二台,其市場佔有率之和僅為28.1%,全德國近幾年的廣告收入商業電視佔90%左右,而公共電視台廣告收入不到總量的10%。近年來,在激烈的競爭中,商業電視台靠財力上的絕對優勢製作出大量產生轟動效應的電視劇和綜藝節目,還挖走了公共電視台的一些著名節目主持人。在商業電視台的進逼下,公共電視檯面臨觀眾流失、收入下降的嚴峻局面。
2、西方公共電視機構的市場化改革策略
(1)向外大力拓展收視市場。如英國廣播公司(BBC)早在90年代初就在海外開辦收費電視節目,其世界新聞台在全世界已擁有4500萬收視用戶。此外BBC還大力開展節目銷售和書刊音像出版發行業務。
(2)內部大力引入企業化管理機制。在內部管理機制方面,西方公共廣播電視業大力精簡機構,裁減人員,整治官僚作風,加強成本控制,實行節目製作與播出分離,提高外購節目比例。
(3)依靠科技創新,帶動經濟效益提高。在經營策略上,西方公共電視機構以發展網路新媒體為契機,注重電視節目信息的增值服務和經營開發。
(二)推動我國廣播電視產業發展的對策
1、觀念創新是廣播電視產業發展的前提
長期以來,我國廣播電視行業受計劃經濟的影響較重,在走向市場推進產業化的進程中,必定要經歷崎嶇不平的道路,這是一場深刻的革命,既是傳播革命,產業革命,更是思想革命。解放思想,正確對待體制轉變中的利益調整,廣播電視從業人員尤其是業內各級領導幹部和黨員,要站在為國家為民族的立場,摒棄只顧個人、局部和小團體既得利益和小富即安的思想和觀念,樹立全局觀念、整體觀念,顧全大局,正確對待改革帶來的利益調整,積極投身於改革大潮之中。
2、體制創新是廣播電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1)轉變政府職能,建立政事分開、政企分開的廣播電視宏觀管理體制
①政事、政企分開,明確宏觀管理職能。廣播電視行業主管部門要轉變職能,把精力集中在政策制定、行業規劃、協調服務、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上。
②按照職能分化、機構分流和分類管理的方針,對廣播電視結構進行宏觀調整。一方面要有針對性地選擇一批代表黨和政府負責對內對外宣傳的媒體進行重點扶持,使之形成規模大、素質好、充分發揮喉舌主功能作用的龍頭;另一方面使絕大多數媒體成為獨立的節目傳播和文化產品,信息服務產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允許輿論宣傳、公益性文化事業和商業經營三種性質的廣播電視機構並存,不同的機構採用不同的經營方式,使其多元化發展。
③建立廣播電視產業投融資機制和國有資產監管機制。要盡快出台完善的政策法規,允許廣播電視進入資本市場,在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明晰產權的基礎上健全廣播電視機構國有資本出資人制度,實行國有資產委託經營制,資產經營責任制,設立考核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指標體系和獎懲制度,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探索建立投資、資產監管和管人管事相結合廣播電視機構運行機制。
④重視集團、台、網領導幹部的推薦與監察。
(2)以集團化為取向,整合廣播電視資源,重塑廣播電視架構
廣播電視集團是指由若干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廣播電視企事業單位為提高勞動效率,形成規模效益,基於股權持有或合同約定,在統一經營管理廣播電視業務基礎上組成的經濟聯合體。
①組建廣播電視集團的原則。
a
⑹ 現在電視產業蓬勃發展,電視節目也琳琅滿目英語怎麼翻譯
現在電視產業蓬勃發展,電視節目內也琳琅滿目容
Now the television instry is booming and there are a wide variety of TV programs
⑺ 龍岩致遠廣播電視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龍岩致遠廣播電視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4年11月0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一般經營項目:影視基地旅遊開發等。
法定代表人:鍾聲銘
成立時間:2004-11-01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5080010003604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控股)
公司地址: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西城街道九一南路閩西文化藝術中心四樓
⑻ 影響中國互聯網電視產業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沒能像手機電腦一樣發展,不可以隨身攜帶,還要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