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打響國6標准第一槍,今後國內汽車業將迎來那些變化
據統計,截至2018年,上海市常年行駛的機動車數量已經超過500萬輛,對當地PM2.5貢獻率已經超過了30%,成為影響上海環境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為了降低污染、做好表率,新標准被提前實施勢在必行。
考慮到一線城市希望做表率的心態,它們對實施新標准無疑將更加積極。而對於那些空氣污染問題並不嚴重地區的車主和買家而言,錢緊的日子還有點距離,但最晚2022年也將迎來排放升級。總而言之,如果不是為了信仰,國6新規下買純燃油車並不理智,新能源車會是他們更好的選擇。
2.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的發展狀況
近年來,上汽集團在SAIC價值觀的指導下,不斷加快發展步伐,整車銷售連年攀新高,2004年實現整車銷售84.7萬輛,其中主導產品乘用車的銷量達到61.7萬輛,實現銷售收入億元,出口創匯7億美元,提前一年全面完成了「十五」計劃目標。
2004年底,為貫徹十六屆三中全會關於「股份製成為公有制主要實現形式」的指示精神,上汽集團進行了重大的改制重組,發起成立了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集團股份」)。改制後,上汽集團的發展將定位在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綜合性投資公司,並將以更加精簡和高效的現代化運作管理,不斷探索進取,從優秀邁向卓越。
3. 上海發展汽車工業的區位條件
1、交通便利有海運
河運
和鐵路運輸
2、市場廣闊
靠近國際市場
3、科學技術發達提供支持
4、勞動力價格相對較低
素質比較高
4. 關於促進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
11月2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同意《關於促進上海新能源發展的若干規定》和《關於促進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
會議指出,新能源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事關上海長遠發展,是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化工作的兩大重點,必須全面梳理既有的各項扶持政策,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優化發展環境,確保形成政策合力。要著眼於提升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大力支持新能源產業的研發、推廣、應用,鼓勵本市高新技術企業積極參與市場競爭,著力開拓國內外市場,通過降低成本,在應用中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
據悉,《關於促進上海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若干規定》的制訂原則,一是梳理既有政策與突破創新相結合,二是整體推進與突出重點相結合,三是產業發展與應用示範相結合。《若干規定》共分三部分內容,包括重點支持領域和發展原則;新能源裝備產業發展政策,包括首台(套)、專項資金、技術創新、稅收、人才、金融、企業總部、產業基地和國際交流合作等9方面內容;新能源開發利用支持政策,包括發展規劃、項目核准、電價、財政補貼、新產品應用等5方面內容。
《關於促進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本著支持研發、推進產業、鼓勵應用、加強配套的原則,在集成現有政策的基礎上,力求提出破解產業發展瓶頸的突破性政策,重點指向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推廣、產業基地和檢測服務等三個方面。此外,結合本市正在研究設立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放大效應,引導社會資金投向本市重點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等高新技術產業領域
5. 上海東昌汽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東昌汽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01月07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對汽車產業、高新技術、工業、農業、房地產業的投資,投資管理,九座以上乘用車(不含小轎車)、汽車配件、汽車檢測設備的銷售,物業管理,汽車租賃等。
法定代表人:丁建祖
成立時間:2011-01-07
注冊資本:1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500177921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峨山路91弄160號505室
6. 上海發展汽車工業的有利條件是
1.勞動力素質高2.科技發達3.人才多4.市場廣
7. 上海嘉定汽車產業園區的基本概況
經濟指標
2004年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80.96億元,銷售收入78.87億元,工業企業利潤6.77億元,上交稅金0.92億元。截止05年年底,園區吸引外資項目56個,累計合同金額3.19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