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光伏產業的發展

光伏產業的發展

發布時間:2020-11-26 17:28:14

⑴ 光伏產業的發展情況

一句話:前景光明、過程曲折。
傳統能源的不可持續性及伴隨能源生產而產生的污染,對人類的生存提出了日益嚴峻的挑戰,亟需尋找一種新的、可替代能源,太陽能以其清潔、無污染的特點受到了人們的青睞,隨著太陽能應用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利用太陽能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為人類服務已經變得越來越現實,世界權威機構預測,到2050年,太陽能將會佔到人類能源需求總量的50%。
光伏產業發端於日美歐新千年伊始的新能源政策,各國紛紛提出了未來的可再生能源占國家能源需求比例的明確目標,自2003年至今,行業累計安裝量年復合增長率均超過了30%, 個別年份甚至達到了50~60%,行業內製造類企業隨之出現了跨越式發展的態勢,特別是中國企業的發展更是表現突出,涌現出了英利、天合等規模、技術水平均排名世界前列的優秀企業。08年金融危機的震盪至今在歐美仍未完全消除,受其影響,光伏行業發展一度陷於停滯,對產業造成了較大影響,目前,已逐漸得以恢復,隨著各國紛紛下調光伏並網電價,發展趨於理性增長,這對製造商的成本控制、技術進步提出了嚴峻的課題,競爭將會更加激烈,這符合優勝劣汰的原則,在競爭中會生存下去的將是創新能力強、技術水平高、管理優秀的企業,對行業的健康、持久發展大有裨益。
最近中國政府提出了重新修正的2020光伏發展累計裝機目標,並終於推出了光伏發電上網電價規定,相信對國內光伏發電的規模推廣應用是一大利好消息,相信必將加快光伏行業在中國的發展。

⑵ 光伏產業的市場發展

2007年底中國在美上市的光伏企業總市值達到最高點,約為320億美元,彼時還只有9家公司在美上市。如今上市數量已經增加至11家,但總市值僅為20億美元,較最高峰時已經跌去九成多。在過去一年半中,光伏產品的價格需求彈性理論完全失效,價格大幅下跌,需求卻一度緊張。徐珉認為,主要是銀行信貸政策緊張。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歐洲正在經歷嚴重的債務危機,信貸出現緊張局面,光伏市場狀況不佳。
目前,光伏行業停產破產等層出不窮,企業從市場上拿到資金亦十分困難。徐珉稱,目前已經有約10家光伏企業試圖上市卻並沒有成功。 我們必須要正確看待光伏產業面臨的國際貿易形勢。現在反觀歐美的光伏企業,在美國,除了第一太陽能公司(First Solar),其餘的光伏企業基本上都破產了或面臨破產;在歐洲,幾大光伏企業相繼破產,剩餘的也在苟延殘喘。這些企業已到了非常困難的境地,甚至在反傾銷申訴中,簽名的企業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
大家都要生存,有國家利益在其中,但更多的是企業利益。如果中國企業有一天也如此,我們的政府不站出來,我們會高興嗎?所以,中國的光伏企業不要意圖做到惟我獨尊、惟我獨大,這是不現實的。中國的光伏企業需要和歐美的企業進行聯合合作,來共同分享市場和技術等等。 一、應用現狀
2011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國家財政部相繼出台一系列支持、鼓勵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政策,這些優惠政策不僅對太陽能光伏發電企業補貼力度大,而且非常科學合理。例如,家庭屋頂太陽能光伏發電站每生產一度電就可以獲得國家0.42元的補貼,使得普通家庭建設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投資在短期內得到回收。但相對於歐洲尤其是德國,我國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尚處於起步狀態。
2012年底,中國首個居民用戶分布式光伏電源在青島實現並網發電,從申請安裝到並網發電,整個過程用了18天就全部完成。2013年7月2日,攀枝花學院2.1MW太陽能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建成投運,裝機容量為2.1MW,總投資達3738萬元,年發電量達261.01萬kWh,每年可節約標煤886t,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933.12t,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3.10t。這些範例表明,公共服務領域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具有很強的節能減排效應。
在政府大力鼓勵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政策推動下,生態農業與光伏的結合正在建成一些成功的項目。如:江西省首家現代化養殖場光伏屋頂發電站在東鄉縣江西東華種畜禽有限公司竣工並正式投入運營,項目總投資為550萬元,總容量為282.72kW。項目採用光伏發電,自發自用,餘量上網,能量循環,既能滿足現代化養殖場的生產和生活用電,又可實現節能減排,還能余電並網帶來可觀利潤。2013年9月1日國內首個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超市在浙江省台州市建成。該超市面向潛力巨大的家用和商用屋頂光伏發電市場,為顧客提供產品體驗、設備選型和方案設計等一站式購物服務,方便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的普及建設。
二、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建議
1、必須大力推進近期國家對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相關補貼政策與標準的執行,同時簡化不必要的審批程序和相關費用,從根本上促進光伏發電產業化的發展。建議上海市政府應制定相關政策,對污染嚴重區強制執行光伏發電份額。借鑒國外經驗,立法要求如果某地區PM2.5數值超標,則必須保證一定比例的新能源發電量,這是因為光伏發電的高成本與煤炭發電相比還是難有市場競爭力。
2、建議採取經濟杠桿保證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持續穩定增長。德國可再生能源法規定了光伏發電的補貼辦法,對於屋頂光伏和地面光伏等各類光伏發電的應用模式,其規模不同,補貼力度不同。德國2012年最新修改的法律規定,光伏發電的每千瓦時上網電價從17.94歐分到24.43歐分;未來12個月內如果安裝容量超過350萬kW,上網電價下降3%;如果超過750萬kW,上網電價下降15%。在挽救國內的光伏企業的同時,需要採取合理的策略保證其穩步發展。
3、建議制定合理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管理方式,保證電網的安全運行。例如西班牙政府要求某一區域安裝的分布式電源的容量應保持為該區域的峰值負荷的50%以下,盡量避免分布式電源反送電。德國要求100kW以上的分布式電源必須安裝遠程通信和控制裝置,以便調度實時了解其出力,並且可以進行調度。
4、要加速研發與應用人才培養。組織科研力量解決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關鍵技術問題,包括高效轉換率、電池板多晶硅加工工藝、高質量國產逆變器、控制儀表,並網技術等。同時,在有相關研究背景和技術力量的大學、科研院所開設可再生能源技術課程,制定中短期專業技能培訓計劃,既培養有高素質的科技領軍人物,又培養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

