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材行業發展趨勢怎麼樣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邊是鋼鐵、水泥等傳統建材的產能過剩,另一邊是對綠色、環保、新型建材的如飢似渴」,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專家這樣描述過去一年中國建材業的發展。前瞻信息研究員預測,新型建材的發展或將成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總抓手,諸多新型建材企業,有望成為未來建材發展的主力軍。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新型建材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十二五」期間將完成新建綠色建築10億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築達到綠色建築標准要求,同時改造既有建築近6億平方米。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築市場,我國追逐綠色建築之夢,將有效帶動新型建材、新能源、節能服務等產業發展,其潛在市場規模可超過萬億元。
「我國建材工業正處於結構調整、轉型升級轉折的關鍵時期,同時也進入到由建材大國向建材強國邁進、實現超越引領世界建材工業發展的重要轉折機遇期。」相比傳統建材,新型建材普遍具有高強度、保溫、節能、無污染等優良特性,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和綠色建築的蓬勃興起,這一市場正在不斷擴張。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數據顯示,2014年底我國新型環保建材的市場佔有率已達94%。
未來的新型建材之爭在很大程度上是產品技術創新的競爭,技術創新也將是傳統建材轉型升級的關鍵因素之一,新型技術產品的應用,既能滿足建築外觀又能滿足綠色建築要求,完全打破了千百年來普通建材的老面孔,無疑是建築行業的一場革命。
2. 建材行業現狀是什麼,建材行業前景如何
建材是土木工程和建築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統稱,按照種類分有:木材、鋼材、水泥、混凝土、玻璃、塑料、復合材料等,從事生產銷售經營此類材料的行業為建材行業。
建材是根據市場的原材料、需求量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如果樓市不行建材仍然緊隨其後!
3. 目前建築材料行業的發展趨勢
現在建材塗料方面的生意還是比較好的,因為裝修的比較多,有結婚的孩子,房子必須裝修
4. 未來幾年,建材行業前景如何
建材行業,據我所知,行情方面有的廠比較差,有的廠比較好,不過總體是下降的
因為有這幾個方面影響:
互聯網影響
房市影響
股市影響
就這幾方面,不過行情的話,還分家裝行情和工裝行情,才能給出具體分析
給分吧,純手打哦
5. 未來的家居建材行業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智能化、物聯網已走進廣大消費者的視野,正在逐步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年的北京建博會就開始顯露出行業的發展趨勢了,如果你想要了解的話可以到北京建博會啊,今年3月份也有展會,具體好像是3月2-5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開展
6. 新型建材的發展狀況
新型建築材料是在傳統建築材料基礎上產生的新一代建築材料,主要包括新型牆體材料、保溫隔熱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裝飾裝修材料。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新型建材工業基本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一個新興的行業,成為建材工業中重要產品門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首次超過50%,但仍處於加速發展期。隨著城鎮化深入,基建投資結構將由傳統建材逐漸向城市配套性新型建材轉變。在政策推動下,新型建材如搪瓷立面板、石膏板、防水塗料、給排水管等行業將受益新型城鎮化,迎來高成長期,行業成長空間巨大。
我國新型建材工業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而發展起來的,從1979年到1998年是我國新型建材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經過20年的發展,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給新型建材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廣闊的市場。全國新型建材企業星羅棋布,在市場需求的帶動下,已經形成了全國范圍的機關報型建材流通網;大部分國外產品我國已能生產,三星級賓館所需的新型建築材料國內已能自給;不同檔次、不同花色品種裝飾裝修材料的發展,為改善我國城鄉人民居住條件、改變城市面貌提供了材料保證。我國已經形成了新型建材科研、設計、教育、生產、施工、流通的專業隊伍。
1、新型牆體材料發展狀況
我國新型牆體材料發展較快,1987年新型牆體材料產量為184.5億塊標准磚,到1997年增長到1849.88億塊標准磚,增長了10倍,新型牆體材料在牆體材料總量中的比例由4.58%上升到25.2%.
