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膜技術的發展
《中國膜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顯示,經過50多年的發展,我國膜產業已經步入快速成長期。超濾、微濾、反滲透等膜技術在能源電力、有色冶金、海水淡化、給水處理、污水回用及醫葯食品等領域的工程應用規模迅速擴大,多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大型膜法給水工程、污水回用工程及海水淡化工程已經相繼建成。我國膜產業總產值已經從1994年2億元上升到2011年近400億元。
隨著國家節能減排要求和居民對飲水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國內對水處理尤其是深度水處理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作為水處理的核心元件——膜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市場總量也將越來越大。
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規劃院預測,我國「十二五」和「十三五」時期廢水治理投入將分別達1.05萬億元和1.39萬億元,其中工業和城鎮生活污水的治理投資將分別達4355億元和4590億元。在此背景下,廣泛應用於污水處理的膜技術在未來十年間將迎來大發展。
此外,「十一五」以來,我國不斷加大分離膜的研發和產業化推進力度,在開發分離膜新膜種和膜製造技術創新以及膜技術的工程應用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2010年來,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和工信部等部委已將膜技術列入「十二五」重大產業技術予以專項支持。
在市場需求及產業政策的雙重推動下,我國膜技術產業將迎來產值可觀的「黃金十年」,預計這十年內我國膜法水處理工程將以40%的年增長率高速發展,膜產品產值年增長率也將達到20%以上,遠遠高於國際平均水平,屆時中國膜市場將佔全球膜市場總需求量的15%-20%。
水質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健康。膜技術以其原理簡單,操作方便,超強的凈化效果被用於苦鹹水淡化處理和軟化水處理行業中。因此膜技術在水處理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推崇。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膜技術的發展。
膜技術的發展:
1.低污染膜:
膜污染是反滲透膜技術應用中的最大危害。目前已有幾種抗污染性能強、使用壽命長、清洗頻度低且易清洗的低污染膜在膜技術領域問世。
2.超低壓膜:
由於節省電耗和降低相關機械部件的壓力等級引起材料費下降等優點,自1999年以來超低壓膜在膜技術領域應用比重日益增大,這在以使用4英寸膜為主的小型裝置中應用最為突出,大型裝置中應用超低壓膜也呈上升趨勢。
3.帶正電荷的反滲透膜:
現在廣泛應用的低壓、超低壓復合膜的材質均為芳香族聚酸胺,其膜表面均帶有負電荷,膜技術的發展帶來了表面帶正電荷的低壓復合膜,這種膜目前主要應用於制備高電阻率的高純水系統中。
4.耐高溫、食品級、衛生級反滲透膜:
普通水處理膜技術採用反滲透膜的使用溫度均為0~45℃,但在需要耐90℃高溫殺菌的特殊場合,可使用耐高溫、耐化學葯品的反滲透膜。此外,各種有特殊膜元件結構的食品級或衛生級的反滲透膜技術也開始在國內應用。
2. 中國 光學薄膜 產業發展現狀及十三五規劃分析報告2016-2021年 這份報告 您有了嗎
我在國家市場調研中心(中機院主辦)幫您找到這份報告,文字太多,這里就不粘了,您自己上去看一下吧,祝您好運~~~~
3. 汽車貼膜行業前景
汽車越來越多,市場前景不錯,《2016-2021年中國汽車貼膜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隨著中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汽車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邁進普通百姓的家庭。特別是中國成功加入WTO後,汽車逐漸大幅度降價,更加刺激了我國的私家車的消費。據專家預測,未來幾年,我國的汽車擁有量將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隨之而來的巨大的汽車售後市場汽車貼膜市場在中國發展成為將成為一個龐大的黃金產業。
我國汽車貼膜的發展現狀:
我國汽車貼膜市場真正形成才短短十幾年時間,市場相當混論。概括而言,汽車貼膜市場亂象有這么幾個主要表現:
一是進貨渠道混亂,濫竽充數的小企業、小作坊大量存在。「傍名牌」,是這些企業常用伎倆,而這種「山寨」也最容易惑人惑世。