⑶ 光伏產業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近期國際油價維持疲軟走勢,作為重要替代能源的光伏也因此受到沉重打擊,相關公司股價已經從最近一年的最高位下跌逾八成。分析人士指出,由於低油價令光伏產品的替代優勢暫時喪失,而奧巴馬新 短期內不會帶來太大影響,光伏公司股價遭挫也在情理之中。
最新數據顯示,無錫尚德52周最高價為51.57美元,而2月24日的收盤價僅為7.43美元;江西賽維52周最高價為52.40美元,24日收盤價僅為5.93美元;天合光能52周最高價為53.50美元,24日收盤價為7.22美元。上述三家光伏企業的52周下跌幅度均超過85%,而同期標普指數下跌不到50%。
業內人士認為,光伏企業股價暴跌首先出於低油價令光伏產品的替代優勢喪失。同時,也與公司目前所處的狀況分不開。2月19日,無錫尚德公布的去年第四季財報顯示,每單位美國存托憑證虧損0.29美元,超出市場預估的0.27美元。公司還宣布裁員800人,占員工總數的8%。另外,該公司預測,第一季產品平均售價將比前一季再減10%。江西賽維同樣在上周發布預估稱去年第四季度虧損1.35億-1.45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幕正發生在奧巴馬入主白宮後不久。此前,這位美國首任黑人總統的新 計劃一度讓光伏業看到希望。根據該計劃,美國確保到2012年發電量的10%來自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水電和新能源。以此預測,未來幾年光伏產業的增長率至少在30%以上。
東方證券能源分析師鄒慧認為,「奧巴馬新 對於光伏行業的長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短期內效果不會太明顯。光伏產業目前最根本的問題是宏觀經濟不景氣。眾所周知,光伏產業是一個需要補貼的產業,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外界對 補貼的 策持不肯定態度。」
里昂證券同樣表示,目前對太陽能產業的看法短線應該保守。雖然業者都看好奧巴馬 策有助於產業長期發展,但對短期實質貢獻則有限。相對而言,價格下滑及需求不振的影響卻更大。
上述分析師還認為,短期內,中國 對光伏進行補貼的可能不大。目前來看,光伏能源的成本還是過高,中國 更傾向於風電和核電。

⑷ 太陽能光伏產業有哪些發展

中國的太陽能電池研究比國外晚了20年,盡管最近10年國家在這方面逐年加大了投入,但投入仍然不夠,與國外差距還是很大。政府應加強政策引導和政策激勵,盡快解決太陽能發電上網與合理定價等問題。同時可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在公共設施、政府辦公樓等領域強制推廣使用太陽能,充分發揮政府的示範作用,推動國內市場盡快起步和良性發展。