新型牆體材料品種較多,主要包括磚、塊、板,如粘土空心磚、摻廢料的粘土磚、非粘土磚、建築砌塊、加氣混凝土、輕質板材、復合板材等,但數量較小,在決的牆體材料中據點地比便仍然偏小。只有促使各種新型體材料因地制宜快速發展,才能改變牆體材料不合理的產品結構,達到節能、保護耕地、利用工業廢渣、促進建築技術的目的。
經過近20年來自我研製開發的第進國外生產技術和設備,我國的牆體材料工業已經開始走上多品種發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塊板為主的牆材體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塊、紙面石膏板、纖維水泥夾心板等,但代表牆體材料現代水平的各種輕板、復合板所佔比重仍很小,還不到整個牆體材料總量的1%,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相對落後40-50年。主要表現在:產品檔次低、企業規模小、工藝裝備落後、配套能力差。新型牆體材料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對實心粘土磚限制的力度不夠,缺乏具體措施保護土地資源,以毀壞土地為代價製造粘土磚成本極低,使得任何一種新型牆體材料在價格上無法與之競爭。1994年新稅制實行後,對粘土磚生產企業僅徵收6%的增值稅,而不少新型牆體材料,尤其是輕質板材卻要交納17%的增值稅務局,加劇了新型牆體材料發展的不利局面。針對這種情況,國家三部一局(建設部、農業部、國土資源部和國家建材局)牆材革新辦公室積極指導各地大力開展牆材革新工作,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出台了多項牆改政策,有力地促進了新型牆體材料的發展。
2、保溫隔熱材料
1980年以前,我國保溫材料的發展十分緩慢,為數不多的保溫材料廠只能生產少量的膨脹珍珠岩、膨脹蛭石、礦渣棉、超細玻璃棉、微孔硅酸鈣等產品,無論從產品品種、規格還是質量等方面都不能滿足國家建設的需要,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至少落後了30年,例如,1980年以前,我國礦渣棉僅有3家生產廠,年和平能力不足萬噸,只能和平品種單一的散棉,硅酸鈣絕熱材料也只有3家企業,年產8000立方米左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保溫隔熱材料有了長足的進步,已發展成為品種比較齊全、初具規模的保溫材料的生產和技術體系。1996年全國產量約80萬噸,其中礦岩棉約20萬噸,玻璃棉約4萬噸,泡沫塑料約5萬豆子,膨脹珍珠岩約600萬立方米(約含45萬噸),其它材料6萬噸。我國保溫材料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主要差距是:①保溫隔熱材料在國外的最大用戶是建築業,約占產量的80%.而在我國建築業市場尚未完全打開,其應用僅占產量的10%.② 生產工藝整體水平和管理水平需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不夠穩定。③科研投入不足,應用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滯後,特別是保溫材料在建築中的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多年來進展緩慢,嚴重地影響了保溫材料工業的健康發展。加強新型保溫隔熱材料和其他新型建材製品設計施工應用方面的工作,是發展新型建村工業的當務之急。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我國保溫材料工業經過30多年的努力,特別是經過近20年的高速發展,不少產品從無到有,從單一到多樣化,質量從低到高,已形成取膨脹珍珠岩、礦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纖維、硅酸鈣絕熱製品等為主的品種比較齊全的產業,技術、生產裝備水平也有了較大提高有些產品已達到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但由於我國保溫材材料工業赳不晚,總體技術和裝備水平較低,在建築領域的應用技術有待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保溫材料的推廣應用。因為,保溫材料工業重復建設現象嚴重,全國各地蜂擁而上,幾年間上百條生產線投產,而在應用領域的開發上卻投入不多,造成了投資效益低,供過大於求的局面。
3、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是建築業及其它有關行業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是建築材料工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僅工業建築與民用建築對防材料提出了多品種高質量的要求,在橋梁、隧道、國防軍工、農業水利和交通運輸等行業和領域中也都需要高質量的防水密封材料。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築防水材料獲得較快的發展。防水材料已擺脫了紙胎油氈一統下的落後局面,擁有包括瀝青油氈(含改性瀝青油氈)、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建築防水塗料、密封材料、堵漏和剛性防水材料等五大類產品。1995年新型防水卷材產量4200萬平方米,約占防水卷材產量的5%.我國防水材料基本上形成了品種門類齊全,產品規格、檔次配套,工藝裝備開發已初具規模的防水材料工業體系,國外有的品種我們基本上都有。