二是成本低、利潤大,形成了一條「暴利鏈」。車膜利潤可達十倍甚至數十倍,以至於業內有「賣膜比賣車賺錢」的說法。
4. PET膜的發展
近十年來,全球膜市場出現強勁的增長勢頭。2004年全球膜市場的銷售額達到63億美元,2007年全球膜及膜組件的銷售額達到83億美元,2011年全球膜市場銷售額超過100億美元。
經過50多年的發展,我國膜產業已經步入快速成長期。超濾、微濾、反滲透等膜技術在能源電力、有色冶金、海水淡化、給水處理、污水回用及醫葯食品等領域的工程應用規模迅速擴大,多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大型膜法給水工程、污水回用工程及海水淡化工程已經相繼建成。我國膜產業總產值已經從1994年2億元上升到2011年近400億元。
隨著國家節能減排要求和居民對飲水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國內對水處理尤其是深度水處理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作為水處理的核心元件——膜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市場總量也將越來越大。
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規劃院預測,我國「十二五」和「十三五」時期廢水治理投入將分別達1.05萬億元和1.39萬億元,其中工業和城鎮生活污水的治理投資將分別達4355億元和4590億元。在此背景下,廣泛應用於污水處理的膜技術在未來十年間將迎來大發展。
此外,「十一五」以來,我國不斷加大分離膜的研發和產業化推進力度,在開發分離膜新膜種和膜製造技術創新以及膜技術的工程應用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目前,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和工信部等部委已將膜技術列入「十二五」重大產業技術予以專項支持。 在市場需求及產業政策的雙重推動下,我國膜技術產業將迎來產值可觀的「黃金十年」,預計這十年內我國膜法水處理工程將以40%的年增長率高速發展,膜產品產值年增長率也將達到20%以上,遠遠高於國際平均水平,屆時中國膜市場將佔全球膜市場總需求量的15%-20%。
隨著膜產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膜企業間並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膜生產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膜產業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膜產業中的翹楚!
5. 1.新型塑料薄膜的發展趨勢
「十二五」規劃明確指出環保節能才是未來發展的主題。面對著如火如荼的「綠色革命」誰能不想分羹?保守估測,2015年,我國對於降解塑料的總需求量將達到86萬噸,而其產能目前還不到20萬噸。
雖然相比傳統塑料包裝材料,目前新型降解材料成本稍高,但是隨著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強,人們願意為保護環境而使用價格稍高的新型降解材料。特別是近年來,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相繼制訂和出台了有關法規,通過局部禁用、限用、強制收集以及收取污染稅等措施限制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大力發展生物降解新材料,以保護環境、保護土壤,其中法國2005年即出台政策規定所有可拎一次性塑料袋在2010年後必須可生物降解。與此同時,我國也陸續出台了多項政策鼓勵生物降解塑料的應用和推廣。
從降解塑料的性能指標來看,未來主流的降解塑料發展方向(脂肪族/芳香烴共聚酯、聚乳酸等完全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性能介於聚乙烯和聚丙烯之間。所以隨著降解塑料成本的降低,降解塑料可以替代大部分塑料製品在農業和包裝塑料製品方面的應用,在日用塑料和醫用塑料製品方面,降解塑料也存在著較大的發展空間。
綜上所述,生物降解塑料主要的目標市場是塑料包裝薄膜、農用薄膜、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
就世界整體的需求角度考慮,假設到2015年,降解塑料在政策的推動下能夠替代3%農用塑料製品傳統塑料的需求;替代4%包裝用塑料製品傳統塑料的需求;若其行業年均增長速度為3%,則全球降解塑料的總需求量將達到450萬噸,相對於目前約80萬噸的世界總產能,未來5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將達到41%。
照此趨勢,預計2012年生物塑料的市場潛在需求增長率為20%-25%;長期的年增長率預測是從15%-20%到30%-40%,到2015年市場需求量將達到100億磅(454萬噸)。這一切皆取決於新的生物樹脂及其市場的發展速度。
