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力的作用
20世紀出現的大規模電力系統是人類工程科學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等環節組成的電力生產與消費系統。它將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過機械能裝置轉化成電力,再經輸電、變電和配電將電力供應到各用戶。
當今是互聯網的時代,我們仍然對電力有著持續增長的需求,因為我們發明了電腦、家電等更多使用電力的產品。不可否認新技術的不斷出現使得電力成為人們的必需品。21世紀能源科學將為人類文明再創輝煌,例如,燃料電池是將氫、天然氣、煤氣、甲醇、肼等燃料的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一類化學電源。
(1)電力產業鏈擴展閱讀:
電力的發電方式:
1、火力發電
燃料容易獲取,熱機效率高,調峰較易實現,建設成本低,容易與冶金、化工、水泥等高能耗工業形成共生產業鏈。對電站附近環境造成粉煤灰污染,對人們的生活及植物的生長造成不良影響。全國每年產生1500萬噸煙塵。
2、核能發電
基本不受自然資源產地限制,運行成本低,無溫室氣體排放。鏈式反應必須能由人通過一定裝置進行控制。失去控制的裂變能不僅不能用於發電,還會釀成災害。
3、水力發電
幾乎完全無污染,運營成本低,便於調峰,可再生,有航運、水利等邊際效益。水力發電要淹沒大量土地,有可能導致生態環境破壞,而且大型水庫一旦塌崩,後果將不堪設想。另外,一個國家的水力資源也是有限的,而且還要受季節的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力
② 簡述電力的生產和輸送過程
電力的生產過程:
電力的產生方式主要有:火力發電(煤等可燃燒物)、太陽能發電、大容量風力發電技術、核能發電、氫能發電、水利發電等。
電力的輸送過程:
電能的傳輸和變電、配電、用電一起,構成電力系統的整體功能。通過輸電,把相距甚遠的(可達數千千米)發電廠和負荷中心聯系起來,使電能的開發和利用超越地域的限制。
和其他能源的傳輸(如輸煤、輸油等)相比,輸電的損耗小、效益高、靈活方便、易於調控、環境污染少;輸電還可以將不同地點的發電廠連接起來,實行峰谷調節。輸電是電能利用優越性的重要體現,在現代化社會中,它是重要的能源動脈。
(2)電力產業鏈擴展閱讀:
發電方式有:
一、火力發電
燃料容易獲取,熱機效率高,調峰較易實現,建設成本低,容易與冶金、化工、水泥等高能耗工業形成共生產業鏈。煤炭直接燃燒排放的酸性氣體不斷增長,使我國很多地區酸雨量增加。
二、核能發電
基本不受自然資源產地限制,運行成本低,無溫室氣體排放。核電在正常情況下固然是干凈的,但萬一發生核泄漏,後果同樣是可怕的。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已使900萬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而且這一影響並未終止。
三、水力發電
幾乎完全無污染,運營成本低,便於調峰,可再生,有航運、水利等邊際效益。水力發電要淹沒大量土地,有可能導致生態環境破壞,而且大型水庫一旦塌崩,後果將不堪設想。另外,一個國家的水力資源也是有限的,而且還要受季節的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力
③ 風電產業鏈的相關問題
零部件製造不平衡。國內的風機原來以低單機容量風機為主, 相關零部件製造技術的突破相對比較容易。隨著單機容量的提高,作為風機核心部件的軸承、齒輪箱和控制系統等因為具有相對高的技術壁壘, 國內市場的供應仍然存在瓶頸。而葉片、塔筒等部件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現象,如葉片製造有10 家企業就可以滿足市場需求,而現在已多達50 余家。