目前我國防水材料與國外先進國家相比存在以下主要問題:一是產品結構不合理,新型防水密封材料的生產量和使用量都很小,紙胎油氈仍占防水卷材的95%;二是產品質量普遍偏低,假昌產品充斥市場;三是設計施工應用技術有待提高建築滲漏還相當嚴重。防水材料工業亟待調整結構、規范市場。
4、裝飾裝修材料
建築裝飾裝修材料品種門類繁多,更新換代十分迅速,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居住條件改善密切相關,是極具發展潛力的建築材料品種之一。它的品種、質量和配套水平的高低決定著建築物裝飾檔次的高低,對美化城鄉建築、改善人民居住和工作環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建築裝飾裝修材料的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起點較高,主要生產能力量是80年代以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裝備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花色品種已達4000多種,已基本形成初具規模、產品門類較齊全的工業體系。1995年我國裝飾裝修材料年產值約為400億元。1991-1995年,我國裝飾裝修材料年遞增速度30%左大路。1996年主要產品產量為:壁紙、牆布2.1億平方米,塑料地板3600萬平方米,建築塗料65萬噸,塑料管道9萬噸,塑料門窗近1000萬平方米,化纖地毯450萬平方米。因此,三星級的賓館裝飾裝修基本幫到自已生產,四至五星級賓館的裝飾裝修有30%-40%可以做到自給。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生產企業規模偏小,產品質量不穩定,款色舊,檔次低,配套性差,市場競爭能力弱;科研開發力量不足,產品更新換代能務弱,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產品結構不合理,中、低檔產品比例大,高檔材料比重低,不能滿足高檔建築裝飾裝修的需求。
發展新型建材及製品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
對於能源和耕地等資源人均佔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1/4的中國來說,國民經濟和社會與資源、生態環境協調發展顯得更為重要和迫切。目前我國粘土實心磚仍占牆體材料總產量的近80%,能耗高、毀田、污染等問題十分嚴重,每個消耗22億噸的粘土資源,制磚毀田約12萬畝,耗能8200萬噸標煤,同時排放大量的粉塵和二氧化碳。因此,發展機關報型建築材料及製品關繫到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同時也關繫到建材工業的健康發展。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對居住和工作場揚要求也不斷提高。許多國家的經驗證明,它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建築業的進步不令要求建築物的質量、功能要完善,而且要求其美觀且無害人體健康等。這就要求發展多功能和高效的新型建材及製品,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社會進步的要求。使用新型建築材料及製品,可以顯著改善建築物的功能,增加建築物的使用面積,提高抗震能力,便於機械化施工和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同等情況下可以降低建築造價。天津、成都等城市的實踐證明,在同等條件下,採用新型建築材料及製品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積近10%,減輕建築自重40%以上,有效提高抗震能力。按年竣工城鎮住宅2.4億平方米的10%採用新材料計,每年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積約2000萬平方米,綜合造價可降低約4%-7%.此外,發展新型建材對於環境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也有顯著效果,以「八五」期間為例,僅發展新型牆體材料就累計節約生產能耗和建築採暖能耗2200多萬噸標煤,減少毀田約15萬畝,利用工業廢渣9500萬噸,減少三氧化碳排放量2300萬噸。作為與建築業關聯性最強,70%的產品應用於建築業的建材工業來說,發展新型建材及製品納入到建築設計、施工規程規范中,以推廣應用新型那樣工促進新型建材的發展。推廣應用新型建材不僅社會效益可觀,而且經濟效益顯著。如建築上應用新型保溫材料節能一項的費用,就遠大於用新型建材頂替粘土實心磚所增加的費用。因此,發展新型建材及製品是社會進步和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的重要一環。