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不遠的將來會占據世界能源消費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規能源,而且將成為世界能源供應的主體。預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總能源結構中將佔到30%以上,而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世界總電力供應中的佔比也將達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將占總能耗的50%以上,太陽能光伏發電將占總電力的20%以上;到21世紀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將佔到80%以上,太陽能發電將佔到60%以上。這些數字足以顯示出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領域重要的戰略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太陽能電池市場前景廣闊。

⑸ 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前景

太陽能未來前景廣闊
太陽對於人類是永恆的能源,而且環保穩定,能量巨大。
現在對於太陽能主要是 光伏利用和 光熱利用
光熱利用在有些地方已經普及(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
而光伏利用才是重點,暫時來說光伏的轉換率還過低,成本太高,不能推廣普及。
不過隨著人類的技術發展,太陽能的利用必將成為主流。

求採納 可以追問哦

⑹ 光伏產業的發展前景

光伏產業符合人類社會對能源開發、利用的發展方向,前景應該是可以肯定的,只是目前的現狀有些艱難。歸根結底,導致現在局面的主要因素有兩個:1、外部條件--美國金融風暴、歐洲債務危機導致了全球經濟低迷,歐美各國紛紛削減財政開支、降低補貼,經濟的困難一方面致使本來消費成本就高的光伏產品的消費放緩,另一方面又導致了各國各地區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這樣就使光伏產業雪上加霜。2、內在原因--光電轉換率沒有質的飛躍性突破,導致光伏發電的成本居高不下。
所以,光伏產業要想成為以後的主流能源產業,或者說光伏發電要與現在的火(煤)電一樣普及,首先要自身突破,攻克技術難題,提高光電轉換率,降低光伏電站的集成成本;其次,還要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與土壤。
相信光伏的明天會很好!

⑺ 外光伏產業的發展如何

在2007年,中國的太陽能電池產量達1088MWp,首次成為了太陽能電池生產的第一大國。肯定是有很大的市場競爭優勢,中國才生產那麼多光伏產品。那麼如果說中國的光伏產品優勢在哪裡,第一點也是唯一一點的優勢就是生產成本低。沒有這點,我國光伏產品根本搞不起來。所以,整體來說光伏產品成本的主要構成有:原料、設備和人力。原料成本占的比例最高,我國大部分的多晶硅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因為就目前國內的提煉技術,提煉出來的多晶硅成本高而且質量沒保證。所以在原料成本上面我國占不了什麼優勢。但是在設備和人力上,我國的優勢就很明顯。很多的設備的國產化,使得製造成本大大降低。然後人力成本就更加不用說了。所以,再加上政府的補貼等等,我國的光伏產品的平均售價要比歐美的低20%~30%。所以前幾年我國生產出來的光伏產品超90%都是銷往國外的。從硅原料到光伏產品的生成,可簡單分為三個階段: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的產品是多晶硅,是生產光伏電池盒組件的基本原料,說白了其實就是把氯化氫(HCl)和硅(Si)合成三氯氫硅,然後經精餾提純得到多晶硅。這項多晶硅生產技術是光伏產業價值鏈中的核心技術,但是這一項核心技術基本上被10大企業壟斷,我國缺乏核心技術。雖然這幾年我國自主研發,生產出來的平均成本高達150元/公斤,但是國外最低曾以15美元/公斤的價格傾銷。所以就目前而言,我國大部分多晶硅還是要依賴進口。