整機製造產能過剩。2007 年全國風電整機製造企業只有30 多家,在風電龍頭金風科技上市後的一年多時間里,有40 多家企業進入風機整機製造領域。這種盲目跟風,導致了風電產業的產能過剩。我國風電整機行業前10 名的企業已佔整個市場份額的90% 左右,剩餘的60 來家企業將瓜分其餘10%左右的市場份額。很大一部分企業可能拿不到訂單,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技術有缺失、產品質量存隱患。我國許多企業的整機製造技術是從國外引進的,引進的技術與國內風電場的氣候環境能否適應,往往未經科學論證。加之由於前幾年風電設備供不應求,許多整機未經試運行就直接批量生產,這些設備並網發電後,勢必存在質量和安全隱患。由於核心技術缺失,大批兆瓦級新型風電機組匆忙投入規模化生產,產品質量問題也正在顯現。風電場開發及風電並網存在瓶頸。在風電場開發環節存在設備交貨不及時、調試時間長,各種設備故障不斷發生,風機運行小時數偏低,電網卡脖子,致使「有電上不了網」、「風機曬太陽」等現象。
此外,風電機組安裝後的架線並網常常滯後,延遲了風電機組投入使用的時間,對電力輸出造成損失。風電場運營利微或虧損現象。在風電場運營環節, 由於稅收及財政補貼政策不持續、風電上網配套落後及風電場開發無序, 許多風電場處於微利或虧損狀態。
打造優質風電產業鏈的對策建議
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努力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雖然我們已經掌握了風電機組的基本製造技術,但是核心技術仍然有所欠缺。我們必須加大研發投入,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走出適合中國國情的風電機組製造的道路。只有堅持自主創新,才能佔領全球風電的技術制高點,在新一輪產業革命中占據有利地位。科技將決定風電產業的未來,我們要在風電設備製造方面由引進、消化、吸收逐漸發展為自主創新,努力由中國製造發展為中國創造。加強電網建設,拓展國際市場,積極應
對產能過剩。我國風能資源可開發量約10 億千瓦,目前僅開發0.26 億千瓦,開發的空間很大。同時,電力能源供不應求,又是不爭的事實。因此,風電產能過剩主要是受制於風電並網的約束。
並網制約的問題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其一,政策和電網規劃問題,電網建設大大落後於風電開發的進程。其二,是技術問題。解決風電並網難主要有兩條措施:首先,擴大配置風能資源的范圍;其次,合理配置電源結構,建設具有調峰能力的電站。縱觀中國風電市場的發展,在內資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外資企業也不斷湧入中國市場,他們不僅帶來了資金、技術和人才,也不可避免地爭奪著本土市場。面對逐漸飽和的國內市場,中國風電設備企業「走出去」的時候到了。未來,中國的風電設備廠商要在滿足國內市場需要的同時,放眼國際市場,出口我們的產品,要在全球風電市場的大環境下制定企業的發展策略。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風電設備廠商會將自己的生產基地建到海外去,建成中國的維斯塔斯,中國的蘇司蘭,中國的歌美颯……加大研發投入,加強試驗檢測和認證工作,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國產風電機組質量參差不齊已成為影響風電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為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應加大研發投入,制定質量標准,提高設計水平;加強產業工人的技術培訓,提高產品的製造質量;加強技術檢測平台和風電試驗場建設,根據試運行情況和檢測結果,完善產品設計;做好產品質量認證工作。找准大客戶,加強供需對接,搞好上下游產品的銜接配套。建設產業鏈,要以風電場開發商和風電總裝企業為主體,以產品供求為紐帶。建設產業鏈首先要找准大客戶。每個環節都要分析哪些是大客戶或潛在大客戶,找准大客戶才能佔領大市場。與大客戶有效配套的企業,才是最具活力的企業,才是市場競爭的真正贏家。
作為風電場開發商, 其大客戶應當是七個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基地。作為風電總裝企業,五大發電集團應當是其大客戶。2009 年在我國新增13749 兆瓦裝機中,五大電力集團佔到54%,其中,國電佔18.83%,大唐12.6%,華能11.92%,華電8.28%,中廣核6.14%。風電總裝企業應當積極與五大發電集團進行配套。2009 年華銳、金風和東汽繼續保持市場前3 強的地位。其中華銳新增裝機349.5萬千瓦,金風新增裝機272.2 萬千瓦,東汽新增裝機203.5 萬千瓦,這三家企業合計825.2 萬千瓦,佔全國新增市場59.7%。有關風電零部件企業應當提高自身產品質量,體現價格優勢,努力與這三大企業配套。只有與五大發電集團、三大風電製造企業建立了產業鏈關系的零部件企業,才更有可能不斷發展壯大。