7. 2020年家居建材行業十大趨勢是什麼
1.行業轉型壓力導致的行業結構性調整。家居建材行業開始出現產業發展模式轉型。生產製造型企業從分散到集約,從粗放到精益,從耗能到增效。
2.零售市場被新通路進一步瓦解。房地產精裝修模式、消費升級的影響,消費者找到了新的消費通路,分散了消費需求,傳統銷售通路被削弱。
3.單一品牌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
4.家居建材賣場業態進一步多元化
5.以場景化為切入口的銷售模式崛起
6.單品類企業的橫向整合窗口期到來
7.行業成本提升
8.傳統渠道模式削弱
9.集約式綜合品類中小賣場在二三級市場孵化興起
10.業績和市場的雙重壓力會改變行業的人才結構
8. 怎樣看待未來基礎建材的發展前景
2019年上半年中國家居建材行業市場分析
毫不誇張地說,家居建材行業迎來空前熱鬧、變局叢生的時代。這是以往幾十年裡,未曾大規模發生過的。多種思潮交鋒,多種模式縱橫;戰場在全國拉開,也在局部市場打得火熱;前些年停留在話題討論層面的經營策略,2019上半年出現了更大范圍的落地。
變化一:行業增速放緩,頭部企業增勢相對強勁,中小企業生存空間繼續遭遇擠壓
據統計局數據,2019上半年中國傢具類商品零售額為896億元,同比增長5.7%,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商品零售額為907億元,同比增長3.6%,家用電器類商品實現零售額4392億元,同比增長6.7%。
2018-2019年6月中國傢具類零售額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2018年11月累計零售額增速為9.8%)
相比2018年同期家居相關商品零售增速放緩,但都保持了同比增速,整個行業的形勢並不糟糕,只不過增速已經下滑了。以前有很長一段時間,增幅都在兩位數,
現在已經掉到個位數。大材研究研判認為,以後大部分時間可能會保持在5%的增速以內。
結合很多上市家居企業的情況,還有部分沒上市的龍頭企業,增速大多在兩位數,部分10%以上,部分在20%到30%之間,對比前些年,增速也在下滑。
但大家要注意的是,大多數龍頭企業的增速,都超過了行業水平,有的還是行業水平的幾倍。縱向來看,企業的增速下滑,但橫向比較,放到當前的行業大環境下,這些企業的增勢依然相對強勁。
還有一些公司做新業務,能夠實現100%以上的增速,比如歐派的木門、衛浴業務;比如,增速都非常強勢。
對比之下的反差結果,意味著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繼續遭遇擠壓,別人的生意好了,行業的景氣度又一般,結果就是自己的生意被搶走一部分。何況很多全國品牌都在擴張網點,搞渠道下沉,以前在地方上活得還不錯的區域品牌,估計好日子一天一天地沒了,得准備好打硬仗。
變化二:精裝房交付繼續增加,工程訂單需求繼續增加,零售市場向存量房轉移
據奧維雲網的數據,2019上半年,精裝房的情況是這樣的:全國共有574家開發商、開盤1448個精裝修/全裝修商品住宅項目,開發商及項目增速分別是42%、28%。
其中,新增的精裝房開發商快速提升,在574家開發商里,428家是2016年以來首次有精裝修/全裝修項目開盤,去年同期是309家,同比增長38.5%。新增開發商推的項目也不少,一共推了440個項目,差不多32萬套精裝住宅。
以往做精裝房的,主要是前10強或前100強開發商,不過,現在很多中小開發商,100強以外的房企也在推精裝住宅,增長速度非常快。比如上半年,TOP10開發商的精裝住宅開盤量接近56萬套,同比增長2.9%,市場佔比超43%。
而非50強及非100強開發商的精裝住宅,增速高達70%、32%,光看這個增長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前10強房企。而且今年上半年新增的428家開發商里,全都是100強之外的企業。
2019上半年,精裝房的部品情況是這樣的:建材、衛浴與廚房部品配置率很高,已經上升到96%了,比如戶內門、瓷磚、木地板、開關插座、坐便器、衛浴五金、洗面盆、浴室櫃、櫥櫃、廚房水槽等。
像電器這塊的配置率也很高,比如煙機、灶具配置率,高達95%。還有智能家居的配置率,77%,增幅做到了36%;比如智能門鎖、智能安防的需求量很大,上半年配置率高達49.7%、64.4%,配置量分別是64萬套、83萬套,同比增速都超過66%。
智能晾衣架增長非常快,是今年的爆款。去年的時候,全年共有4家開發商的16個項目配套了智能晾衣架,而今年上半年就達到6家開發商的19個項目,配套量2.2萬套,增幅超10倍。
大材研究認為,要做智能晾衣架的生意,進入開發商的精裝房采購清單,將是核心營銷策略之一。
洗碗機延續去年的高增長,熱水器的需求還在放龐大,這兩類產品的增速都在100%左右。另外,像冰箱、新風、洗碗機、凈水器等產品的配置增速,都在20%以上。
