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能提供一寫關於土地資源的資料,我們上課時要交流的
土地資源
[2005-4-13]
指導思想和原則
貫徹落實「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總原則,妥善處理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的關系,轉變土地利用方式,促進土地集約利用和優化配置,提高土地資源對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保障首都各項職能的充分發揮。
(1) 堅持保障經濟發展和保護土地資源相統一,統籌安排各類用地。
(2) 集約高效利用土地資源,保護和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
(3) 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促進土地資產的增值。
(4) 建立健全土地宏觀調控體系,保障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5) 維護農民利益,促進解決「三農」問題。
(6) 城市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互協調和銜接。
合理確定城鄉土地利用規模,優化土地利用的結構,積極推動存量建設用地的再開發,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在合理布局、優化用地結構的基礎上,提高土地的集約利用水平。
(1)調整優化中心城的土地資源配置,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前提下,結合中心城的職能調整,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文化產業等佔地少的行業,按照土地級差地租的要求,合理確定城市不同地區的開發強度,提高土地、交通等基礎設施的使用效率。
(2)結合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約、產業集聚」和「村鎮規模化、工業園區化,就業城市化」的原則,調整現有村鎮的數量和布局,適當合並,重點向部分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村鎮傾斜,促進土地資源集約利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3)通過制定和完善建設用地定額指標和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推行單位土地面積的投資強度、土地利用強度、投入產出率等指標控制制度,提高產業用地的集約利用水平。
結合城市空間結構的調整,進一步提高順義潮白河以東、通州運河以東、亦庄新城等重點建設地區土地資源集約利用水平,嚴格控制昌平淺山區、大興南部、亦庄新城永樂地區等城市遠景發展需要預留的重要土地資源。
嚴格保護涉及公共利益和具有特殊功能的重要土地資源,如耕地、林地、濕地和自然保護區用地。通過對建設用地規模、布局、建設時序的控制,遏制低水平、重復建設以及盲目圈佔土地。依法保障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基礎設施用地和其它合理建設項目用地。
根據城市總體布局,適當調整基本農田布局,將基本農田保護區與綠色隔離地區和生態走廊規劃相結合。
實施城鄉用地的統一規劃和管理制度,依據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制定土地供應計劃,強化城鄉規劃對建設用地總量的控制和對土地儲備的引導。通過空間和土地用途管制,促進城鄉均衡協調發展。
創新耕地佔補平衡補償和基本農田保護機制。按照數量和質量並重的原則,通過土地整理、復墾、開發等方式補充耕地,促進土地整理的市場化、產業化,實現耕地的占補平衡。
積極推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制度和征地制度改革,充分尊重農村集體和農民的財產權,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確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利益,為城市發展提供用地保障。
完善土地市場建設,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積極推行經營性建設用地招標、拍賣和掛牌出讓方式,建立統一、公開和透明的土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