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 中國生物降解塑料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6. 鍍膜行業的前景怎麼樣
隨著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投身到鍍膜行業中! 由於鍍膜是環保無污染的,我相信一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目前很多企業都涉及到鍍膜的,如五金製品、塑膠工藝品、陶瓷、光學、玻璃、膜系等等
7. 電腦保護膜的行業前景
由於日本在無毒PVC材質和PET材質以及AR物料研製上起步較早,技術較為先進,所以,手機屏保膜的主要生產起初集中日本,韓國發展也較為迅速。不過,目前,日韓主要生產中高端手機保護膜,而向其國外出口PVC、PET和AR材質。中國大陸作為手機消費大國,目前手機屏幕保護膜的生產和銷售較多,不過,一般為中低端保護膜,其原料也主要來自日本,就中國手機貼膜的生產來講,其主要作為一些膠帶廠、電子材料廠、保護膜廠的非主業來經營。也有專門從事保護膜生產的廠家,如深圳台技光電有限公司。就地區分布來講,主要分布在廣東的深圳、東莞,以及浙江和江蘇的部分地區,其中以深圳地區最多,占據近80%的廠商和產量份額。不過隨著現今觸摸屏手機的流行和對3G手機的關注,保護膜市場也受到更多商家的關注。很多廠家也開始生產高端保護膜來滿足年輕人的時尚追求。
8. 光學膜的國內發展情況怎麼樣有什麼發展瓶頸嗎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光學膜是背光模組的核心元件,在背光模組成本中佔比最高。以42寸TFT-LCD(LED)電視為例,光學膜占背光模組成本的37%,占液晶模組總成本的17%左右,是液晶模組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國內本土企業整體實力較弱且產業配套成熟度不高。
國內發展概況:
光學膜從生產到裁切都需要做到貼近客戶和快速供貨,因此行業的區域布局和終端廠商的地域分布基本一致,主要為以上海、南京、蘇州、崑山、寧波、青島為聚集點的華東地區,以深圳、廣州、廈門、東莞、佛山為中心帶狀分布的華南地區,以及北京地區。
華東地區的光學膜行業和LCD面板行業發展迅速,全球前十大的LCD背光模組廠、液晶顯示器廠和筆記本電腦廠商基本都已經在此建立了生產基地。從光學膜生產、裁切到模組,華東地區匯集了LCD產業鏈的眾多環節。
華南地區是我國LCD產業發展較早、產業規模較大的地區之一,在LCD產業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較知名的LCD面板生產企業有LGD、TCL、長虹、創維、兆馳等。同時,就光學膜的生產和下游裁切而言,大多都在華南地區進行了配套布局,產業鏈較為完整。
北京聚集了包括聯想、方正、同方等IT廠商,液晶顯示器、筆記本電腦等產品為大尺寸液晶面板提供了龐大的終端市場。憑借優越的產業環境,北京不僅擁有京東方科技集團等一大批LCD面板頂尖企業,同時也擁有國內眾多知名高校的人才資源優勢。
發展瓶頸:
1. 國內本土企業整體實力較弱且產業配套成熟度不高
目前,能夠大量提供品質穩定、高良品率光學膜產品的本土企業不多,與國際知名公司相比,由於發展歷史較短,在技術積累、資金實力、品牌知名度等方面都還處於弱勢地位。
此外,由於光學膜的進入門檻較高,與本行業專業配套的PET基膜、高精密專業設備的企業較少,產業配套成熟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本行業的發展。
2. 終端消費類電子產品存在降價壓力
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消費類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頻率不斷提高,部分終端客戶為搶占市場份額,頻繁採取降價促銷的競爭策略,一定程度上擠壓了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利潤空間。
為保證適度的利潤水平,終端客戶不斷將成本壓力向上游供應商轉移,受此影響,光學膜生產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的下行壓力也不斷增加。
行業發展趨勢:
1. 薄型化:單張膜片的厚度盡量薄,既能降低成本,又可以適應消費電子產品輕薄化趨勢;
2. 復合化:用一張薄膜的功能來代替多張薄膜;
3. 配套化:無論反射膜、擴散膜,或是增光膜,單獨做一種產品的比較優勢越來越小,從廠家自身出發,配套可增加比較優勢;從客戶角度出發,可減少供應商數量,降低導入成本;
4. 垂直化:原材料廠商切入到下游市場,減少中間環節。
以上內容均節選自《揭秘未來100大潛力新材料(2019年版)》_新材料在線;
想了解更多關於超導材料的信息,XCLZX_HL,歡迎一起交流討論。