綜合目前的情況,大材研究認為,毫無疑問,一方面精裝房的交付量還會增加,佔新建商品住宅的比例繼續上升,這種現象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滲透,以後你看到交房的小區,發現大多是精裝房,地面牆面衛浴間廚房都已經搞定了,很多建材商的生意肯定沒了。
另一方面,精裝房的配套部品種類在擴大,以前主要是塗料、地板、瓷磚、櫥櫃、衛浴潔具、門窗這些,現在增加了很多,比如智能家居、凈水器等,一些開發商還在搞拎包入住,自己有裝修公司接單,自己建供應鏈,跟部分家居建材企業合作拎包入住。
這些事情都會帶來一個結果,你搞不定工程訂單,生意會少許多。如果沒有能力做工程業務,做不了精裝配套訂單,那你就得深挖零售市場,拿下存量房市場。
變化三:全屋定製、多品類集成、整裝、拎包入住漸成氣候,市場接受度提高
2018年的時候,全屋定製受到廣泛追捧,很多做衣櫃、櫥櫃等櫃類產品的企業,還有成品傢具企業、木門企業等,都在推全屋定製。
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里,當時主要立足於自己的優勢產品,比如全屋櫃類定製、全屋木門定製、全屋瓷磚定製等,整個表現是圍繞單品做文章,力圖在某個細分品類里打造爆款。
而今年的情況有所變化,部分公司做了調整,開始向全屋配齊擴張,不光是做自己的優勢產品,還可能自建生產線、投資某些公司,繼續擴大品類,走大家居路線的全屋定製,把櫃類產品、軟裝等全部搞定。
多品類集成上升到普遍現象,比如櫥櫃衣櫃的集成、衣櫃木門的集成、牆面集成、牆面頂面集成、廚房衛浴間集成等。
探索整裝的企業有所增加,以歐派、尚品宅配等為代表的傢具企業,繼續深入探索整裝業務,據尚品宅配董事長李連柱介紹,「HOMKOO整裝雲」平台的入駐企業已超過1300家,目標是整合賦能1萬家裝修公司。平台上的中小裝修企業,除了免費使用尚品宅配的設計軟體、供應鏈系統,還可以批量團購建材,大幅降低采購成本。
另外,尚品宅配的自營整裝業務還在成都、廣州、佛山三地努力,2018上半年在建工地數251個,累計客戶數782戶;全年交付整裝工地849個。到2019第一季度,交付工地316個。還是有不小的進步。
而歐派家居的整裝大家居業務繼續推進,不光開了幾十個整裝大家居店,而且在推動星居與微居的一家搞定業務,消費者只需面對歐派這一個供應商,就能完成全套家裝。歐派有一個套餐是598元每平,有產品包、施工包、整裝包等。
還有金牌廚櫃,也啟動了桔家雲整裝的項目,這個做法是以全屋定製為核心,同時做全案設計,整合建材家居行業的優質品牌,一鍵打通設計、訂單、生產、物流、倉儲、安裝、施工監控等環節,賦能裝修公司、設計師與施工隊,給消費者提供整體家裝服務。
他們想以設計為導向,然後帶動各種建材、定製與家居軟裝產品的銷售,同時將裝修也覆蓋了。
曲美也有一個整裝業務,建博會上就發布了5大整裝定製系列,包含了全屋板式產品、金屬系統定製櫃,以及廚房、木門、地板、護牆板等。
由於富森美的強勢推進,以及傢具企業探索與精裝房的匹配,今年拎包入住也相當火。有一撥公司從大家居、整裝、全屋定製、全屋配齊等角度入手,也在向拎包入住看齊。大家都想把硬軟裝、主輔材、家電這些都搞定了,業主確實能夠拎著包就住進來。
富森美專門開辟一塊場地,專門做了拎包入住生活館,3萬平米,提供從設計、施工、材料、軟裝的一站式服務。至少已經有掌上明珠、帝標、米蘭等公司入駐,普遍做法是將展館做成家的模式,客廳、廚房、卧室等,各種風格。
紅星美凱龍也計劃做這事,計劃通過城市大家居體驗館、小區樣板間拎包入住、社區服務店的全場景滲透,讓消費者體驗一站式的開發商、設計、施工、服務體驗配套。而且據說組建了百人團隊,聯動旗下365座家居MALL,打通拎包入住服務鏈。
從消費端來看,大材研究注意到,業主對一站式配齊的認可度在提升,拋開第三方機構的調研結果不說,單從小區業主的購物選擇來看,全屋定製、整裝的選擇偏好比較明顯。
變化四:工程經銷商崛起,企業當成獨立的經銷網路予以打造
以前招經銷商,多是招零售經銷商,到傢具、建材市場或賣場開店,由於工程市場的崛起,工程經銷商成了一支獨立的渠道力量。
據大材研究觀察,2019年以來,陸續有多家企業在招工程經銷商,其中既有之前的經銷商轉型到工程領域,同時做零售與工程業務;也有單獨的工程經銷商,只做工程。
比如皮阿諾,在半年度財報里就提到,正全力加大工程經銷商招商力度,引入保利、陽光100、奧園等地產商,擴大工程經銷商覆蓋區域。
大材研究預判,未來幾年裡,會有更多家居建材企業轉型工程渠道,集中精力組建工程經銷商團隊,開發商背景的職業經理人將很受廠家歡迎,擁有開發商資源的經銷商將是工廠的坐上賓。
變化五:定製家居出現三條路線:全屋、換代、垂直
以櫃類為主的單品定製傢具,競爭非常激烈,各種產品套餐、價格戰、渠道戰等,連續交鋒幾年時間,能做的基本上都做了。
目前來看,定製傢具也在調整,部分企業進行品類延伸與擴充,尋找新的成長道路。
據大材研究觀察,定製家居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全品類滲透,以前主要是櫃類傢具的定製,現在是衛浴定製、門窗定製、全屋木門定製、全瓷定製、頂牆定製等,各個品類都在探索定製。
尤其是今年全衛定製非常火,可以稱為全衛定製元年,估計經歷三五年的孵化期與市場催熟,會進入到高速裂變期。
二是第X代產品來襲,部分品牌提出升級換代的概念,比如尚品宅配第二代全屋定製、索菲亞定製3.0、瑪格第三代實木定製等,從這些內容來看,主要是種類在增加,全屋定製的邊界繼續擴大,向全屋配齊邁進。