④ 風電產業鏈的背景介紹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風電設備製造業進入了黃金期,製造技術和生產能力快速發展,獲得了技術和生產經驗的積累,尤其是在國內的能源供需矛盾問題越來越嚴重和電力需求上升的情況下,風電產業得到迅速發展。
風電價值鏈、企業鏈、供需鏈和空間鏈這四個維度在相互對接的均衡過程中形成了產業鏈。這種「接機制」像一隻「無形之手」調控著風電產業鏈的形成。
風電產業鏈涉及從空氣動力學、結構動力學、氣象、環境、材料、工藝製造、電氣控制、電子工程,到運輸、應用、服務的方方面面。
⑤ 變壓器行業的產業鏈是怎樣的呢
你的問題太寬,也不知道你用來做什麼的。在這里只能簡單的回答,系統圖專也不好畫,只有請屬你自己補充了:
原材料——----
變壓器製造廠商——變壓器用戶。
設備————
變壓器製造廠內部有他的工藝流程,在這里就不說了。
一、原材料包含:
1、鋼材(黑色金屬)包括硅鋼片、各種鋼板、圓鋼、型鋼等;
2、導電材料(有色金屬)包括銅、鋁等;
3、絕緣材料(種類很多)包括絕緣紙板等;
4、變壓器油(如果是油浸變壓器的話)等(包括油漆)輔料;
5、各種外購附件,包括瓷套管、分接開關、散熱器。還有溫度計等保護裝置。
二、設備:
1、製造設備,包括通用和專業專用設備;
2、檢測設備,多數是專業專用設備。
三、變壓器用戶主要有三大類:
1、電力輸配電(電力部門)這是大頭;
2、企事業單位,范圍很寬,包括工廠、學校、醫院等等;
3、居民用電,包括農村用電,房地產等等。
只能粗糙而簡單介紹到這里。
⑥ 國家電網跟中國五大電力集團什麼關系
發電廠發出的電送到電網,國網公司再把電賣給用戶,就是一個產業鏈上下游的業務關系。現在廠網分開 已經沒有任何隸屬關系了,原來的話發電廠和電業局同屬電力系統是兄弟單位 ,現在都獨立運營了
⑦ 電力行業是屬於什麼性質的單位
電力行業多屬於國企,也有小部分屬於私營企業。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是我國最大的電力企業,公司經營區域覆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覆蓋國土面積的88%以上,供電服務人口超過11億人。
電力的產生方式主要有:火力發電(煤等可燃燒物)、太陽能發電、大容量風力發電技術、核能發電、氫能發電、水利發電等。
(1)火力發電燃料容易獲取,熱機效率高,調峰較易實現,建設成本低,容易與冶金、化工、水泥等高能耗工業形成共生產業鏈。
(2)水利發電幾乎完全無污染,運營成本低,便於調峰,可再生,有航運、水利等邊際效益。
(3)太陽能發電運行無污染,可再生,設備小型化,適合非集中供電。
(4)核能發電基本不受自然資源產地限制,運行成本低,無溫室氣體排放。
(5)大容量風力發電幾乎完全無污染,運營成本低,便於調峰,可再生,有航運、水利等邊際效益。
(7)電力產業鏈擴展閱讀
國有企業的特點:
1、國有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雖然也有營利目的,但也有非營利性目的,或者說它不以營利為目的。
2、國有企業雖然是一個組織體,但它只有或主要為國家一個出資人。這不同於合夥、合作企業和一般的公司,也不同於私人獨資企業。國家作為企業出資人,一般並不由最高國家機關直接進行具體的投資管理和經營活動,而是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原則,分別由各級有關國家機關或其授權部門,代表國家所有權人負責具體的投資、管理和經營活動。
3、3、國有企業同所有其他企業一樣都必須依法設立,但它們所依據和適用的法律有所不同。國有企業依據和適用國家制定關於國有企業特別法,雖然它們也適用一般企業法的許多一般性規定。國有企業法同一般企業法比較,在企業設立程序、企業的權利義務、國家對企業的管理關系等方面,其規定有所不同。
參考資料
網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網路--電力
網路--國有企業
⑧ 產業鏈的整合 怎麼理解呢怎麼整合呢謝謝!