⑻ 光伏產業現在發展到什麼狀態了

一紙新政著實為火熱的光伏行業降溫
5·31新政強調合理把握發展節奏,優化光伏發電新增建設規模,同時加快光伏發電補貼退坡,降低補貼強度,完善光伏發電電價機制,加快光伏發電電價退坡。根據目前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今年我國暫不安排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普通電站暫不安排、分布式2018年僅安排10GW納入指標,包括戶用或也在該指標之中。
新投運的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統一降低0.05元。新投運的、採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全電量度電補貼標准降低0.05元,即補貼標准調整為每千瓦時0.32元(含稅)。
2017年光伏裝機迎來新的增長點,行業發展迅猛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光伏行業投融資前景與戰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達53.06GW,同比增長53.62%。近年來隨著分布式光伏的廣泛應用,光伏裝機迎來新的增長點,行業發展迅猛。
2011年至2017年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不斷增加,其在新能源發電比例亦不斷上升,2011年,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佔比僅為0.15%,截至12月底,累計裝機超130GW,新增和累計裝機規模均居全球首位。2017年上升至7.30%。
2017年,光伏發電成為電源增長的主力,新能裝機容量首次超過火電。保守估計,2018年國內新增裝機容量將在30GW~45GW之間,變數在於分布式,但分布式市場較難預測,如果分布式市場有很好的表現,不排除會超過50GW。
本次政策調整的最大動因在於,財政補貼壓力過大,行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超出了管理者的預期。而財政補貼則是產業鏈主體利潤的主要構成。
5·31新政」的影響在於對未來帶有補貼的指標的規模收緊,壓力來自於巨大的補貼缺口,這次是三個部委聯合發文,希望通過限制帶有補貼指標的規模,來控制補貼總量的增長。
經測算,2017年新能源補貼需求約1200億元,按照目前每千瓦時1.9分的徵收標准,可再生能源附加費收入約690億,預計缺口510億元。加上此前累計到2016年底的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將近600億,2017年底補貼總缺口1110億元。在附加費不提高的情況下,即便不新增可再生能源,每年都有1110億的缺口,20年累計缺口將達2萬多億元。
再戰無補貼市場
盡管我們還是期待在戶用這部分能有一定的政策松動,但大面上來講,嚴控帶補貼的指標是毫無疑問的,所以最終還是要期待,通過電力市場改革以及其他的這個自由售電的模式,能夠把無補貼的商業模式建立起來。
在國內需要迅速打開無補貼項目的市場,需要研究新的商業模式,在國外需要拓展更多的海外空間,新政將引發組件價格的進一步下降,這就意味著光伏行業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將要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在這一輪調整中,行業景氣指數可能回到2012~2013年的低點,但當前與彼時又有不同。「先進技術發展、光伏產業鏈成本下降已不可同日而語,政策的出發點也已經不同,光伏行業在能源系統中的主體地位不同,集中式、分布式、戶用發展的形態也已經不同。在政策變化面前,整個行業比拼的是更先進的製造業技術、更高的轉化效率、更低的製造運營成本。
國內只有不足10GW的領跑者項目是不夠國內的產能來分的。大家只有一邊打價格戰一邊去海外尋找訂單,通過價格的下降去刺激海外客戶的投資需求。

⑼ 光伏行業發展狀況

慘淡經營有倒閉的廠,看誰笑到最後。;

⑽ 發展光伏產業可以嗎

中國光伏產業成長空間較大 前景看好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分析,2019年我國光伏行業穩步發展,各環節產業規模穩步增長,市場集中度加速提高,出口額創歷史第二高位,實現出口額和出口量雙增長。展望未來,清潔低碳化能源轉型和發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是大勢所趨,我國光伏產業仍將有較大成長空間,前景看好。

2019年海外需求有效彌補國內需求不足

2019年我國各類光伏產品產量仍保持高位增長。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國內多晶硅產量34.2萬噸,同比增長32%;矽片產量134.6GW,同比增長25.7%;電池片產量108.6GW,同比增長27.7%;組件產量98.6GW,同比增長17%。



2020年中國光伏行業成長空間仍較大

展望未來光伏發展,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的預測,2050年光伏發電在全球總發電量中的佔比大約為25%。根據預測,2050全球年總發電量將達55000TWh,若光伏發電佔比達到25%,就是說將超過13000TWh,而2018年全球光伏發電量僅為585TWh,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的任務仍較重,但這也意味著,全球光伏發展的前景還是非常好的。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計,2020年全球光伏市場新增裝機將在130GW-140GW,全球范圍內超過吉瓦級的市場將達16個,而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將達到17個,集邦咨詢預測將達到21個,說明業界對全球光伏市場的前景仍相對樂觀。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指出,2020年是我國光伏發電由補貼依賴進入平價的關鍵一年,仍將採用平價項目優先、對需要國家補貼的項目實施競價的管理模式。因為是有國家補貼的最後一年,企業項目建設積極性會明顯提高,還有可能出現搶裝,預計2020年競價項目規模可達到20GW-25GW、戶用市場5GW-7GW,加上此前未完成的2019年競價項目、特高壓基地配套項目等,2020年新增光伏裝機有望超過35GW。

此外,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在應用場景方面跨界融合趨勢愈發凸顯,水光互補、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等應用模式不斷推廣。預計2020年及未來,光伏發電將在「光伏+制氫」、「光伏+5G」、「光伏+新能源汽車」、「光伏+建築」等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為越來越多光伏企業贏得差異化發展的契機。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光伏發電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閱讀全文

與光伏產業的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