三是從大家居向大消費擴張,引進圖書、親子、簡餐等業態。這一步邁得
四是定製涉足裝修環節,與家裝公司合作,聯手推整裝,比如給家裝公司提供整裝產品包。
定製傢具企業跟裝修平台合作,打通裝修公司渠道,比如好萊客跟齊家網的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從好萊客購買定製家居及相關傢具,然後通過合資公司的線下店賣給終端客戶。
五是走垂直路線,尋求差異化,集中體現在某個細分領域做精做深,做成細分市場的老大,避開跟龍頭企業的正面交鋒。有些公司從材質入手尋求差異化,比如不銹鋼櫥櫃;比如從風格入手,做東方美學范,或者北歐風等。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家居建材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9. 建材行業的優勢是什麼
建材工業保持了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面對經濟下行的嚴峻形勢,國內建材工業運行態勢如何?11月18日,上游新聞記者從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獲悉,今年前三季度,建材工業在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通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持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1、產量保持平穩。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建材行業節能減排發展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9月,國內建材生產保持平穩,建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主要建材產品諸如商品混凝土、陶質磚、夾層玻璃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0.1%、6.3%、5.1%。水泥、平板玻璃等產能過剩行業產品產量微增,其中水泥產量15.8億噸,同比增長1%,平板玻璃產量6.5億重量箱,同比增長0.4%。
2018年1-9月中國水泥產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價格水平保持理性回升。與此同時,2018年前三季度,國內建材工業價格水平也保持理性回升。2018年9月份,建材及非金屬礦產品出廠價格指數為111.4,環比8月上漲0.5個百分點,1至9月平均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0.9%。其中,9月份水泥平均出廠價格環比上漲1.4%,1至9月平均出廠價格同比上漲22.9%;9月份平板玻璃平均出廠價格環比上漲0.9%,1至9月平均出廠價格同比上漲4.7%。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水泥產品地區間價差擴大,東北地區價格低迷,華東、華南區域則上漲明顯。
3、國內建材行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盈利能力持續提升。2018年前9月,國內建材行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7萬億元,同比增長14.5%,增速高於工業平均值5.1個百分點;實現利潤3109億元,同比增長44.8%;銷售利潤率8.5%,高於工業平均值2.1個百分點,盈利能力持續提升。其中,水泥行業實現利潤1094億元、同比增長139%;平板玻璃行業實現利潤91億元,同比增長34%。
4、主要出口商品出口量已接近飽和。2018年9月份,建材行業完成出口交貨值140億元,同比增長7.6%;1至9月則累計完成出口交貨值1178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陶瓷製品出口交貨值408億元,同比增長6.6%;磚瓦、石材出口交貨值204億元,同比增長11.7%;耐火材料製品出口交貨值108億元,同比增長38%。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表示,目前,建材行業傳統主要出口商品出口量已接近飽和,預計2019年建材出口需求比2018年將會有所下降。
10. 建材行業如何衰落,又將如何發展
建材是土木工程和建築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統稱,按照種類分有:木材、鋼材、水泥、混凝土、玻璃、塑料、復合材料等,從事生產銷售經營此類材料的行業為建材行業。
建材是根據市場的原材料、需求量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如果樓市不行建材仍然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