產業鏈其實是從管理學延伸過來的概念,產業鏈就是從產品設計 到生產 流通 再到消版費的 一系列過程權 ,各種相關產業的組織構成。任何一種產品 或者一類產品 都有上下游環節,比如 鋼材 上游環節是鐵礦場 采礦 中間就是煉鐵 下游 就是加工成各種生產 生活所用的剛才材料、工具等等 而材料工具作廢後還可以回收 ,循環。這樣就構成了鋼鐵產業鏈 。上游設計采礦設備製造公司 設計公司 地質勘察 等等 中介運輸 磨具 電力 化學 等等 下游 銷售 汽車工廠 造船廠 農場 建築工地 等等 產業鏈的整合 就是以產業鏈最核心的部分企業 和上游 下游 企業公司建立 問題 協調的合作關系 或者產銷關系! 這樣促使生產的集中 或者說節約 ,推東聯合研發 等等 再舉個例子 農產品 產業鏈
農場 和化肥廠合作 農葯廠合作 ,取得穩定的支持,生產出的糧食 再和 麵包廠合作 養豬廠合作 或者 餅干廠合作 ,等等 總之把產銷順暢 市場品加工深化!
⑨ 電力是中間產品還是最終產品
這的看電力處於哪個產業鏈裡面了。如果只是民用,那當然是最終產品。如果是工業用,則是中間產品。
⑩ 什麼是「八大支柱產業」
1、石油化工產業
重點方向:石油化工產業重點向石化產業集群、精細化工材料、化工與精細化工、石油儲備基地等4個方向發展。形成原油、石油煉制、清潔油品、潤滑油產業鏈;有機原料、合成材料產業鏈;特種纖維產業鏈等一批產業鏈。
2、 有色冶金產業
重點方向:有色冶金產業重點向鋁冶煉及加工產業、碳素及加工產業、鐵合金及加工產業、鋼及鋼材產業等4個方向發展。形成煤炭開采、發電、電解鋁產業鏈;煉鐵、煉鋼、鋼材、鋼板產業鏈;電解鋁、鋁合金板帶箔材、汽車輪轂產業鏈等一批產業鏈。
3、 裝備製造產業
重點方向:裝備製造業重點向風電裝備產業、汽車及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石化裝備集群、自動化信息產業集群、專用設備產業集群等5個方向發展。形成風力電機、塔架、風電葉片、風電零部件生產及成套設備產業鏈;零部件配套、整車研發、生產、工程機械、汽車產業鏈等一批產業鏈。
4、 能源和新能源產業
重點方向:重點向生物能源、水電產業、火電及煤綜合利用、熱電聯產、太陽能光伏光熱產業、核電等6個方向發展。形成生物質發電、生物質液體燃料和生物能源生產產業鏈;水電開發、電網建設、熱電聯產、智能電網產業鏈;核能供熱技術推廣、成套設備製造和配套產品生產一體化產業鏈等一批產業鏈。
5、 戰略性新興產業
重點方向:重點向信息技術產業、生物醫葯產業、新材料產業、航空航天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等5個方向發展。形成網路設備、系統集成等信息網路產業鏈;人用疫苗、治療用生物製品產業鏈;航空航天技術研究中心、研發、設計、飛控儀器航空航天產業鏈等一批產業鏈。
6、 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產業
重點方向:重點向農副產品精深加工、農產品現代物流、現代創意農業、特色種植業、特色養殖業等5個方向發展。形成玫瑰、百合種植、初加工、深加工產業鏈;休閑、觀光等現代創意農業產業鏈;紅鱒魚、奶牛養殖、初加工、深加工等一批產業鏈。
7、 現代服務業
重點方向:重點向改造提升商貿服務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服務業、新型服務業、面向民生的公用服務業、大眾服務業等6個方向發展。通過加快改造和提升批發業、零售業、餐飲業、賓館業等傳統服務業,改造提升倉儲、配送業等工作重點,形成現代服務業的各個產業鏈。
8、 文化旅遊產業
重點方向:重點向打造標志性旅遊節會品牌、黃河文化旅遊、絲路文化、民俗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產業等6個方向發展。通過整合全市旅遊節會資源,打造聞名全國的黃河文化旅遊品牌和沿黃經濟帶;大力發展傳媒、出版、演藝、策劃等文化產業,形成文化旅遊業的各個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